□ 黃君良
春秋士人的道德情感
——以敬、讓、仁、忠、信五德為例
□ 黃君良
《左傳》《國語》提及的德目包括:親、仁、祥、義、讓、武、知、禮、信、忠、敬、儉、慎、成、端、正、善、孝、恭、溫、順、展、愛、毅、直、周、勇、惠、寬、恪、恕、弟、貞等,時人往往針對現(xiàn)實生活或具體事件、行為發(fā)出評論,這些事例是研究先秦時代道德思想的珍貴史料。本文依此剖析春秋士大夫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的關系,梳理春秋時代有關道德情感的思想,為研究戰(zhàn)國時期的道德論及人性論打下基礎。
春秋時代士大夫的道德情感多源自公眾利益和對邦土的眷念情懷,情感對象不外君、民、國三者。凡行為損害三者利益均被譴責或被評為失德。
敬、讓、仁、忠、信五德,既是五種德行又是五種道德情感。它們是鞏固社會、穩(wěn)定國家、團結民眾的精神力量,也是士大夫道德的泉源。
敬是對人、對事一種固有的尊崇態(tài)度。敬的對象廣泛,包括對天、對家人、對君主、對百姓,綜合而言,敬德是對人倫秩序至高的崇拜。從社會關系論,敬是封建倫理制度的一張羅網(wǎng),維系著各種社會尊卑、長幼及上下關系。
敬是君臣關系的紐帶?!笆毓購U命,不敬”(《左傳·僖公五年》)、“死不忘君,敬也”(《國語》卷八)、“敬所以承命也”(《國語》卷二)、“受命不遷為敬”“事君以敬”“棄命不敬”(《國語》卷七)、“其事君者言敬”(《國語》卷六)?!皬U命”“承命”“受命”的“命”指君主下達的任務、政令。遵從君命、懷念君主需要一份對君主崇敬的感情。
敬是其他德目的基礎,仁、禮、弟、孝四德的建立有賴敬作為情感內涵。臼季曾引當時的諺語云:“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保ā蹲髠鳌べ夜辍罚俺鲩T如賓,承事如祭”講敬的精神,乃仁的準則,無敬也就無仁可知。
敬是禮的靈魂,內史過曾對周襄王打過一個比喻:“禮,國之干也;敬,國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久?”(《左傳·僖公十一年》)這是內史過觀察晉惠公后預測他“無后”的原因。敬是實踐禮的道德精神,沒有敬,禮也就無法實行。
弟對兄長要敬,故春秋時人多稱“弟敬”。作為弟,須“敬而順”(《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成就弟德。敬又是順的前提。
孝德與敬也有必然關系,“敬順所安為孝”(《國語》卷七)。敬與順同是弟及孝的必要條件,沒有此兩者也就無此兩德行。由以上例證可知,道德情感是道德行為的內涵及原動力,即便有良好意愿,沒有道德情感的驅動,道德行為也就無法形成。
讓德是知賢、尊賢、讓賢的綜合美譽,被墨子納入其思想體系發(fā)展成尚賢思想,后來孟子更將辭讓之心視為禮之善端。
讓包含著謙下、克制、不爭、尊敬的情操,表現(xiàn)為一種高尚的人格精神,故稱“卑讓,德之基也”(《左傳·文公元年》)?!澳芤試?,仁孰大焉?!保ā蹲髠鳌べ夜四辍罚┳屇苤\求和諧,免去政治紛爭,起到造福百姓、國家的功用。郭店楚簡中的《唐虞之道》稱:“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從利己及利他的角度出發(fā),禪讓精神就是不利己而求百姓最大的幸福,“仁之至”與以上“仁孰大焉”同義,可以互相印證。
晉文公時,狐毛曾領上軍,他死后,文公擬用趙衰繼任。趙衰卻讓于先且車,文公十分贊揚趙衰的做法:“趙衰三讓,其所讓,皆社稷之衛(wèi)也。廢讓,是廢德也?!保ā秶Z》卷十)“社稷之衛(wèi)”就是指趙衰所讓的都是捍衛(wèi)國家的棟梁,趙衰讓賢等同于進賢。文公將讓德抽象為眾德之本,因為這種道德行為包括:知賢、尊賢、自知的能力;把國家、君主、人民的利益放于首位;寬大、克制、勇敢的態(tài)度。讓的道德行為牽涉多種情感,如敬重、謙卑、寬厚等,也需要理性分析、判斷。故此,認為廢棄了讓就等同廢棄了其他道德是很有道理的。
《國語》有一例,“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蓋也。求蓋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貴讓?!表f昭注云:“如能在人上者,人欲勝陵之也,故君子上禮讓而天下莫敢陵也?!睆娜诵哉摮霭l(fā),認為陵上是人性,讓能制約這種行為。陵上是僭越的行為,也會打壓下屬,而讓有糾正行為的作用。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載晉與楚歃血,爭誰該在先。趙孟及晉人均認為,晉為盟主,理該為先。楚人絲毫不讓步。后來叔向勸趙孟:“子務德,無爭先?!薄盁o爭先”就是讓,目的是“務德”。后來會盟記錄上還是寫著晉先歃血,因為晉國有信德。趙孟的讓德在于接納叔向的話,理智占主導,并非由道德情感驅使而生。叔向以歃血慣由小國主持為理由勸服趙孟,使趙孟認為晉國撿了兩個便宜:一、楚自認小國;二、贏得諸侯稱頌,最終同意楚國為主持。在此特定外交場合,讓產生了信,平息了紛爭,又折服了眾諸侯。
為了論述方便,現(xiàn)將關于“仁”的部分資料羅列于下:
1.幸災,不仁。
2.以君成禮,弗納于淫,仁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
5.下展禽,廢六關,妾織蒲,三不仁也。
6.不背本,仁也。
7.恤民為德,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和為仁。
8.仁以厲之。
9.仁,所以行也/仁行則報/施三服義,仁也。
10.以怨報德,不仁/仁,所以保民也。
11.勇而有禮,反之以仁/能獲鄭伯而赦之,仁也。
12.言仁必及人。
13.夫仁者講功/無功而祀之,非仁也。
14.為仁與為國不同。為仁者,愛親之謂仁;為國者,利國之謂仁。
15.殺身以成志,仁也。
16.殺無道而立有道,仁也。17.仁人不黨。18.威行為不仁。19.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20.愛而不謀長,不仁也。
(以上1~8選自《左傳》,9~20選自《國語》)
歸納而言,仁德具有以下四項特征:
1.仁通常具有明確的對象,并非純然一個抽象概念。仁德表現(xiàn)于親人、百姓、君主或國家。第12例講仁德必與人有關、第10例講仁德保護百姓利益、第19例講仁德有利于公室。
2.施行于對象的方式顯示仁的德性,也即是仁德講求實踐結果。仁可以驅動而產生道德行為。
3.仁德產生報答、事功。第9例“仁行則報”、第13例“夫仁者講功”便是這個意思,第10例“以怨報德”及第3例“因人之力而敝之”則是不仁的行為。
4.以上“不仁”的表述均表明一種情感的缺失。第1例對鄰國沒有同情心;第3、10例恩將仇報;第5例漠視百姓的生活及安全;第18例不尊敬君主;第20例沒有考慮長遠利益。以上諸例均牽涉沒有同情、憐憫心,缺乏感激、尊敬等,恰恰說明時人認為缺乏道德情感就難以產生道德行為。
仁德的人經(jīng)常處于高度道德自覺之中,強調道德人格的獨立意義。第17例“仁人不黨”意指不聯(lián)群結黨,不搞小圈子,不以私利損害公益,不拉幫結派危害君主,僭越犯上擾亂國家秩序。仁人不趨炎附勢,也不違背良心。第15例更能彰顯這種獨立的人格精神,當一己心志與生命不能并存的時候,生存淪為了次要選擇。成就道德人格是春秋士大夫人生的至高追求,要達成仁德須履行諸多不同的道德行為。
愛民是衡量仁德的重要因素??鬃优u魯大夫臧文仲三項不仁:一、下展禽;二、廢六關;三、妾織蒲。展禽是柳下惠,“下展禽”杜預注:“文仲知柳下惠之賢而使在下位”,意即壓抑賢人?!皬U六關”杜預注:“塞關、陽關之屬,凡六關所以禁絕末游而廢之?!笨追f達稱“廢去六關而不設防”?!版椘选倍蓬A注:“家人販席言其與民爭利。”第一項批評指臧文仲不舉賢,不能以百姓、國家為重。第二項批評指責臧文仲廢棄六個邊防關塞,不設防范,置老百姓的生死于不顧。第三項批評指責臧文仲容許家人販席,與老百姓爭利。第10例的“仁,所以保民也”一語概括了愛民的觀念。愛與仁是有區(qū)別的,葉公子高批評白公勝,稱他:“愛而不仁?!保ā秶Z》卷十八)葉公子高接著解釋道:“愛而不謀長,不仁也?!薄秶Z》稱“仁,文之愛也”,韋昭注:“仁者文之慈愛?!钡?4例將仁分為兩類:一、愛親之謂仁;二、利國之謂仁。愛親是愛的基本概念,利國則是顧念國家福祉,二者均稱為仁。
◇ 明道本《國語》書影
仁表現(xiàn)于為君、為公室之利。第18例“威行為不仁”,韋昭讀“威行于君為不仁”,與“君子不黨”“利黨以危君”意義接近。第19例“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有仁德的臣子須以國君、公族的利益為考慮。
◇《左傳》書影
仁還包含很多內容。第6例“不背本,仁也”,此話是晉景公與楚囚鐘儀答問之后,范文子對鐘儀言談做出的評論。晉景公問他能否演奏音樂,鐘儀回答:“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鐘儀沒有報自己的官職,只稱去世父親的官職,飲水思源,不敢自尊,追慕父親,滿懷情意,故此,范文子稱他為仁。第1例“幸災,不仁”中,秦國發(fā)生饑荒,向晉國購買糧食,晉人都不希望救濟秦國,慶鄭就說幸災樂禍是不仁?!蹲髠鳌べ夜辍贩Q:“救災恤鄰,道也。”第4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敬被視為仁德的靈魂。第9例“施三服義,仁也”,賈侍中解作:“三謂忠、信、仁”,韋昭謂:“施三,謂三讓也。服義,義,宜也。服得其宜,謂端委也。”韋昭解“三”為三讓,指周王三命晉文公,文公才“冕服”。如賈氏所言,仁是一個大的德目,統(tǒng)領著忠、信、仁、義四德。故此,如韋昭所解,仁又可以是讓德的別稱。第7例為仁提供了一則完整的定義,“恤民為德,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和為仁”。仁包含正、直、和三德。正,杜預注:“正己心”;直,“正人曲”。正與直的關系是先正己然后正人。能夠正與直還不能達到仁德,“和”是引發(fā)質變的道德元素。正、直、和表達了仁德的政治理念。
忠被時人稱頌為“德之正”“基德”“禮之器”,產生于內外、公私之分的意識。以自己作為基點劃分內在與外在,由此延伸私室與公室。忠主要表現(xiàn)在利公室、利國和利民。
1.無私,忠也/忠以成之。
2.所謂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
3.固讎之保,不忠。
4.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5.忠,德之正也。
6.敵惠敵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以私害公,非忠也。
7.孝敬、忠信為基德。
8.賊民之主,不忠。
9.忠,社稷之固也。
10.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無私積,可不謂忠乎?
11.將死,不忘衛(wèi)社稷,可不謂忠乎?忠,民之望也。
12.臨患不忘國,忠也。
13.忠信,禮之器也;卑讓,禮之宗也。辭不忘國,忠信也;先國后己,卑讓也。
14.忠,所以分也/忠分則均/分均無怨/中能應外,忠也。
15.言忠必及意。16.忠不可暴/忠自中。17.除暗以應外謂之忠。
(以上1~13選自《左傳》,14~17選自《國語》)
忠需具備自我克制能力、同情心及同理心。第6例“敵惠敵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杜預謂:“敵猶對也。若及子孫則為非對,非對則為遷怒。”孔穎達稱:“故惠怨皆不在后是為忠恕之道也。”杜預解釋上一代的恩怨不該延伸至后代,延及后代就是遷怒。孔穎達以忠恕概括了這種惠怨不及后代的做法,不希望施加的恩惠構成對方下一代的負累,不希望仇恨父子相繼地無窮延伸下去。求回報不是施恩惠的目的,禍流后世不是仇恨該有的結果。這些想法包含著克己、同情與推己及人的態(tài)度。
利公室、利國的觀念對于僭越的春秋年代具有特殊意義。第3例“固讎之保,不忠”講晉獻公派士為重耳及夷吾兩位公子筑城,城墻以柴枝充塞其中。獻公知道士的“豆腐渣工程”后,士說出了他的困境。獻公下達命令筑城,主事官員如果違抗,是對君主的不敬,故此他說“守官廢命,不敬”。如果順從命令筑起堅固的城墻,若兩位公子一旦謀反,堅固的城墻就成為叛亂的根據(jù)地。為了調和前后兩者的矛盾,建造了“豆腐渣”城墻。他最終還是以君、國利益作為考慮問題的前提。第4例“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即盡心竭力、毫無保留地為公家服務,此乃無私的另一種說法。由于忠心無私地為君主、國家做事,第9例稱“忠,社稷之固”。第11例講述楚國子囊伐吳返國之后染疾,死前要子庚好好守衛(wèi)著郢都。忠心于國家,成為人民的依靠,國與民是春秋士大夫縈繞的情結。第12例講個人以國家為念,即便面對危難,也不該背叛、拋棄國家。國是士大夫的尊嚴、身份、事功等價值的至高依存。
忠的另一重要對象是民。這是春秋時代民本思想發(fā)展的結果。第2例“上思利民,忠也”,為政者時刻以利民為念是忠于民。忠能克服排斥異己、權黨私利的私心,著眼群眾利益。第8例中,晉靈公擬殺害趙盾,刺客大清早潛入趙盾家,通過觀察發(fā)覺趙盾是老百姓的依靠,將他殺了等同坑害了群眾。違背命令是不信,殺害老百姓的依靠是對人民不忠,最后,他以死來解決這個尖銳的矛盾。的道德判斷及行為出于對趙盾的崇敬及維護人民幸福的道義,在與生存不可協(xié)調的情況下,他以自殺來成就自己的忠和信。
《左傳》道德觀表現(xiàn)于人物具體行為及評論者的話語中,《國語》關于忠的評述顯示出哲理化的傾向。忠被抽象成心靈(內在)的一種道德狀態(tài)(情感),將內在與外在嚴格區(qū)別起來,這種道德狀態(tài)是判斷及行為的標準。第15例講忠是一種內在的情志,第16例講忠屬內在,面向外在的人與事。第14例“中能應外,忠也”牽涉認識理論的問題。第17例“除暗以應外謂之忠”,韋昭注謂:“去己暗昧之心以應外,謂之忠。忠,謂恕也?!薄爸摇钡那橹臼钦J識事理的主體,指面向外在認知、判斷的狀態(tài)。“應外”指觀察、認識外在對象后的反應,此處“忠”既是一種道德判斷,也是認知及做出道德判斷該有的前提——情志。第17例就說得更明確,去除一己的偏見與私欲,這樣才能真正認識事理,此從認識論的角度解說。
春秋時人稱“信”為“國之寶”“民之所庇”(《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在伐原時說:“夫信,民之所庇也。”(《國語》卷十)君主要對臣、民講信;臣要對君、對國、對人講信,信是貴族階級重要的道德修養(yǎng)之一。武仲在回應季孫要求他禁盜時說:“灑濯其心,壹以待人,軌度其信,可明征也?!保ā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靶庞杉阂肌奔词窍叫钠?,一心一意地對待人與事。
《說文》云:“信:誠也。從人從言。會意?!比搜詾樾?,如《國語》稱:“言以昭信?!庇?,“信者,言之瑞也”(《左傳·襄公九年》),《說文》謂:“瑞:以玉為信也。”守信者的言語就像玉的德性一樣須真實無欺。
誠信是持守、護衛(wèi)正確價值觀念(或具體的器物)的德行,在《左傳》里,這種用例豐富,“信以守器”“信以守禮”“信以守物”“守命共時之謂信”“守之以信”。
信必須表現(xiàn)于行動,由內而外才能觀察得到,如《左傳》中的“信載義而行之謂利”“信以行義”和《國語》中的“言信必及身”“定身以行謂之信”。
值得注意的是,信與盟往往聯(lián)系在一起,信是諸侯盟約的精神,盟約須在彼此誠信下協(xié)商達成。“信者,言之瑞也”一例,因晉、鄭結盟,楚國攻鄭。子駟、子展準備與楚媾和,兩人所持觀點均有盟約在晉國脅逼下達成進而盟約無效的意味,故此,棄晉而親楚沒有道義上的問題。
春秋結盟除了盟約方,神扮演著監(jiān)誓者的角色。神的超越性,證明道德的認受,此兼具人文意義及宗教制約性。《左傳》中記載,晉與諸侯伐鄭,鄭不敵,愿意臣服,于是與諸侯結盟,盟辭寫道:“自今日既盟之后,鄭國而不唯晉命是聽,而或有異志者,有如此盟?!弊玉喐膶懨宿o謂:“天禍鄭國,使介居二大國之間,大國不加德音,而亂以要之,使其鬼神不獲歆其祀,其民人不獲享其土利,夫婦辛苦墊隘,無所底告,自今日既盟之后,鄭國而不唯有禮與強,可以庇民者是從,而敢有異志者,亦如之。”晉知武子認為晉脅逼鄭國結盟不合禮,最后,容許雙方盟辭不一(各自表述)而退兵。
從以上兩例來看,盟約是一種形式,在不合政治道德的情況下立誓,可以違反。鄭國兩次違約,一次鄭在楚國兵臨城下之際,棄晉投楚。首先晉沒有盡盟國責任,出兵保護,爽約在先;其次,與楚媾和保住鄭國人民性命,免遭屠戮。以百姓、國家利益為念,此為信德。第二次違約,子駟誓辭“可以庇民者是從,而敢有異志者,亦如之”,可以說得上臨危之際愛民為重,堪稱信德。
信同時是治國的根基。有一次晉國發(fā)生了饑荒,晉文公問箕鄭解救的辦法?;嵳撌隽艘孕艦橹行牡闹鲝垼?/p>
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信于君心,則美惡不逾;信于名,則上下不干;信于令,則時無廢功。信于事,則民從事有業(yè)。于是乎民知君心,貧而不懼,藏出如入,何匱之有?(《國語》卷十)
文中“信”指人民的信任。人民信任的對象是君主,君主誠信的對象是人民,君、民的信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嵳J識到君主的誠信是國家道德、精神的支柱。后來孔子“去兵”“去食”,以及“民無信不立”的思想就是繼承了箕鄭的為政之道?!秶Z》卷一謂:“制義庶孚以行之”“制義庶孚,信也”,韋昭注稱:“當制立事宜為眾所信而行之?!贝伺c箕鄭立信的政論一致。從為政者而言,制定合宜的措施取信于民;從道德而言,此行為便稱為信。
信有尊君、從君的意思。《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一則史事:楚攻宋,宋人求救于晉。晉不出兵,派解揚為使者請宋不要投降,晉救兵即將來到。宋人囚禁了解揚并將他送給楚國。楚王威逼解揚與宋國說實話,稱晉國不會發(fā)救兵。解揚在樓車上卻傳達了晉國君主請宋人不投降于楚的意見。由此,楚王要殺掉解揚。此時,解揚作了一番解說:
臣聞之: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信載義而行之為利。謀不失利,以衛(wèi)社稷,民之主也。義無二信,信無二命。君之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無,又可賂乎?臣之許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祿也。寡君有信臣,下臣獲考,死又何求?
解揚理解的信是忠于晉國君主的命令,并沒有接受楚君命令的義務,“義無二信,信無二命”就是此意。
信又是懷念故土情意的至誠表現(xiàn)?!蹲髠鳌こ晒拍辍酚涊d晉景公見楚囚鐘儀,景公給鐘儀一張琴并請他演奏,鐘儀演奏了一曲南音。范文子稱演奏故土音樂是不忘舊,贊許他為信。
綜上所述,信的對象十分寬廣:對鬼神、對君、對國、對民、對故土。顧念本土邦國的情意、維護公眾利益是春秋士大夫道德觀念的基石。
敬、讓、仁、忠、信所涵蓋的對象十分廣泛。道德的否定判斷如不忠、不仁、不信等所伴隨而生的羞恥、厭惡、懊悔等道德情感制約敗德行為產生。在《國語》卷一、卷三、卷八及《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對忠、信兩德的論述具哲理化傾向,這些資料在思想史上殊為珍貴,論述了忠、信的培養(yǎng)方法,從認識論上考察,忠、信兼指對事理認識及道德判斷。
德目與道德情感的關系復雜。有同一道德情感產生不同德目,如仁、禮、弟、孝、順五德與敬這一種道德情感必然相關,仁包括忠、信、仁、義四德。有一德目與兩種或以上的道德情感相關,如讓德牽涉尊敬及謙卑兩種基本道德情感。
敬、讓、仁、忠、信既是德性又是道德情感,呈現(xiàn)內與外、道德與實踐、情感與行動統(tǒng)一的特征。敬指崇敬的情感;讓包含謙下、尊敬的情感;仁包含慈愛、憐憫的情感;忠包含同情、同理心、崇敬、真誠的情感;信包含忠誠、信賴、眷念的情感。這些情感是促使道德判斷、道德行為產生的能量。
本文議論的人物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道德行為的實踐者,他們在特定境況下做出的抉擇,行為牽涉某種道德情感的參與,如士、解揚、子駟、、鐘儀等。二是對某行為或事件進行評論的士大夫,評論者以肯定或否定作為對分析具體事例后的判語。判定德還是失德,衡量的指標有公眾利益及顧念邦土情感兩項。這兩者屬于春秋道德觀念的衡量標準。
香港樹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