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丹
(凱里學院圖書館,貴州 凱里 556011)
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婦女改嫁原因分析
——以清水江婚姻文書為中心
羅云丹
(凱里學院圖書館,貴州 凱里 556011)
清水江婚姻文書多以再婚婚書出現(xiàn),表明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婦女改嫁現(xiàn)象普遍存在,喪夫、丈夫在外多年未歸、被丈夫或夫家嫁賣、夫妻悔婚離異等原由是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婦女改嫁的主要原因。
清水江文書;婚姻文書;婦女改嫁
“夫婦之道不可不久也”“宜言飲酒,與子偕老”,雖屬人之所期,然因鰥夫寡婦及夫妻琴瑟不調(diào)或他故而使婚姻消滅[1],繼而出現(xiàn)男另娶女另嫁問題。清水江婚姻文書記載了特定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婚姻生活狀況,引起學界的關注,①*①相關著作主要有:程澤時的《清水江文書之法意初探》,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徐曉光的《款約法——黔東南侗族習慣法的歷史人類學考察》,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相關論文主要有:林芊的《從天柱文書看侗族社會日常糾紛與協(xié)調(diào)機制——清水江文書·天柱文書研究之五》,《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 期;龍澤江的《柳寨侗族村落文書調(diào)查及初步研究》,《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4年第1 期;向麗的《從文書資料看清水江流域苗族婚俗的演變原因》,《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2 期;王鳳梅的《清水江流域宗族在婚姻關系中的作用——以天柱縣婚書為例》,《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但專門以清水江婚姻文書為史料展開研究的成果仍不多見,對其各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據(jù)筆者粗略統(tǒng)計,目前已公開出版的清水江系列文書匯編②*②文書匯編主要包括:張應強、王宗勛主編,《清水江文書》(第1-3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009、2011年版;張新民主編,《天柱文書》(第1 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高聰、譚洪沛主編,《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九南篇》,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亮寨篇》,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共收錄婚姻文書約155份,其中:張應強、王宗勛主編的《清水江文書》(第1-3輯)83份,張新民主編的《天柱文書》(第1 輯)59份,高聰、譚洪沛主編的《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亮寨篇》9份;《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九南篇》4份。其類型包括主婚書、離婚書、課單、婚領字、清白字、悔過散息字、撥限字、訴狀、婚帖、禮簿、門樓對聯(lián)等。本文對這些婚姻文書進行梳理,分析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婦女改嫁原因,為揭示這一時期當?shù)孛耖g婚姻社會生活提供一些參考。
中國封建禮制束縛下的中國婦女,死了丈夫的寡婦不能再嫁,終生守節(jié),從一而終,此等守寡婦女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節(jié)婦”。從清水江婚姻文書可見,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喪夫婦女可以改嫁,喪夫婦女有因為年青無子無所依靠、或子幼生活艱難而自愿改嫁,也有因為亡夫的家人不愿承擔供養(yǎng)責任或他故而被夫家強行改嫁。在婚姻論財?shù)膫鹘y(tǒng)社會中,寡婦再嫁與婦女初嫁一樣也要有人主婚,而寡婦再嫁的主婚權往往不是娘家父母,而是亡夫家人,亡夫家人擁有“主婚受財”的優(yōu)先權力,向后夫索要財禮。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喪夫婦女再嫁主要有外嫁和轉(zhuǎn)房兩種形式:
(一)外嫁(婚書1~3所示)
婚書1,來源于錦屏魁膽寨,契文如下。
□婚書字人塘客村楊秀坤、秀吉,先年娶有三德村周耀祥之女名喚周氏昭弟為室,無奈去歲之子亡故,存妻周氏青年無子意欲再醮,今有魁膽寨王貴發(fā)請中向我父子問娶此婦,我父子問媳,心喜愿悅,父子等承應主婚,言定禮金銀七十八兩整,其銀當日憑中領足,開銷葬費,不欠分厘,其周氏昭弟移嫁與王貴發(fā)為室,集房族人等□中校議,自今□已后不得異言,若有那人藉妻搕索,俱在我楊姓父子一擔承耽,恐口無憑,立有主婚書移嫁字一紙存照為據(jù)。
憑中 王擇恩 王和元
大中華民國八年歲次己未四月十三日 楊后坤代筆立主婚字[2]
婚書2,來源于天柱高釀甘洞村,契文如下。
立主婚書字人黃花寨姚燕謀,情因姚景來先年憑媒求娶章寨石玉之女名喚起秀,過門為妻數(shù)載,家下貧寒,今年正月亡故,自接歸,奈難逃度日,所生一男又生一女,拋下母女,于斯今我親自接歸,奈□丟一子歸宗,母女無依,婦身無靠,自愿另行再醮,央媒上門作成甘洞留平寨楊炳求承娶為妾,并女秀花撫養(yǎng)三年引轉(zhuǎn)開親,姚姓不得異論,憑媒議定價錢三十六千文整,所有房族親戚畫字小禮并包在內(nèi),其財禮錢姚燕謀一概領清,并無少欠分文,石氏過門楊姓永配偕老,麟趾呈祥,我房族人等不得藉此婦滋事,倘有異論,有我向前一面承當,不關楊姓之事,恐口無憑,立有婚書為據(jù)。
媒人 劉永曜
代筆人 龍文章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立[3]
婚書3,來源于錦屏高炭村,契文如下。
立婚書字人王承如,今因第二子王先益,于丁巳年娶獲劉氏淑姿為妻,過門無異,迄至王先益物故,不能留其劉氏,茲特自請媒人楊氏昭娥說合,嫁與英杰名下為妻,憑媒三面議定婚禮錢光洋十元零八角整,一切小費在內(nèi),其劉氏淑姿生于己亥年十一月初一子時生,付交與龍英杰迎娶過門為妻,以繼宗祧,其婚禮錢一切一概親手領足,娶親人不得短少分文,如有王姓族間人等倘有異議者,自有王承如一面承當,不與娶親人相干。佳偶天成,二家發(fā)達興旺。恐口無憑,特立婚書付與龍英杰執(zhí)照為據(jù)是實。
外批:其女王代娣隨母同往,送與龍英杰作女撫養(yǎng),現(xiàn)年五歲,日后長大成婚配,任龍姓擇選主嫁,王姓不得異言,所送是實存照。
憑媒證 楊昭娥
再祥人
主婚人親筆 王承如
民國十九年三月初十立[4]
婚書1記載的喪夫婦女因年青無子,本人意欲再嫁,由公公父子主婚改嫁他姓為妻?;闀?記載的喪夫婦女雖然已生育一子一女,但因家境貧寒,自愿另行再嫁,由公公主婚改嫁他姓為妾以求生存,所生之子留在前夫家由公公扶養(yǎng),所生之女隨母攜至后夫家扶養(yǎng),三年期滿后回前夫家擇配出嫁?;闀?記載的喪夫婦女是公公不能留其在家中,由公公主婚改嫁他姓為妻,其年幼女兒隨母同往,送與后夫做女兒,待日后長大由后夫主婚出嫁。
年青無子或孩子太小又無依靠的喪夫婦女理當改嫁,但據(jù)清水江婚姻文書記載,少有喪夫婦女改嫁后,男性子嗣隨母送給后夫家當子嗣的情形,說明男性子嗣要繼承亡夫的家業(yè)和香火而不輕易送人,這些孩子可能由其祖輩或父輩叔伯代為撫養(yǎng),有的雖然暫時隨母同往繼父家由繼父撫養(yǎng),但一定年限長成后仍回到自已家,又或許是一些喪夫婦女因為有了男性子嗣而堅持不再改嫁。
其婚姻形式是兄亡,弟又還未曾婚配,嫂轉(zhuǎn)嫁給弟,同時弟繼承兄的家業(yè),將來弟嫂婚配所生子嗣的一半歸兄宗支。
婚書4,來源于錦屏岑梧寨,契文如下。
立□存承字人陸宗成名下,情因有次兄宗文因本年正月亡故,□有次嫂龍氏無人主持,以蒙眾族等商勸,爾現(xiàn)未受室之期,將次嫂與爾許配百年偕老,千秋好合,以后次兄宗文名下之股家業(yè)俱爾名下承受,以后祖宗默佑,爾名所有弄璋之期多寡,愿將一半頂替次兄宗枝,而后不得翻悔異言,恐口無憑,立有□存承字為據(jù)。
批:內(nèi)解二字
憑中 親 姜違彬 潘明芳
族 陸相祥 相炘 相懷 勝金
他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的兒子,骨子里始終裝著農(nóng)業(yè)、裝著農(nóng)場。多年來,他繼承和弘揚老一輩農(nóng)墾人的精神,帶領農(nóng)場廣大干部職工同舟共濟,不斷推動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升級,加快農(nóng)場改革步伐,使農(nóng)場各項事業(yè)取得較快發(fā)展。他,就是大同市云城乳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洋。
民國甲子年四月十八日代書 潘明安筆立[5]
轉(zhuǎn)房婚,又叫收繼婚,其婚姻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兄亡嫂轉(zhuǎn)嫁給弟、弟亡弟媳轉(zhuǎn)嫁給兄。轉(zhuǎn)房婚對于貧苦人家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婚姻形式,既可防止寡婦攜帶財產(chǎn)外流他姓,也可使尚未婚配的夫家兄或弟節(jié)省娶親之費用開銷,還可把轉(zhuǎn)房后所生子嗣過繼于死者名下,替亡夫宗開支散葉,延續(xù)香火。
《大清民律草案》規(guī)定:“夫妻一造以下事情為限,得提起婚姻訴訟:……九、夫婦之一造逾三年以上生死不明者?!盵6]23南京國民政府1930年《民法》規(guī)定:一方有生死不明已逾三年,另一方可向法院請求離婚[7]386。
從清水江婚姻文書可知,丈夫在外多年未歸,婦女改嫁情形多發(fā)生在民國時期,且多是因為丈夫出征入營。民國政府為擴大內(nèi)戰(zhàn),需要大量兵員,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六月頒布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兵役法》,實行征兵制,規(guī)定“凡年滿18-45歲之中國籍男子均需服行國民兵役”。每年規(guī)定征兵任務,并逐級下達,采取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方法,分期分批征集,到民國三十六(1947年)以后,國民黨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征兵逐漸演變?yōu)樽ケ?,這些被征人員多數(shù)是貧苦人家子弟,半數(shù)以上有去無回[8]。被征入營的青壯年或戰(zhàn)死、或生死不明而多年未歸,是造成當時婦女離婚改嫁的又一原因,如婚書5~6所示。
婚書5,來源于天柱坌處鎮(zhèn)大山村,契文如下:
立分書以杜后患字人潘樹光,今因胞弟在民國三十三年被征出外,遺下弟媳龍氏根翠孤宇數(shù)年,迄今查無音信,意央殉國屬實,自念無樹不能留鳥,只有依法任伊擇配,于憑媒雙方說合,另嫁與舒培恩為室,當憑證議定婚禮洋柒佰伍拾捌萬元正,其洋親手領足,另不領虛,今后有無業(yè)族生意外事情,有我潘樹光一擔負責,不干舒培恩之事,口說無憑,特立此分書杜后患字為據(jù)。
主婚人 潘樹光
婚證人 劉天俊
房 族 潘德翰 潘德權 潘德炳 潘維孝潘樹森 潘樹□ 潘述松
代 筆 潘樹培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9]
婚書6,來源于天柱高釀甘洞村,契文如下:
立離解除婚約字人龍后光,情因先年憑媒訂到蘭村楊通凡并老毛之妹為室,將近數(shù)年,毫無異言,因丈夫后光出征五年,查眇無音信未詳,無礙雙方同請父老入場勸解了息,勸該楊大妹補后光轉(zhuǎn)回另娶費大洋十元,鈔洋金票四十元,其洋胞兄龍后然自親領足,雙方甘愿,并無壓迫等情,從今解除婚約之后,男另娶女另嫁,兩無相涉,倘有龍姓其后光轉(zhuǎn)回藉枝生滋節(jié),有我龍姓及父老完全負責,不關楊姓結(jié)親之事,當憑立有解除婚約清白一紙交與楊大妹手執(zhí)存照為據(jù)。
具解除婚約人 龍后然 龍文鑫
筆 龍文禮
父老 龔祥鑒 楊光輝
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初一日[10]
“嫁賣”并非女子丈夫亡故或離婚后的正常再嫁,而是丈夫或夫家把婚姻持續(xù)期內(nèi)的妻子像其私產(chǎn)一樣以嫁為名賣給他人為妻或妾,即賣妻。妻子由于被丈夫或夫家嫁賣而處于被動改嫁的處境,嫁賣妻子的行為一般也要出具相關的字約,從清水江婚姻文書可見,妻子遭遇丈夫或夫家“嫁賣”的原由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家庭貧寒
在上層社會或經(jīng)濟富裕的家庭不齒于嫁賣妻子之舉,賣妻多存在于民間貧窮家庭,而且遇戰(zhàn)亂或災荒賣妻現(xiàn)象格外突出[11]。天柱、錦屏的經(jīng)濟以農(nóng)耕為主,丈夫通常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和經(jīng)濟來源支柱,若他有病、或懶惰、或染上吸毒賭博等惡習,極有可能使一個家庭致貧,生活難以維持。賣即可得利,在此情況下,為維持生計,丈夫便選擇嫁賣妻子來緩解家庭生活的窘迫,如婚書7所示。
婚書7,來源于錦屏敦寨亮寨,契文如下:
立婚領字人洞湳吳連附,情因得娶發(fā)妻楊氏,共牢數(shù)載,生育一面,今因家寒難以養(yǎng)活,只得請媒四路訪堂出放,今憑媒證夜說合龍池龍仁茂名下娶配為妾。當日受過財禮大洋六十三元,親手領足應用,不少分厘,但子幼無依,隨娘五載,倘遇天災疾病壽夭不測,各安天命。期滿之日,吳姓領回并無異議。字書領之后,任憑龍姓擇吉親迎承偕結(jié)老,此系吳連附心甘情愿,龍姓明婚正娶并非謀奪等情,亦不與族內(nèi)人等相干。如有翻悔發(fā)生枝節(jié)情事,任憑龍姓執(zhí)字稟官,吳姓甘愿領罪無辭。恐后無憑,立此婚領字付龍姓收執(zhí)為據(jù)。
憑媒 龍均遠
請筆 龍子近
民國二十七年七月初四日 立[12]
該婚書的立契人因為家庭貧寒,難以養(yǎng)活妻兒,不得已請媒說合,將妻子嫁賣與他人為妾,有一子隨母同往,由新夫撫養(yǎng)5年,5年期滿,由前夫領回歸宗。
(二)妻子沒有生育
在天柱、錦屏民間百姓的傳統(tǒng)觀念中,有無子嗣是一個家庭甚至家族的重大事件,關系到一個家族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而且只有男孩才能繼承家族的事務和香火。妻子如果不能生育,便意味著丈夫宗支將后斷無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妻子沒有生育也是被丈夫或夫家嫁賣的原因,如婚書8所示。
婚書8,來源于天柱江東鄉(xiāng)大坪村,契文如下。
立托離自由主婚字樣人楊秀忠,今因先年求到陶家地名陶開隆之侄女,名喚陶氏翠音為媳,生于癸亥年九月初六日巳時,完配一來迄今幾載,吾分之子,數(shù)不孝順,未意入門奉養(yǎng)爺媽,只得無奈其何,娘婆二姓進前嗟商,均得雙方允許,只得將氏另行自由改嫁,央請媒證四方作合,茲招到王學松名下進前求討為妻,當憑媒證議奉禮金洋二千五百零八萬八千元正,其洋即日領清,不欠角分,價領共紙,領不另立,外無領字,其陶氏任從王姓迎接過門完配結(jié)婚,家發(fā)人興,百子千孫,日后若有娘室房族人等,無有異言,格外生端,不關求親人相涉,同親發(fā)親房頭戶角等費在我放媳人一并包落在內(nèi),完全一面承當,不與求家相干,從此自嫁之后,我放媳人不得翻悔情事,倘若之有籍故□□生枝,今欲有憑,特立托離自由字樣為據(jù)。
媒 王廣興
憑 族 楊俊發(fā) 楊再光
戚 胡大吉
自請代筆 楊秀寅
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初二日 立[13]41
(三)妻子背夫私逃
在傳統(tǒng)婚姻關系中,女子少有離婚的自由,在得不到男方同意的情況下,妻子對丈夫或夫家不滿到無法容忍時,往往選擇背夫私自逃走以示反抗。然依《大清律例》之規(guī)定:“若妻背夫在逃者,杖一百,從夫嫁賣;其妻因逃而改嫁者,絞?!盵6]22法律賦予了男性之賣妻特權,依律妻子出逃在被尋回之后通常面臨被嫁賣的可能,如婚書9所示。
婚書9,來源于天柱高釀優(yōu)洞,契文如下。
立杜后合約字人高□村龍文波,情因先年憑媒娶到高攸劉昌泰之女名巖鳳為媳,過門多載,反目無常,通地皆知,不料今春三月初九日巳刻分,忽然私逃,四路追尋,毫無影跡,幸遇本衙兵差拿獲送回,……,又或此女不守婦道,任我龍姓四方開放,不滋別論,恐口無憑,今憑各寨團保立有杜后合約為據(jù)。
憑團保 楊光藩 伍榮恩 龍振章 吳家喜 李昌高
光緒二十二年四月初三日 立[14]
(四)妻子不從夫教
受“既嫁從夫”儒家思想的影響,妻子在傳統(tǒng)婚姻家庭中往往處于從屬的地位,女子必須以丈夫及夫族的利益為中心,妻子如果有不從夫教、不聽約束、不受夫族管教等行為,丈夫或夫家便有嫁賣妻子的權力,如婚書10所示。
婚書10,來源于天柱江東大坪村,契文如下。
立婚書字人吳賢分,因先年所娶之妻羅氏,來十九歲,妹年,過門數(shù)載,不聽約束,夫妻反睦,另出嫁,請媒四方招討,得安架楊有成承討為妻,當議財禮洋一百二十元四角八,其洋親自分厘領足是實,其羅氏任從有成迎接過門,桂馥蘭芳,日后吳賢分不得另生枝節(jié),反覆異言,一賣一了,男面向東,女面向西,高坡滾石永不[回頭],如有人等言論,房頭戶角,洸門轉(zhuǎn)親之禮,在賣親人一面回頭承當,不干討親人之事,今幸有憑,立此婚書摹掌為據(jù)。
憑媒證 吳安清
代筆 吳安常
婚人 吳賢分
民國二十七年十月初三日 立[13]205
婚姻的契合是兩個人的性格、修養(yǎng)、健康、道德品質(zhì)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一致融合的結(jié)果[7]413。中國傳統(tǒng)婚姻無不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以自主婚姻為前提的夫妻,難免因為年不相仿、性格不合、身體疾病、智力障礙等原因,導致夫妻之間產(chǎn)生矛盾和沖突,甚至夫妻翻悔離異。從清水江婚姻文書記載可見,在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夫妻不和可以離異,而且其解決的方式多以經(jīng)濟賠償為代價。若是男方先提出離婚,則必須退還女方所帶來的各種陪嫁物品,而對于以前送與女方家的財禮等一概不得退回,有時還需要向女方付出相當?shù)馁r償。若是女方先提出離婚,如果男方同意,便可順利解決,但女方不得帶走任何家產(chǎn),還得退回男方平時贈送的各種物品、財禮和賠償一定的損失費用[15];如果男方不同意,有的女子則采取 “背夫私逃”行為,其結(jié)果不是被夫家嫁賣就是引起紛爭訴諸法律。夫妻悔婚離異種種最終多歸結(jié)為夫妻前緣不修、六命不合,相信宿命。夫妻悔婚離異也是婦女改嫁的原因之一,離異后的婦女必須由丈夫出具休書才能另行改嫁,如婚書11~12所示。
婚書11,來源于天柱高釀春花,契文如下。
立休妻手摹字人春花村龍政保,情因甲子年求娶涼臺村林永福之次女名喚引弟為妻,因為年不相當,琴瑟不調(diào),自央請房族人等甘休退轉(zhuǎn)娘家四門改嫁,不得異言,我親夫及族人等再不得藉妻爭事,其中并無威逼情切,今欲有憑,立有休退手摹字據(jù)。
憑親房 龍仲佑
族人 龍政覃 龍桂石 龍秀□請筆押
民國丙寅年九月二十日 立[16]
婚書12,來源于錦屏魁膽寨,契文如下。
立退婚字人魁膽寨王延光,先年憑媒求到本寨王引益之女名喚貴柳,與配王延光為妻,至今六命不合,前緣不修,日久將鬧,男不喜妻為室,女不愿夫成家,因所以嫌棄,故此轉(zhuǎn)請地方鄉(xiāng)團龍武略、王秀榮等,悔退王氏貴柳歸與娘家,轉(zhuǎn)退財禮銀二十四兩整,此女任從娘家四門開親,憑其兩團等地方,今我親夫自愿中證,并無強壓。以后兩比不得藉妻翻悔,行事爭端,倘有父子人等,人若有藉妻翻磕詐,俱在夫家嫌妻退之人一面承當,不干娘家之事,日后不異言。我親夫自愿立有退婚字約一紙,永遠杜后為據(jù)。
請筆 龍求旺
憑鄉(xiāng)團 龍武略 王秀榮
宣統(tǒng)三年八月二十日 立退婚字[17]
婚書11是男方以年不相當為由,單方面提出離異的休書,不要求女方作出任何賠償。婚書12是男女雙方互不投緣,相互嫌棄,因此女方需要退還男方財禮才能達成離異之目的??梢姡宕懊駠鴷r期當?shù)貙橐鲭x異方面的處理是比較簡單和靈活的,通常情況下,離異雙方請地方鄉(xiāng)團或家族族人出面進行調(diào)解、協(xié)商和中證,如果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婚姻關系即可解除,如果調(diào)解無效,雙方協(xié)商不成,則訴諸法律來加以解決。
綜上所述,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柱、錦屏民間婦女有改嫁的自由,但多數(shù)并非出于其本意,而是情非得已情況下的改嫁,如喪夫婦女的改嫁、丈夫外出多年未歸的婦女改嫁、婦女在婚姻持續(xù)期內(nèi)因被“嫁賣”而被動改嫁等。此外,無論何種情形的婦女改嫁,無不體現(xiàn)了夫權的存在[18],但在受制于夫權的同時,又不時閃現(xiàn)出婚姻自主和人性化的一面,如文書中記載的“自愿另行再醮”“并無壓逼情切”“因家寒難以養(yǎng)活,只得請媒四路訪堂出放”“佳偶天成”“麟趾呈祥”等給新人的祝福。
[1]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67.
[2] 張應強,王宗勛.清水江文書:第2輯第9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41.
[3] 張新民.天柱文書:第1輯第20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182.
[4] 張應強,王宗勛.清水江文書:第3輯第3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3.
[5] 張應強,王宗勛.清水江文書:第3輯第10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53.
[6] 劉璐.清末民初“婦女改嫁”法律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6.
[7] 汪玢玲.中國婚姻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8] 天柱縣志編纂委員會.天柱縣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267.
[9] 張新民.天柱文書:第1輯第1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166.
[10]張新民.天柱文書:第1輯第21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330.
[11]曹定軍.中國婚姻陋俗源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248.
[12]高聰,譚洪沛.貴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約文書:亮寨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321.
[13]張新民.天柱文書:第1輯第3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14]張新民.天柱文書:第1輯第12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234.
[15]張銀鋒.“屋山頭”的文化嬗變:對清水江流域一個侗族村落的歷史人類學考察[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1(4):38-46.
[16]張新民.天柱文書:第1輯第17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167.
[17]張應強,王宗勛.清水江文書:第2輯第6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382.
[18]程澤時.清水江文書之法意初探[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301.
AnalysisontheCausesaofWomen’sRemarriageinTianzhuandJinpinAreasduringthePeriodofQingDynastyandtheRepublicofChina
LUO Yun-dan
(LibraryofKailiUniversity,Kaili,Guizhou, 556011,China)
The marriage documents of Qingshuijiang are presented as remarriage documents, which show that women’s remarriage was the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Such reasons as the death of husband, divorce, abandoning by husband are mentioned in the current paper.
Qingshuijiang documents; marriage documents; women’s remarriage
2017-06-30
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編號:2016JD136)
羅云丹(1965- ),女,侗族,貴州天柱人,凱里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為地方民族文獻管理與研究。
C913.13
A
1674-621X(2017)04-0036-06
龍澤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