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婷
【摘 要】目的:分析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實際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20例老年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的入院時間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兩組,每組60例。對照組研究對象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在入院時和護理干預2個月后的FIM(功能獨立性檢測表)和FMA(運動功能評價量表)評分情況,以分析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老年腦出血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結果:經(jīng)比較可知,研究組患者治療護理2個月后的FIM和FMA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比較可知,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顯著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體運動能力,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老年腦出血;FIM;FMA;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83-02
腦出血是一種以高發(fā)生率、高死亡率著稱的疾病。在本研究中,將通過比較兩組患者在護理治療2個月后的肢體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分析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老年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20例老年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入院時間將所有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研究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8.23±4.21)歲。對照組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69.41±4.35)歲。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1 選入標準 ①所有研究對象均經(jīng)顱腦CT檢查,確診為腦出血;②所有研究對象的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均符合《中國腦血管防治指南》中關于腦出血的診斷;③所有研究對象的年齡均大于60歲[1]。
1.1.2 排除標準 ①排除未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②排除年齡大于80周歲的患者;③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病史和認知障礙的患者;④排除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常規(guī)護理。其中包括飲食護理、環(huán)境護理和心理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二便護理 首先,當患者處于臥床狀態(tài)時,護理人員應當予以患者尿管導尿,并定時輔助患者進行大便,防止出現(xiàn)尿/腸道淤塞癥狀,影響正常的身體代謝;其次,當患者能夠下地行走時,護理人員應當鍛煉患者進行自行排泄,并在患者身邊看護,防止患者在排泄過程中摔倒,降低二次出血的幾率;最后,當患者出現(xiàn)便秘或排尿不暢等癥狀時,護理人員應當及時予以患者潤腸或利尿類藥物,必要時應當及時予以灌腸或插導尿管治療,防止患者出現(xiàn)因用力過度血壓升高而引發(fā)的二次出血[2]。
1.2.2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適當?shù)慕】到逃?,通過畫冊、相關知識介紹、病友交流會和腦出血知識講座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宣傳腦出血相關禁忌知識,從而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識,降低二次出血的發(fā)生幾率。
1.2.3 康復訓練 首先,患者的臥床時期,護理人員應當輔助患者進行伸臂、抬腿和翻身等活動,通過運動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其次,當患者能夠下床活動時,護理人員應當要求患者每天進行適當?shù)纳眢w鍛煉,通過行走的方式鍛煉患者的運動能力,加快患者的身體恢復速度,加強患者的身體素質,從而降低二次出血的幾率;最后,對于存在溝通障礙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多于患者進行語言交流,加快患者語言功能的恢復,從而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降低因心理壓力過大而出現(xiàn)二次出血的幾率。
1.3 評定標準 分別采用FIM(功能獨立性評定量表)和FMA(運動功能評價量表)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示護理應用效果越好[3]。(量表評定標準詳見參考文獻)
1.4.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2.0軟件,以(x±s)描述所有研究對象的FIM和FMA得分情況,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jīng)比較可知,兩組研究對象入院時的FIM和FMA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入院治療2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FIM和FMA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腦出血的發(fā)病具有一定的年齡規(guī)律,多發(fā)于中老年人。根據(jù)病因的不同,可將腦出血分為外傷性腦出血和非外傷性腦出血兩類。顧名思義,外傷性腦出血即是由外部物理性創(chuàng)傷所導致的腦實質內出血。而非外傷類腦出血的病因則比較復雜,高血壓、高血脂、血液病和腫瘤等都有可能導致腦出血的出現(xiàn),從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4]。
在本研究中,通過對部分患者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可知,研究組患者護理治療2個月后的FIM和FMA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利用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老年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體運動能力,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劉加巧.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腦出血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25,27.
[2] 王冬青.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腦出血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8,(22):217.
[3] 張鳳霞.淺談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腦出血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4):614-615.
[4] 李新月.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腦出血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4):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