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華 吳增輝
正如郭預(yù)衡先生所說:“李白與杜甫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光照千古的雙子星座?!崩疃胖g的交往歷來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李杜于天寶三載(744)洛陽初逢,天寶四載(745)分手,終生再未謀面。此間二人曾有梁宋之游和齊魯之游,并互有酬贈,李白有《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二首,均作于天寶四載;杜甫則有作于天寶三載的《贈李白》以及作于天寶四載的《贈李白》《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二人分手后,杜甫陸續(xù)作詩懷念李白,提及李白的作品共計十二首。而據(jù)傳世文本,李白并無一詩回贈。據(jù)此,人們對李杜關(guān)系聚訟紛紜,莫衷一是。
兩人分手后,杜甫一直沒有停止對李白的懷念,始終關(guān)注著李白的命運,直到李白去世前一年的上元二年(761),杜甫還寫了懷念李白的最后一首詩《不見》。對李白的懷念幾乎貫穿了杜甫的后半生,這才是格外值得研究的。這與其說是杜甫對李白的懷念過程,毋寧說是杜甫對李白的解讀歷程。如果仔細(xì)辨析,就會發(fā)現(xiàn),杜甫前后的贈懷詩存在極大的不同。這種不同不僅有感情的變化,更有認(rèn)識的變化,這種變化與杜甫自身的命運沉浮密切相關(guān)??梢哉f,李白的品質(zhì)與人格深深地影響了杜甫,杜甫則用后半生時間解讀李白,這是精神的解讀,是心靈的碰撞。在這種精神的交流中,杜甫更深刻地理解了李白,也深刻剖析著自身,甚至因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選擇。
杜甫對李白的懷贈詩,根據(jù)其創(chuàng)作時間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初識洛陽、共游齊魯階段;二是杜甫困居長安階段;三是“安史之亂”后杜甫居官和漂泊階段。下面從這三個階段出發(fā),結(jié)合杜甫的經(jīng)歷及相應(yīng)的思想狀況,考察杜甫對李白的解讀歷程。
一、初逢洛陽——從激情的崇拜到冷靜的反思
天寶三載,李白從長安被賜金放還,與杜甫初識于洛陽。天寶四載,李杜同游齊魯。共游期間,杜甫與李白形影不離,情同手足?!白砻咔锕脖?,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這兩句詩歷來被人們認(rèn)為是二人傾心交往的證據(jù)而被津津樂道。實際上,這兩句詩與其說是他們心心相印的表現(xiàn),不如說是杜甫對李白的崇拜和追隨的寫照。李白入長安前已是聲名大噪,經(jīng)賀知章的延譽更是名滿天下,供奉翰林的經(jīng)歷使李白更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相比之下,杜甫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后生晚輩。這一現(xiàn)狀決定了二人的交往必然是李主杜從。杜甫追隨李白尋仙訪道的行為亦由此可以得到解釋。在作于天寶三載的第一首《贈李白》中,杜甫表達(dá)了與李白相似的求仙之趣,“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在作于天寶四載的《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中則表達(dá)了同樣的歸隱之志:“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莼羹。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有“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詠懷五百字》)之語,幽棲山林并非杜甫思想的主流。郭沫若先生在《李白與杜甫》中搜羅許多詩句,證明杜甫的求仙之欲甚于李白,但多為斷章取義,不足為證。杜甫追隨李白尋仙訪道的行為及相關(guān)詩句,與其說表達(dá)了杜甫的理想,不如說表達(dá)了他對李白的附和。因而,此期杜甫隨同李白游歷齊魯,尋仙訪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在崇拜心理支配下的隨機行為。這類行為同時也是探幽覽勝,既與當(dāng)時壯游天下的社會風(fēng)尚相呼應(yīng),也頗為契合杜甫觀覽山水的志趣,而此時杜甫仍未結(jié)束“裘馬頗清狂”(《壯游》)的壯游生活,于是便欣然追隨李白于其后,成為情投意合的朋友。由上述二人關(guān)系狀況看出,杜甫還不可能對李白有太深入的了解。第二首《贈李白》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巴达嬁窀杩斩热?,飛揚跋扈為誰雄?” 其中“空度日” 三字明確表達(dá)了杜甫對李白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態(tài)度的否定性評價,如此直言不諱,表明二人關(guān)系確實非同尋常,但關(guān)系的親密并不等于深入的交流和理解。李白以放浪形骸對抗現(xiàn)實,杜甫則以“致君堯舜” 衡量李白,由此必然造成思想的沖突,并使杜甫進(jìn)而轉(zhuǎn)入對李白的反思,《贈李白》一詩可視為作為朋友的杜甫對李白反思的結(jié)果。顯然,杜甫并不認(rèn)同李白的生活方式,因而對其求仙煉丹的荒誕和痛飲狂歌的放浪流露出規(guī)勸之意;但李白“飲酒非嗜其酣樂,取其昏以自富”;“好神仙,非慕其輕舉,將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壯心、遣余年也”。事實上,此時的李白極其苦悶,在其與杜甫的《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作于同時的《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中,詩人寫道:“雁度秋色遠(yuǎn),日靜無云時??托牟蛔缘?,浩漫將何之?忽憶范野人,閑園養(yǎng)幽姿。茫然起逸興,但恐行來遲?!崩硐肼淇眨纳頄|魯,獨對無邊秋色,茫然無所依歸,“客心不自得” 正是這種心情的寫照。為排遣寂寞與苦悶,李白才“忽憶范野人”,尋幽縱酒,以求一樂。作于同年(天寶四載)的《沙丘城下寄杜甫》表達(dá)了同樣的心情?!拔襾砭购问?? 高臥沙丘城”, 惆悵之情溢于言表,故而醉飲放歌以自遣,無奈“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fù)情”,自我麻醉而不能,苦悶中對友人的思念油然而生,“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而此時杜甫似乎尚未真正理解李白尋仙訪道的意義,更沒有體察到李白放浪形骸的生活之下所深藏的痛苦,以至于有可能把李白排遣痛苦的手段看作李白生活的全部,并試圖以“奉儒守官” 的人生理想對李白的生活進(jìn)行矯正。但杜甫無力改變李白,只能改變自身,《贈李白》一詩既是對李白的反思,也是杜甫的自我反省。正是在與李白分手后,杜甫長達(dá)十幾年的壯游生活宣告結(jié)束,這其中的因果關(guān)系應(yīng)是耐人尋味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代表著李杜前期的友誼,可謂一段佳話,而李杜的“飛蓬各自遠(yuǎn)”(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也并不意味著雙方友誼的結(jié)束。李白無可匹敵的詩才、傲岸不羈的性格、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生凝聚成巨大的人格力量,深深吸引著初出茅廬的杜甫;杜甫的才華、志趣和境界亦必然不同凡俗而讓李白青眼相待。但二人的關(guān)切在此時是如此不同:李白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消解政治出局的痛苦,而杜甫的首要任務(wù)卻是盡早實現(xiàn)修齊治平的理想;李白需要休整,杜甫需要前行。杜甫在與李白分手后,毅然西入長安求仕這一事實,表明杜甫只有經(jīng)歷與李白相似的人生,才能體悟李白的人生境界,從而與李白進(jìn)行真正的對話和交流。
在此后的漫長歲月里,休整中的李白似乎與杜甫漸行漸遠(yuǎn),入世中的杜甫對李白則是念念不忘。杜甫一直懷念著、關(guān)注著、解讀著李白,并隨著自己人生閱歷的增加而不斷修正著對李白的認(rèn)識,最終成為李白真正的知己。
二、困居長安——從求仕的屈辱到對自由的感悟
杜甫初到長安后,求仕無成,生活困窘,在不算長的時間里寫了三首懷念或呈送李白的詩。這三首詩所顯示的感情狀態(tài)及認(rèn)識程度基本等同于前面第一階段,但其中仍然有一些信息可以印證前面的分析。
第一,在分手后的懷念詩作中,杜甫對訪道幽隱之類生活幾乎只字不提,重在談詩論文,并贊美李白卓異的詩才。在《冬日有懷李白》中,杜甫以“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 表達(dá)對李白的思念。在《春日憶李白》中,更是高度評價李白的詩才:“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表明,杜甫心目中李白“謫仙人” 的色彩在漸漸消退,而大詩人的本來面目越發(fā)清晰。杜甫逐漸認(rèn)識到李白的真正價值在于其狂放不羈、不同凡響的詩歌創(chuàng)作,而非荒誕虛無的求仙活動和“痛飲狂歌” 的“頹廢” 人生。因而,杜甫此期的詩作遠(yuǎn)離訪道隱逸的內(nèi)容而極力突出李白的詩才,進(jìn)一步印證了第二首《贈李白》對李白的認(rèn)識和評價。前后詩歌創(chuàng)作側(cè)重點的不同顯示出杜甫對李白認(rèn)識的深化,但有意無意間濾除李白的“放誕”又恰恰表明杜甫此時仍然沒有真正讀懂李白。
第二,杜甫到長安后,生活困窘,如他所自述的那樣是“短褐風(fēng)霜入”(《冬日有懷李白》),但這并未動搖杜甫求仕的決心。他既不對煉丹成仙感興趣,“還丹日月遲”,也不準(zhǔn)備歸隱山林,“空有鹿門期”。這與前面追隨李白尋仙訪道恰成反照,透露出杜甫真實的人生理想。雖然《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對孔氏歸隱表示贊嘆,但對恭奉儒道的杜甫而言,那只是一種可以言說而不會踐行的套話。杜甫的當(dāng)務(wù)之急是入仕為官、兼濟天下。這正是李杜二人浪漫與理性的分野。正如聞一多先生所說:“李白的出世,是屬于天性的,出世的根性深藏在他骨子里,出世的風(fēng)神披露在他容貌上;杜甫的出世是環(huán)境機會造成的念頭,是一時的憤慨?!?/p>
此期杜甫對李白的認(rèn)識尚未發(fā)生本質(zhì)的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安所作的《飲中八仙歌》。按仇兆鰲注:“此詩當(dāng)是天寶間追憶舊事而賦之,未詳何年?!彪m未詳何年,但此詩不可能是杜甫到長安之前所作的。長安作為通都大邑,人文薈萃,消息靈通,只有在這里杜甫才能得到有關(guān)“八仙” 的足夠豐富的資料而創(chuàng)作成篇。又,仇引“蔡夢弼曰:‘按范傳正《李白新墓碑》:在長安時,時人以公及賀監(jiān)、汝陽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為酒中八仙?!庇缮峡梢钥闯?,該詩所依據(jù)的材料顯系來自民間傳說。杜甫詩中無裴周南,則表明民間流傳的“八仙” 故事有不同的版本,這更證明了民間傳說的豐富性??梢韵胂螅耖g關(guān)于“八仙” 的傳說故事生動傳神,且對八仙瀟灑脫俗的風(fēng)度完全是一種正面評價,這無疑會影響到杜甫對八仙的感情傾向,并可能使杜甫對李白的“飛揚跋扈” 進(jìn)行新的思考和再認(rèn)識。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詩中對李白的描述引人注目,前兩句側(cè)重其流連詩酒的生活及其豪縱不羈的詩才,后兩句則突出其傲視權(quán)貴的桀驁不馴。而后者正是李白富于魅力、令人傾倒、高踞中國詩壇而贏得千秋萬歲名的秘密之所在。李白日常的詩酒放浪,在權(quán)貴面前的傲岸自雄,使李白形象迸出奇光異彩,這才是真實的李白。李白曾不無得意地說:“抑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保ā队駢匾鳌罚┻@正是李白的自我寫照。這些來自民間的信息無疑能夠幫助杜甫更充分地認(rèn)識李白。而此時的杜甫正為求仕謀官四處干謁,飽嘗悲辛,李白的傲岸風(fēng)骨無疑會給他極大的觸動,也必然使他對李白的“痛飲狂歌空度日”恍然有悟,因而,《飲中八仙歌》對李白風(fēng)采神韻的描繪顯示出杜甫對李白已由前期的不滿與規(guī)勸漸轉(zhuǎn)為欣賞與肯定。
十年困居長安對杜甫更大的意義在于他認(rèn)識到了才不為識和才不為用的殘酷現(xiàn)實,并因此感到極大的無奈與痛苦,而這也恰恰是李白的經(jīng)歷和感受。李白在入仕之前,同樣是四處干謁、結(jié)交權(quán)貴,在《與韓荊州書》中便吹噓韓朝宗說:“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經(jīng)過十幾年的活動,李白名滿天下,終于待詔翰林,但已是人到中年,耗盡青春,可謂代價巨大。孰料玄宗只是將其視為御用文人,使李白日日伴侍君側(cè)吟詩作賦而已。理想與現(xiàn)實的背反使李白失望不已,更兼其狂傲不羈招致權(quán)貴的嫉恨,傲岸的李白只好自請放還,重新開始其浪跡天涯的生活。正因為有這樣的經(jīng)歷,李白才會在詩作中反復(fù)表達(dá)才不為用、信而見疑的憤懣:“直木忌先伐,芳蘭哀自焚”(《古風(fēng)》三十六),“群沙穢明珠,眾草凌孤芳”(《古風(fēng)》三十七),“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齒”(《于闐采花》),“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鞠歌行》),“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梁甫吟》)。相比而言,入京前杜甫尚未涉足政治,除了開元二十三年參加過一次科舉考試而“忤下考功第”(《壯游》)外,并無其他政治經(jīng)歷,因而杜甫對官場的詭譎、政治的陰暗沒有切身體驗和充分認(rèn)識,所以也就難以理解李白放還后感情的復(fù)雜性,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李白懷才不遇的痛苦。但長安十年的生活卻給杜甫深刻認(rèn)識社會提供了機會。與李白不同,杜甫名聲低微,不可能像李白那樣以其飄逸的詩才、非凡的氣質(zhì)傾動時人而得到名流的汲引。杜甫只能四處干謁,忍辱含垢,嘗盡辛酸。十年中,杜甫“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其投贈韋濟的詩流傳后世者即有三篇,詩中充滿哀告乞憐之意,但最終卻毫無結(jié)果。杜甫深感明珠暗投的痛苦,為此而滿腔悲憤:“如今豈無騕褭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天育驃圖歌》)同時,杜甫飽嘗世態(tài)炎涼:“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貧交行》)無情流逝的歲月,窮困無聊的生活,求仕無果的頹喪使杜甫飽受煎熬,不免嘆老嗟貧:“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數(shù)莖白發(fā)哪拋得?百罰深杯辭不辭!”(《樂游園歌》)在這種困境中,杜甫甚至對修齊治平的儒術(shù)也產(chǎn)生出厭倦與絕望情緒:“儒術(shù)與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保ā蹲頃r歌》)杜甫的不平正是對李白不自覺的回應(yīng),也是在不同的時空下與李白的共鳴。
三、亂世漂泊——從心靈的共振到人格的追隨
杜甫對李白的認(rèn)識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其人生經(jīng)歷與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逐漸趨同的過程。十年困居長安、得官復(fù)而棄官、長期漂泊流離,這一坎坷而苦難的人生與李白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人生歷程的相似,使杜甫日漸貼近李白的心靈,并獲得對李白的真正理解。
杜甫困居長安十年,好不容易才得到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亂起,杜甫陷賊,乘間冒死奔赴行在,雖獲命左拾遺,卻又因仗義執(zhí)言被貶。這種才而不用、忠而不察的冷酷現(xiàn)實對杜甫造成了巨大的打擊,“近侍歸京邑,移官豈至尊?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至德二載……有悲往事》)。同時杜甫感到難言的孤獨,“天機近人事,獨立萬端憂”(《獨立》)。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在困居長安時期的詩作中即有流露,“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醒”(《醉歌行》),這同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的孤獨的悲嘆何其相似!只有在這種打擊之下,杜甫才能讀懂李白在醉酒狂歌背后孤獨的心靈。李白懷著熱切的報國之情加入永王幕府,卻坐罪系獄,長流夜郎。李白為此悲憤難抑,“萬憤結(jié)緝,憂從中催”(《上崔相百憂章》),“南冠君子,呼天而啼”(《萬憤詞投魏郎中》)。這又與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何其相似。所以他們不僅有忠而不察的痛苦,亦有世人皆醉而我獨醒的孤獨。正因為這種相似的經(jīng)歷和共同的感受,杜甫不僅理解了屈原,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與之相似的李白,所以在《天末懷李白》中,杜甫才會將屈原與李白并提,“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天末懷李白》),這表明杜甫真正理解了李白的遠(yuǎn)大的理想、忠誠的品質(zhì)與天真的性格。之所以如此,恰恰又是因為杜甫自身與李白、屈原有類似的遭遇。李白對屈原推崇備至,贊頌其詩才,仰慕其不朽:“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保ā督弦鳌罚┌翟v史將證明一切的自信。李白以歷史的眼光觀照屈原,當(dāng)然更為自信;杜甫以現(xiàn)實的高度平視李白,只能感慨萬端。因為“千秋萬歲名” 畢竟是“寂寞身后事”,偉大的靈魂總要經(jīng)過苦難的煉獄,聲名與幸??偸遣豢傻眉妫荒芰钊烁锌斑\命不可尋”。在《夢李白二首》(其一)中,杜甫對李白蒙冤流放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在《夢李白二首》(其二)中,杜甫則對其理想落空的痛苦表達(dá)了深深的不平和無限的感慨:“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平生志” 正是李白“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之志,但歷史的陰差陽錯,卻使李白華發(fā)滿頭,壯志成空。根本原因則是李白自由的天性、傲岸的性格與尊卑分明、強調(diào)恭順服從的專制制度水火不容,所以才“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造成人生的悲劇。同時代者鮮有真正理解李白者,“世人皆欲殺”(《不見》);而杜甫與李白則別有會心,“吾意獨憐才”(《不見》)。如果說李白是屈原的隔代知音,那么杜甫則是李白的同代知己。
杜甫不僅讀懂了李白的理想,而且更為深刻地悟出了李白追求自由的天性。這正是李白思想的核心,也是李白的悲劇之源。李白尋仙訪道是渴望擺脫自然壽數(shù)的局限而能生存于時空之外,淡泊名利則是渴望擺脫世俗之累而能獲得心靈的閑適與安寧,其核心是對自由的向往與追求,這是人類生存的理想狀態(tài),雖可望而不可即,卻并不排除某種程度的實現(xiàn)。李白的辭官歸隱、尋仙訪道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對自由的靠攏。杜甫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理解了李白,這種理解同樣來自杜甫自身的經(jīng)歷及思想的變化。長安十年的困頓、四處干謁的屈辱、冒死投奔的忠誠與無端被貶的打擊使杜甫日漸心灰意冷,而“安史之亂”后的時局使理想的實現(xiàn)越發(fā)渺茫,于是杜甫的政治熱情日漸降溫,歸隱之志不時浮上心頭,“吏情更覺滄洲遠(yuǎn),老大徒傷未拂衣”(《曲江對酒》)。其實在困居長安、求仕無成的日子里,這種隱逸之志便時有流露,“扁舟吾已僦,把釣待秋風(fēng)”(《送裴二虬尉永嘉》)。然而只有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之后,杜甫才開始真正考慮退出政治,這無疑是艱難的抉擇。在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后,被貶的憤懣、理想的落空及生活的壓力使杜甫終于下定了棄官的決心,“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立秋后題》)開始了漂泊生涯。杜甫在《詠懷五百字》中早已自述心跡:“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如君非堯舜,未嘗不可歸隱山林。杜甫本對肅宗中興大唐滿懷希望,而肅宗不信忠諫,排擠打擊玄宗舊臣的冷酷與專橫很快讓杜甫灰心失望,其先前在杜甫心中的“堯舜” 形象此時已是面目全非。
杜甫棄官出走的人生抉擇固然是因為對昏昧的肅宗喪失了信心,而深層次上則是出于對自由人格的追求。陶潛的吟唱響在耳邊,而李白的影子更是在他心中晃動。因而,杜甫自華州棄官,奔赴秦州不久便連續(xù)寫下《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便不是偶然的事情了。
歷經(jīng)磨難,杜甫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性受到了怎樣的壓抑與摧殘,所以,漂泊輾轉(zhuǎn)的生活雖然艱苦,杜甫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雖傷旅寓遠(yuǎn),庶遂平生游”(《發(fā)秦州》)。而且杜甫對自然界中一切生機勃勃、無拘無束的生命總是那樣由衷地喜愛和贊嘆,“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絕句二首》其一),“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江村》),“無數(shù)蜻蜓齊上下,一雙對沉浮” (《卜居》),“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四首》其三)。對自然萬物的熱愛,本質(zhì)上是對自由的熱愛。只有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杜甫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氣,才能感到輕松與快樂。也只有這樣,杜甫才能理解李白辭京歸山背后那酷愛自由的心性。杜甫不僅毅然辭去了華州司功參軍,而且寄居成都期間,在嚴(yán)武幕府短暫供職后,很快又辭職歸田。杜甫歷經(jīng)變故,身心俱疲,豪情已然不再,理想日漸落空,因而淡泊于用世,鐘情于山水,更樂于守護(hù)心性的自由和心靈的安寧。如果說陶潛選擇了歸隱,李白選了游仙,那么,也可以說杜甫選擇了漂泊。盡管形式不同,但其精神是一致的,都表現(xiàn)出詩人對心性自由的捍衛(wèi)與追求。當(dāng)然,杜甫漂泊江湖并不等于淡漠世情,他仍然憂心時局,甚至仍如放還后的李白一樣殘存僥幸的入仕之念,但混亂的政局及其暮年的衰病使這一潛藏的夢想最終歸于幻滅。
杜甫飽經(jīng)憂患,其處境之艱難與李白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而,后期的懷念詩作雖是記述李白,未嘗不是自身的寫照;雖是懷念友人,未嘗沒有自傷自悼之意。唯其如此,杜甫才能貼近李白的心靈。此時的詩作關(guān)注的不再是詩酒仙道,而是李白浪跡四方一事無成的悲劇人生:“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二首》其二)當(dāng)年的李白斗酒百篇,狂歌大呼,笑傲王侯,不可一世。即使面對挫折,仍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將進(jìn)酒》),“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ā缎新冯y》其一)。如今華發(fā)滿頭,壯志成空,酒闌人散,無限凄涼。這豈止是李白的悲劇,也是日暮途窮的杜甫的悲劇,只有度盡劫波,驀然回首,才能看到昔日的朋友那孤獨而凄涼的背影。
杜甫懷念李白的最后一首詩為《不見》,這首詩極其明確地表達(dá)了晚年的杜甫對李白的深刻理解和深深的惋惜,“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杜甫初識李白時,眼中的李白是“痛飲狂歌空度日”,經(jīng)過人生的苦難,杜甫才懂得了李白是佯作癲狂,是以癲狂排遣痛苦,雖是“空度日”,其實“真可哀”。杜甫反觀自身,真切地感到了李白一生的悲劇性。李白的悲劇不僅是個人的悲劇,而且是“文章憎命達(dá),魑魅喜人過”的社會的悲劇。正因為這樣,杜甫才會在“世人皆欲殺”的嚴(yán)酷社會環(huán)境中,超越世俗的粗鄙而“吾意獨憐才”,發(fā)現(xiàn)了一個懷才不遇而無限痛苦的心靈。
從天寶三載與李白初逢洛陽,到上元二年流寓成都,杜甫歷經(jīng)磨難,在經(jīng)歷了與李白相似的人生之后,終于達(dá)到了與李白平等對話的高度,實現(xiàn)了對李白完整而深刻的解讀,也實現(xiàn)了對自身的超越。如果度盡劫波的李杜再次相逢,相信李白一定會飽蘸辛酸與血淚,酬贈杜甫更多動情的詩篇。
(選自《社會科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