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蓮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最難的莫過于作文教學。小學學作文水平的高低,與語文老師是否想方設法去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密切相連。小學中年級是作文的起始階段,也是低、高年級之間的過渡階段,更是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關鍵階段,做好教學引導顯得十分重要。怎樣指導中年級學生寫好作文?
一、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
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由于他們年齡小,知識面較窄,生活經(jīng)驗少,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普遍存在言之無物的現(xiàn)象,或是整篇文章東拼西湊、沒有章法。面對這樣的現(xiàn)象,我想:作文來源于生活,也反映著生活。只有豐富學生的生活,提高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開拓寫作素材的來源,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經(jīng)常采用“開展活動”的方法,讓學生有親臨其境、全身心參與其中的機會。如在布置《我的課余生活》這篇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家鄉(xiāng)新會有名的陳皮基地“陳皮村”實地旅游參觀?;顒忧埃姨匾獍褏⒂^的內(nèi)容、地點以及新會陳皮歷史發(fā)展進程、陳皮的制作過程、陳皮的藥用價值,向學生做出詳細地講解說明?;顒油戤吅?,我就和學生一起談論參觀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及感受,并及時把學生的興趣中心引導遷移:同學們,在參觀“陳皮村”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其他同學的動作、神態(tài)如何?你能不能把整個游覽參觀的過程詳細地給大家講講?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問題一提出,一下子就點燃了學生回答的欲望,他們紛紛爭著回答。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起剛才的游覽參觀的情景和心情。在學生講得興趣盎然之時,我便趁機打鐵,提出把今天的參觀新會陳皮基地的全過程寫下來好不好呀?要學生把自己剛才所描述的內(nèi)容,用文字記錄下來,進行習作。學生們也很愉快答應了。這樣,通過活動,有效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學生在作文時,更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了。
二、積極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教學
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泵鎸χ心昙壋鯇W作文的小學生,要迎合他們的好奇心強、愛新鮮、善模仿的心理特征。只有學生愿寫、樂寫,作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作文教學中,積極施行生動有趣、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前提。作文教學既要遵循教材的寫作要求,又不能死搬硬套。若照本宣科,學生勢必索然無味。觀察是培養(yǎng)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表達,這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同時還應該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每次習作訓練前,我就會根據(jù)寫作內(nèi)容確定觀察的重點,如:寫物品的作文,就要抓住物品的形狀、顏色、味道、用處、功能等為重點;寫事件的作文,就以觀察事物的變化過程為重點。此外,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作文教學,可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啟迪寫作的靈感。如寫狀物作文《家鄉(xiāng)的大紅柑》,動筆前,我先要求學生把大紅柑帶到課堂上,接著給時間學生仔細觀察大紅柑柑皮的里層和外層的特點,并讓他們親口嘗嘗大紅柑肉的味道。然后請學生依次說出大紅柑的形狀、顏色、味道、用處。這樣口頭語言表述訓練幾次后,最后才讓學生動筆寫作。結果,學生興趣盎然,樂于去寫。當然,寫作的效果讓我頗為滿意了。讀著學生完成的作文,我不禁想:從觀察入手,看得見摸得著,學生們也從大膽“說”轉變?yōu)檎J真“寫”,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血有肉”。
三、緊靠閱讀教學
小學中年級正處于一個轉化期,它的重點是學會字、詞逐步向篇、段過渡。而作文教學應當從“說”話、“寫”話,再到命題作文;從寫幾句話、一段話,再到寫一篇簡短的記敘文。個人以為,還是應當從仿寫到寫作,把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種說與寫、讀與寫的結合,是作文教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的根本方法。人教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小學語文課文,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示范性強的文章,為學生寫作提供了范例。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這些美文的同時,我更重視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生活、認識生活,表達怎樣的思想和情感。在課文學習理解完畢后,我會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習作練習。只要學生們端正態(tài)度,用心練習,長期堅持,這種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是會成為一種有效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手段,既容易解決寫什么內(nèi)容和用什么方法寫的問題,又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寫作技巧。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7單元《我敬佩的一個人》,習作要求是:把自己所寫的人的精神風貌通過一個具體的事例表現(xiàn)出來。內(nèi)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剛好與這個習作訓練相對應的課文共有4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全神貫注》《魚游到了紙上》《父親的菜園》。我先指導學生掌握這4篇文章的寫作方法,了解作者抓住什么具體事例去寫,還要注意作者使用的語言文字。學生掌握了寫作的要領,心中有了如何描寫人的輪廓,再去動筆寫作。這樣,心中想到的、想寫的語句,就自然就會如水流般“涓涓流出”,化為美麗的文字。
四、積累好詞佳句,豐富的詞匯量
寫好作文,要有大量的素材積累,要對生活有一顆細微觀察的心,同時學生還要不斷豐富自己本身的語言積累。“重視文本”是人教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標課文的課后練習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背誦文段是感受祖國語言的優(yōu)美,摘抄好詞佳句是積累豐富的詞匯量,從而為今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有計劃、有目的地利用早讀、午讀和自習的時間,為學生抄寫一些好詞佳句,并要求他們把它們背下來。同時,要求他們將抄寫下來的詞、句進行分類,并指導他們什么描寫用什么詞、句。漸漸地,日積月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于是,我又增加摘抄的難度,要求學生把自己在課內(nèi)外的書刊報紙中看到的好詞佳句用一個“采集本子”記錄下來。每周檢查一次,凡是寫得好的,認真工整的,我就及時給予愛的鼓勵和小禮品獎勵。還挑選最佳“采集本子”展示在班里的“圖書角”里,供班里其他同學學習、借鑒。這樣,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勁頭更足了,不管是摘抄的量變多了,詞匯也更豐富了。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學生從“被動做”發(fā)展到“主動做”。更可喜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不但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些學生還在課外主動閱讀其他文學作品。
責任編輯 龍建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