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如何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yè)的領導、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做優(yōu)國有企業(yè)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決策部署;而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全力打造“走出去”升級版更是國家對國有企業(yè)賦予的使命和責任。中國十五冶七公司作為國有企業(yè),也積極主動實施“走出去”發(fā)展戰(zhàn)略,力求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踐行者。
俗話說: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對任何人也是公平的,萬事在人為。這一真理在中國十五冶七公司承建的白俄羅斯項目部也充分得到印證。
自2012年中國十五冶七公司承建了白俄羅斯紙漿廠項目以來,該公司用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去追求、用精益求精的品質去服務,在緊跟市場求發(fā)展中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堪稱從國際市場的分包模式成為總包的典范。
自該公司進入白俄羅斯市場至今,已順利承建了紙漿廠、吉利汽車廠、中白工業(yè)園、中國援助白俄羅斯的保障住房等多個項目,總合同值已經達到6億多元,實現了以現場保市場的滾動發(fā)展。該公司所參建的項目均為當地眾人矚目的大型項目,實施過程中頻頻在中白的新聞媒體中得到正面報道,在白俄羅斯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取得了當地人們的廣泛認可。
中國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緣何出人意料取得了如此的成績,他們的成功秘籍又在哪里?
2012年,中國十五冶七公司為打開白俄羅斯海外市場,實現海外轉型,一舉中標白俄羅斯紙漿廠項目,雖然第一次中標金額僅470萬美元,但意味著新征途的開始。開工時正值白俄羅斯當地氣溫在零下近20攝氏度的寒冷天氣下,該公司組織管理人員和勞務工人趕往空曠的施工現場,現場既沒有水電,更沒有住處,總包單位又限該公司在短期內具備施工條件,而且,作為分包單位,現場不許亮牌子,甚至辦公區(qū)域都不能有自己的企業(yè)文化標識,一切均受控于與中國十五冶七公司管理模式和文化建設不同的總包方,開局舉步維艱。站在不同的國度和眼前現實之間,起初,中國十五冶七公司白俄羅斯紙漿廠項目就面臨著定準位置,干好工程,體現國企風范的考驗。
作為乙方,只有適應甲方,再別無選擇。中國十五冶七公司敢于向困難宣戰(zhàn),他們充分認識到,不光榮地拿下這個項目的施工任務,既沒臉面對職工群眾,更丟了中國企業(yè)的顏面,必須樹立事在人為、有所作為的意識,拋下顧慮和無奈,變壓力為動力,想盡一切辦法完成施工任務。對內,他們在現場搭起了帳篷,工人經常吃的是冷飯菜,每天的工作強度將近12小時,且管理人員輪流24小時工作不間斷。對外,他們積極與總包溝通,解決現場難題,既與他們通力合作,又將有爭議的施工范圍據理力爭,硬是在兩個月內完成了現場大臨的建設,全面確保了現場里程碑進度計劃有序進行。
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完成施工任務這還遠遠不夠,中國十五冶七公司之所以看重最開始合同額不到500萬美元的紙漿廠項目,很大程度上是想通過該項目在白俄羅斯搶占建筑市場份額,也在于通過該項目培養(yǎng)一批有國際施工經驗的管理隊伍。隨后,憑借該公司施工的白俄羅斯紙漿廠項目,又催生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又一舉中標該國吉利汽車項目。2015年9月20日,白俄羅斯吉利汽車廠項目在煙花爆竹中順利開工,在此施工期間,該項目部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三棟建筑物結構封頂、賓館封頂、食堂封頂、辦公樓封頂等多項節(jié)點目標,為中國企業(yè)在白俄羅斯贏得優(yōu)質信譽和口碑打下了良好基礎。
借船出海、寄人籬下總不是長久之計。中國十五冶七公司白俄羅斯項目部組建后,項目領導班子在背水一戰(zhàn)中求穩(wěn)、求勝,將“以現場拓市場”作為第一追求。他們分析,必須承建到在當地有影響力的項目才可能推出中國企業(yè)品牌,才能讓“中國制造”揚名海外。
當時,正值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明斯克同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舉行會談,雙方對推動兩國經濟發(fā)展進行了友好交流,并把中白工業(yè)園作為兩國合作的重點項目,將園區(qū)項目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和雙方互利合作的典范。抓住這一機遇,中國十五冶七公司白俄羅斯項目部領導班子積極奔走,用業(yè)績、誠信、服務質量順利承建了白俄羅斯工業(yè)園項目的辦公樓和生產廠房的施工任務。該項目完全按白俄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從合同、計量支付、設計、施工驗收等各方面,均嚴格按白俄規(guī)范執(zhí)行。項目部憑借多年來在白俄積累的施工生產經驗,迅速打開局面。使得白俄監(jiān)管部門從最初每周頻繁的來現場檢查到最后每月甚至每季度檢查一次,通過良好的工程形象和進度,使得該項目與白俄監(jiān)管局建立了良好的互信關系。2016年11月,該公司憑借實力一次性順利通過在白俄羅斯總承包一級施工資質的年檢,并取得了5年的長期資質許可,方便了公司在白俄羅斯的進一步市場開拓發(fā)展。
2016年11月,白俄羅斯建設部組織全白俄羅斯建筑企業(yè)來該公司施工現場進行觀摩學習,將該項目施工作為白俄羅斯的樣板工程。由于工程施工進度、現場文明施工的良好保持,項目現場成了中白工業(yè)園在迎接各投資入園單位考察的必經之站,自開工以來,國家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孟建柱、總統(tǒng)辦公廳主任、總理、副總理等政府高官均到該項目視察,并對中國十五冶的施工質量給予認可。短短半年時間,大大小小的參觀團就有二十多個,也因此為中國十五冶七公司建立了潛在的客戶關系。
紙漿廠全景
雖然取得了很多成績,但這還遠遠不夠。他們認為,企業(yè)要打開國際市場謀求發(fā)展,光靠一棵樹上摘桃子是不行的,必須在多個樹種上嫁接,才能開除更多的花蕾。他們借助中白兩國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伙伴關系,積極策劃,成立了中國十五冶白俄羅斯建筑貿易有限公司,至此該公司從“借船出?!钡姆职┕?,轉變成為具備“造船出?!钡目偘┕て脚_,在這方面具備了與其他大型中資企業(yè)同臺競爭的能力,同時也是具備了與總包單位在境外合作的新模式能力。
在生產力諸多要素中,人是主導。中國十五冶七公司白俄羅斯項目部正是有了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一群迎難而上的團隊,才得以在眾多項目部中如虎添翼,成為佼佼者。
白俄羅斯項目部領導班子成員中,平均年齡還不足35歲。他們個個都曾戰(zhàn)斗在國內各施工區(qū)域的中堅力量,也曾帶兵打過很多場漂亮仗。但在白俄羅斯這幾年的艱苦奮斗中,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國度、全新的文化、全新的工作理念、全新的管理制度,開始時,也如牛負重,但臨變不驚,克難攻堅。在工程施工戰(zhàn)斗的日日夜夜里,他們與工人同甘共苦,率先垂范,時時刻刻地感動、帶動著團隊。項目經理龔志凱臨危不懼,憑借良好的管理能力和超前思維使得市場開拓開花結果;項目幾任黨支部書記,積極做好國外項目黨政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所造項目窗口形象,為項目“培土施肥”,保駕護航;多名副職領導整日蹲守在施工現場,指揮協調現場、嚴把技術關、提高工程質量、精打細算開源節(jié)流,班子成員均起到了應有的保證作用。
項目管理人員以及工人共計300余人,他們同心同德,拿下了一座座堡壘,攻克了一個個陣地。從最初踏上出征海外的列車后,克服現場天氣寒冷等客觀難題,到一個個節(jié)點順利實現,場場戰(zhàn)役打得漂亮,贏得喝彩。他們用精神詮釋了什么是中國十五冶“開得動、打得響、過得硬”的企業(yè)精神。他們在現場積極開展勞動競賽、黨員監(jiān)督崗、黨員聯絡員、班組聯絡員、青年突擊隊等活動,制定了各種獎罰措施貫穿于施工全過程。現場的每個人都發(fā)揮自己最大的能量為項目建設建功立業(yè)。
“走出去”,永遠在路上。只有在品牌建設的道路上,永不言敗、永不放棄、永于拼搏、鑄就精品,才能讓中國十五冶走得出、走得穩(wěn),在國際競爭中強筋壯骨,綻放出更多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