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昊 程繼紅
(浙江海洋大學,浙江 舟山 331022)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朝鮮舉人崔斗燦遭遇海難漂流至中國舟山獲救后,用漢文作《乘槎錄》記述自身遇難始末,以及在華返朝沿途交游與見聞。真實反映了當時海上漂流慘狀、中國海島文士生活狀態(tài)、運河兩岸社會經(jīng)濟情況等。該書以域外人士眼光看中國,有著十分獨特的史料價值?,F(xiàn)存《乘槎錄》版本,據(jù)筆者在韓國各圖書館尋訪,發(fā)現(xiàn)抄本兩種,刻本一種。本文通過對三種《乘槎錄》版本的比較,尋找差異,比對優(yōu)劣,以期為《乘槎錄》的整理與研究提供版本選擇上的幫助。
《乘槎錄》系朝鮮漂人崔斗燦所著,屬日記體文獻。崔斗燦,字應七,號江海散人。乾隆四十四年(1776)生于朝鮮尚慶道慈仁縣上臺里。家世累宦,但自其祖父兩輩起,不再出仕,不過仍以詩文傳家。嘉慶二十三年(1818),崔斗燦應妹夫全羅道右營討使張公翼的盛邀,于四月初十登舟解纜,自濟州島乘舟向全羅道進發(fā)。在濟州海峽,他與同船的五十余人遭遇了風暴,為避免船傾舟覆,在崔斗燦的指揮下,舟人不得不砍斷船檣降低重心,但船也因此失去了風帆動力,在長達十六天的漂海之旅后,四月二十六日被東海漁人所救,并在寧波府定??h(今舟山)普陀山登陸。移縣治甄別身份后,被護送至杭州,經(jīng)由京杭大運河抵北京,再由陸路至鴨綠江于十月返朝。鄉(xiāng)途迢迢,崔斗燦在近六個月的返鄉(xiāng)路程中,以日志的形式將此行的經(jīng)歷、見聞、交游、唱和述諸紙筆,即為《乘槎錄》。明朝初期,中國與李氏朝鮮的宗藩體系正式形成。作為中國的藩屬國,朝鮮貴族與上層官僚、文人多習漢字,接受儒學的思想體系,并以“小中華”自居。由于古朝鮮雖然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故而在近代以前,漢字一直作為朝鮮官方書寫方式而存在。甚至在朝鮮世宗頒布《訓民正音》以后,類似拼音的朝鮮諺文,也僅僅在底層庶民中使用。故而包括《乘槎錄》在內(nèi)的大量朝鮮古代文獻多為漢字寫成,因此在對此類朝鮮古代文獻進行整理、閱讀、研究時,并沒有太多障礙。
《乘槎錄》記述崔斗燦從登船入海開始,歷經(jīng)六個月重回朝鮮,大致可以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海難階段,記述了在海上的遇難始末與求生舉措等。第二階段為登陸定??h(即今舟山市),經(jīng)歷了身份辨別,與下情上達的等候過程。期間崔斗燦與定海文士宴飲唱作,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直到返回朝鮮后仍念念不忘。第三階段為經(jīng)寧波赴杭州羈留階段,因行程擬沿京杭運河北上,歷經(jīng)數(shù)省,因此需要行文沿途。朝鮮漂人一行在杭州留駐長達數(shù)十日,與杭州的文士多有詩文唱酬,文字往來頻繁。這一階段對江南的富庶有詳盡的描寫,并對杭州官制有所紀略。第四階段為沿運河北上,并自京師陸路東歸階段。此階段多于行路,少有停留,與當?shù)厝私涣鬏^少,以沿途見聞為主。全文通篇三萬余字,現(xiàn)存有多個版本。根據(jù)不同版本的特點及來源,暫將其分別命名為“抄截本”、“燕行本”及“家刻本”。
所謂“抄截本”是指抄寫的節(jié)本,相對于其他兩個版本有一定刪減?!俺乇尽睘闊o格豎排,以朝鮮漢文行楷小字書寫,字跡較為清晰,但異體字較多。日記文首有“純廟丁丑(1817年)四月”字樣,純廟即李氏朝鮮純祖李玜(1790-1834),并被抄寫者提行書寫以示尊敬,符合朝鮮在明亡之后,朝鮮文本只書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紀年的習慣,因此此版本應為朝鮮士人抄寫謄錄,并且抄錄年代應在1834年之后。
“燕行本”是來自《燕行錄》中輯錄的《乘槎錄》版本?!堆嘈袖洝废得髑鍍沙瘉砣A的朝鮮使團有關(guān)人員將其在華時的所見所聞著錄作文的泛稱,因目的地多為燕京而名,是一系列關(guān)于燕京之行書的總稱,因而具有體裁多樣、作者層次廣、年代跨度大的特點?!冻碎朵洝冯m然并非朝鮮官方人員的記述,但是作為民間漂人對中國運河腹地的見述,作為對官方史錄的補充,也被收錄其中。全本為無格豎排,日記文首則無“純廟”字,為“丁丑(1817)四月”,因此抄錄時間應早于“抄截本”,為純祖在位期間。以行書漢字書寫,因年代久遠,保管不善,字跡較模糊。現(xiàn)將上述兩種版本就其異同,稍作比較。
1.兩版本均以漢字豎排抄錄,為省時節(jié)力,在遇到疊字時,第二字以兩點代替。用字相對規(guī)范,但也存在異體字。
2.在文本抄錄方式上,均為日記體制,未對崔斗燦原作進行變更。日記總體保持有連續(xù)性,即每日均有記述,若當日無事值得記述,便記錄當日天氣,如“十二日晴”。且在日前無月份,僅在每月第一天書“某月初一”。
1.形式上的差異。雖然兩個版本的《乘槎錄》在文本形式上大致保持一致,但也有差別。主要為“抄截本”在日與日之間采用“○”符號隔開,且在部分敘事停頓處也同樣采用“○”符號分隔。但“燕行本”并未采取此形式。
2.內(nèi)容上的差異。兩個版本在內(nèi)容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最大差異,在于“燕行本”中所存錄的杭州府沈起潛為《乘槎錄》所作序,以及浙江仁和修梅居士所贈《西湖十景詩》十首,在“抄截本”中不存,是兩處文本的整體缺失。3.文字上的差異。具體表現(xiàn)在語序、遣詞、闕漏等方面。
第一,部分詞組、語句,在語序上存在差異。如四月初八日所載一句,“抄截本”中作“招余赴飲。已而,樂作極歡”,“燕行本”則作“招余赴飲。而已,樂作極歡”。再如六月二七日中所載一句,“抄截本”中作“客人何敢處處討食也”,“燕行本”中作“客人何處處敢討食也”。
第二,部分遣詞用字存在近意異字現(xiàn)象。這一差異在兩個版本之間普遍存在,數(shù)量較多,但對文本解讀的影響不大。如四月十九日日記中,“抄截本”中作“十九日,風勢少定,海色澄清”,而“燕行本”中作“十九日,風勢小定,海色澄清”。四月二十五日日記中,“抄截本”中作“舟中之人一時叫呼,百般求哀”,“燕行本”中作“舟中之人一時叫號,百般求哀”。
第三,“抄截本”存在較多缺字、錯字、缺句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抄截本”通篇,有時甚至影響了對文本大意的閱讀理解。缺字,如“燕行本”四月初八日日記中載“防御使趙公義鎮(zhèn),設(shè)文武白場,島中三邑守宰皆來會焉”,而“抄截本”中缺“中”字,為“島三邑守宰皆來會焉”,而文本中“島中三邑”是指濟州島中的三座城邑,缺失“中”字是十分不通順的。再如“燕行本”五月二日中載“仍館于演武廳,廳有古碑”,“抄截本”中缺“有”字,為“仍館于演武廳,廳古碑”,也影響了句讀的通順程度。
錯字如“燕行本”中四月初十日載“船主梢工皆聚首號哭,男女并五十人齊聲慟哭”,而“抄截本”誤將“梢工”寫作“沙工”,“梢工”即“艄公”指操舵駕船者,若作“沙工”則十分不合理?!把嘈斜尽敝辛铝蛰d“二沈,芝塘之子也”,而“抄截本”誤將“芝塘”書做“池塘”,芝塘指的是與崔斗燦有過詩酬唱作的浙江文士沈芝塘,字起潛,曾為《乘槎錄》作序?!俺乇尽敝械摹俺靥痢睙o疑大謬。
缺句如“燕行本”五月七日所載“余曰:‘來余之教,誠極感荷,流隸蹤跡不得自由,是可嘆也。日昨諸君子多般相邀,而已負蹇慢之罪,深庸悵悚?!倍俺乇尽敝腥甭傲麟`蹤跡不得自由,是可嘆也。日昨諸君子多般相邀”句,為“來余之教,誠極感荷,而已負蹇慢之罪,深庸悵悚”。導致文意不暢。
以上多為部分舉例,尚有較多處未一一列舉。
綜上比對,兩個版本之間的優(yōu)劣勢便顯而易見了。
1.“抄截本”字跡清晰,辨識度較高,段落敘事間使用“○”符,閱讀便利。而燕行本行書字體不如“抄截本”規(guī)整,加之保存度較差,影印本更難辨識。在對部分文字進行辨認時,需要對照“抄截本”。
2.“抄截本”缺字、錯字、缺句較多,存在整段的內(nèi)容缺失,文本完整性不如“燕行本”。而“燕行本”文本內(nèi)容較完整,在文本內(nèi)容的補全上,抄截本需要對照“燕行本”。
另外也存在“燕行本”難以辨識的部分,在“抄截本”中同樣無法辨識或直接缺失的情況。此時便需要與“家刻本”進行對照。
“家刻本”為崔斗燦曾孫崔址永對曾祖父留存的《乘槎錄》原稿進行整理編輯并刊刻印刷而成的版本,在三個版本中,成書最晚,并命名為《江海乘槎錄》。得益于刻板印刷技術(shù),“家刻本”字格排列整齊,字跡清晰方正,使用“○”符分隔每日日記,文本內(nèi)容完整度較高。但與“抄截本”、“燕行本”兩個手抄版本的《乘槎錄》比較,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1.體例差異
“家刻本”與抄本的最大差異表現(xiàn)在體例上。兩個抄本的體例與崔斗燦在華期間著錄的《乘槎錄》保持一致,即序言加日記的形式,遇險漂流、在華停駐、返朝路途中所有見聞、筆談、行文、詩酬均依照時間順序記錄于當日的日記中。抄本并未對這一體例做出修改。
而崔址永為刊刻《江海乘槎錄》,在對崔斗燦原稿進行整理編輯時,將祭文、行文、詩文酬唱從日記中分離開來。將《乘槎錄》分為兩卷,卷一即崔斗燦所作祭文、行文及與中國文士唱和詩歌,卷二即為剔除卷一詩文部分后的日記,并增加了重新編輯后的目錄,使其在體例上更接近于崔斗燦個人的文集。
2.內(nèi)容差異
在文本內(nèi)容上,相較于較完整的“燕行本”,“家刻本”增加了李氏朝鮮文人徐廷玉為《乘槎錄》所作序,崔址永補錄曾祖崔斗燦生平及漂流始末的《遺事》后序,以及前行義禁府都事聞韶金道和為崔斗燦撰寫的《墓碣銘并序》,共三部分。因此在文本內(nèi)容上,“家刻本”是三個版本中信息最豐富的,但增加的部分并非崔斗燦《乘槎錄》的原有內(nèi)容,多為他人在了解其事跡、拜讀《乘槎錄》后所書序言及感悟。
3.文字差異
古代朝鮮雖然使用中國漢字,但由于地域與朝代的影響,中國漢字與朝鮮漢字在不斷的發(fā)展變革中,開始出現(xiàn)了差異,這種差異在官方用字上猶為明顯。因此,盡管抄本中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異體字,但與“家刻本”比較,依然存在許多同字異形的現(xiàn)象。“家刻本”在用字方面,更接近中國古代用字習慣,而抄本更近似中國近代用字習慣。
4.詞句差異
“家刻本”在遣詞造句方面與抄本也存在不同,鑒于部分詞句在抄本中保持一致,而在“家刻本”中存在刪改的現(xiàn)象,初步判斷,可能為崔址永在對《乘槎錄》進行編輯整理時產(chǎn)生的修改。
如在抄本中四月十一日載“余以‘莫非命’三字慰勉金君,相與扶抱以竢爰”,而“家刻本”中刪去了“相與扶抱以竢爰”句,作“余以‘莫非命’三字慰勉金君”。
再如“家刻本”中四月十七日載“時糧道已絕,人皆以抵泊陂地為幸”,而在“燕行本”中作“舟行已七八日矣,時糧道已絕,人皆以抵泊陂地為幸”,《抄截本》中作“是時舟行已七八日矣,糧道已絕人皆以抵泊陂地為幸”??梢娫凇凹铱瘫尽眲h去了抄本中“舟行已七八日矣”句。
除對句式的刪改外,在用詞方面也存在同意異字或同意異詞現(xiàn)象,此類不同一般不影響對文本的理解。如“家刻本”四月十日載“時全羅右營討捕使張公翼,余之從妹兄也”,而在“燕行本”及《抄截本》中“妹兄”作“妹丈”?!凹铱瘫尽彼脑率湃蛰d“舟人一時痛哭”,在“燕行本”及《抄截本》中“痛哭”作“慟哭”,等等。
首先,由于“家刻本”將詩文與日記分割為兩卷,日記原文在詩文被剔除后,為了語句的連貫,不得不做出大量細節(jié)上的修改。而此類修改雖然能夠保證句意連貫不斷層,但是由于缺失了詩文本體,對當時情景的理解會存在偏差,或無法獲取詩文內(nèi)所蘊含的信息。以“家刻本”五月三日日記為例:“三日,士人朱佩蘭來訪。余問曰:‘公無乃子朱子之后耶?’朱曰:‘否,我乃明太祖之后也?!鹨哉裨唬骸珶o黍離之感耶?’朱大不悅,取金以振筆談紙扯裂之,金亦漸而退。朱私謂余曰:‘彼誠妄人?!再浽娨唤^,余依韻答之?!?/p>
這段五月三日的日記,記述了定海士人朱佩蘭來訪與崔斗燦、金以振筆談時發(fā)生的一件事。即崔斗燦問詢朱佩蘭是否為朱熹的后代?朱佩蘭則稱自己為明皇后裔,金以振則問朱佩蘭是否還有著國破家亡之痛。大驚之下,朱佩蘭將金以振問詢的筆談紙扯碎,并對崔斗燦稱金以振是個妄人,并贈詩一首,崔斗燦則依韻和詩一首。在未見到朱佩蘭贈詩文本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簡單的結(jié)論,即在清朝濃厚的文字獄氛圍中,朱佩蘭在被金以振以文字形式問詢是否有“黍離之悲”時,表現(xiàn)出了驚恐與不悅。而在抄本中,贈詩直接載于日記中,承接上述事件,詩曰:“君自乘槎八月天,忽然風吹到江邊。河清海晏今為定,共慶天朝萬萬年?!豹q如打油詩一般的詩作并算不得什么佳作,但最后一句“共慶天朝萬萬年”卻將朱佩蘭惶恐驚懼,急于補救之前金以振“大逆不道”的發(fā)問,并表明自己“忠誠”的心態(tài)表露無遺。相較與“家刻本”的無詩文版本,抄本的有詩文版本,對事件情景的描述則更為生動具體,閱讀方式直接便利。若在“家刻本”中,想知曉詩文本體,則需要隨時在卷一中翻閱,從而影響閱讀體驗。
其次“家刻本”對原文詞句的刪改,原因不一,有些是為了節(jié)約刻字成本,簡練用詞,如“故云耳”作“故云”,“謂曰”作“曰”,“則又曰”作“又曰”等。在不影響句意的同時,刪減了一些助詞,或精簡了語句。有些則是因為詩文被剝離后,為填補語句的通暢程度作出的部分修改,如“贈詩曰:……”改作“贈詩一首”等。再有便是為尊者諱,刪減了部分語句,如前文提及的抄本中四月十一日載“余以‘莫非命’三字慰勉金君,相與扶抱以竢爰”,而“家刻本”中刪去了“相與扶抱以竢爰”句,如此刪改,便顯得崔斗燦的臨危應對更加從容不迫。
總之“家刻本”因各類原因所作出的修改,影響了《乘槎錄》的文本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閱讀感受與對原文情境的理解。當然除上述不利影響外,“家刻本”也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與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增加的前后序、遺事錄、墓碣銘部分,對崔斗燦的生平及家族譜系做出了介紹,豐富了《乘槎錄》的文本內(nèi)容,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崔斗燦的生平與家族環(huán)境,也有助于我們對《乘槎錄》中崔斗燦記述見聞的態(tài)度作出深入理解。其次清晰的字體文本,能夠?qū)Τ局须y以看清或無法辨識的字進行對照,作出補益。
通過對《乘槎錄》各版本的整理比對,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版本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若在學術(shù)研究中,單一使用某一版本,則難以對這一版本的短板與缺憾進行彌補與規(guī)避。研究對象在文本完整性上的缺失,語序上的不同,及詞句上的刪減,容易使研究者在判斷情境、分析因果等各方面產(chǎn)生謬誤,從而導致研究結(jié)果的偏差。因此我們在對《乘槎錄》進行分析研究前,首先要對其現(xiàn)存的版本情況有一定的認識,并在版本選擇上取長補短,兼收并蓄,對照使用,并根據(jù)自身研究的側(cè)重點選擇版本。若研究對象為崔斗燦漂流返朝始末及沿途見聞交游,筆者以為,就目前三個版本而言,當以“燕行本”為體例原本,增補“家刻本”中新增的徐廷玉所作序,崔址永補錄的《遺事》后序,金道和所撰《墓碣銘并序》,共三部分。鑒于“燕行本”字跡清晰程度低,辨識度差,再以“抄截本”及“家刻本”為對照,補齊難以辨識部分,同時注明三個版本間詞句、語序的差異,在此基礎(chǔ)上開展研究。若研究重點在崔斗燦此行詩文唱酬,則當以“家刻本”卷一為原本,結(jié)合抄本中賦詩的完整情境,開展研究。只有根據(jù)研究需要,正確地選擇版本,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