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歡
【摘要】 目的 觀察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20例健康體檢志愿者作為對照組,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漿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進行觀察和評價, 并進行組間比較。結果 觀察組血漿葡萄糖為(6.58±4.85)mmol/L、血清甘油三酯為(7.38±3.11)mmol/L, 對照組血漿葡萄糖為(3.90±2.45)mmol/L、血清甘油三酯為(3.12±1.25)mmol/L, 觀察組血漿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其診斷價值比較高, 且還能為臨床提供有效依據, 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生化檢驗;血漿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糖尿病;診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34
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 其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 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主要表現為消瘦、多飲、多食、多尿, 并且患者可出現血糖、尿糖水平升高現象;若不及時對其進行診斷和治療, 可誘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 對后續(xù)治療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1]。本院為了觀察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將2016年1月
12日~2017年3月12日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并選擇同期20例健康體檢志愿者作為對照組,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選擇本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選擇同期20例健康體檢志愿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女為
10∶10;年齡44~73歲, 平均年齡(50.51±7.50)歲。對照組中男∶女為11∶9;年齡45~72歲, 平均年齡(50.55±7.15)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對比性。兩組研究對象均同意參加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 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方法
1. 2. 1 血漿葡萄糖生化檢驗 提前一天晚上囑咐患者22:00
后禁食水, 于第2天清晨6:00對其進行靜脈抽血4 ml, 選擇氧化酶方法進行檢驗, 需對患者檢測≥3次, 從而保證其準確性。
1. 2. 2 血清甘油三酯檢驗 對患者進行檢驗前12 h, 囑咐其禁食水, 并禁止劇烈運動, 檢驗前讓患者靜坐10 min, 使其身體, 情緒平穩(wěn)后進行靜脈抽血, 抽血時護理人員應采用持針器, 將其一端穿入患者靜脈中, 另一端與真空狀態(tài)只用的試管連接, 從而將血液順利導入試管中, 完成樣本采集工作, 最后送入檢驗科檢驗。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生化指標(血漿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進行觀察和評價, 并進行組間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血漿葡萄糖為(6.58±4.85)mmol/L、血清甘油三酯為(7.38±3.11)mmol/L, 對照組血漿葡萄糖為(3.90±2.45)mmol/L、
血清甘油三酯為(3.12±1.25)mmol/L, 觀察組血漿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 主要是患者機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 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分解, 促使患者出現血糖升高現象;同時伴有三多一少癥狀, 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2-4];若不及時對其進行有效治療和控制, 可誘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 如營養(yǎng)不良、繼發(fā)感染、心血管疾病等, 會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 并且會隨著患者的年齡增加, 頻繁發(fā)生低血糖事件;但是此疾病在臨床上目前無特效藥治愈, 只能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控制, 促使其恢復正常值, 從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3, 5-7]。
對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診斷可以有效的控制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 同時還能避免漏診、誤診等事件發(fā)生, 促使其獲得最佳治療時間, 并為后續(xù)治療提供重要保障;生化檢驗主要是對患者進行血漿葡萄糖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檢查, 前者檢查可以判斷患者機體內的血糖水平高低, 從而給予對癥治療[8-10];而后者檢查可以準確判斷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主要是機體內的脂蛋白存在血清甘油三酯, 若此項指標超過正常水平, 則說明患者患有糖尿病[4]。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血漿葡萄糖為(6.58±4.85)mmol/L、
血清甘油三酯為(7.38±3.11)mmol/L, 對照組血漿葡萄糖為(3.90±2.45)mmol/L、血清甘油三酯為(3.12±1.25)mmol/L, 觀察組血漿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趙桂文[5]在《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研究》一文中將血漿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作為研究的生化指標, 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血漿葡萄糖為(6.52±4.81)mmol/L、血清甘油三酯為(7.36±3.12)mmol/L, 本次研究結果與其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由此說明生化檢驗可以對患者病情進行初步判斷, 為其診斷起到輔助參考作用。
總之,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其診斷價值比較高, 且還能為臨床提供有效依據, 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沈紅平.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 吉林醫(yī)學, 2016, 37(6):1469-1470.
[2] 侯志慧.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價值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18):83-84.
[3] 肖春樹.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5, 6(11):114-115.
[4] 劉文金, 梁炎源, 胡展鵬.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 2016, 37(2):200-201.
[5] 趙桂文.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研究. 心理醫(yī)生, 2017, 23(10):145-146.
[6] 盧玖世.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其價值分析. 北方藥學, 2012, 9(9):30-31.
[7] 錢建平.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臨床應用研究. 當代醫(yī)學, 2013(32):108.
[8] 鄒遠芹.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價值分析. 求醫(yī)問藥(學術版), 2013, 11(2):95-96.
[9] 吳先玉.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4(18):50-51.
[10] 賁韶梅.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5(21):74.
[收稿日期:2017-08-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