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亞輝 荀繼虎
摘要:瀝青路面作為公路工程建設的主要路面類型,因其行車舒適、表面平整等優(yōu)勢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與推廣。冷再生技術在瀝青路面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可有效提升工程建設整體質量。為此,施工企業(yè)必須重視瀝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提高施工技術水平。為此,本文結合具體工程案例,對公路基層冷再生施工準備、施工工藝等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公路工程;基層施工;冷再生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公路工程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都為公路工程規(guī)模擴大提供了可靠地保障。冷再生技術作為公路工程基層施工的重要技術,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翻修大規(guī)模交通主干道或次干道路面時,施工速度快、造價低、污染小及對交通影響作用小等?;诖耍诖笠?guī)模二級以上公路及市政道路主干道或次干道路面翻修中冷再生施工技術應用較為廣泛。
一、工程案例
本工程為二級公路,路面寬10.5米,路基寬12米。路面結構形式為9cm瀝青混凝土+18cm二灰碎石基層?,F(xiàn)階段瀝青路面逐漸產生大面積網裂、路基沉陷、翻漿等問題,為行車舒適度及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面對此現(xiàn)狀,相關部門決定對該路三處路段進行中修。在本工程內路基損壞是路面損壞的主要原因,在公路養(yǎng)護工程中應加大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力度,做到資源節(jié)約與保護環(huán)境,基于此,在本工程中修過程中主要選用瀝青路面現(xiàn)場冷再生基層技術。
二、公路基層施工中冷再生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冷再生結構骨料、填充料主要選取經破碎的舊路面瀝青混凝土面層或上基層材料,要求骨料粒徑5毫米以上的比例為40%到75%之間,如不符合設計規(guī)定,需選取相應措施進行有效處理。同時,選取強度等級為32.5的硅酸鹽水泥作為瀝青路面冷再生水泥材料,并對其初凝、終凝時間進行嚴格控制。
2、機械準備
施工前,應合理配置施工機械,并事前做好機械調試工作,以此保證施工過程中機械不會出現(xiàn)故障,降低對施工進度的影響。根據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可選取維特根冷再生機、平地機、灑水車、振動壓路機、裝載機與運輸車等作為主要施工機械設備。
3、清理路面
原有路面清理工作應在冷再生施工前進行,首先將路面雜物清理干凈,隨后將原有路面?zhèn)仁鸪?,遵循設計要求由測量人員測量其高程,進而保證其銑刨寬度與深度符合施工要求。
三、公路基層施工中冷再生施工工藝
1、施工放樣
高程測定和平面控制為施工放樣的主要內容。下承層表面高程和原設計高程之間差值的確定為高程測定的主要目的,以此為掛線施工時設計值的糾正提供便利。掛線標準樁設置必須嚴格遵循高程值進行,以此對攤鋪厚度及高程進行有效控制。如選用的攤鋪機無自控裝置,不用考慮掛線施工,必須遵循高程值測量結果等對具體攤鋪厚度進行確定,同時在調整就位時,可選用墊塊及定位螺旋,以此為攤鋪寬度、方向等進行準確確定,并進行攤鋪平面輪廓的放出及導向線的設置。
2、銑刨與拌和
機械進場前,需進行銑刨施工,以此對再生機轉子轉速與行駛速度進行確定,以此確保銑刨料與施工相符。銑刨施工中,應確保平穩(wěn)連續(xù)操作。避免轉子損壞設計再生深度以下的劣質材料,進而防止對再生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在原路面冷再生機推動稀漿車、水車前行,根據路面損壞情況與再生深度對冷再生機行駛速度進行適當調整,一般控制在每分鐘6到12米,隨后將銑刨料級配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并選取緩慢行駛速度施工網裂嚴重路段。根據道路兩側進行水平控制樁的設置,并對再生深度進行定期核查,相比設計深度,再生深度偏差需控制在-1厘米—+1厘米范圍內。
3、碾壓整形
按照路寬、壓路機輪寬、輪距等進行碾壓方案地制定,要求各個路段具有統(tǒng)一碾壓次數(shù),路面2側則需多碾壓2到3次。整形前可選取輪胎式再生機對輪跡間松散材料進行壓實。初壓施工,需再生機后緊跟一臺輕型鋼輪振動壓路機,碾壓寬度必須在再生寬度以上,高幅低頻為主要壓實方式,每小時碾壓速度控制在3千米以下。一個作業(yè)段再生、初壓工作完成后,應及時選取平地機進行施工。按照由外到內整平、刮平直線段;由內向外刮平平曲線段。整形施工中,禁止車輛通行,以此確保無集料離析情況。
整形施工后,混合料為最佳含水量,可選取低幅振動模式由單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施工。重疊長度為50%輪寬,遍數(shù)為4到6遍,速度為每小時1.5到1.7千米。在碾壓路段禁止壓路機掉頭、急剎車,避免損壞再生層表面等情況的出現(xiàn)。
4、接茬處理
在拌和施工中冷再生機需在每幅路面中進行20到30厘米的搭接,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兩幅之間拌和的均勻度。在完成每段公路拌和施工后,如需連續(xù)施工,必須確保具有50厘米的搭接長度,當暫停施工時,進行下次拌和施工應進行1米左右的搭接,遵循相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要求,應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將一定量的水泥摻合到搭接位置,并確保接茬位置具有較高的平整度、密實度等。
5、養(yǎng)護
碾壓旋工結束后,要對其質量進行檢測,確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后,應覆蓋草簾等進行養(yǎng)護,為確保其濕潤度,必須進行7天以上的養(yǎng)護,只有第二層攤鋪后,才能允許車輛通行。按照低于每小時20千米的速度進行灑水車灑水作業(yè),這個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急剎車或急轉彎等情況。
四、公路工程基層冷再生施工注意事項
1、冷再生基層拌和的均勻度是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提升的決定作用?;诖?,必須嚴格控制冷再生機拌和施工中的行駛速度,并將其嚴格控制在每分鐘8米以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其拌和的均勻度。同時應控制好水泥添加的用量和做好拌和深度測試工作。
2、在冷再生施工中其基層含水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到路面的壓實效果,因此必須實時檢查再生材料的含水量,如含水量不符合施工要求時,應及時調節(jié),嚴格遵循相關試驗參數(shù)及數(shù)據進行壓實施工,確保冷再生施工壓實度與國家相關標準相符合。
3、應在120到150米之間進行冷再生基層施工長度的有效控制,在水泥初凝前合理安排施工速度,確保完成冷再生施工作業(yè)及提高其施工質量,為公路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個可靠地保障。
4、再生基層施工時,通過調整施工過程中的攤鋪、碾壓工藝及遍數(shù),以保證再生基層的壓實度。碾壓成型后按頻率要求立即進行壓實度的檢測,發(fā)現(xiàn)不合格點應及時碾壓,直至壓實度合格為止。
5、再生施工前必須做好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和檢查,主要包括銑刨料的組成、含水率和級配,水泥的凝結時間,碎石的針片狀顆粒含量、級配、表觀密度、壓碎值、外觀等,只有原材料符合相關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條件下才允許冷再生正常施工。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基層施工中,冷再生技術作為瀝青路面整修工程的主要技術之一,在施工應用中必須嚴格遵循工程的實際情況及相關規(guī)定,充分了解與分析瀝青冷再生材料的性能,做好施工準備工作,規(guī)范各個環(huán)節(jié)施工工藝,提高施工技術的科學性、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確保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