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雅與俗就像兩枚標(biāo)簽,被賦予了主觀的人文色彩,如果沒有所謂的俗,雅還有生存空間嗎?就像茶,也是亦雅亦俗之物。
人生有許多事情都是雅俗參半,雅和俗像一對孿生兄弟,形影不離。又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遙遙相對。更多的時候,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糾結(jié)。
一個人,如果只談雅,不說俗,幾乎不大可能。一個人想要做到不俗氣很難,據(jù)說廣州白云山能仁寺有一副對聯(lián)叫:“不俗即神仙,多情乃佛心?!闭f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不俗氣就是神仙,只是這世間,有幾人是神仙?
雅致生活是分層次的,停留在物質(zhì)層面的雅致實質(zhì)上是精致,必須要有強大的物質(zhì)做基礎(chǔ),一擲千金,用物質(zhì)堆砌風(fēng)雅,這樣的雅致畢竟有點虛弱;其次是閑適,不管窮富,都可以享受一點生活的樂趣,比如清風(fēng)朗月,靜聽花開?;ㄏ阊U裊,琴音悠悠。孤燈一盞,書香彌漫。所謂閑適,其實就是悠然度平靜安好時光,度樸實無華歲月;再其次就是智慧,智慧是雅致生活的最高境界,這種活法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的,為人處事平和大度,是因為有強大的智慧做鋪墊,就像孔子所說的:“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知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如此種種,不是努力能抵達的,需要悟性和骨子里的厚樸圓融。
“閑愛孤云凈愛僧”,“琴撥幽靜處,茶煮溪橋邊”,“掬水月在手,花香弄滿意”,這是古人的風(fēng)雅,這樣的生活雅致、閑適、詩意,可是你能拒絕炎炎夏日一杯涼白開的暢快?你能拒絕漠漠寒冬一只“湯婆子”的溫暖?你能拒絕饑腸轆轆時的一只紅燒豬蹄誘惑?風(fēng)流才子唐伯虎曾寫過一首詩:“琴棋書畫詩酒花,當(dāng)年件件不離它。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鹽醬醋茶。”大雅大俗的轉(zhuǎn)換,讓人慨嘆和唏噓。從“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精神層面,轉(zhuǎn)換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物質(zhì)層面,從空靈轉(zhuǎn)換到瑣碎,生活的起承轉(zhuǎn)合往往帶有規(guī)律,但卻是蕓蕓眾生最真實的生活畫面。
雅與俗就像兩枚標(biāo)簽,被賦予了主觀的人文色彩,如果沒有所謂的俗,雅還有生存空間嗎?就像茶,也是亦雅亦俗之物。雅人喝出詩意、禪意,悟出人生道理,覺得妙不可言。俗人海飲,不過解渴,酣暢痛快??墒遣柽€是茶,不曾有分毫的改變,所有茶延伸出來的美意不過是人們強加與茶的美麗外衣,一層一層剝掉,歸根結(jié)底茶也不過就解渴而已。雅與俗之間竟然如此神奇,可以轉(zhuǎn)換自如。
有人說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俗到一定的程度即為雅。世間沒有絕對的雅和俗,也很難用雅俗去界定,不過都是世人的眼光罷了。大雅之人也可能嗜好一塊臭豆腐,大俗之人也可能在樹下聞花香,雅俗不過是一種生活的表象。
古人造字很有些意思,“俗”字是由“人”和“谷”組成,人吃五谷,哪能不俗?不俗的人都是神仙。人可以不說話,但卻不能不吃飯,但凡吃五谷雜糧,誰能免俗?只要不低俗,不惡俗,不庸俗,俗一點怕什么?
雅是一種姿態(tài),俗是一種狀態(tài)。生活就像一鍋被煮糊涂了的粥,米中有水,水中有米,難分彼此。就像雅和俗,永遠不會經(jīng)緯分明一樣。雅有雅的活法,俗有俗的樂趣,雅也好,俗也罷,雅俗皆生活。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