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麥
我是農(nóng)村孩子。
小時候,對家里黑白電視機里播放的內(nèi)容沒有興趣,卻時常惦記著鎮(zhèn)上百貨商場旮旯里的幾本小人書。為了得到一本小人書,我割豬草賣錢,幾分幾分地攢著,等攢夠幾毛錢的時候,跑到鎮(zhèn)上去換回一本小人書。開心得跟過年似的。
就這樣,我那會兒用賣豬草的錢,換回了《楊家將》《呂氏春秋》《三國演義》……從小人書里,打開了眼界,粗步地接觸到了生活以外更廣的世界,了解了歷史、歷史人物和他們的傳奇故事。
有一年,我們村里來了一幫由十幾個大叔大媽組成的戲班子,他們演的都是古裝戲,比如李隆基、楊玉環(huán),項羽、虞姬,以及三國里的故事……星期天的下午,戲班子聚集在麥場的太陽下說戲,我也愛去旁聽。說戲的老頭是個麻子,還會拉京胡,他是這個戲班里讀書最多的老先生。也許年齡大健忘的緣故吧,他有時給演員們講述要表演的故事梗概時,突然會斷片卡殼。于是我就會插嘴,幫他續(xù)上。一來二去的,他們夸我是小秀才,懂得真多。
人大多喜歡被夸獎、被贊揚,因為夸獎和贊揚,是一種鼓勵和激發(fā)。越是被人夸懂得多,越是希望自己能像《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那樣,無所不知、包羅萬象。于是就會不停地渴求新的知識、新的事物來填充、拓展自己。而新的知識和事物,有的來源于生活,有的則來源于各種書籍的瀏覽、閱讀。
書籍,似浩渺的海洋。而閱讀,則是游歷和發(fā)現(xiàn)。書籍里的各種知識,就像千奇百怪、繽紛旖旎的海底世界,吸引著“遨游”在里面的人,不斷見識、不斷探知又不斷渴求……這個過程,酷似賞玩萬花筒,美麗新奇得讓人欲罷不能、癡迷沉醉。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像每個長大后的孩子不再滿足于動畫片一樣,跳過了小人書,開始閱讀《紅樓夢》《簡愛》《小王子》……也許是因為讀書的積累,從小學(xué)到初中,我的作文常常會被當(dāng)成范文朗讀,成為我小小的驕傲。
上師范中專的時候,有一天班主任拿著一張蓋著紅郵戳的邀請函、一只空信封、一枚郵票和十幾張藍格子信箋交給我的同學(xué),讓她寫一篇作文,代表班級參加區(qū)里舉辦的作文競賽。不知為什么,站在一邊閑看的我,竟心中一動,默默記下了郵寄地址。于是把自己在作文課上寫好的一篇作文,謄抄了一遍,悄悄折好,一個人到鎮(zhèn)上的郵局,買信封和郵票給寄了過去。然后,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有一天,班主任拿著一本大紅的榮譽證書和一支黑色鋼筆,來到教室,把我叫到跟前,問:“他們是不是搞錯啦?我明明是讓××同學(xué)參加的作文大賽。怎么這獲獎證書上,寫的是你的名字?難道……你也給他們寄了作品?”
我點點頭。
班主任再次打開榮譽證書,仔細看了看,才滿臉狐疑地遞給我。我不管她的狐疑,卻明白了一個道理:“機會,永遠留給有準(zhǔn)備的人!”
參加工作后,單位里有圖書室,閱讀已成為我的習(xí)慣和愛好。但我對流行小說和現(xiàn)代暢銷小說,卻有著天然的排斥,只按自己的喜好涉獵古典名著、歷史、詩詞。我覺得,讀書好比吃飯,喜歡的才會有興趣!
那時候,沒有電腦和“伊妹兒”。我雖然堅持閱讀,卻沒有寫作。走上寫作之路,開始于網(wǎng)絡(luò)上一次偶然的邂逅。那時我熱衷于在聊天室用文字跟人耍貧嘴逗樂子,吸引了一波“粉絲”。
一個網(wǎng)友粉絲對我說:“我默默關(guān)注你幾天了。你這么好的文采,每天浪費在這里不覺得可惜嗎?聽我的話,好好讀點書,學(xué)著寫點東西吧。你可以的!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蔽覍λ摹白宰鞫嗲椤辈灰詾槿?,告訴他:“我自打離開學(xué)校,就沒再動過筆、用過腦子寫過作文。只怕想寫也寫不好?!?/p>
但他堅持說服我,給我兩天時間寫一篇千字作文給他看。我不想答應(yīng),但虛榮心的驅(qū)使,又不想被他看成是只“繡花枕頭”。所以硬著頭皮答應(yīng)下來,最終逼著自己寫成一篇“作文”,傳到QQ上給他“批閱”,且緊張地等待著他的評判。
結(jié)果,他不但給予我肯定和贊揚,還幫我找來城市晚報的投稿郵箱,讓我投遞進去,并斷言,這篇文章一定能發(fā)表,變成鉛字!如果成真了,我從此必須每天寫一篇文章。他做我的第一個讀者和第一任編輯。
由此開始,我便不再去聊天室“墨跡”。每天寫作之余,在電腦前,和他隔屏討論林語堂、胡適、張愛玲的小說、散文……
大約二十多天后,郵遞員忽然給我送來一張綠色的稿費單。我才想起那篇投出去的“處女作”,竟然真的發(fā)表了!我迫不及待地在網(wǎng)上把好消息發(fā)給他,他竟一點也不意外,只是繼續(xù)督促我讀書、寫作、投稿……
漸漸地,我的整個心思和愛好,都變成了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很快發(fā)現(xiàn),許多想要表達的元素,不能精準(zhǔn)地用語言描述。那是因為自己閱歷的淺陋和知識的淺薄。于是愈發(fā)將自己當(dāng)成一塊干涸的海綿,不斷地閱讀汲取、吸收……也因此越來越多地發(fā)表作品、收獲稿費和快樂。
就這樣,讀書、買書、寫作,成為了我的生活習(xí)慣和愛好,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今后,仍會繼續(xù)。
著名演員秦海璐曾經(jīng)說過:“吃苦,是優(yōu)質(zhì)人生的基礎(chǔ)?!鄙碁┥喜荒芙ǜ邩牵彩虏豢梢货矶?,都必須經(jīng)過一個累積的過程,才能厚積薄發(fā)。所以,寫作,是一個慢慢積累沉淀再自然揮發(fā)的過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