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慰春,陳 龍,丁仁凱
(1.鹽城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鹽城 224051;2.江蘇大學 汽車工程研究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13)
主動懸架的發(fā)展克服了傳統(tǒng)被動懸架無法同時兼顧車輛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的缺點,可根據(jù)不同行駛工況產(chǎn)生相應的作動力,滿足車輛不同性能要求[1-3]。其中,控制策略是主動懸架的控制核心,不同的控制策略會產(chǎn)生不同的控制效果[4]。而與線性最優(yōu)控制[5]、預見控制[6]、自適應控制[7]、模糊控制[8]、神經(jīng)網(wǎng)絡控制[9]等控制策略相比,天棚/地棚控制方式簡單、易于實施且可靠性高,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主動懸架控制策略。但天棚控制會使得車輛的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惡化,地棚控制會使得車輛的乘坐舒適性惡化。鑒于此,提出了一種混合控制策略,基于粒子群算法優(yōu)化控制參數(shù),實現(xiàn)車輛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的有效協(xié)調(diào)。
天棚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車輛的乘坐舒適性,地棚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車輛的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其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理論模型的實現(xiàn)需要固定參考系,但車輛行駛過程中不具備該條件。為此,主動懸架系統(tǒng)通過引入作動器很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其原理是通過控制作動器輸出作動力,從而跟蹤理想的天棚/地棚控制力。實際天棚/地棚控制,如圖2所示。根據(jù)圖2,得到主動懸架線性二自由度動力學模型為:
其中,進行天棚控制時,
進行地棚控制時,
式中:csky—天棚阻尼系數(shù);cground—地棚阻尼系數(shù)。
圖1 理論模型Fig.1 Theoretical Model
圖2 實際模型Fig.2 Practical Model
為充分說明天棚/地棚控制策略的控制特點及其控制效果,以傳統(tǒng)被動懸架為比較對象,以車身加速度增益、懸架動撓度增益以及車輪相對動載荷增益為評價指標,進行頻域內(nèi)的仿真分析。仿真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仿真參數(shù)Tab.1 Simulation Parameters
天棚控制策略下主動懸架與被動懸架的仿真對比結(jié)果,如圖3所示。從圖3中可以看出,與傳統(tǒng)被動懸架相比,天棚控制策略避免了懸架系統(tǒng)的低頻共振。乘坐舒適性方面,天棚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低頻及高頻共振區(qū)之間的車身加速度增益;行駛平順性方面,在(0.1~0.5)Hz之間,懸架動撓度增益有所增大,(0.5~5)Hz之間情況相反;行駛安全性方面,在(0.1~5)Hz之間,車輪相對動載荷增益明顯減小。由此可以看出,天棚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車輛在低頻區(qū)(1~5)Hz的動力學性能(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但高頻共振區(qū),乘坐舒適性有所惡化,高頻共振及高頻區(qū),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明顯惡化。這主要是因為在高頻共振及高頻區(qū),主要是車輪振動,而天棚控制策略主要用于抑制車身振動。因此,天棚控制策略無法兼顧高頻區(qū)的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地棚控制策略下主動懸架與被動懸架的仿真對比結(jié)果,如圖4所示。從圖4中可以看出,與傳統(tǒng)被動懸架相比,地棚控制策略避免了懸架系統(tǒng)的高頻共振。乘坐舒適性方面,地棚控制策略下的車身加速度增益在全頻域都有所惡化,而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主要是在低頻共振及低頻區(qū)有所惡化,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低頻共振及低頻區(qū),主要是車身振動,而地棚控制策略主要用于抑制車輪振動。因此,地棚控制策略無法兼顧全頻域內(nèi)的乘坐舒適性以及低頻區(qū)的行駛平順性和安全性。
圖4 地棚控制Fig.4 Groundhook Control
綜上所述,天棚/地棚控制策略無法同時兼顧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為此,提出了一種混合控制策略,即同時結(jié)合天棚和地棚控制策略,通過選取適當?shù)目刂茀?shù),實現(xiàn)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的有效協(xié)調(diào)?;旌峡刂撇呗韵碌闹鲃討壹茌敵鲎鲃恿椋?/p>
天棚阻尼系數(shù)csky和地棚阻尼系數(shù)cground是混合控制策略最主要的控制參數(shù),如何選取適當?shù)闹狄垣@得最優(yōu)的控制效果是研究重點。為此,以粒子群算法為優(yōu)化手段,進行控制參數(shù)尋優(yōu)。
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更新公式可表示為[11]:
優(yōu)化過程中,以車身加速度作為目標函數(shù),并建立相應的約束條件,參數(shù)尋優(yōu)的數(shù)學模型表示為:
式中:Fd和fd—主動懸架車輪動載荷和懸架動撓度的均方根值;Fdp和fdp—被動懸架輪車輪;G—裝配主動懸架車輛的靜載質(zhì)量;fs—靜撓度。
載荷和懸架動撓度的均方根值。參數(shù)尋優(yōu)的基本原則為:主動懸架車輪動載荷和懸架動撓度的均方根值分別不超過靜載荷和靜撓度的1/3,同時,盡可能提高乘坐舒適性,并使得主動懸架的車輪動載荷和懸架動撓度相比被動懸架分別提高10%。設定種群規(guī)模為10,迭代次數(shù)為k=2000,粒子群搜索空間維度設為2,分別表示csky和cground,慣性權(quán)重為0.9,學習因子均為2。初始位置、k=300、k=600以及k=1000時的粒子最優(yōu)位置,如圖5所示。從圖5中可以看出,隨著迭代次數(shù)的增加,粒子逐漸向(8000,500)的位置靠近,當k=2000時,粒子的最優(yōu)位置為(8119,529),即控制參數(shù)csky和cground的最優(yōu)值分別為8119和529。粒子最優(yōu)位置,如圖5所示。
圖5 粒子最優(yōu)位置Fig.5 Best Position of Particle
獲取混合控制策略最優(yōu)控制參數(shù)后,分別進行天棚控制、地棚控制以及混合控制的動力學性能對比。從圖6中可以看出,混合控制的車身加速度增益和車輪相對動載荷增益在全頻域內(nèi)要遠低于地棚控制,在高頻共振及高頻區(qū)要遠低于天棚控制;而懸架動撓度增益在低頻共振及低頻區(qū)要遠低于地棚控制,在高頻共振及高頻區(qū)要遠低于地棚控制。由此說明,混合控制策略改善了天棚/地棚控制策略的不足。
同樣以傳統(tǒng)被動懸架為比較對象,從圖7中可以看出,采用混合控制策略的主動懸架在全頻域內(nèi)的車身加速度增益和懸架動撓度增益都要低于傳統(tǒng)被動懸架,特別是在低頻共振和高頻共振區(qū),即車輛的乘坐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得到了明顯改善。而在行駛安全性方面,除在(2~5)Hz區(qū)間內(nèi)略有所惡化外,其它區(qū)間的車輪相對動載荷增益都要遠低于傳統(tǒng)被動懸架。由此說明,采用混合控制策略的主動懸架可同時兼顧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
圖7 被動懸架與主動懸架頻域?qū)Ρ菷ig.7 Comparison between Passive Suspension and Active Suspension in Frequency Domain
圖8 被動懸架與主動懸架時域?qū)Ρ菷ig.8 Comparison between Passive Suspension and Active Suspension in Time Domain
為進一步驗證上述結(jié)論的正確性,進行了混合控制策略下主動懸架與傳統(tǒng)被動懸架時域內(nèi)的仿真分析,如圖8所示??刂撇呗韵轮鲃討壹艿能嚿砑铀俣?、懸架動撓度和車輪動載荷都要優(yōu)于傳統(tǒng)被動懸架,其均方根值。如表2所示。
表2 被動懸架與主動懸架性能對比Tab.2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Passive Suspension and Active Suspension
從表中可以看出,相比被動懸架,采用混合控制策略的主動懸架,車身加速度均方根值減小了13.96%,懸架動撓度均方根值減小了26.01%,車輪動載荷均方根值減小了8.59%。由此說明,時域內(nèi)的仿真結(jié)果與頻域內(nèi)的仿真結(jié)果是一致的,即采用混合控制策略的主動懸架可有效提高系統(tǒng)動力學性能(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同時說明,采用粒子群算法進行了混合控制策略控制參數(shù)尋優(yōu)結(jié)果是正確的。
以主動懸架為研究對象,研究了混合控制策略對車輛動力學性能的控制效果,主要研究結(jié)論如下:(1)天棚/地棚控制策略無法兼顧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及安全性;天棚控制策略在高頻區(qū)的控制效果不及傳統(tǒng)被動懸架,而地棚控制策略在低頻區(qū)的控制效果有所惡化;(2)提出了混合控制策略,以粒子群算法進行了混合控制略控制參數(shù)尋優(yōu),分別確定了天棚阻尼系數(shù)和地棚阻尼系數(shù)為csky=8119Ns/m,cground=529 Ns/m;(3)混合控制策略克服了天棚/地棚控制策略的不足,相比傳統(tǒng)被動懸架,車身加速度均方根值減小了13.96%,懸架動撓度均方根值減小了26.01%,車輪動載荷均方根值減小了8.59%,說明混合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車輛的動力學性能,同時說明采用粒子群算法進行了混合控制策略控制參數(shù)尋優(yōu)結(jié)果是正確的。
[1]施德華,陳龍,汪若塵.半主動懸架饋能器設計及其饋能特性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4(11):126-130.(Shi De-hua,Chen Long,Wang Ruo-chen.Study on design and energyregenerative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or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J].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2014(11):126-130.)
[2]秦也辰,管繼富,顧亮.主動懸架系統(tǒng)建模及力跟蹤控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34(7):666-669.(Qin Ye-chen,Guan Ji-fu,Gu Liang.Modeling and force tracking control for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J].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34(7):666-669.)
[3]張勇超.車輛電磁主動懸架魯棒控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2.(Zhang Yong-chao.Study on robust control for vehicle active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D].Shanghai: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12.)
[4]支龍.汽車主動懸架智能控制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Zhi Long.Research on intelligent control strategy for automotive activesuspension[D].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2011.)
[5]陳士安,邱峰,何仁.一種確定車輛懸架LQG控制加權(quán)系數(shù)的方法[J].振動與沖擊,2008,27(2):65-68 轉(zhuǎn) 176.(Chen Shi-an,Qiu Feng,He Ren.A method for choosing weights in a suspension LQG control[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08,27(2):65-68/176.)
[6]何將三,李艷.汽車主動懸架的最優(yōu)預見控制[J].汽車工程,1999,21(6):333-337.(He Jiang-san,Li Yan.Optional preview control for automotive active suspension[J].Automotive Engineering,1999,21(6):333-337.)
[7]孫建民,王芝秋,張新玉.車輛主動懸架系統(tǒng)的LMS自適應控制[J].汽車工程,2003,25(4):360-363.(Sun Jian-min,Wang Zhi-qiu,Zhang Xin-yu.LMS adaptive control of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J].Automotive Engineering,2003,25(4):360-363.)
[8]管繼富,武云鵬,黃華.車輛半主動懸架的模糊控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19(5):1030-1033.(Guan Ji-fu,Wu Yun-peng,Huang Hua.The fuzzy control for the semiactive suspension vehicle[J].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2007,19(5):1030-1033.)
[9]王輝.車輛半主動懸架神經(jīng)網(wǎng)絡自適應控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Wang Hui.Study of neural network self-adapt control for vehicle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D].Nanj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4.)
[10]陳杰平,陳無畏,祝輝.基于Matlab/Simulink的隨機路面建模與不平度仿真[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0,41(3):11-15.(Chen Jie-ping,Chen Wu-wei,Zhu Hui.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stochastic road surface irregularity based on matlab/simulink[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10,41(3):11-15.)
[11]張武,陳建,高煜.基于粒子群優(yōu)化的發(fā)動機懸置系統(tǒng)穩(wěn)健優(yōu)化設計[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0,41(5):30-35.(Zhang Wu,Chen Jian,Gao Yu.Robust optimal design of an engine mounting system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10,41(5):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