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琳 劉延臣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藥物方案治療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3組,各30例。采用頭孢呋辛鈉治療A組,采用阿奇霉素治療B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療C組。比較三組療效、不良反應、成本-效果分析結(jié)果等。結(jié)果:在治療有效率方面,A、B、C三組兩兩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在不良反應方面,A、B、C三組兩兩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而與A、B組相比,C組的C/E最小,且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針對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的效果較好,且性價比較高,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因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guān)鍵詞】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不同藥物方案;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97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01
近幾年,由于大氣污染的逐漸加重,臨床上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出現(xiàn)了較高的發(fā)病率。而作為一種常見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十分復雜的病因,因此在治療該病癥的過程中,需對其感染的病原體加以明確,然后對抗菌藥物予以合理選擇【1】。臨床在治療下呼吸道感染過程中,可供選擇的抗菌藥物相對較多,臨床在對抗菌藥物方案進行選擇時,如何選擇經(jīng)濟性、有效性、合理性、安全性均較高的抗菌藥物尤為關(guān)鍵【2】。選取我院收治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3組,各30例,即對不同抗菌藥物方案治療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做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3組,各30例。其中,A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為22-81歲,平均為(47.5±10.2)歲。B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23-80歲,平均為(46.8±11.3)歲。C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為22-82歲,平均為(47.6±12.3)歲。三組基礎(chǔ)信息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且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采用頭孢呋辛鈉治療A組,即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1-2g頭孢呋辛鈉混合后,對患者行靜脈滴注,2次/d,持續(xù)治療7d。
采用阿奇霉素治療B組,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500mg阿奇霉素混合后,對患者行靜脈滴注,1次/d,持續(xù)治療7d。
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療C組,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500mg左氧氟沙星混合后,對患者行靜脈滴注,1次/d,持續(xù)治療7d。
1.3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療效(根據(jù)《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3】做出評估:以痰細菌培養(yǎng)轉(zhuǎn)陰、X線、血常規(guī)等檢查無異常,各種癥狀、體征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為治愈;以痰細菌培養(yǎng)轉(zhuǎn)陰,X線、血常規(guī)檢查偶有異常,病情有所減輕為好轉(zhuǎn);以用藥72h后病情無變化,或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不良反應(包括靜脈炎、皮疹、惡心、嘔吐等。)、成本-效果分析(本文以直接成本為計算成本,包括住院、檢查、藥品等費用。成本以C表示,單位(元);效果以E表示,單位(%),C/E越小表明性價比越高【4】。)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ǚ接靡詸z驗計數(shù)資料,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以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三組療效對比
在治療有效率方面,A、B、C三組兩兩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三組不良反應對比
在不良反應方面,A、B、C三組兩兩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 三組C/E分析
與A、B組相比,C組的C/E最小,且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作為臨床常見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合理選擇和應用抗菌藥物。近幾年由于抗菌藥物使用的增多以及耐藥性的產(chǎn)生,其不僅導致了患者治療成本加重,還極大的造成了醫(yī)療資源的浪費。而在選擇抗菌藥物時,合理選擇的一個重要前提在于明確患者的感染病原體,其可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還能提升患者療效,減輕經(jīng)濟負擔,避免和減少耐藥菌產(chǎn)生【5】。作為一種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左氧氟沙星以阻斷、干擾細菌脫氧核糖核酸復制為主要作用機制,其具有較廣的抗菌譜。作為第二代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阿奇霉素主要用于生殖道、呼吸道感染等治療。而作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呋辛鈉可對細菌細胞壁形成予以抑制,其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其在治療下呼吸道感染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6】。本文的研究中,在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方面,A、B、C三組兩兩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而與A、B組相比,C組的C/E最小,且對比差異顯著(P<0.05)。因此可以看出,針對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具有積極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的效果較好,且性價比較高,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因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孫云暉,章婷,梁姍姍,王一新.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8,41(01):8-10.
周聰,柯文才,錢雪琴,胡娟,劉亞雋,張慧,申春梅.兒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差異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22):3113-3116.
鄭勇.不同抗菌藥物方案治療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10):210-212.
周鵬,陳連劍,李庚鋒,楊小娟,張強.3種抗菌方案治療成人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與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07):901-903.
薛菊蘭,詹嘉琪,李碧婷,杜坤.呼吸內(nèi)科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動態(tài)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7):4197-4199.
沈麗珍,張愛鳴,陳素菜,黃一睿.成人與兒童下呼吸道標本病原菌分布差異的比對與耐藥性分析[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2,24(05):41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