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紅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應用PDCA循環(huán)模式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數為60例,其入院治療的時間為2018年2月~2018年6月,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風險控制的方法,觀察組則實施PDCA循環(huán)模式風險控制的方法。結果:對照組中患者的投訴率和護理人員的護理差錯率均高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不如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P<0.05。結論: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應用PDCA循環(huán)模式的效果較理想。
【關鍵詞】PDCA循環(huán)模式;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應用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消化內鏡是將內鏡探入到患者的體內進行操作檢查,患者會出現生理應激的反應,對消化內鏡的檢查造成了干擾,使得護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1]。本文為了分析研究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應用PDCA循環(huán)模式的效果,特選取2018年2月~2018年6月入院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基本資料和一般方式
1.1 患者基本資料
此次研究患者例數為60例,其入院治療的時間為2018年2月~2018年6月,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比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例數為30例,年齡范圍最小為16歲,最大為66歲,平均年齡為(32.61±6.41)歲,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為20例和10例,胃炎患者例數:胃息肉患者例數:胃潰瘍患者例數:腸息肉患者例數=10:3:8:9;對照組患者例數為30例,年齡為17~69歲,平均年齡為(33.92±5.46)歲,男性患者19例,11例女性患者,胃炎患者、胃息肉患者、胃潰瘍患者、腸息肉患者分別為11例、2例、7例、10例,比較上述患者基本資料,差異有可比性,可進行下方實驗(P>0.05)。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對該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風險控制的方法。
觀察組,對本組患者實施PDCA循環(huán)模式風險控制的方法。P(plan)策劃[2]:(1)整理患者進行消化內鏡的檢測狀況和護理的情況,找出并且確定發(fā)生風險的原因。(2)根據確定發(fā)生風險的原因,導出相應的護理問題,從而總結出消化內鏡檢查出現風險的確切原因,包括護理人員的原因(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不夠高、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不到位)、患者自身的原因(患者沒有遵醫(yī)囑)、醫(yī)院的硬件措施(設施的不夠規(guī)范)。(3)根據所總結出的問題,制定一套合理的護理方案。D(Do)實施[3]: (1)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性,護理人員要從實際的操作以及相關的理論進行培訓、考核。(2)在筆者所在醫(yī)院現有的環(huán)境下,將相關的科室進行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劃,做到科學合理。(3)針對在醫(yī)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以做到預防的效果,同時也要制定出如果出現風險的應對措施和解決的方案,做到準備充足。(4)要對消化內鏡的操作人員進行定期的知識學習,提高操作者的能力,減少內鏡出現感染的風險。C(check)檢查[4]:建立醫(yī)院的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對患者的內鏡檢查出現風險的情況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分析,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記錄進行審核,對記錄的準確性進行檢測。對護理人員進行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的考核,將以上所有的信息進行綜合評定,來確定護理人員的實際工作質量。A(act)處置[5]:根據C中的結果來做質量分析,認真的總結和分析在護理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會議的模式進行討論,以達到使護理的計劃更加的完善,這四個過程不是只運行一次,而是一次次的循環(huán),一次次的發(fā)現問題,一次次的針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來進行階梯式上升的循環(huán)模式。
1.3 觀察指標
根據筆者所在醫(yī)院自制的調查表,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意見收集。
1.4 統(tǒng)計學方式
本文研究患者的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檢測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的投訴率和護理人員的差錯率
觀察組中,患者對護理人員進行投訴的有1例,護理投訴率為3.33%,護理人員出現護理差錯的2例,護理差錯率為6.67%;
對照組中,患者對護理人員進行投訴的有6例,護理投訴率為20%,護理人員出現護理差錯的10例,護理差錯率為33.33%。
對照組中患者的投訴率和護理人員的護理差錯率均高于觀察組,P<0.05。
2.2 對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進行收集對比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的例數為13例, 滿意的例數為15例,不滿意的例數為2例,護理的滿意度為93.33%;
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的例數為9例, 滿意的例數為14例,不滿意的例數為7例,護理的滿意度為76.67%。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不如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P<0.05。
3 討論
PDCA循環(huán)模式可以不斷的前進、不斷的提高,使得護理的方案可以一步步的完善。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實施PDCA循環(huán)模式風險控制的方法比進行常規(guī)護理風險控制的方法的護理投訴率有了明顯的下降,并且護理人員的差錯率也降低了很多,這說明實施PDCA循環(huán)模式風險控制的方法對護理工作的質量有著很大的作用;實施PDCA循環(huán)模式風險控制的方法比進行常規(guī)護理風險控制的方法的滿意度提高了很多,說明了PDCA循環(huán)模式對滿意度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 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應用PDCA循環(huán)模式的效果較理想。。
參考文獻
李曉華.PDCA循環(huán)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77):358.
朱曉莉.PDCA循環(huán)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養(yǎng)生(下半月版),2016,(6):262-262.
張守瓊.PDCA循環(huán)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198.
尚拾玉.PDCA循環(huán)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30):4179-4180.
林曉芳,羅秀娟,吳秀珠.PDCA循環(huán)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8,25(0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