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百暉 吳冬梅
【摘 要】:目的:探討鼻咽癌患者行鼻咽癌放療后出現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者的血脂變化情況。方法:選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共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經放射治療后將32例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為觀察組,將28例甲狀腺功能正?;颊邽閷φ战M,給予對癥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脂變化情況。結果:除HDL-C值外,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鼻咽癌放射治療可能會誘發(fā)亞甲減的發(fā)生,經LT4補充治療后便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與血脂代謝異常狀況。
【關鍵詞】:鼻咽癌;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放射治療;功能減退;血脂水平
【中圖分類號】R7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鼻咽癌作為我國南方較為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在臨床治療上以放射治療為主,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后能夠獲得長期生存,因而其生存質量受到廣泛關注[1]。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照射劑量是針對原發(fā)腫瘤而言,并不是甲狀腺,在放射治療過程中,由于下丘腦和垂體毗鄰鼻咽,因而在治療中下丘腦-垂體軸不可避免地在照射區(qū)內,且頸部淋巴引流區(qū)在照射的過程匯總也包括部分甲狀腺。因而鼻咽癌患者在放療后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因素包括外周及中樞兩個因素?;诖耍疚倪x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共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經放射治療后將32例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為觀察組,將28例甲狀腺功能正?;颊邽閷φ战M,觀察患者血脂變化情況。現對研究內容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共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經放射治療后將32例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為觀察組,將28例甲狀腺功能正常患者為對照組。觀察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16-78歲,平均年齡(57.46±8.09)歲;按照分期包括I期3例,II期8例,III期10例,IV期11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15-79歲,平均年齡(58.17±8.23)歲;按照分期包括I期1例,II期6例,III期9例,IV期1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1.2.1 誘導化療
采用順鉑+多西他賽+氟尿嘧啶根據時辰化療的方式給藥,具體方式如下:第1d,劑量75mg/m2的多西他賽予以靜脈滴注;第1-5d,10:00am-10:00pm,劑量75mg/m2的順鉑予以靜脈滴注;第1-5d,10:00pm-10:00am,劑量75mg/(m2·d-1)氟尿嘧啶予以持續(xù)靜脈滴注。一個療程21d,共兩個療程[2]。
1.2.2 同期放化療
患者于誘導化療結束的2w后便行同期放化療治療,本次研究中對患者采取的是調強適型放療技術,具體方式如下:仰臥位,采用CT模擬機定位,并將其頭肩頸架面模固定,采用碘氟醇予以靜脈推注,增強掃描的范圍為患者眉弓上的1cm處至其胸骨的柄下緣,層距設定為3mm。靶區(qū)勾畫需參考1.5T MRI圖像,掃描完成后通過治療計劃系統(tǒng)為患者設計放療具體計劃 [3]。其中鼻咽病灶的劑量控制在69.95-73.95Gy/33次,轉移頸淋巴結的劑量控制在69.97Gy/33次,亞臨床靶區(qū)與高危淋巴的引流區(qū)劑量控制在6O.05Gy/33次,低危淋巴引流區(qū)的劑量控制在50.97Gy/28次。需要注意的是,在勾畫的過程中需要在統(tǒng)一的窗位及窗寬前提下進行。
同期化療時,第1d,采用順鉑100m g/m持續(xù)滴注, 21-28d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4]。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經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計數資料以%形式展開,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形式展開,進行t值檢驗。P<0.05,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
2 結果
2.1 比較放療前后觀察組血脂變化情況
觀察組患者在放療前后血脂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變化情況
除HDL-C值外,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組治療后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變化情況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甲狀腺作為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能夠有效地促進機體的生長發(fā)育。根據相關的臨床研究資料表明,80%左右的鼻咽癌患者在首診時便存在進步淋巴結轉移,從而便使得下頸全部或大部分的甲狀腺受到照射,進而便會導致甲狀腺功能障礙,最終對鼻咽癌患者的長期生存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放療作為鼻咽癌患者的首要治療方式,具有較高的治愈率,通?;颊咴趦蓚€療程的治療后基本恢復正常[5]。而近年來臨床資料表明,隨著隨訪時間延長,鼻咽癌患者放療后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發(fā)生,最為常見的是亞甲減[6-7]。而TSH、FT3與FT4能夠作為判斷甲狀腺功能指標,因而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鼻咽癌放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出現亞甲減的觀察組患者FT3、FT4盡管處于正常的范圍內,但均處于較低的水平,除HDL-C值外,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LT4補充治療后,患者FT3與FT4值均有所升高,且各個指標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對于行鼻咽癌放療后的亞甲減患者采取LT4補充治療的目的如下: ①顯著地改善患者亞甲減臨床癥狀;②避免患者病情進一步發(fā)展為臨床甲減及相關疾??;③改善患者的血脂譜,并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本組亞甲減患者治療前血脂水平較高,血脂代謝出現異常狀況,經過LT4補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危險。但由于本次屬于回顧性研究且研究的病例數有限,同時本次收集甲狀腺素時間點不足,無法準確地體現出在更長時間中甲狀腺功能的變化情況。因此,為了排除研究誤差后期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同時延長研究時間,以獲得更為準確的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鼻咽癌放射治療可能會誘發(fā)亞甲減的發(fā)生,經LT4補充治療后便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與血脂代謝異常狀況。
參考文獻
戚正君,吳偉莉,金風等.鼻咽癌調強放療對甲狀腺血流動力學改變及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癌癥雜志,2016,26(5):447-451.
曲媛,黃曉東,田源等.鼻咽癌IMRT后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相關劑量體積研究[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7,26(10):1126-1130.
譚洪文,謝清蘭,王小輝等.鼻咽癌同步放化療對患者甲狀腺功能隱匿性損傷的研究[J].上海醫(yī)藥,2018,39(4):21-23.
王冬青,曹秀娟,董偉等.兒童及青少年鼻咽癌調強放射治療聯合化療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17,37(2):125-131.
劉菊英,陳薇,王麗君等.鼻咽癌調強放療優(yōu)化頸部靶區(qū)對甲狀腺功能保護的臨床研究[J].中國腫瘤,2015,24(12):1031-1037.
NAKAI Miho,OKADA Yosuke,TANIKAWA Takahisa,KANDA Kazuko,MORITA Emiko,TANAKA Yoshiya. A Case of Hypothyroid Graves Disease with Extremely High Titers of TSAb[J]. Journal of UOEH,2003,25(3).
Daniel J. Pehowich. Hypothyroid state and 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fluence cardiac mitochondrial pyruvate oxidation[J]. BBA - Biomembranes,1995,1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