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景
每年春運期間搶票已不是新鮮事,與傳統(tǒng)的火車購票方式相比,如今有近七成乘客選擇網上購票,各式搶票軟件應運而生。然而,聲稱高效、精準的搶票神器卻暗藏信息泄露、詐騙錢財等多種風險。
近期,經媒體的介入曝光后發(fā)現,搶票“神器”暗藏信息泄露、詐騙錢財等風險,搶票“神器”成了傷人“暗器”,種種“暗病”讓所謂的搶票“神器”風光不再,隨之而來的是輿論的口誅筆伐,如同被狠狠地打了一悶棍。顯而易見,媒體的提醒很及時很到位,可以有效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一旦上當受騙,輕則泄露了個人信息,重則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從經濟學原理來看,有了市場需求,搶票“神器”自然應運而生,于是乎各種“神器”粉墨登場,但其中難免魚目混珠。據媒體報道,不少網友反映使用搶票軟件后,非但沒有搶到票,反而接到了很多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個人信息遭泄露。而一些看似正規(guī)的搶票軟件,卻要求用戶綁定自己的12306賬戶,相當于敞開了自家大門。這樣一來,某些自動化程序可模擬網站運行,在交易過程中自然就存在用戶信息泄露的風險。明知道搶票“神器”存在這樣那樣的風險,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甘愿鋌而走險,這歸咎于春運票源緊張局面的“倒逼”。倘若每個人都能在官網順利購票,搶票“神器”在市場上幾乎沒有立錐之地。
那么,如何規(guī)避搶票“神器”成為傷害公眾的暗器,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消費者可通過鐵路客服服務中心下載12306手機客戶端,或通過正規(guī)第三方手機應用平臺下載相關軟件,不要隨意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點擊陌生鏈接下載手機應用。目前互聯(lián)網購票已經占到總購票量的70%,而手機客戶端購票又占到互聯(lián)網售票的70%。因此,做好安全防范顯得很有必要。二是亟需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搶票行為。這些年來在執(zhí)法監(jiān)管仍顯薄弱的大環(huán)境下,不少軟件披著“合法”的外衣,變相采集和利用個人信息。更有甚者,有些軟件打著網絡搶票的幌子,名為搶票,實為詐騙。對此,盡快規(guī)范搶票行為、打擊搶票亂象,這是拋給監(jiān)管部門的一道善治考題。三是需要鐵路部門在網絡購票方面更給力些。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鐵路春運較之往年有了不少“新氣象”,推出了包括自助選座、接續(xù)換乘、微信支付、積分兌換車票、微信通知等一系列服務新舉措,方便了乘客購買火車票。只要鐵路部門做足便民大文章,搶票“神器”自然就會遜色,進而逐漸走下“神壇”。
搶票“神器”年年有,其中每年潛藏的“新花樣”各不同,消費者莫為圖一時之快,上了某些“神器”的當。相信有了媒體的提醒,在搶票“神器”上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做到審慎而行,搶票的風險系數自然就會降低直至杜絕。只要每個人都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個人信息,就會少一些麻煩、多一份舒坦,讓“回家之路”成為“舒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