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世輝
人類學提倡把人類社會與文化事項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視為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對其進行共時性和歷時性的雙重觀察,作生物性與文化上的綜合分析。因為人類的歷史本來就是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作為人本身的需求也是整體性、綜合性的,任何以偏概全或斷章取義,都無法反映人類生活的整體真相。為更好說明整體,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帕森斯還用了另一個詞:系統(tǒng)。系統(tǒng)方法,主要就是把對象做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認識和改造的方法。具體說來,就是從整體出發(fā),始終著眼于整體與部分、整體與層次、整體與結構、整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綜合地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常紹舜,1984)。系統(tǒng)更為強調是一個有機整體,即其各個部分的不可分割性。整體絕非部分的簡單相加,整體的特性不能簡單還原,正如具有鮮活生命的“人”絕非所有器官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典型的復雜系統(tǒng),一個緊密相關的有機整體。生命以整體結構的存在而存在,更以整體功能的密切配合而存在。把一個生命系統(tǒng)剖分成各個部分,不過是一個死物,或是一個失去了生命活力的物體。
本尼迪克特認為人類學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整體觀。馬文·哈里斯認為人類學所謂的“整體論(Holism)”,指的是方法論上的全觀性,既看到人的生物性,也看到人的社會性;過程論上的完整性,既看到事物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也看到其發(fā)展走勢及其影響;既看到人類發(fā)展的整體方面,也看到其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局部;最后,要從綜合的角度(語言的、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心理的等角度)看到人類某些事項發(fā)展的來龍去脈。
根據馬凌諾夫斯基的功能理論,人類社會的各種社會組織和制度安排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人的需要分為基本的需要、衍生的需要和整合的需要。基本的需要主要是生理上的需要,包括新陳代謝、舒適、安全的需要,衍生的需要是人的社會和文化需要,比如經濟、法律和教育的需要,整合的需要則是指精神上的需要,比如信仰、巫術、宗教、藝術等(馬凌諾斯基,2002)。按照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說法,人的需求是有分層次的,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求。這五大需求構成一個需求金字塔,需求的滿足按照階梯一般的次序排列,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過程。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xiàn)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社會交往的需要(A.H. Maslow,1943)。我國目前已經解決溫飽問題,正邁入全面小康時代,人們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生理需求。人們的需求是全方面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應該發(fā)展整體性的社會組織來幫助解決整體性的需求。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從人性角度而言,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人性也是非常復雜的,人不能任由無法填滿的欲望和需求控制我們的生活,相反,我們應該切合實際,適度控制我們的欲望和需求。從這個角度而言,也需要經由整體性的社會組織,通過文化教育與社會實踐,將這一理念有效傳輸給組織成員,引領健康、積極的文化氛圍,維持農村社區(qū)的公序良俗,使得農村社區(qū)即使有了良好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也不至于過著夸張、攀比和浪費的生活。
首先,農村的發(fā)展必須要靠自生動力,農民組織就是一臺發(fā)動機,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四大功能服務猶如車之四輪,構造四輪驅動之農民組織,是農村社會組織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根本之道。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特征之一就是不斷往圍觀方向上細分,比如現(xiàn)代醫(yī)學中對人身體疾患的內科、外科、骨科、口腔科、肝膽科、泌尿科等細分,這并非沒有其積極意義。但是一旦在微觀細分發(fā)展的方向走過了頭,就會導致“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只見樹木、不見樹林”等問題。事實上,醫(yī)學上已經發(fā)現(xiàn)了這一問題的弊病,有不少國內外醫(yī)學院都成立了“整合醫(yī)學”學科。人們的生活,經濟與社會、文化問題是整合在一起的,許多經濟問題的根源往往在于社會與文化領域。比如貧困問題,如果僅僅從經濟角度對某些貧困戶進行“精準扶貧”、“產業(yè)扶貧”,這種扶貧是可以持續(xù)嗎?我們看到很多的懶漢、賭徒、家庭暴力者、身體殘障者是多么難以走出貧困,就算接受了外力資源走出貧困,當外力資源中斷后依然會再次陷于貧困。因此,相較于單一功能的社會組織而言,發(fā)展整體性社會組織,經濟與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成效定然更佳。
其次,組織搭建起來,如何管理?需要整體論的思維。組織的管理和運營不是一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包干解決的,而是需要多學科綜合視角,換言之為整體論的視角。整體觀是一個方法論,也是一個具體的研究策略和方法。人類學對人的觀察既要看到其生物性,也要關注其社會性與文化性,人類學對組織的研究也是一樣。當我們在看到農民組織的組織架構、制度和框架等“機械性”時,也應該關注農民組織的文化及其精神和價值等“人性”問題,以此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白鳛槲幕慕M織”這一觀念提醒研究者將組織的各個層面看成一個整合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的每一個方面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就是作為一個由人的結合而組成的組織,貫穿其中的不僅有冰冷的經濟理性,而是同時存在大量的“人情”、“關系”等感情。費孝通先生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提出來的“差序格局”在我國農村地區(qū)依然廣泛存在,社會學理論隨后將此轉化為“強關系”、“弱關系”等分析概念,講述的仍是同樣的道理。人類學還有大量關于農村禮物、交換、互惠的研究,都強調在農村這樣一個熟人社會圈子里,僅僅從經濟的視角不足以解釋一個組織、一個社會的發(fā)展狀況。農村社會,甚至整個華人社會的經濟往來不僅講經濟上的“利”,也講道德上的“義”?!傲x利結合”,才是儒家文化圈的經營之道?!傲x”不僅指的是生活中為某些事情而疏財仗義、拔刀相助的“義氣”,同時,也指人們日常生活的意義構建。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經濟,但人類的生活絕非為了經濟,經濟是手段不是目的。人類生活的意義絕不是經濟方面的指向,而是尊嚴、價值等目標的建立與實現(xiàn)。生活的目的在于每個人心中的意義構建及其實現(xiàn)。一個好的組織應該是幫助人們成長和提升并最終實現(xiàn)其意義的組織,并在身心愉悅中實現(xiàn)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嵌入”理論是卡爾·波蘭尼對經濟與社會、文化關系思想的一個重要貢獻。經濟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轉化與實現(xiàn)過程,是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社會與文化可被視為一種互為表里的關系,即社會是一套制度化設置下的地位-角色結構性的互動模式,而后者則是社會互動賴以發(fā)生的有序的意義體系和象征體系。
在卡爾·波蘭尼之前,多數(shù)人認為經濟是一個相對于社會和文化的獨立領域,是一個自足的、外在的系統(tǒng),經濟與社會、文化是互不相干的領域。然而,在波蘭尼看來,19世紀以前的人類社會,經濟始終是嵌入于特定社會關系和社會網絡之中的,是附屬性的,經濟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經濟是從屬于政治、文化、宗教與社會關系的。對此,卡爾·波蘭尼用了“嵌入(embededness)”一詞來說明經濟和社會的關系?!叭祟惖慕洕墙]在他的社會關系之中的。他的行為動機并不在于維護占有物質財物的個人利益,而在于維護他的社會地位、社會權利以及他的社會資產。只有當物質財物能夠服務于這些目的時,他才會珍視它……在每一種情況中,經濟體系都是依靠非經濟動機得以運轉的”(卡爾·波蘭尼,2007)。簡言之,卡爾·波蘭尼認為經濟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必須放到與社會、文化、政治、道德、倫理等層面共同作為一個整體去理解。
19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使得經濟可以掙脫社會與文化等整體性的約束而獨立發(fā)展,是為“脫嵌(disembededness)”,其后果是形成一個經濟吞噬社會與文化等傳統(tǒng)領域的“市場社會”,即將市場的原則濫用到了社會、文化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而凸顯金錢無所不能的威力,社會與文化領域的一切事項均可用于交易買賣,由此造成傳統(tǒng)的社會領域中的公平正義、道德良知遭受重大挑戰(zhàn)。與市場社會的不斷擴張相伴隨,社會的各種力量會集聚起來保護社會免受侵害,這就是社會保護的“反向運動”,二者共同構成所謂“雙向運動”(卡爾·波蘭尼,2007)。
卡爾·波蘭尼的理論能否解釋中國的現(xiàn)實情況并非本文簡單討論所能說清,但其借鑒和啟示意義重大。盡管我國已經是一個歷經重大變遷的社會,但鄉(xiāng)村社會和文化結構變遷較為緩慢,某種程度上仍具卡爾·波蘭尼所言“前現(xiàn)代社會”之特質。在當代中國,卡爾·波蘭尼的經濟與社會文化“互嵌”理論提醒我們經濟理應與社會、文化協(xié)調發(fā)展、統(tǒng)籌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展經濟必須關注經濟之外的政治、宗教、道德、倫理等方面因素,這些層面之間不是簡單的拼湊疊加,而是有機聯(lián)結為統(tǒng)一整體。發(fā)展農民組織,需要考慮與此相關的整體性背景和各層面之間的相互關系。發(fā)展自由市場經濟社會可能不可避免會傷害到社會,農村的養(yǎng)老保障、子女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治安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等問題可能正是由此而來。因此,組織相應的社會保護是必要的,開展相應的道德倫常、人心教化等工作也是必要的。二者是一個“雙向運動”,可以同步進行。
基于上文所述,在農村開展組織工作需要發(fā)展整體性組織,開展綜合性服務。文化與教育的引領工作非常重要,甚至要優(yōu)先于經濟工作,組織開展經濟工作至始至終都不能離開文化的貫穿引領。農民雖然不至于仍然像晏陽初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所判斷的“愚、窮、弱、私”,但農民畢竟存在諸多劣根性,比如一盤散沙、善分不善合的特點,斤斤計較、缺乏公心、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長期缺乏組織生活等,如果組織尚未能形成凝聚力,缺乏作為一個組織的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僅僅由于經濟利益而組織起來的話,那么這種組織是難以持續(xù)的,其功能和作用往往也是非常有限的。日韓農協(xié)和我國臺灣地區(qū)農會均以其百余年來的發(fā)展經驗告訴我們,開展農村與農民的組織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事業(yè),需要持之以恒才會有較為明顯的成果。農村工作的根本實際上是人的工作,人的工作中最根本又是對人的教育工作。毛主席當年說過,最重要問題的是教育農民。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讓農民認識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們將會做出自己的理性決策。教育還可以提升農民實際的技能,為自身的發(fā)展賦能。所以,充分尊重并發(fā)展農民的主體性、參與性,必將激發(fā)他們強大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成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這一歷史進程中新一輪的歷史創(chuàng)造者。歷史由人民所創(chuàng)造,人民是歷史的英雄。
農村弱勢的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群體,如何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他們必定是市場競爭淘汰的對象,那么他們的權益與發(fā)展何以保護?任何外來的組織、單一經濟功能的組織、沒有經濟功能的組織都無法解決這三大群體的現(xiàn)實問題,只有兼具多目標功能的社會組織才有可能。道德問題、環(huán)境問題、信仰問題的解決,涉及到文化、教育與價值觀念的深層領域,離不開農民對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對“好生活”的重新定義,以及由此衍生一系列抵抗“市場社會”的社會保護運動,其實質是保護和重建農民的社會生活。
作為普遍的人類群體之一,農民也不例外,他們追求的是更好更幸福的生活,發(fā)展農民組織也應該把農民生活的改善、幸福感的提升作為使命。如果我們任由自由市場中的資本介入農村生產與生活,那么逐利的資本將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當代農村面臨著現(xiàn)實的養(yǎng)老、教育、醫(yī)療等問題以及現(xiàn)代性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道德問題、環(huán)境問題、信仰問題,那么農村舊有的鄉(xiāng)土秩序將隨著資本與權力下鄉(xiāng)而分崩離析、難以為繼,其結局將是田園風光不再,鄉(xiāng)愁無處尋找,靈魂無處安放。農村該往何處去?為了保護鄉(xiāng)村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抵御來自“市場社會”的侵襲,我們需要構建一種涵蓋有經濟、文化和社會功能在內的整體性的農民組織,以組織聯(lián)合的形式來構筑社會保護體系,推進社會保護運動。
[1]常紹舜:《談談系統(tǒng)方法》,《社會科學輯刊》,1984年第2期。
[2]馬凌諾斯基著,費孝通譯:《文化論》,華夏出版社,2002年1月。
[3]卡爾·波蘭尼著,馮鋼、劉陽譯:《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A. H. 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