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龍,張 冰
孟河醫(yī)派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江蘇常州武進縣,至清同治年間發(fā)展達到鼎盛時期,形成了費、馬、巢、丁四大醫(yī)學家族,其診療范圍輻射至蘇州、上海等地。至新中國成立之后,孟河醫(yī)家已遍布全國。其中,第四代孟河傳人顏正華奉命調(diào)入北京中醫(yī)學院(現(xiàn)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開展教學及臨床工作。在繼承孟河醫(yī)學思想的基礎上,顏正華教授博采眾家之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臨床用藥學術思想,開創(chuàng)了孟河醫(yī)派的重要分支——孟河京派。
眩暈是臨床上以頭暈、眼花為主癥的一類病證。孟河醫(yī)派從肝、脾、腎立論,自費伯雄以降的孟河四家形成了滋腎陰、養(yǎng)營血、平肝陽、化痰濁的辨治思路進行處方調(diào)治;第二、三代傳人鄧星伯、楊博良注重氣機升降,在前人基礎上佐以行氣化濕通絡,豐富了眩暈的辨治方法;顏正華教授全面繼承了孟河學術思想,并綜合歷代醫(yī)家的辨治經(jīng)驗,提出以虛實為綱,從肝火亢盛、肝陽上亢、痰濁中阻、腎陰不足、腎陽不足、陰陽兩虛、脾氣虛弱七方面辨治眩暈的觀點,經(jīng)學術繼承人張冰教授整理補充,形成了京派辨治眩暈的用藥體系。
肝為將軍之官,體陰而用陽。肝陰有賴于腎水的滋養(yǎng),如腎水不足則水不涵木,導致肝失所養(yǎng),肝陽上升擾亂清竅發(fā)生眩暈。另外肝主藏血,如營血虧虛則血虛生風,引起肝風內(nèi)動,也可引發(fā)眩暈。孟河醫(yī)派繼承了《黃帝內(nèi)經(jīng)》的學術思想,認為肝是與眩暈發(fā)病最直接相關的臟腑,對眩暈癥常從肝論治;同時師古不泥古,強調(diào)辨證施治。
費伯雄擅于柔肝、平肝并用治療眩暈,肝腎同源,因此費伯雄還常用滋腎柔肝之法從肝腎出發(fā)治療眩暈。費伯雄在《醫(yī)醇賸義》中根據(jù)兼證的不同將眩暈分為肝風和腎風,并分別附上自擬方闡釋治法。其中,肝風兼有“肢節(jié)搖顫,如登云霧,如坐舟中”的癥狀,以滋生青陽湯治療,組成為:生地四錢、白芍一錢、丹皮一錢五分、麥門冬(青黛拌)一錢五分、石斛二錢、天麻八分、甘菊二錢、石決八錢、柴胡(醋炒)八分、桑葉一錢、薄荷一錢、靈磁石(整塊同煎)。腎風兼有“中心懸懸,驚恐畏人,常欲蒙被而臥”的癥狀,用滋腎熄風湯治療,組成為:熟地黃四錢、當歸二錢、枸杞三錢、菟絲四錢、甘菊二錢、巴戟天三錢、豨薟三錢、天麻八分、獨活(酒炒)一錢、紅棗十枚、姜三片[2]。費伯雄用藥輕靈,辨證精確,常以當歸、白芍、丹參養(yǎng)肝陰,以菊花、石決明、天麻平肝陽,以生地、女貞子、川續(xù)斷補肝腎益精血。肝陽上亢者常以沙苑子、白蒺藜同用加強平肝熄風之用,伴有嗆咳者加杏仁、橘紅潤肺降氣,以痰氣阻滯為主證者則以半夏白術天麻湯為基礎,隨癥加減治療。
馬培之在治療眩暈的過程中尤為重視對營血的培補。根據(jù)中醫(yī)理論,肝主藏血,營血不足則肝失涵養(yǎng)易化陽生風。心主血脈,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如使心脈得養(yǎng),脾胃健運,則肝血自充,肝陽自斂。故而馬培之治療眩暈以養(yǎng)血柔肝為主,除兼平肝陽之外,尤擅通過養(yǎng)心血、健脾胃以增強養(yǎng)血柔肝的作用。馬培之喜用當歸、白芍,常配以菊花、生地柔肝平肝,配以柏子仁、丹參、茯神養(yǎng)心安神,配以橘白、合歡皮調(diào)暢氣機。相比費伯雄,馬培之對入脾胃經(jīng)的藥物應用尤多。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是生痰之源,故而無論氣血不榮、血虛肝旺還是痰濁上擾所致的眩暈均應責之脾胃。馬培之即常以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中的單味或多味藥化痰濁,以大棗、白術、山藥健運脾胃助氣血化生。馬培之還擅用黑料豆治療眩暈。黑料豆為穞豆的別名,根據(jù)《全國中草藥匯編》的記載,黑料豆可健脾益腎,養(yǎng)陰除煩。此藥性質(zhì)平和,可平補腎陰而無寒涼滋膩之礙,對肝腎陰虛所致的眩暈尤為適宜。
丁甘仁治療眩暈以平肝為主,兼化痰濁,但選藥與費伯雄、馬培之相比多有不同。丁甘仁喜用穞豆衣、鉤藤(后下)各三錢,配伍生白芍、菊花等養(yǎng)陰平肝,其中菊花常用炒杭菊,偶用滁菊花。對肝陽上亢較重者,丁甘仁喜加生石決明、生牡蠣平肝潛陽,對肝氣郁結者加川楝子、薄荷疏肝解郁,對陰血虧耗重者則加炒棗仁、桑葚、阿膠珠、黑芝麻等養(yǎng)血益陰。肝陽上亢易橫逆脾土,影響脾胃運化而生濕生痰,而痰濕阻滯氣機,又會加重眩暈的程度。因此對于伴有納差、泛惡等癥狀者,丁甘仁常用橘白配伍生熟谷芽或炒谷麥芽以健運脾胃,防患于未然;對于已生痰濕并伴有嘔惡者,則常加半夏、川貝母、遠志、竹茹化痰止嘔。
巢崇山所遺留的醫(yī)案較少,其中兩個以眩暈為主癥的病案均由肝陰虧耗引起,治療上二者均以養(yǎng)陰平肝為主,一人兼滋腎化痰,一人兼養(yǎng)胃陰,所選藥物與前三者相仿。
鄧星伯、楊博良分別為孟河醫(yī)派第二代和第三代傳人,二者在繼承孟河醫(yī)派辨治眩暈思路的基礎上,對用藥進行了調(diào)整,同時對發(fā)病原因及治法進行了補充。鄧星伯認為肝陽可化風襲絡,肝風也可挾痰濕入絡,因此常配伍祛風除痰通絡的藥物治療眩暈。如對于伴有四肢酸軟無力、麻木、抽搐甚至僵直的患者,鄧氏喜用橘絡、絲瓜絡以行氣化痰通絡,重癥者則加陳膽星、制僵蠶、宣木瓜、郁金增強療效。楊博良治療眩暈仍以清肝益陰、平肝潛陽為主,用藥常選桑葉、菊花、白蒺藜、荷葉(荷蒂)。桑菊配伍既可苦寒降泄以清肝熱,又可甘寒益陰以平肝陽,對虛火實火所致的眩暈皆有良效。刺蒺藜性平,可平肝陽,祛頭風,適用于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荷葉不僅能升發(fā)清陽、清利頭目,還可助脾胃運化以升清降濁,對肝陽、痰濁所引起的眩暈均適宜。其葉基部稱荷蒂,又稱荷鼻,《本經(jīng)逢原》即指出“入建脾藥但用其蒂,謂之荷鼻,取其味厚勝于他處也”。
鄧星伯、楊博良二人還擅用疏肝理氣法治療眩暈。如鄧星伯曾治一產(chǎn)后頭額昏暈的患者,辨證為血虛木旺,肝胃不和,開具的丸藥組成為:當歸身一兩、白蒺藜(去刺)一兩、焦山楂一兩、香櫞皮八錢、滁菊五錢、紫丹參一兩、黑料豆一兩、白蔻仁一兩、娑羅子八錢、臺烏藥(淡吳萸五錢同炒)八錢、大白芍一兩、制香附八錢、縮砂仁五錢、青陳皮各八錢,上藥共研細末,以玫瑰花二兩、玳玳花一兩煎湯泛丸。方中香櫞、香附、娑羅子、青皮、玫瑰花舒理肝氣,山楂、烏藥、陳皮、玳玳花健運脾胃,白豆蔻、縮砂仁化濕和中,伍用當歸、蒺藜、丹參、菊花、黑料豆養(yǎng)血平肝,共同達到調(diào)和肝胃的作用。鄧星伯僅用一味蒺藜熄風定眩,而以大量藥物舒理肝氣、健運脾胃,看似與癥狀無關,實則是經(jīng)過詳細的辨證后針對病機用藥,肝胃調(diào)和則營血漸生,清竅得以滋養(yǎng)而眩暈自愈??梢娭委熝瀾鶕?jù)實際情況辨證論治,不可因“無痰不作?!薄盁o虛不作眩”等論述而盲目化痰、補虛。楊博良認為氣郁也可生風,上擾清竅導致暈眩。一患者頭暈耳聾,心悸不寧,楊氏認為是由于肝脾之氣不調(diào),應從肝脾理楚,處方組成為:菊花4.5 g,桑葉3 g,炙白蒺藜12 g,炒當歸 3 g,石決(先煎)15 g,枳殼 0.5 g,廣陳皮 3 g,炙草 0.3 g,蘇梗 0.5 g,茯苓 12 g,茯神 9 g,白芍 4.5 g,益智仁4.5 g,黑芝麻50 g,干荷葉(煎湯代水)1張。本方在滋腎平肝的基礎上加用健脾寧心的炙甘草、茯苓、茯神,又用枳殼、陳皮、蘇梗理氣健脾,體現(xiàn)了治病求本的用藥思想。
顏正華教授是首屆國醫(yī)大師,孟河醫(yī)派第四代傳人,師承楊博良。顏正華教授認為,眩暈雖病在清竅,但與肝、腎、脾三者的功能失調(diào)密切相關,三者中又與肝的關系最為密切。眩暈的病因病機多變,可以以虛實為綱進行分類。虛為病之本,有氣、血、陰、陽之分;實為病之標,有風、火、瘀、痰之別。它們可以獨見,亦可并見。臨床所見往往是虛實錯雜,互為因果,彼此影響,甚至互相轉化。故在臨床中應詳加辨析,抓住病理機制的關鍵所在。病程久者多偏于虛,虛者以精氣虛居多,精虛者,宜填精生髓,滋補腎陰;氣血虛者,宜益氣養(yǎng)血,調(diào)補肝腎。病程短者多偏于實,實證以痰火為常見,痰濕中阻者,宜燥濕化痰;肝火偏盛者,當清肝瀉火;肝陽上亢、化火生風者,宜清鎮(zhèn)潛降。顏正華教授對眩暈的辨治思路與孟河醫(yī)派一脈相承,且更為系統(tǒng)、條理,方便于后世理解、掌握。
本病的發(fā)生以陰虛陽亢者居多。顏正華教授在治療眩暈證屬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者時,擅用石決明、龍骨、牡蠣等潛鎮(zhèn)浮陽,再配伍其他藥物以達到清火滋陰潛陽的效果。由此,顏老自創(chuàng)處方——潛降湯對此類眩暈的治療收效甚佳[3]。方用熟地黃15 g,白芍 12 g,生石決明(打碎,先煎)30 g,生牡蠣(打碎,先煎)30 g,茯苓 10~20 g,丹參 12~15 g,益母草 15 g,懷牛膝 12~15 g,夜交藤 30 g,白菊花 10 g。本方以熟地黃、白芍共為君藥,滋補陰血,平抑肝陽;石決明、生牡蠣共為臣藥,既助君藥補陰潛陽,又能鎮(zhèn)心安神;茯苓、丹參、牛膝、益母草共為佐藥,茯苓、丹參清心寧神,牛膝、益母草既助君臣藥潛肝陽,補肝腎,定神志,又引火引血下行,直折亢陽,乃平肝熄風定眩的又一蹊徑;白菊花、夜交藤共為使藥,一則平抑肝陽,養(yǎng)心安神,二則引藥入心肝二經(jīng)。方中藥多寒涼,又多用金石貝殼之藥,用時應謹防戕伐胃氣,不可久服。另外,此類眩暈常因急躁、勞累加重,故顏正華教授常配合輔助療法,囑咐患者調(diào)暢情志,而疏肝氣。
顏正華教授臨床精于辨證,善于隨兼癥的變化靈活加減用藥,故而屢獲神效。現(xiàn)舉一例加以說明。
患者,男性,68歲,于2000年8月17日初診,患者主訴眩暈反復發(fā)作10 a。患者10 a前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出現(xiàn)“眩暈欲仆”的癥狀,西醫(yī)急診診斷為高血壓腦病。治療后癥狀減輕,10年來一直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F(xiàn)眩暈,頭痛,疲乏無力,左側偏癱,胸痛,汗出,口干欲飲,口苦,眠差,納呆,排便無力,日一行。舌暗紫,苔白膩,舌下青紫,脈弦。既往有多發(fā)性腦梗、腦萎縮、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證屬肝陽上亢,瘀血阻絡,治以平抑肝陽,活血通竅。處方:天麻10 g,菊花10 g,赤芍15 g,丹參 30 g,桃仁 10 g,紅花 10 g,地龍 12 g,坤草 30 g,決明子(打碎)30 g,全瓜蔞 30 g,清半夏 10 g,黃芩 10 g,石決明(打碎,先煎)30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
患者于2000年8月24日復診。藥后諸癥減輕?,F(xiàn)口干、納呆,排便無力,日一行。舌暗紫,苔白膩,舌下青紫,脈弦細。處方:白蒺藜12 g,天花粉15 g,天麻 10 g,菊花 10 g,赤芍 15 g,丹參 30 g,桃仁 10 g,紅花 10 g,地龍 10 g,益母草 30 g,決明子(打碎)30 g,全瓜蔞 30 g,焦三仙各 10 g,黃芩 10 g,石決明(打碎,先煎)30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藥后諸證均釋,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按:此案患者年近古稀,素來性情急躁易怒。五志過極,郁而化火,灼傷腎陰,致陰虛不能斂陽,遂成肝陽上亢之證。方中天麻、菊花、決明子、石決明平抑肝陽,赤芍清肝活血,丹參、桃仁、紅花、地龍活血通竅,清半夏、全瓜蔞化痰通絡。顏正華教授辨證準確,組方精當,故而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張冰教授是顏正華教授的學術傳承人,第六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教師,從事中醫(yī)藥教學、科研與臨床工作30余年,臨床經(jīng)驗豐富。張冰教授不但全面繼承了孟河醫(yī)派對眩暈癥的辨治思路,而且結合臨證,在治法、選藥上均有所突破。如對于肝陽所致的眩暈,張冰教授不僅承襲了顏正華教授重鎮(zhèn)平肝的治法,還關注到肝陽亢盛常會橫逆脾胃,而大量金石藥也會對脾胃有所損傷,故在平肝潛陽的同時尤為注意對中焦的保護。如常在平抑肝陽的同時加入黨參、白術、陳皮、半夏、砂仁、谷麥芽等藥理氣和中、健運脾胃。張冰教授臨證善用藥對,巧用多效藥,因此臨證每獲良效。如對于眩暈屬肝陽上亢者常選用天麻、鉤藤藥對。天麻甘平柔潤,熄風止痙力強,尤長于平肝熄風;鉤藤輕清微寒,不僅熄肝風,尚可清肝熱,兩者合用力專效宏,平肝熄風之力倍增。酸棗仁常作為安神藥使用,實際上除了安神,酸棗仁還具有養(yǎng)心陰,益肝血的功效。對于陰血虧虛所致眩暈伴有失眠者,張冰教授即常開具酸棗仁,既可養(yǎng)心以安神,又可養(yǎng)肝以止暈。張冰教授還擅長結合現(xiàn)代藥理研究成果豐富選藥思路。如葛根辛甘而涼,功能解肌退熱,透發(fā)麻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通常作為辛涼解表藥使用。現(xiàn)代研究表明,葛根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部血流量,對于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有確切療效。張冰教授常用葛根升陽解肌,以改善腦部供血,輔助眩暈癥的治療。現(xiàn)舉一例加以說明。
患者,女性,53歲,于2016年7月14日初診,主訴頭暈、乏力持續(xù)5 a。5 a前起經(jīng)常頭暈、乏力,伴左肋下痛,口服牛黃上清丸未見效,口服龍膽瀉肝丸好轉,故間斷口服龍膽瀉肝丸。雙下肢沉(伴靜脈曲張),眠差,尤其凌晨1~3點難以入睡。小便調(diào),大便不成形。脈沉滑,舌紅苔黃。自述肝功能異常史。處方:天麻 10 g,鉤藤(后下)10 g,生白術30 g,法半夏 10 g,川芎 10 g,白芷 10 g,夏枯草10 g,炒酸棗仁30 g,生龍骨(先煎)30 g,生牡蠣(先煎)30 g,山茱萸肉 10 g,黃芩 10 g,香附 10 g,合歡皮10 g,丹參30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
患者于2016年7月21日復診。服藥5劑后,諸證減輕,仍有輕度頭暈、乏力,伴左肋下隱痛。超聲顯示雙側大隱靜脈-股靜脈處中量反流,雙側股淺靜脈起始段少量反流。血壓125/90 mmHg。納可,二便調(diào)。舌紅苔黃,舌下靜脈曲張。處方:黨參15 g,炒白術 30 g,葛根 20 g,升麻 10 g,天麻 10 g,鉤藤(后下)10 g,合歡皮 10 g,生龍骨(先煎)30 g,生牡蠣(先煎)30 g,赤芍10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
按:方中天麻、鉤藤、生龍骨、生牡蠣平肝熄風,黃芩、丹參、夏枯草、赤芍清肝泄熱,川芎、白芷、葛根、升麻升陽祛風,炒棗仁、山茱萸柔肝益陰,香附、合歡皮疏肝理氣,黨參、白術、法半夏益氣化痰,諸藥配伍嚴謹,切合病機,故能應手取效。如有食后反酸燒心可酌加黃連、吳茱萸藥對,二者的劑量不必死守原方6∶1的比例,應視患者的寒熱輕重靈活調(diào)整。
孟河醫(yī)派主張師古而不泥古,擅取其長而化其偏。故從費、馬、巢、丁四家,至鄧、楊二公,再至顏正華教授、張冰教授,對眩暈癥的治療不僅傳承有序,而且每一代均有補充、創(chuàng)新,發(fā)展至孟河京派逐漸形成了理法方藥齊備的治療體系。而歷代醫(yī)家重視辨證論治,根據(jù)每一個患者的癥狀靈活選藥、組方則是獲得良好臨床效果的關鍵。
[1] 周仲瑛.中醫(yī)內(nèi)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
[2] 張元凱.孟河四家醫(yī)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3] 張 冰.中國百年百名中醫(yī)臨床家叢書—顏正華[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