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海
時入寒冬,西安冷氣逼人,而西北大學多功能會議中心室內卻春意盎然?!稄堌M之教授論學書信選》新書發(fā)布及座談會在此舉行,我作為出版方江蘇人民出版社的代表,和責任編輯一道參加了新書的此次活動。
張豈之先生是中國著名思想史家、歷史學家、教育家,在多年治學、育人、擔任大學校長的歲月里,與他培養(yǎng)的研究生、同事和學界朋友有長達幾十年的書信往來。去年夏天,因張先生主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理念》書稿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普及讀物項目,我從包頭全國書市結束、返道南京途中,與專程從南京來西安的責任編輯卞清波,拜訪張先生。在談稿的過程中,張先生和我說,他是江蘇人,愿將自己與學生、教師多年往來信件整理出版,交給家鄉(xiāng)的出版社,以報答家鄉(xiāng)養(yǎng)育之情。從2016年7月30日至今,一年有半,中間經(jīng)過多次交流和討論,我作為策劃和組織者,從頭到尾認真拜讀完書稿,今天終于看到《張豈之教授論學書信選》出版,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此書的出版過程是我們學習的過程、感動的過程,也是追隨的過程。司馬遷敬仰孔子,說:“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睂ξ叶?,則是在敬仰張先生的強烈情感驅使下,既然“心向往之”,則一定“至”。且南京與西安今年通了高鐵,參加盛會,真是與有榮焉。
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我曾與張先生有過四次見面。每次見面,我都受到先生獨特個人魅力的強烈吸引和感染。先生耳聰目明,思維敏捷,憶事清晰。他身材瘦削,面目清癯。他雖然瘦,但在我心目中感覺他很“重”——重而有威、威不失恩、恩中生情。
當然,這是因為我四次榮幸地見到了張先生。如果從未見到過張先生,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張豈之教授論學書信選》,讀完之后也完全可以“想見其為人”。
在我的安排下,我們出版社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期公眾號進行宣傳,但囿于篇幅,未能俱全。
細細讀完此書,作為思想史家的張先生便矗立在你眼前。張先生具有豐厚的學術思想和學術修養(yǎng)。不談張先生的其他著作,即使從此一薄本書讀來,他在中西思想史方面的思考、見解和成就,即可管窺一斑。
張先生拒絕別人稱他為“大師”,認為自王國維先生之后已無大師。大師也好,大家也好,一定要成為貫通古今、橫越中西、關照當今的“通家”。張先生作為侯外廬先生的高足和助理,是今日侯外廬學派的領軍人物。他不僅對中國思想史的總干與根本有深入和獨到的見解,對細支末葉亦有洞察秋毫的敏銳。在給張瑞雪博士生的信中,張先生對她研究儒家思想中的“人與法”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單單研究儒家的“人與法”而不與法家的“人與法”乃至道家的“人與法”進行比較研究,是說不過去的;同時,也必須注意鑒別孔子的“人與法”與孟子的“人與法”;即使如此,如只是研究“人與法”而不與“道”、“德”、“法”、“人”、“仁”諸范疇一并研究分析,亦有“偏頗”。他更進一步問道:“先秦儒家的‘法’、‘人’的理論對后代有何影響?”在給肖建原的信中,對他 “讀王夫子《老子衍·自序》體會”一文,張先生建議參考王夫之《張子正蒙注》,特別注重閱讀香港學者劉笑敢先生的專著,同時注意對《道德經(jīng)》通行本與帛書本進行比較研究。張先生特別提醒弟子,研究王夫子僅局限于“儒、道”兩家,可能視野不夠開闊。在致張茂澤的信中,要求他研究邏輯時,必須將斯賓諾莎的《倫理學》、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和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集》進行精讀,同時為茂澤提供了上述著作的英文原名?!稄堌M之先生論學書信選》,其主要部分是“論學”。讀者可以從一個獨特角度管窺張先生的學術思想體系。
張先生不是居于斗室的思想史家、歷史學家,而是一位十分注重將全部知識體系傳播于大眾的學者,是一位勤奮努力、桃李滿天下的導師。全書大量選錄他作為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與學生的往來書信,字字讀來皆是情。他的諄諄教誨,他的滿腔愛心,他對弟子的愛心之殷和要求之嚴,盡在字里行間。手把手地教,句隔句地改,從治學方法到研究課題,從參考資料到出版過程,貫穿于他的一生,幾十年來從未間輟,也從未懈怠。
書信集的大部分內容是與學生談學術問題的,特別集中于他如何指導學生治學、如何撰寫論文,這方面尤其可探張先生的敬業(yè)之心與提攜之功。他在給沈秀芳的長信中,提醒學生在研究墨子和撰寫墨子思想論文時要閱讀古代文獻。他說“你可能在古代文獻方面缺少應有的基礎”,因此要在資料收集上多下功夫。同時,對于論文的題目,要細思“究竟如何定位”。他建議學生第一是“多多搜集清人對墨子的研究文獻”,第二是深入研究“清人的墨子義理研究比前人有哪些進展”,特別是作為貢獻較大的梁啟超,要作深入歸納,同時關注畢沅、王念孫、王闿運、孫澧、傅山等墨子研究大家的成果。他在指導陳戰(zhàn)峰撰寫關于朱熹等人詩經(jīng)闡釋學研究的論文時,不但在學術上予以指導,更在精神上給予鼓勵。他寫道:
“總之,你的論文的難點是不少的。一篇博士論文如果沒有難點,那就顯示不出功力來;唯其有難度,才有做頭,也才有趣味,才能培養(yǎng)科研的能力。理學是什么?理學是宋代理學,被稱為‘新儒學’,與先秦時期的儒學不同,因為它吸收了不少佛學的思維方法;這些與《詩經(jīng)》學又有何關系?總之,需要處理的問題是不少的。你不要擔心,也不必擔心,我相信你是能做得好的!”
此段來信,豈止是一封簡單的論文輔導信?它更是一封家書,一位精神導師的家書。
為師須慈,更須嚴,因為只有嚴,才能不放過問題,才能不得過且過,才能有真知。因此,在整個書信中,我們看到了張先生給很多學生們的指示、批評和否定意見。在寫給肖建原、陳典平的信中,批評的句子經(jīng)??梢钥吹健H纭澳愦_實讀了不少資料,摘錄了不少材料,但對這個問題的掌握并不夠,都比較空洞,只能說剛開了一個頭”,“從論文開題報告來看,尚不成熟,雖然寫了不少,但大都是繞著主題走,沒有抓住主題”,“你寫的論文,文字晦澀,許多名詞術語似有去堆砌之嫌。邏輯上還要不斷加強。這些缺點和不足,需要在學習中逐步加以解決”。一是一,二是二,實事求是,絕不為學生飾過。
作為博士導師,張先生誨人不倦,但這只是作為個體導師的楷模。幸運的是,張先生長期擔任西北大學校長,同時又是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他對全國高等教育有著極其廣泛的觀察視野,深知教育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和弊端。因此,作為論學書信的一部分,編選者還選擇了部分張先生談教育的言論和文章。這些摘錄出來的部分有些曾經(jīng)發(fā)表,受到當時國家教育部門的贊賞。他在撥亂反正之后參與了中國學位制度的研究,對導師制度、學位制度有自己明確的見解。他在序言中寫道:
“博士生導師不是行政級別,也不是行政職務的代名詞,而應當是真正的學術研究者。保持博士生導師的本色,就是要堅持學術研究的標準?!?/p>
在附錄中,他深入地闡釋了博士生培養(yǎng)的三個方面,即把“如何做人”貫穿于培養(yǎng)的全過程、培養(yǎng)博士生獨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與博士生建立長期的學術聯(lián)系。這些真知灼見,對今天乃至未來的高等教育都是有借鑒意義的。作為教師,張先生是好的導師;作為校長,他是建國以來優(yōu)秀的教育家之一。
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和實踐者,張先生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出來的君子。形式上,張先生為人溫和、事事垂范、優(yōu)雅從容、禮貌待人、泰而坦蕩;從人的根本精神上,他敬天愛人,無愧于天地,同時始終保持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書信選中處處可以見到先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虛心精神。張先生也常以老子“虛其心、實其腹”為標桿。
王光照的研究論文是《唐代佛教寺院壁畫》,在給王光照的信中,張先生明確表示要更加深入研究,必須請教段浩然、梁文亮、葛承雍老師;在給趙旗的信中,要求在佛學問題上多多請教龔杰教授。在給王長坤的信中,因為他研究領域涉及法律與黃老之學,張先生反復建議他去向黃留珠和曾加教授請教,因為他們是法律史方面的專家。虛心若此,方顯大家本色。
書信選中有一些給黃宣民先生的信。在信中,張豈之先生談了教學、生活和行政上的事情,體現(xiàn)了張先生的氣度和對同事們事無巨細的關心和愛護。他在1982年4月給黃宣民先生的信中寫道:
“從信上得知,你近來身體不太好,請一定檢查清楚??磥頍熓乔f不能再吸,偶爾吸一點問題不大,每天一包左右,那是令人吃不消的……”
在給黃宣民先生的多封去信中,除了談如何工作、如何處理工作難題外,還時時不忘提醒黃宣民先生“少抽煙”、“少發(fā)火”等等。
張先生不僅是人師,亦為良友。導師是師長,是指導人的人,但在書中,他不僅是以教授出現(xiàn),亦是以朋友出現(xiàn)。
參加此書新書發(fā)布,我才聽張先生說黃宣民先生已過世多年。黃先生過世后,留下了兩麻袋的信件,其中留下的張先生的來信即有相當一部分。本書選取了部分首次發(fā)表,以見證張先生與同事之間深厚的情誼。
張先生是江蘇南通人。南通是中國近代第一城,文化燦爛,人倫敦厚。張先生所以為大家、導師和君子,固然與他早年就學于南開高中、北大、清華,受教于侯先生,長期執(zhí)教于文化古都西安有關。但據(jù)我觀察,他的口音、飲食以及為人之根本,無不與故鄉(xiāng)江蘇南通相關。作為家鄉(xiāng)的出版社,一而再地出版張先生的作品;作為一個出版社的領導,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張先生的接見,當是本社的福分,更是我個人一段終身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