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買買提·依馬木
宗教的發(fā)展具備了群眾性與特殊性等特點,其發(fā)展過程不僅十分復雜,同時所消耗的時間也很長。新疆地區(qū)生活的民族和存在的宗教有很多種,而宗教信徒中又以穆斯林最多。本文以伊斯蘭教為研究視角,探討伊斯蘭教對新疆和諧社會構建的作用,深入了解伊斯蘭教與新疆和諧社會建設之間的關聯。
伊斯蘭教所提倡的和諧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內心等方面的和諧,以及社會提倡的和諧內容等。然而由于宗教所持有的立場、觀點區(qū)別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導致現有的和諧內容也存在了不同,伊斯蘭教所提倡的部分和諧內容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來看卻不屬于和諧內容以內。
伊斯蘭教在新疆的重要影響
新疆地區(qū)存在的宗教盡管很多,而信仰群眾最多的宗教卻是伊斯蘭教。該宗教不但擁有大量的信教群眾,并且高度集中,尤其是南疆農村地區(qū)的信教群眾幾乎超過90%,宗教氛圍極其濃厚。在悠久的歷史中,伊斯蘭教的倫理道德和思想文化在我區(qū)伊斯蘭教信仰群眾中得到了廣泛的流傳,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思想造成了的影響,而伊斯蘭教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道德觀也對我區(qū)宗教信仰群眾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伊斯蘭教的道德規(guī)范和思想文化也成為了他們思想組成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同時,宗教與民族問題也存在了較為復雜且敏感的關系,與新疆穩(wěn)定、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存在著十分重要的聯系。
而在我們對中國傳統(tǒng)道德思想所包含的積極內容進行提倡、弘揚時,對于伊斯蘭教的信仰群眾而言要對伊斯蘭教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道德內容大力發(fā)揚。故而,在對新疆和諧社會進行構建時,必須深入了解伊斯蘭教的現狀與其產生的影響,明確其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明確其與民族團結的加強、社會穩(wěn)定的保持、國家安全和祖國統(tǒng)一的維持關系,從而進一步將宗教工作與信教群眾的思想工作完善,將穆斯林地區(qū)的社會風尚改善,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提供保障,將信教群眾的力量與意志相結合并集中到新疆長治久安的維護和繁榮的發(fā)展當中,從而推動伊斯蘭教在新疆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積極作用的產生。
伊斯蘭教對新疆和諧社會構建的作用
促進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作為新疆最主要宗教的伊斯蘭教,該教擁有的信教群眾極其廣泛,而伊斯蘭教所提倡的廣大穆斯林群眾要團結和睦不但包括了穆斯林之間的團結,同時也包括了信教群眾對待非穆斯林群眾時也要充滿關懷、充滿愛,給予彼此足夠的尊重。新疆地區(qū)生活著多個民族,該地區(qū)的穩(wěn)定發(fā)展與該地區(qū)生活的每個人的共同利益都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盡管存在信仰的差別,然而由于所傳承的歷史相同,追求的目標也相同,這也符合了伊斯蘭教所倡導的和平、團結,也就是我們共同奮斗、共同努力的基礎。而伊斯蘭教所包含的和諧思想更是促進了各個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
增強信教群眾對祖國的認同感。伊斯蘭教教導信教群眾: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同時在《新編臥爾茲演講集》中也對愛國的具體表現進行了總結:愛國必須要團結;愛國必須要遵循政府,愛國必須要遵守法律法規(guī)愛國必須要建設美好家園。故而,生活在新疆地區(qū)的信教群眾必須對自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第一身份進行明確,而伊斯蘭教信仰者是第二身份,而沒有國家的和諧、穩(wěn)定,又哪來的權利與自由之談。故而,信教群眾應堅定愛國之心,提高對祖國的認同程度,明確認識新疆是祖國的一部分,而祖國的統(tǒng)一更是高于一切利益,各個民族族人應齊心協(xié)力、團結一致,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對新疆的長治久安進行主動維護,將以往的法律公民轉變?yōu)槭聦嵐瘛?/p>
有利于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穆斯林群眾與非穆斯林群眾都是和諧社會構建的主要力量,將伊斯蘭教和諧思想所蘊含的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對于穆斯林群眾的思想和行為而言,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伊斯蘭教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內容存在共同點,包括愛國、熱愛自然、勤儉節(jié)約、寬容好施、誠實公正、團結和睦、勸善懲惡、孝敬父母等多種思想,伊斯蘭教通過對信教群眾的教育,促使他們擁有這些思想,同時不但要將這些思想內化為他們的個人品質,同時也要外化成行為表現的良好性,從而與社會的要求更好的相適應,也能憑借更加優(yōu)秀的形象融入到社會中,促使良好社會風尚的營造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協(xié)助社會進一步構建生態(tài)文明。我國經濟發(fā)展經歷過以環(huán)境犧牲為代價,先污染后處理的艱難歲月,導致環(huán)境問題極其惡劣,也使人們在對物質提供的滿足、快樂享受的同時遭受著環(huán)境污染的損害。而我國也早已對環(huán)境的重要性給予了極大的重視,也加強了生態(tài)文明構建的力度,將其提升到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一致的位置,以求美麗中國的建設。
伊斯蘭教將人類認定為真主所設立的代治者,而作為代治者則是應將人類生存的家園保護好,這也是穆斯林群眾的使命。為了能夠維持家園的美麗、和諧,代治者必須明確、謹記自己的使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嚴謹鋪張浪費;對于人魚大自然的關系必須妥善處理。同時,信教群眾也應加大該思想的宣傳力度,特別是較為偏遠落后的地區(qū),必須加強他們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的認識,鼓勵他們參與到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中。
有利于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宗教內容中與經濟生活所涉及的部分教義、倫理道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逐漸被具體闡釋,這對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促進廣大信教群眾對物質經濟利益的關注有著很好的幫助。而市場經濟的競爭、功利、交易、公平和實惠等觀念也使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等出現了多元化的改變,同時對于新疆信教群眾的思想觀念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信教群眾意識到要想將自己的生存、發(fā)展條件改善,就必須加大對經濟的發(fā)展力度。故而,他們不再對彼岸世界的賞善罰惡給予主要的關注,而是將其關注點轉移到物質經濟利益上,更重視追求幸福的生活,從而將意志、力量轉移到自身生活水平的改善與經濟收入的提高上。
伊斯蘭教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而言,兩者處于和諧互動的過程,和諧社會的構建與廣大宗教信教群眾的積極參與無法脫離。而在該過程中,我國政府應積極引導伊斯蘭教為社會主義服務,同時伊斯蘭教也應及時回應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確保雙方的和諧發(fā)展能夠相互作用、相互協(xié)調。
(作者單位:克州社會主義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