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雷蕾
(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在心理學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積極層面的時候,賽利格曼博士為我們帶來了積極心理學,從此心理學更大的作用是可以幫助普通人獲得幸福。在1998年的美國心理學會的年度會議上,他第一次提出了積極心理學,隨后2002年《積極心理學手冊》的出版,標志積極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積極心理學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主要重點研究人類本身積極因素以激發(fā)內在的優(yōu)秀品質和積極力量,主張以人類固有的、顯在的和潛在的、具有的積極潛能、善良和美德為出發(fā)點,倡導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身邊人、身邊事。
由于要培養(yǎng)未來公安隊伍的中堅力量,作為一名公安院校的輔導員,不僅要達到普通高校輔導員的要求,而且需要輔導員具有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過硬的政治理論功底,公安教育的基本知識,并且熟悉業(yè)務工作的程序和方法,還有較好得表達水平和牢固的服務意識去做好警務化管理、一日生活制度落實、警容風紀和內務衛(wèi)生檢查等崗位所要求的特殊工作。
(一)積極心理學與高校輔導員工作
積極心理學與高校輔導員工作相比,有許多的共同點。首先,積極心理學和輔導員工作都以人為本,關注人本身;其次,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是人的積極品質,這些積極品質也是在大學中需要培養(yǎng)和塑造的;最后,如果輔導員在工作中能夠運用積極心理學相關知識,對于自身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公安院校輔導員工作中現存的問題
1.存在工作理念上的誤區(qū)
由于公安院校的主要任務把學員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安應用型的專門人才。一部分輔導員容易出現對工作內涵缺乏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單純強調整齊劃一、令行禁止,曲解了警務化管理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輕視了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
2.存在工作方法上的偏差
在工作的過程中,重控制、輕育人,重形式、輕實效,以說教式為主。針對警務化管理和一日生活制度的要求,輔導員全程參與并占有主導作用,只顧及整體,忽略了每個學生的需要,批評教育過多,并沒有針對個人的閃光點進行有效引導。
3.存在工作實效上的失衡
作為一名公安院校的輔導員僅僅普通高校輔導員一樣關心學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生活等是不夠的,他們還有自己特殊的工作任務要完成,單一重復性的事務性工作過多,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工作模式,即問題出現——解決問題——新問題出現——再解決問題,工作滿意度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
(三)積極心理學在公安院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探究
1.培養(yǎng)公安院校大學積極的人格特質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公安院校的學生在以后的就業(yè)崗位中擔負著守護一方平安的重任,作為他們的輔導員在平常的學習和訓練中更應該多使用鼓勵技巧,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極小的優(yōu)點也要給予肯定,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人格,悅納自我、悅納他人、悅納社會。
2.塑造公安院校大學生積極的認知能力
要想在崗位中做到“對黨忠誠、服務人民”那么在公安院校經常開展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服務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感恩祖國感恩黨感恩人民,因而愿意忠于祖國忠于黨服務人民,同時也應經常培養(yǎng)學生積極幸福的體驗,尊重生命熱愛生活。
3.增強公安院校大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人之所以感覺不幸福與事件本身并關系不大,與人的信息處理有直接的關系,當被積極處理,人體驗到積極的情緒;反之亦然。公安院校輔導員在工作應該具備這種積極情緒體驗的能力,快速從消極事件中總結出積極的道理,并將這種能力教給學生,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在以后的工作中,在“高壓力、高對抗、高應激”的職業(yè)中能夠呈現積極的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