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惠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學生的文明禮儀日益受到重視,開展文明習慣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尤為重要。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工作,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因此,研究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從小培養(yǎng)學生文明禮儀習慣,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教育策略
素質(zhì)教育下,新舊觀念存在沖突,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成為一個令人擔憂和深思的問題。目前,獨生子女受到過多的寵愛,有的蠻橫無理,任性霸道,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可能會造成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影響學生性格的穩(wěn)定性。基于此,開展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養(yǎng)成教育十分必要,迫在眉睫,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提出一些思考與建議,可以有效開展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一、以身作則,發(fā)揮榜樣作用
在小學德育尤其是文明禮儀教育中,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小學生一直將教師作為自己的榜樣,會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行為,因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即使在學生以后的工作、學習之中,學生也可能還會記得小學教師的一些話與行為,可見教師榜樣作用的重要性。在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中,教師必須發(fā)揮帶頭示范作用,自己遵守文明禮儀規(guī)范,為學生做好榜樣,發(fā)揮表率作用。例如,教師不僅僅需要教導學生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還需要自己做到。在小學,教師代表了一種權威,如果教師隨便說臟話,學生會進行模仿,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發(fā)揮榜樣作用。
二、利用學科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在小學教學中,有兩門學科是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載體,分別是思想品德和語文學科,通過這兩門學科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品德學科是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載體,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在文明禮儀教育中發(fā)揮了主體作用,通過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感恩父母,富有同情心,保護公物與自然,熱心助人等,有效開展文明禮貌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語文作為一門集思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的學科,在文明禮儀教育中發(fā)揮了顯著的優(yōu)勢,可以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將德育與知識相結合,在潛移默化中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例如,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就可以融入感恩教育,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鼓勵學生為父母做一些小事,幫助父母做做家務,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三、家長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養(yǎng)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學校、家長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需要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使家長意識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需要學校與家長共同努力,家長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學生做好榜樣。其次,需要對家庭教育提出明確的要求,如不能太溺愛孩子,要求孩子承擔一定家務,即使孩子做不好,也需要培養(yǎng)孩子干家務、幫助父母的意識,需要對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關心,即使工作再忙,父母雙方中的一人也需要抽出一點時間詢問孩子的情況,了解孩子的情況,陪孩子玩耍,對孩子開展必要的教育,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健康成長,促進孩子健康發(fā)展。
四、將文明禮貌行為融入生活
將文明禮貌行為融入生活,是對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儀習慣的基本前提,習慣養(yǎng)成需要時間,需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因而,將文明禮貌行為融入生活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梢酝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開展熱心助人活動,開展文明禮貌活動等方式將文明禮貌行為融入生活,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五、進行文化熏陶
文化熏陶即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文明禮儀教學過程中,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形成特色文化氛圍,有效進行文化熏陶,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進行文化熏陶最重要的就是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下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以便達到理想的文明禮儀教學效果。進行文化熏陶需要從兩方面著手,第一,需要有意識地向學生推送德育故事叢書,通過書籍,營造文化氛圍,進行文化熏陶;第二,需要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文明禮儀活動,通過演講比賽、情景劇演示等方式,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總而言之,開展素質(zhì)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十分重要,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再者,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教育的根本所在,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弘揚中國傳統(tǒng)精神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此可見,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注:課題項目: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685。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