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龍
摘 要: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可謂都是在課堂上度過,可以說課堂既是小學生的主陣地。而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不僅有助于小學生理解知識,還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本就應該是充滿活力的,語文教師應該想方設法為學生打造一個活躍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力;趣味性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增進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很有感觸地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p>
1.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因此,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很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以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在情境中學得入情入境,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課堂將呈現(xiàn)出一派和諧,興致勃勃的氛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課本,進入教師所要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體會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激發(fā)情感。師生在教學中情感交融,氣氛和諧,才能達到師生情感上的共鳴。
2.以平等、寬容的態(tài)度積極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教師要有一顆仁愛的心,平等對待學生,不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地對學生的愛。課堂上良好的氛圍取決于教師,有時多一點微笑,多一分關心,多一些寬容會拉近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讓學生與教師成為朋友,教師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信任學生,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參與到課堂中。有時候學生對于教師喜好,也決定了學生對于這門學科成績的好壞。學生在學習中不乏自己獨特的見解,但并不一定都是正確、合理的,這時教師不應用嚴厲苛刻的話語來批評,而應該把這些批評的話轉變成鼓勵的話,引導學生往合理的思路去理解。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秾W會生存》中指出:“作為教育主體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普通的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然而,作為一個特殊教育過程中對象的某一個特殊個人則顯然是一個具體的人?!?/p>
二、以學生為主體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沒有一點讓學生自由支配和發(fā)揮的空間,形成了由教師單向傳授知識,主宰課堂的局面。開放語文課堂,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自我表現(xiàn)的空間。教師應勇于放手,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體,不再是一味地接納教師灌輸?shù)膬热?。在實習期間,我感受到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這是四年級的教材。教材的內容為“展示臺”,讓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得到對生活的啟示。
教師在上這節(jié)課前給予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讓學生在這節(jié)課時帶著自己的成果來展示。上課伊始,教師就先由同學們推舉出這節(jié)展示會的主持人,接下來的時間則完全由同學們自己掌控。這節(jié)課中,教師充分地體現(xiàn)了引導的作用。放手讓學生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上難免會出現(xiàn)比較混亂的場面,可是這種“亂”也真正地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個性、心理的表現(xiàn)。學生對這樣的課興致很高,自然也能夠接受更多的知識。這樣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奧秘、神奇,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觀察、說話的習慣。
三、創(chuàng)新進取提高師藝
1.在踏實中求“不踏實”,變常規(guī)為“不常規(guī)”。
面對高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面對教育改革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怎么墨守成規(guī)地站在三尺講臺上,謹記師愛慎講師藝?
翻開備課本,那嚴謹?shù)慕虒W設計,面面俱到的知識點,工工整整的字跡不再令我自豪。我知道就像以前一樣走下去,一樣能取得成績,而且既省時又省力。但這樣容易讓教師養(yǎng)尊處優(yōu),時間一長,便會產生倦怠情緒,以前的優(yōu)點反而成了扼殺教師前進的劊子手。于是我開始變踏實為“不踏實”,變常規(guī)為“不常規(guī)”。當然,這種“變”不是顛覆性的、毫無章法的“變”,而是在已取得的成績上和實踐中科學地“變”。向有經驗的教師學,向不同授課風格的教師學,向名師大家學。辯證地用好“拿來主義”,在不斷地“變化”中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品位。
2.反思、學習,再反思、再學習。
如果說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那么反思就更辛苦了。因為反思的過程就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為什么我想學名家大師卻總不得要領?為什么我的課堂評價這么干澀?為什么我的課堂教學少了一份自然生成?什么時候我才能達到“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的境界?
一邊反思一邊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科研活動;一邊反思,一邊閱讀大量的理論著作和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一邊反思,一邊用反思指導教育教學。如被換了血液的教書育人的工作,像流水般歡暢地向前流去,因為反思,我的作文課堂教學有了新意,童心童趣有了綻放的空間,學生的作文也因飛揚起的童心獲“楚天杯”、“天地杯”、“全國小學語文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因為反思,我也學會了質疑,向自己、向同伴、向教材質疑,超越自己、超越同伴、超越教材促使我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俺砷L是一個過程,永無止境;反思也是一個過程,永無終點。但只要我們保持著對教育的激情與反思精神,我們就會繼續(xù)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樂,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質,在實踐中豐富教育的智慧。”表達的能力。
總結: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已經難以滿足學生了,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利用一切資源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郭小瑜.《四季》教學課例[J].基礎教育研究,2002(9)
[2]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學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