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優(yōu)秀傳統(tǒng)書法理論對當代書法實踐的指導
——以楊寶林書法藝術為考察對象

2018-01-28 14:38葉立群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沈陽110031
名作欣賞 2018年17期
關鍵詞:寶林書法理論

⊙葉立群 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 沈陽 110031]

楊寶林是當代著名的學者、書法理論家、書法家,書法文獻學博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教育委員會委員。曾獲第八屆中國文聯(lián)文藝評論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第八屆全國書學討論會一等獎,第三屆遼寧省書法蘭亭獎。2011年和2017年分別在魯迅美術學院、遼寧博物館、遼河美術館成功舉辦個人書法展。

作為古典文學教授,楊寶林在唐詩與《紅樓夢》等領域的研究上頗有建樹;作為書法理論家,他在古代書法理論、書法史,特別是劉熙載書論研究上,不斷推出既有理論深度、文化高度,又具時代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術成果;作為書法家,他已逐漸成為當代學人書法的典范之一,通過學養(yǎng)的持續(xù)提升,將文化的、審美的、藝術的精神不斷注入筆端,在尺幅之間盡顯文墨相兼的美學風范和不溷流俗的精神特質。

近年來,楊寶林的學人書法,已經成為書界乃至學界關注的一個重要文化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的產生,是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學養(yǎng)特別是深厚的書法理論修養(yǎng),更為關鍵的是,他能夠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書法理論融入當代書法實踐,通過對書作內容性的強化、書法美學的重構和對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詮釋,走入了融會古今的新境界。

一、文墨相兼:楊寶林的學人書法

王羲之《書論》云:“夫書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學無及也。”①唐張懷 《書議》云:“論人才能,先文而后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雹谠趥鹘y(tǒng)文化中,書法與文化修養(yǎng)是密不可分的。楊寶林為學者出身,他學書,走的是先文后墨的路徑;對于他的書法特色和藝術成就,以文墨相兼點題,可謂切中肯綮。

楊寶林由文入墨,以墨弘文,近年厚積薄發(fā),特色彰顯。最能代表他的成就和特色的,當屬2011年和2017年兩度書展的書作,尤以2017年書展中八個版塊的作品為最佳。

在“遼寧書史”板塊,他以《韓擇木四條屏》等16件作品,勾勒了遼寧書法史,穿越時空,以書法的形式追蹤遼寧書法大師的足跡,激活了遼海文化的精魂;“詮釋融齋”板塊,共10件作品,以手卷、對聯(lián)、讀書筆記的形式書寫了研究劉熙載的心路歷程,既見學人書法之神韻、風骨,又見中國書學理論之精深博大;“飲水思源”板塊共有《贈叢文俊先生八言聯(lián)》等4件作品,逸筆草草,傳遞著無限意蘊,于空靈清潤中見拳拳之心;“情系盤錦”板塊,以賦的形式書寫在他生命中留下重要印記的盤山縣;“走進紅樓”板塊,有對聯(lián)、隨筆、學術短論和《紅樓夢》詩詞解讀等8件作品,他憑借敏銳的藝術感知力和對社會人生的深切體驗,以書法的形式書寫了對《紅樓夢》內涵的深刻理解;“尋夢蘭亭”板塊,有集蘭亭聯(lián)、詠蘭亭詩、學術短論、隨筆等共9件作品,既傳遞了追蹤書圣、夢圓蘭亭的文化之享,又表現(xiàn)了從王羲之書法中所領悟的圓熟的藝術技巧;“抱樸心畫”共16件作品,內容全部為其書法觀。漢楊雄云:“書,心畫也”③,這一板塊是楊寶林以書法形式所展現(xiàn)的對書法至境的理解,其古雅的書風,優(yōu)美的意境,反觀著書家的內心;“詩文擷珍”板塊,書寫古代時賢詩文,盡顯尚古出新的藝術追求。

由上述代表性作品可見,楊寶林的書法功底深厚,技法豐富。他以厚重博大的學養(yǎng)為底蘊,博采各家之長,既端莊大氣,樸茂厚重,又點畫飄逸,體勢奔放。更為重要的是,他的書法充滿著當下書壇較為缺乏的“風化韻流”④的文人氣和書卷氣,表現(xiàn)出至為高遠的格調、氣味與氣象。

二、含英咀華:楊寶林的書學研究

韓愈《進學解》云:“沉浸郁,含英咀華”⑤,意為體味經典的精義。楊寶林的書學研究,基于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特別是古典文學修養(yǎng)及研究古典文學的學術訓練,能夠做到優(yōu)游涵泳,含英咀華。他以理性的思維、開闊的視野、審美的精神,通過對古代書論、書法史的研究,初步完成了自身的書學理論體系建設。

楊寶林的書學研究共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劉熙載研究。劉熙載為清代著名學者、中國古代書學重鎮(zhèn),以辯證論藝著稱,被譽為東方的黑格爾,其代表性理論著作為《藝概》,《書概》為其中論書的部分,以“舉此以概乎彼,舉少以概乎多”⑥的方法,精辟而辯證地闡述了中國書法理論。楊寶林對劉熙載的研究,兼顧了其書法理論、作品和行跡,以“大文藝觀”為立論,通過對以《書概》為核心的書法理論的剖析,深入闡發(fā)了中國書法的哲學基礎、文化傳統(tǒng),書家的修養(yǎng),書法的美學精神與藝術風格等。二是遼寧書史研究。全面梳理了遼寧書法發(fā)展的脈絡、書家成果和藝術風格,發(fā)掘和考證了諸多被歷史灰塵遮蔽的書家和作品。如他所考證的唐代書法家韓擇木是遼寧義縣人這一成果,將遼寧書法史提前了五百年。三是古代書法美學與理論研究。對清代碑學的理論內涵與實踐價值,對書法的意境、技與道、神采與形質、天然與功夫、美與丑、雅與俗等審美范疇內的問題,均做了具有學術高度的分析與論證。四是對當下書壇生態(tài)和書法創(chuàng)作中傾向性問題的研究。重點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論深度、實踐和問題導向的研究成果。

三、融會古今:理論對實踐的指導

楊寶林的學人書法和書學理論研究成果,是當代文化藝術領域中一種獨特的精神存在。這種存在的重要價值,不僅僅在于藝術和理論的本身,還體現(xiàn)在理論對于藝術實踐的指導。楊寶林書法成就的取得,與他對傳統(tǒng)文化和書法理論精華的有效汲取有著重要聯(lián)系。他能在學書中理性把握藝術傳統(tǒng)與藝術規(guī)律,“挹其菁華”,“存精寓賞”⑦,“體合造化而生成之也”,達到“學書之至”⑧。

在楊寶林的書學理論研究中,最具深度與高度,且最具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內容,一是對文墨相兼的闡釋;二是對技道觀、兼容觀的理解;三是對以自然、含蓄、真率為核心的書法美學觀的闡讀與生發(fā)。

作為具有中國傳統(tǒng)風范的知識分子,楊寶林所理解、闡釋和實踐的文墨相兼,首要在于源自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的人格修養(yǎng),核心在于學養(yǎng)。張懷 《文字論》云:“文則數(shù)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⑨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云:“世之小人,書字雖工,而神情終有睢盱側媚之態(tài),不知人情隨想而現(xiàn),如韓子所謂竊斧者乎,抑真耳也?然至使人見其書而猶憎之,則其人可知矣?!雹鈩⑽踺d在《游藝約言》中提出:“善書者不出廉、立、寬、敦四字。然則欲從事于書,莫如先師夷、 。不然,則頑懦鄙薄之書,且將接跡于世也?!盵11]楊寶林在研究中既認識到了“書法人品論”的局限性,又特別強調人格修養(yǎng)是書法文化得以發(fā)揚的基礎,崇尚文人之風骨。關于學養(yǎng),同樣是中國傳統(tǒng)書論中所特別強調的,蘇軾在《柳氏二外甥求筆跡二首》中云:“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12]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強調書家的學養(yǎng):“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盵13]澤古深者書自工,作為古典文學教授的楊寶林,具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外以儒修其身,內以道治其心,并力倡與古為徒,追求文質彬彬。他在深研古代書論,考察當代書法狀況后,指出了書法文化缺失、重形式輕內容等問題的存在。同時身體力行,完成了大量原創(chuàng)內容的書法作品。他的作品,遵循了“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圣哲之學”[14]的古訓,神、氣、骨、肉、血五者兼?zhèn)?,且極具溫柔敦厚之風和超然飄逸之氣。

技與道的關系,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重要命題之一,也是傳統(tǒng)書論的重要范疇。蘇軾在《跋秦少游書》中論及:“技進而道不進,則不可,少游乃技道兩進也。”[15]元郝經《論書》:“然從技入于道,凡有所書,神妙不測,盡為自然造化,不復有筆墨,神在意存而已?!盵16]劉熙載的技道觀,同樣有著獨到的見解。根據(jù)楊寶林的理解,劉熙載技道并重,但強調書法先要有法,再由有法過渡到無法,先要有為,再由有為過渡到無為,從而達到技進乎道的目的。楊寶林學書,“不為無法,而妙處不在法”[17],始終遵循以“二王”為主體的謹嚴法度,時時恪守古訓古法,又不為定勢所限,取法多元,博采兼收,追求無窮變化,脫舊出新,獨樹一幟。他的書法,沉著頓挫中見變化牽掣,于平正中見奔放,于規(guī)矩中見飄逸,既存樸質書風,又現(xiàn)妍美流變,逐漸進入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審美至境。劉熙載辯證論藝,對于矛盾、沖突的事物,有著通變和兼容的傾向。在對劉熙載等的研究中,楊寶林進一步厘清了長期游離甚至對立的碑學與帖學的關系:“合之兩美,離之兩傷”[18],碑帖兼容,也許是中國書法的最佳出路。因此,他習書從帖學入手,盡得帖的流美,又吸納碑學之精華,兼得碑的厚重。風神骨氣和情趣意蘊兼?zhèn)?,形成了既圓融渾樸,又宏逸秀潤的美學風格。

漢字書法藝術,是博大、厚重的,也是千姿百態(tài)和不拘一格的,與之相關的美學觀,同樣因時、因勢、因人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鞍压P抵鋒, 乎本性”[19],楊寶林認為,劉熙載書學的審美崇尚,是將所積淀的中國文化精神、傳統(tǒng)的書法美學精神與個人美學趣味相融后所形成的觀念體系,其核心是書法美在自然、含蓄和真率。劉熙載追求本色、自然,提出“學書者始由不工,繼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極也”[20],認為文不修飾就是修飾到了極點。他指出,書法的含蓄主要表現(xiàn)在筆法與格調上,反對書家過分呈才使氣,筆畫真力彌滿而不外顯,則含蓄蘊藉,引人深思。他深知“‘真率’二字,最為難得”[21],恪守“詩可數(shù)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22]的原則。真率,是其為人為文的至高追求。楊寶林書法所呈現(xiàn)的美學精神,與他所理解的劉熙載的審美崇尚高度契合。他在習書過程中,不斷體味傳統(tǒng)書論中所蘊涵的審美元素,并通過吸納精華、剔除糟粕而使自身的書法審美空間得以重構,并以至理、本性、真情為統(tǒng)領,不刻意求工,以天真爛漫為師,逐漸進入了澄明、高曠的美學境界。

可以說,楊寶林書法創(chuàng)作的成果是其理論成功的重要注腳。他以優(yōu)秀傳統(tǒng)書法理論指導實踐的學書路徑,對于當代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乃至如何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均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價值和借鑒意義。

①⑧[19]戴丕昌、范鄉(xiāng)之編譯:《古代書論選譯》,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頁,第224頁,第37頁。

②⑨ 欒保群主編:《書論匯要》(上),故宮出版社2014年版,第166頁,第167頁。

③ 周積寅:《中國歷代畫論:掇英·類編·注釋·研究》,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年版,第79頁。

④ 何紹基:《何紹基書論選注》,湖南美術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頁。

⑤ 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古文觀止》,崇文書局2010年版,第308頁。

⑥[20][21][22]劉熙載:《藝概箋注》,貴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6頁,第437頁,第422頁,第165頁。

⑦ 孫過庭:《書譜》,中國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頁。

⑩[15]張春林編:《蘇軾全集》(下),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4頁,第1438頁。

[11]劉熙載:《劉熙載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75頁。

[12]張春林編:《蘇軾全集》(上),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頁。

[13][17]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頁,第38頁。

[14][16]包備五:《中國歷代書法論文選讀》,齊魯書社1993年版,第178頁,第230頁。

[18]楊守敬:《評碑評貼記》,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頁。

猜你喜歡
寶林書法理論
書法
書法欣賞
小學語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書法
書法欣賞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吳寶林
都是短信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