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
【摘要】 智慧課堂,是祝耀安老師在他的著作《大數(shù)據(jù)時代中學語文智慧課堂行動與思考》中提出的,它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終身發(fā)展智慧的高效課堂。智慧課堂教學是師生面臨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靈活、迅速、準確的判斷與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F(xiàn)行的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把讀寫能力放在了首位,新教材把讀寫能力列為高中階段最重要的能力,而閱讀能力的直接影響寫作的能力。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課內(nèi)古詩文、現(xiàn)代文閱讀,進而喜歡上課外古詩文、現(xiàn)代文閱讀,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呢?本文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智慧課堂 閱讀興趣 激發(fā)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1-060-02
語文教學以思維發(fā)展與品質(zhì)核心素養(yǎng),強調(diào)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多項綜合的實踐能力,閱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當今社會也倡導全民閱讀,呼吁每個公民行動起來,廣泛參與閱讀活動。然而,一線的高中語文老師很多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不愛上閱讀課,也不喜歡課外閱讀?!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于他們而言只是一句口號。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閱讀課,愛上課外閱讀呢?我想,老師可以嘗試打造智慧課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先聲奪人
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苯虒W情境的創(chuàng)設正是觸及學生的情緒和精神領域,從而把學習活動變成學生的精神需要。
教學情境是指利用具體的場所(教室環(huán)境)、景象(課文文境)、境況(學生心境),來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教學。教學情境要從教學的需要出發(fā),制造和設定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
學生對閱讀課不感興趣,與老師的教學情境設定有直接關系。也就是說老師沒有從境況(學生心境)考慮,未能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因此,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共鳴,閱讀教學就需要充分利用教室環(huán)境——多媒體教學平臺。老師可以把從網(wǎng)絡上精心收集的相應的古詩文或現(xiàn)代文的朗誦、歌曲,在課堂播放給學生聽。這些作品,通過名家專家藝術家的演繹,在學生眼中已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文字,而是一個個引人入勝的跳躍的音符。先聲奪人,用“聲音”來打動學生,自然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滿腔熱情地投入學習生活,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記得上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在網(wǎng)上下載了不少相關的朗誦、歌曲。最后我選定了由羅軍演唱的版本。這一個版本沒有改動蘇軾的一個詞,又配上了由梁朝偉、林志玲、金城武主演的電影《赤壁》中的鏡頭,整個的情境設定與教學內(nèi)容完美吻合。課文導入我直接用多媒體教學平臺播放了這個MV,結果,不出我所料,學生看到熱血沸騰,歌曲播完了,還意猶未盡,不少人都在哼唱。于是我根據(jù)視頻,提出了問題,自然而然進入詩詞教學,學生也是興致勃勃,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走進生活,刻骨銘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富有激情的課堂能激起學生渴求知識、努力學習的激情,調(diào)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我想,所有語文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是激情四射的,學生的熱情是高漲的。但現(xiàn)實卻是——語文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力竭聲嘶,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特別是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其實,作為園丁的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園圃中的花草樹木,他們需要的養(yǎng)料是什么呢?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課堂,不應該是我們成年人刻意編造的,也不能遠離學生生活、身邊鮮活的現(xiàn)實。它可以在教室內(nèi)也可以在教室外。事實上,我們可以把教育教學與學生的生命和生活體驗結合起來,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課文的內(nèi)容?!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一次的真實體驗效果是我們老師講無數(shù)遍都無法比擬的,這樣的體驗刻骨銘心。
所以,上梁思成的《中國建筑的特征》時,講清課文思路后,對于“斗拱”、“飛檐”“舉架”等等術語學生不明白,我直接帶學生參觀學校的“農(nóng)民起義舊址”、“校友亭”,讓學生自己去看去觀察;上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我讓學生觀察學校的大榕樹換葉子的情況,又帶學生去學校的生物園,感受南國之秋“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渾渾沌沌就過去了”的特點?!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不人為地把課堂與生活“劃割”,我們的閱讀課堂必然是激情的課堂。學生也會在一次次的體驗中,反復閱讀、咀嚼、品味文本,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的閱讀教學,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水平、表達能力也必然得到提高,更有助于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
三、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如果教學是一場美食擂臺賽,我們老師就是去打擂的大廚。面對我們的評委,也就是我們的學生,我們用什么來吊起他們的胃口,將自己的課堂調(diào)制成鮮美可口的佳肴呢?我想,最好的調(diào)料就是老師的智慧,老師智慧的教帶動學生智慧的學。
于閱讀教學來說,語文老師智慧的教顯得尤為重要?!胺謹?shù)論英雄”的應試教育,長期以來給了眾多學生和老師一個錯覺,認為閱讀教學無非就是把一篇文章解剖地面目全非,然后是各種手法作用的分析,答題步驟的落實,答題技巧的傳授等等,千篇一律,毫無吸引力。閱讀課對老師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公式化的流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
誠然,掌握答題技巧、考試考取高分,這是閱讀教學不可避免的目標。但,我們老師不應該只局限于此。因為,這只是閱讀教學最表面的東西?!靶抡n程標準”把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的能力明確為聽說讀寫的能力,簡單來說實際就是讀與寫的能力。因此,想讓學生喜歡你的閱讀課,那我們老師就要智慧的教,要把閱讀課上成真正的有語文味的課,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閱讀能力、交流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應用觀察能力;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把讀與寫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由課內(nèi)課堂閱讀教學到課外名篇名著閱讀,汲取文化精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立德樹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
上《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時,我把學生分成了六個小組,讓學生在閱讀理解內(nèi)容、人物性格后,組員討論合作探究把“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歡”三個故事改編為3到5分鐘的小劇本,并且選出代表進行演繹,最后由師生一起選出最佳表演小組,老師還為學生頒發(fā)特制的獎狀。這樣的教學安排,同樣是用三個課時,但明顯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教師成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很多同學看完表演還興致勃勃,紛紛在課后閱讀了完整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在班上掀起了閱讀《史記》的熱潮。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不是傳統(tǒng)的以完成教師的教為核心而展開,而主要是圍繞學生的學來進行,突顯學生主體地位。這樣的課堂,學生又怎么不喜歡呢?
除寫劇本以外,寫讀后感、好書推介也是促進學生愛上閱讀、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方法。當然,這個好書推介頻率不宜太高,一個學期閱讀一本書就足夠了,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去閱讀。寫好推薦語后,老師可以安排時間,讓學生到講臺上推介自己的閱讀的書籍。記得我們班去年的好書推介課,成為了同學們最期待、最喜歡的語文課。而且,這樣的推介,往往會引發(fā)閱讀連鎖反應:你借我的,我借你的,一個學期下來,同學們的閱讀量劇增,閱讀氛圍很濃厚。
贊可夫說:“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里進行的?!崩蠋熤挥杏眯母形?、探索,才能把語文閱讀課打造成學生喜歡的智慧課堂,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高,終身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就并非難事!
[ 參 考 文 獻 ]
[1]祝耀安.大數(shù)據(jù)時代中學語文智慧課堂行動與思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5(7).
[2]賴新元.教師的課堂管理藝術.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10).
[3]王曉華,葉富貴.中外教育史.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