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 300350)
心理疾病( mental illness )是指個體在內在各種致病因素影響下,大腦機能活動發(fā)生紊亂,導致個體心理和行為障礙。心理疾病常導致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出現紊亂。心理疾病在大學生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調查發(fā)現,安徽省合肥市高校中有23.7%大學生存在中等以上心理障礙。這些存在心理危機的大學生急需專業(yè)心理援助。但是,大學生對專業(yè)心理援助機構,比如,高校內的心理咨詢中心的求助率不高,愿意尋求專業(yè)心理幫助的學生僅占1.46%。許多心理疾病患者本可以接受治療,但是卻回避治療,降低治療依從性。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疾病污名(stigma of mental illness)。Mojtabai等人在一份大規(guī)模的、全國代表性的患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樣本研究中發(fā)現,有97.4%的患者在態(tài)度上回避尋求治療,其中9.1%的患者提及污名。另外,81.9%的患者因為對尋求治療的回避態(tài)度而導致過早退出治療,其中21.2%的患者提到了污名。不僅患者自身存在心理疾病污名,公眾也存在心理疾病污名。大多數公眾不了解心理疾病的界定、分類以及其診斷標準等,常常給出現心理問題的人貼上“心理疾病患者”標簽,給他們“打上”“不受歡迎的”、“危險的”、“無能的”等負性印記,對他們產生疏離、偏見、歧視等反應,因此而造成心理疾病患者即使治愈,疾病癥狀得到控制,想要回歸社會仍面對著巨大的阻礙,污名的負性作用依然存在。雖然心理疾病本身是有害的,但與其有關的污名進一步增強了它對個人、家庭、疾病的治療以及整個社會的傷害。
“污名”(stigma)一詞最早源于古希臘,是指刻在奴隸、罪犯或叛徒身上的標記或符號。后來有研究者將污名定義為個體被貶抑、不受歡迎的特征。受污名者具有不受社會歡迎的負面特征,比如身份特征、生理缺陷或者不合規(guī)范的言行等,導致受污名者價值受損、社會身份背貶抑。公眾對這些負面特征的既定認知,形成了對受污名者的刻板印象,以偏見、歧視等反應方式對待受污名者,并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反應。
在許多文化環(huán)境中,心理疾病都是一種受貶抑的特征,遭受污名。心理疾病污名是指由與心理疾病有關的刻板印象引發(fā)的社會地位喪失和歧視。相較于生理疾病,人們對待心理疾病患者更加嚴苛,更易產生負性評價。由于心理疾病患者常在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出現功能失調的情況,而這些癥狀表現常被公眾認為具有不可預測性、具有潛在暴力危險或存在安全隱患,產生刻板印象,導致對心理疾病患者的憤怒、逃避、社會距離疏遠、偏見和歧視。
心理疾病污名按照污名來源可以分為公眾污名和自我污名。公眾污名是指公眾根據污名對受污名者做出的反應。公眾傾向于將心理疾病與”危險性”、”壞的”等負面評價關聯起來。心理疾病患者比起社會福利求助人士受到更為負面的評價。公眾污名使得受污名者的生活、生存機會減少,在找工作方面、尋找住房方面、婚姻關系方面以及人際社交等方面被歧視。公眾污名也使其家人、朋友收到連帶污名的影響。25%的人曾因他們與心理疾病患者的關系而被人疏遠。自我污名是指受污名者將公眾對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如,“無能”、“危險”、“軟弱”等)內化(如,“我是讓人害怕的”),將偏見和歧視轉向自己,自我貶抑,甚至放棄尋求社會地位。
按照污名是否能被意識到分為外顯污名和內隱污名。外顯污名是指個體能夠意識到自身對心理疾病存在的刻板印象及負面反應。許多關于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采用外顯測量的方法,這些外顯測量方法顯示了人們對心理疾病的原因、治療和結果的消極態(tài)度。精神疾病被認為是穩(wěn)定的、永久的、可控的,而精神疾病患者則被認為是要為疾病負責,應受到譴責。他們被認為是危險的、不可預測的,會引發(fā)公眾的憤怒、恐懼、逃避和拒絕,甚至有時候強制措施被認為是對心理疾病患者的合理方式。使用外顯測量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它是基于自我報告的形式,容易受到社會贊許性的影響,從而反映出個體認為他應該如何去思考,而不是他實際的態(tài)度。這可能導致個體對心理疾病污名態(tài)度的低估或漏報。另外,外顯測量受限于個體的意識,因此需要充分而正確的內省和自我認識。因此外顯測量不能準確地反映人們對心理疾病的真實態(tài)度,不能提供給關于污名的準確描述,因此應該用更內隱的方式加以彌補。心理疾病內隱污名是指個體對心理疾病的產生無意識的消極態(tài)度和行為反應。心理疾病內隱污名通過間接測量進行研究,如,內隱聯想測驗、簡式內隱聯想測驗、啟動任務、生理心理評估等。這些方法可考察個體對目標刺激的真實態(tài)度。研究發(fā)現心理疾病患者傾向于自動地將“心理疾病”與“責任性”、“羞恥”、“罪惡”等詞聯結在一起。公眾對心理疾病患者不僅存在自動化羞恥反應,還存在自動化恐懼反應。陳曉慧發(fā)現大學生普遍存在內隱心理疾病污名。
心理疾病污名受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跨文化研究發(fā)現,英國和巴基斯坦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對心理疾病外顯污名程度存在差異,巴基斯坦青少年傾向于心理疾病是因為超自然或不道德的生活方式,英國青少年更有可能指出符合科學的原因。與英國護士相比,中國護士對心理疾病表現出更高的外顯污名化。中國人對心理疾病病因的看法是多方面的。它被認為是違反祖先或社會規(guī)范道德的,因此患者的家庭也應對此負有責任;被歸因于遺傳或祖先的不當行為,以致于在傳統(tǒng)上患者本人甚至是其兄弟姐妹都不得結婚。人們還會從宇宙力量、神靈或祖先的憤怒,魔鬼和狐貍,荷爾蒙,飲食,腦功能損害,甚至是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解釋心理疾病。中國人對心理疾病的態(tài)度與“面子”有著密切關系。因為不想“丟面子”,越是強烈地想掩飾自己被暴露的“恥辱”,心理疾病污名感就越強烈。人們在尋求精神幫助方面,存在強烈的抵抗和極度延遲。較輕的心理疾病被視為生理疾病來治療。對于嚴重的心理疾病,中國家庭要經歷兩個階段的求助行為。預診斷階段通常是冗長的,會經歷家庭關注、保護、使用內部資源,最后尋求外部幫助。之后是一系列的住院治療,家庭開始變得絕望、無法容忍,最終導致遷怒和排斥患者。
從文化、社會、歷史的角度來看,心理疾病污名不僅是單個個體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是具有傳播性的。人們對心理疾病的態(tài)度與中國高質的精神衛(wèi)生服務相沖突。公眾越來越意識到精神衛(wèi)生保健的重要性,其覆蓋范圍在不斷擴大。但是由于醫(yī)院和社區(qū)的精神衛(wèi)生服務和康復項目仍有限,心理疾病知識的宣傳和培訓較少,尤其是“好面子”、“家丑不可外揚”等傳統(tǒng)思想影響,心理疾病的公眾污名依然顯著,心理疾病患者的求助行為受到較大阻礙。當前高校大學生面對心理疾病時,也存在類似現象。研究發(fā)現,相對于漢族大學生而言,苗族大學生表現出更高的心理疾病污名化,苗族大學生對心理疾病患者表現出更強烈的負面情緒反應和更高的歧視傾向,他們更加拒絕、排斥或忽視心理疾病患者。研究者認為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導致苗族大學生更加害怕和拒絕心理疾病患者,更傾向于與心理疾病患者保持社會距離。研究者認為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可從苗族文化關于心理疾病的解釋中略見一二,長久以來,苗族人信奉鬼神,并且會借助鬼神進行善惡判斷,心理疾病或精神病的出現就是惡鬼在作祟,苗族大學生害怕心理疾病患者,很有可能是隱約擔心心理疾病患者身上的魔鬼,進而與心理疾病患者保持社會距離。
大學生具有較高的認知和辨別分析能力,正確的引導可消除個體偏見。通過書籍、網絡、講座、板報、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理影片展析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澄清心理疾病的界定、分類、評估診斷和治療等,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問題,理解心理疾病的成因,明確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心理問題的正常性,理性對待心理問題。陳曉慧研究發(fā)現非心理學專業(yè)大學生比心理學專業(yè)大學生內隱污名程度更深,可見,心理健康知識有助于減輕心理疾病內隱污名。再者,借助朋輩力量,廣泛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發(fā)揮大學生群體朋輩互助力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與出現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接觸,使其了解心理疾病患者的被疾病困擾的痛苦以及戰(zhàn)勝疾病不斷成長的勇氣,改變對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打消對心理疾病患者的偏見和歧視。
社會群體是指通過一定的社會互動和社會關系結合起來并共同活動的人群集合體,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之一。社會群體是個體和社會之間的橋梁,當個體出現群體認同感,意識到自身屬于特定的社會群體,能夠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如果缺乏群體認同,個體就會陷入困境,產生悲觀、痛苦、自卑、無助等一系列負面的情緒反應,甚至影響其身心健康。公眾將心理疾病污名化,認為心理疾病患者是“與眾不同”的,對其產生偏見和歧視,其本質也將心理疾病患者排除在群體之外。事實上公眾污名對個體的影響不總是直接的,其影響效應發(fā)揮的前提是個體將之內化形成自我污名,進而對個體行為反應產生影響。公眾污名被患者內化,心理疾病患者更加無法在群體中找到定位,無法獲得認同感。佐斌和艾傳國研究發(fā)現,群體認同對自我污名具有負向預測作用,個體的群體認同感越高,自我污名程度越低。因此可以通過提高個體的群體認同,使個體所能夠感知到的群體接納程度增強,那么個體在面對心理疾病時所知覺到的污名感將會降低。個體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不僅是受到外在群體的影響,也有其內部發(fā)展動力。所以在在關注個體的群體認同的同時,也應關注個體內在力量,如個體的自尊。個體的自尊也與心理疾病污名關系密切。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在自尊與專業(yè)心理求助態(tài)度之間起完全中介作用,這提示我們可以從提高大學生自尊水平,例如,積極評價自我、悅納自我等,降低大學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水平,改善大學生專業(yè)心理求助態(tài)度(黃霽虹, 2015)。
許多研究都發(fā)現心理疾病污名是影響個體尋求心理幫助的一個主要原因。心理疾病污名越輕,個體越積極地尋求專業(yè)心理幫助;個體尋求心理幫助的態(tài)度越積極,心理疾病污名越輕。個體心理疾病污名程度越高,對與心理疾病患者有關的疾病和求助行為的偏見和歧視越嚴重。那么當個體自身出現心理疾病時,越不愿意去主動求助,其心理問題將無法得到解決。與公眾污名相比,自我污名更多地是對自身的認知和態(tài)度,因此,必須降低或者消除個體對心理求助的污名感,敢于自我暴露,敢于直面自我,一旦發(fā)現自己出現心理問題,要勇于接納事實,敢于挑戰(zhàn)對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打消偏見和歧視,積極尋求專業(yè)心理幫助。另有研究表明,求助經歷會影響對患者進行心理求助。不接受治療的人比接受治療的人污名感更強烈。相對于沒有心理求助經歷的人,接受過心理幫助的人污名感更低,能夠更加積極求助;即使是具有間接心理求助經歷,也會對降低心理疾病污名,積極尋求心理幫助具有促進作用。
武志紅和梁寶勇通過團體輔導來減輕學生的自我污名,結果發(fā)現,經過有效的團體輔導干預后,大學生心理疾病污名感降低,尋求專業(yè)心理幫助的意向增強。因此,應對心理疾病污名,還可以通過團體心理訓練的方式,重建其對心理疾病的認知,正確看待心理疾病,擺脫心理疾病污名的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