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僖,姜同絢
(西華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買地券(地券文碑)是中國古人安葬亡人時使用的一種明器。作為隨葬品,它以地契形式置于墓中,是生者為死者在陰間買下的一塊棲身之所的證明。買地券亦稱冥契、幽契,源于東漢時期,由買地契約演變而來,唐宋以后傳布于大江南北。買地券最初只是作為死者領(lǐng)有陰間土地的憑據(jù),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寫或筆寫于磚、鐵、鉛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對買地券中語詞進(jìn)行抉發(fā)、詮釋、舉證,既便于弄清這些詞語的源流,又對古籍整理及大型辭書的編纂有所裨益。
喪葬活動是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生者為安葬亡者而進(jìn)行的相關(guān)禮儀習(xí)俗行為是喪葬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近年來買地券資料的不斷出土和整理為我們探究金人喪葬禮俗提供了大量可靠依據(jù),其記載著大量零散但卻十分詳實的明人喪葬禮俗信息,成為我們研究明代喪葬禮俗的重要資料。筆者將對《成都出土歷代墓銘券文圖錄綜釋》中出現(xiàn)的“安厝”“歸窆”“還山”“窀穸”“歸殯”這五個關(guān)于下葬的詞語進(jìn)行考釋,并根據(jù)在該書中出現(xiàn)的時間先后順序進(jìn)行排序,而原材料沒有現(xiàn)代標(biāo)點,為方便閱讀和說明,筆者暫且為之加上現(xiàn)代標(biāo)點符號,望方家正之。
該詞出自明萬歷九年《馬朝儀等為張氏買地券》:
今萬歷庚辰年,正月十六日丑時奄逝,不遑安厝。
“安”,可為安放之意。如《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楊叛兒》:“歡欲見蓮時,移湖安屋里?!?/p>
“厝”,《說文·廠部》:“厝,厲石也。從廠,昔聲?!盵1](P1787)“厝”,福建沿海及臺灣人稱家或屋子為厝,如清代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賦餉》:“瓦厝、草厝,共征銀一千二百四兩零。”也可作為下葬之義單獨使用,如出自明萬歷十年《呂氏三買地券》:
自奄逝,未卜塋墳,夙夜憂思,不遑所厝,遂命日者擇此崗原。
“厝”單獨使用時,在古籍中出現(xiàn)的如:
(1)野有露骨,無土地以厝窀穸。(宋·王禹偁《送鞠仲謀序》)
大概意思是荒野外的尸骨,因為沒有土地而不能得以安葬。
(2)壬子七月,瀕海之處潮沒,凡棺之未葬者,或殯于室,或厝于野,俱隨潮涌去。(清·王應(yīng)奎《柳南隨筆》)
大概意思是七月份潮水來臨,棺材還沒有安葬的,要么就停放在室內(nèi),要么停放在野外,要么就被潮水帶走了。
而從“厝”的殯葬之義看,“安厝”一詞,詞義重心便在“厝”字上;從“厝”的房屋之義看,“安厝”便可理解為安葬的委婉說法。該詞在古籍中出現(xiàn)了不少。如:
(3)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孝經(jīng)·喪親》)大概意思是占卜好吉祥的地方后就安葬。
(4)兩柩雙魂,未遑安厝。(唐·吳少微《為任虛白陳情表》)
大概意思是兩架棺材都還沒來得及安葬。
但是,除了安葬之意,“安厝”還有停放靈柩待葬之意。如:
(5)二小人舁一棺入,僅長四寸許,停置凳上。安厝未已,一女子率廝婢數(shù)人來,率細(xì)小如前狀。(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妖宅》)
大概意思是兩人抬著一大概四寸大的棺材進(jìn)來,停放在凳子上,還沒安葬,一女子就領(lǐng)著幾個小廝婢女進(jìn)來了。
(6)且說賈政等送殯到了寺內(nèi),安厝畢,親友散去,賈政在外廂伴靈,邢王二夫人等在內(nèi),一宿無非哭泣。(清·曹雪芹《紅樓夢》)
大概意思是賈政等人把棺材送到了寺廟里,安葬完,親朋好友離開了。
由此,“安厝”之義可為安葬,也可為停放靈柩待葬。
該詞出自明萬歷十六年《劉德智墓志銘》:
是歲孟夏月之廿九日,歸窆于□廓外。
“歸”字義項眾多,《廣雅·釋詁一》:“歸,往也?!庇帧夺屧b三》:“歸,就也。”如《詩經(jīng)·曹風(fēng)·蜉蝣》:“心之憂矣,于我歸處。”而在構(gòu)成該詞“歸窆”中的“歸”,正是偏此義。
“窆”,《說文·穴部》:“窆,葬下棺也。從穴,乏聲。”[1](P1385)“窆”字本身就有葬時下棺于墓穴之義,可單獨使用。出自明萬歷二十二年《內(nèi)江府奉國淑人王氏墓志銘》:
左有青龍之盤繞,右有白虎之伏旋。地靈人杰,王氏以積福而得窆于此焉。在古籍中出現(xiàn)的如:
(1)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唐·韓愈《祭十二郎文》)
大概意思是說裝殮的時候不在他的棺材的旁邊,下葬的時候我又也不在他的墓穴的旁邊.
(2)至寶雞西界館,窆諸旅逝之人,天下譽(yù)為君子之道也。(唐·范攄《云溪友議》)
大概意思是說到了寶雞西界館,把各在途中去世的人都安葬了,天下人都稱贊這才是君子的做法。
而其作為名詞,也可指墓穴。如《說苑·修文》:“死而后治兇服,衣衰,飾脩棺槨,作穿窆宅兆。”“窆”也泛指埋葬。如南朝齊蕭賾《加恩京師二縣詔》:“窆枯掩骼,義重前誥。”“窆”字作為通假字通“貶”時,就不再贅言。
“歸窆”一詞,詞義重心便在“窆”字上。該詞在古籍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如:
(3)用大葬之禮,歸窆于磁州昭義縣磁邑鄉(xiāng)北原。(唐·白居易《唐故虢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崔公墓志銘》)
大概意思是說用大葬的禮儀,安葬在磁州昭義縣磁邑鄉(xiāng)北原。
(4)汝父子扶櫬歸窆。(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娥》)
大概意思是說你父子兩人扶著靈柩把它葬了。
(5)則夫或以無財輕其婦,婦或以無財輕其夫,而夫婦之道必不能終,此薄俗之最當(dāng)維挽者也,喪禮喪葬,自殯殮以至歸窆。[2](清光緒三年刻本《善化縣志》)
大概意思是說喪禮喪葬完,為死者更衣下棺,然后埋葬了。
(6)喪京設(shè)賓饌,孝子稽顙澎,謂之“謝吊”。扶摳歸窆,謂之“送喪”。(清光緒三十四年刻本《奉化縣志》)
大概意思是說扶著靈柩把它葬了,稱為“送喪”。
由此,“歸窆”之義為埋葬。
該詞出自明萬歷二十五年《張時德等為羅氏二買地券》:
亡于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時,故未曾還山安葬。
“還山”有致仕退隱之義,在方言里也有死后葬于山上之義?!抖Y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睋?jù)武平縣境內(nèi)各山村死亡文化的記載,舊時,埋葬要選好日子,且要家中有錢,子孫歸齊,缺一不可,此時就得把尸體放進(jìn)棺材后存在祠堂里或庵廟里,這叫“存柩”。存放時間要看家中情況,等到家中有錢了,子孫歸齊了,再選好日子,選好山頭(埋葬地點),才扶柩還山。[3]而據(jù)《龍川縣志》記載:“封棺出柩時,兒子跪求族長,外家允許后,抬出場院,子孫、族戚分別舉行祭奠,三跪九叩,宣讀祭文,鳴鑼擊鼓放鞭炮,以旌軸龍獅送往墓地,俗稱‘還山’。”鄒崇光《鄒崇光信札》中也有提到:“嗚呼!母兮生我顧復(fù)多方,如地之德,承載無疆,幸有福壽,少事此堂,忽被風(fēng)折,萱草淪亡,無母何恃,不孝悲傷,桐狀是執(zhí),血淚流長,茲廟還山,哀奠一觴,母靈不睞,來格來嘗!尚饗。”
然而,在浙南閩北一帶山區(qū),人死葬入墳?zāi)?,把風(fēng)水燈接回家中供奉,晝夜長明,香火陪伴。三天后,撤走香火,再將神魂送其墓地,此過程稱之“還山”。
由此,“還山”之義也為下葬,但其單獨使用時,可指還神魂。
值得一提的是,與“還山”相似的還有“上山”“墳山”。查閱古籍,方言里可見“上山”,據(jù)《東莞市厚街鎮(zhèn)志》記載:“人殮前,死者的長子或長孫做孝子,到河涌”買水回來替死者“洗臉一般即日出殯,鼓手佬吹打在前,棺木隨后,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哭泣送殯;親朋持3支香,含哀跟隨。到了村外,棺柩停下,親朋辭柩而回,親人等送柩上山,安葬后,親人各撒上一撮泥土人柩穴。葬禮完畢后,孝男孝女肩荷一棵甘蔗返家?!薄稄V南文史資料集》也記載到:“壯族人凡在外死者,均作外鬼,不能入屋,只能在村旁搭棚停尸,安葬從簡,一般只請道公來念開路經(jīng)追靈辭別后就抬上山安葬?!薄洞蠡褡辶?xí)俗》:“壯瑤人還有個習(xí)俗,凡非正常和在外亡故者,均不得把遺體拿進(jìn)屋(有的地方甚至不讓進(jìn)村而在村外或屋外搭棚停棺,經(jīng)過師道驅(qū)傷鬼過油鍋后,方能送上山安葬。”[4]
“墳山”,《中國風(fēng)俗辭典》有記載:“搭蓋墳山屋,是舊時漢族灼一種喪葬風(fēng)俗,流行于全國各地。在舊上海郊區(qū),一般為白粉墻房屋。專供存放棺材之用。”[5]《中國考古學(xué)年鑒》也有記載:“綜合該墓群的葬俗葬式、陪葬品、墓主人體質(zhì)特征等因素,加之與周邊已發(fā)掘漢墓進(jìn)行比對,可初步確定老墳山石板墓的年代早至東漢中晚期,晚至魏晉,為當(dāng)?shù)氐耐林褡迥乖??!盵6]可見,“上山”“墳山”也與下葬有關(guān)。
該詞出自明天啟元年《楊瑞枝等為張氏大買地券》:
今當(dāng)窀穸之辰,謹(jǐn)以三牲九品之儀,全本金剛經(jīng),貳百□印經(jīng)寶馬各一大會,買到后土氏門下天心正穴一所。
“窀”,《說文·穴部》:“窀,窀穸,葬之厚夕也。從穴,屯聲。從先君于地下?!盵1](P1385)其有埋葬之義,多與“穸”字連用。如《晉書·后妃傳上·武元楊皇后》:“于是有司卜占,窀穸有期。”也可作為名詞指墓穴。如:《后漢書·劉陶傳》:“死者悲于窀穸,生者戚于朝野?!逼湟灿醒诼裰x?!都崱せ觏崱?“窀,痤也?!?/p>
“穸”,《說文·穴部》:“穸,窀穸也。從穴,夕聲。”[1](P1386)其有埋葬之義,如宋代謝惠連《祭古冢文》:“輪輪北隍,窀穸東麓,壙即新營,棺仍舊木?!逼渥鳛槊~也指墓穴,如唐代王縉《進(jìn)王維集表》:“魂而有知,荷寵光于幽穸?!?/p>
可見,“窀穸”之義為埋葬。也有另一種說法,《集韻·諄韻》:“窀,長埋謂之窀,長夜謂之穸。”《左傳·襄公十三年》:“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于禰廟者,請為靈為厲,大夫擇焉。”杜預(yù)注:“窀,厚也;穸,夜也。猶長夜。春秋謂祭祀,長夜謂葬埋也?!币簿褪钦f,“窀”之義為厚,也就是長,“穸”之義為夜,“窀穸”就是長夜的意思,而在春秋時期,長夜就是指埋葬。
“窀穸”作為埋葬之意在古籍中出現(xiàn)的如:
(1)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領(lǐng)以歿于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于禰廟者,請為靈若厲,大夫擇焉。(《左傳·襄公十三年》)
大概意思是說如果以大夫的機(jī)靈,臨死前能夠保住自己的頭,那么埋葬之事,就在父廟里進(jìn)行。
(2)干溫冥之禁,非窀穸攸宜。是用相葉永地,其原鳳棲。[7](唐·李陽冰《先塋記》)
大概意思是說禁忌之時不適合埋葬之事。
(3)昔日霸苫塊余生,手澤所及,不忍卒者見。窀穸之事甫競,遂召諸弟敬啟篋衍,得未刻詩十三冊詞二冊,將謀續(xù)刊。[8](清·張興鏞《紅椒山館詩選》)
大概意思是說埋葬之事一完成,就召來各位恭敬地開啟篋衍。
然而,“窀穸”一詞除了下葬之義,可引申為逝世,也可作為名詞當(dāng)墓穴講。作為逝世之義,如:
(4)不幸至于窀穸,用震悼于朕心。(宋·王安石《皇兄承簡追封安定郡王制》)
大概意思是說不幸去世,朕深感哀悼。
作為墓穴之義,如:
(5)玩好窮于糞土,伎巧費(fèi)于窀穸。(宋·范曄《后漢書·趙咨傳》)
大概意思是說好東西好功力都用在了下葬之事上。
(6)窀夕不華,明器不設(shè)。(宋·洪適《隸釋·漢泰山都尉孔宙碑》)
大概意思是說墓穴很簡陋,沒有放置隨葬的器物。
(7)魂冉冉其欲離乎窀穸兮,猶逡巡以鼠思。(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志異八則》)
大概意思是說魂魄好像要離開墓穴,像在徘徊著憂思著。
由此,“窀穸”之義可為埋葬,可引申為逝世,也可為墓穴。
該詞出自明崇禎二年《邵氏墓志》:
歸殯之日,值生南旋索志于生因筆之,以垂不朽云。
“歸”字上文已經(jīng)提到,此處就不再贅述。
“殯”,《說文·歺部》:“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從歺,從賓,賓亦聲。夏后殯于阼階;殷人殯于兩楹之間;周人殯于賓階?!倍斡癫米?“當(dāng)云:尸在棺,肂于西階賓遇之……尸在棺,故從歺;西階賓之,故從賓?!敝祢E聲通訓(xùn)定聲:“從歺、從賓,會意,賓亦聲?!盵9](P4395)其有停柩待葬之義。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庇秩纭都t樓夢》第十三回:“賈珍遂以孫女之禮殯殮之,一并停靈于會芳園之登仙閣?!弊鳛槊~可指靈柩。如《左傳·昭公五年》:“以書使杜泄告于殯,曰:‘子固欲毀中軍,既毀之矣,故告?!币灿新裰x。如《四川諺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雨水早,春分遲,驚蟄殯苕正當(dāng)時。”
“歸殯”一詞,詞義重心便在“殯”字上。該詞在古籍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如:
(1)曰:君未殯,而臣有父母之喪,則如之何?孔子曰:歸殯,反于君所。有殷事則歸,朝夕否。大夫室老行事,士則子孫行事。大夫內(nèi)子,有殷事,亦之君所,朝夕否。(西漢·戴圣《禮記》)
大概意思是說有父母之喪,未殯,而有君喪,去君殯日雖遠(yuǎn),祗得待殯君訖而還殯父母,以其君尊故也。
(2)越數(shù)日,堡中稍定,王氏四出購求烈女,或指示尸處,始得歸殯。其后十一年,烈女母弟又旦中己亥進(jìn)十,在京師述其事,命余為之傳。[10](西漢·劉向《王烈女傳》)
大概意思是說王氏找烈女的尸身找了好幾次找到了,才得以安葬。
由此,“歸殯”之義為停放靈柩待葬。
中國古代的停喪是有嚴(yán)格的時間限制規(guī)定的,據(jù)《禮記·主制》第五:“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舊唐書·呂才傳》:“王者七日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經(jīng)時而葬;士及庶人逾月而已……量事制宜,遂為常式、法既一定,不得違之。故先期而葬,謂之不懷,后期而不葬,譏之殆禮。此則葬有定期,不擇年月?!笨梢娢覈糯鷨试嶂械耐蕰r間的長短是用法律固定了的,就是帝王停喪也只能七個月,一般士庶人等僅“逾月而已?!辈荒苓`背,否則就要受譴責(zé)或懲罰。綜上所述,“安厝”“歸窆”“窀穸”“歸殯”“還山”五詞均與喪葬有關(guān)。總的來說,這五個詞語都比較具體,指葬逝者軀殼,而后一個詞語單獨使用時比較抽象,可指葬逝者神魂。前四個詞語的區(qū)別又在于,“歸窆”專指埋葬,“歸殯”專指停放靈柩待葬,“安厝”可指埋葬,也可指停放靈柩待葬,而“窀穸”之義可為埋葬,可引申為逝世,也可為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