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塘溪鎮(zhèn)中心小學 季建委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qū)等資源”服務于語文教學。如何開掘地方本土文化與作文教學進行有效整合、鏈接,筆者進行了許多嘗試: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塘溪坐落在東海之濱,鎮(zhèn)域內不僅有曲折蜿蜒的菩提嶺古道、山林濃密悠長的黃泥嶺古道、上百年歷史的張家?guī)X古道,還有“寧波香格里拉”之稱的雁村,古色古香的天福禪寺,還有碧波環(huán)繞的堇山梅水……
美莫過于大自然。自然景色皆為學生的習作資源,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去仔細觀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從平常熟視無睹的事物中,去發(fā)掘事物的形式美與內在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之情,實現(xiàn)學生習作表達向自然界開放,與自然融為一體。
如描寫亭臺樓閣、綠樹環(huán)繞的公園美景;描寫古樸典雅、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特色;描寫綠色林海、古樸村落的環(huán)境靜謐……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觀察純凈的家鄉(xiāng)之美,用農村孩童聰穎的心靈去描摹體味自然的感受。
地方特產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讓學生觀看特產制作過程和對一些特產進行品嘗,使他們對這些特產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接下來的習作內容自然會變得豐富多彩。
如塘溪人在春節(jié)時,家家都是自己做湯團,寧波的豬油湯團更是名揚四海。那冒著熱氣湯中漂著的像雪球似的湯團,外面十分光滑,在皮上咬上一小口,黑得發(fā)亮的芝麻餡便從口中慢慢流出,頓時,一股香甜的味道撲鼻而來,把流出的餡吸完,一股濃香在口中彌漫開來,沁人肺腑。細細品嘗,芝麻的香味在嘴里久久不散,回味無窮。
制作過程中的淘糯米、磨米粉、制餡料、裹湯團,學生在體驗制作的過程中,聽家長講解制作技巧及傳說,這樣的習作讓學生學到了許多知識,開闊了視野,深得學生歡迎。
塵封的往事或許早已被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步履踩于腳下,而我認為許多塵封的往事猶如陳釀的美酒有它獨特的甘醇和韻味。塘溪素有“名人之鄉(xiāng)”的美譽,從我們的塘溪走出了許許多多杰出的書畫界人才,“昆蟲怪杰”周堯、“克隆先驅”童第周、“書壇泰斗”沙孟海、“東方梵高”沙耆、“浙派繪畫”第二代代表人物童中燾……豐富的人文資源蘊含著無窮的語文資源。
因此,我積極組織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同時自己也深入進行調查、走訪,和同學們共同學習。我們通過帶領學生采訪名人故居、好友、文獻搜集,電話采訪名人,邀請名人后代來校指導等方式,采集到了上百個鮮為人知的名人小故事,極大豐富了語文教育的素材,也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在這些名人故事中,既有人人皆知的故事,更多的是鮮為人知的名人小故事,如:沙孟海的《城隍廟看字》、周堯的《“拗?!毙≈軋颉?、沙文求的《婚夜練拳》等。并帶領學生創(chuàng)立了梅溪文學社和文學社的刊物——《梅芽》,刊登了大量的名人故事和學生習作。我們還和學生一起,共同開發(fā)了學校課程——《走近塘溪》《走近生物學家童第周》等名人教育系列讀本,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收到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課堂上、調查時,學生儼然成為一個個小歷史學家、小考古隊員,稚嫩的評價卻顯現(xiàn)出獨到的思考。
不同地域所構成的點點滴滴的風俗人情好像灑落在人間的顆顆珍珠,那么,我們如何將這些珍珠串起來形成美麗的項鏈呢?在生活中,學生自己拿著小本本,走家串門,上訪下問。有的研究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有的研究禮儀習俗,有的研究生活習俗,有的研究行業(yè)習俗……由此拉開了開掘民俗風情的序幕。學生們在社會的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勇氣,提高了自己認識社會的能力。純真樸素的鄉(xiāng)情激發(fā)了孩子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在鄉(xiāng)情的歷史長河中他們自由暢游、浮想聯(lián)翩。
人情、鄉(xiāng)情,撥動了學生弘揚鄉(xiāng)土文化的心弦,催生謳歌鄉(xiāng)土文化的幼苗,激發(fā)強烈的創(chuàng)作熱情。
廣闊的農村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資源庫。我們要引導孩子關心、發(fā)現(xiàn)、領悟、認識其中深厚的文化,去關心祖祖輩輩耕耘于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還要和他們一起感受生命的快樂和痛苦.從中領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并將這一切融人自己的靈魂與血肉中,使之成為自我生命的底蘊與存在之根。這就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個豐厚的精神底子,這不正是習作教學的最終本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