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昆雨
(云岡石窟研究院,山西 大同 037004)
高僧曇曜的名字首次見載于史籍,是在梁·慧皎《高僧傳》中:“時河西國沮渠茂虔,時有沙門曇曜,亦以禪業(yè)見稱,偽太傅張?zhí)斗邘煻Y?!盵1](第50冊,P398)慧皎沒有為曇曜單獨立傳,以上21字只是附于“玄高傳”條目下。至于曇曜的籍地、生卒師門等一概不言?;垧ㄊ悄铣捍呱?,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生于齊明帝建武四年(497),卒于梁元帝承圣三年(554)。他撰著的《高僧傳》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的僧傳,完成于公元540年前后,內(nèi)中為漢明帝永平十年(67)至梁天監(jiān)十八年(519)間的257位高僧立傳。因慧皎系南朝人,故僧傳中“緝裒吳越,敘略魏燕”,輕忽北方僧事。事實上,當時南北對峙阻隔,他也未必能夠詳悉北方僧事。
《高僧傳》中關于曇曜記事的缺憾本有望在正史《魏書》中得到彌補,畢竟,曇曜做為北魏一代僧統(tǒng),既有政治地位又有宗教影響力,加之《魏書》新增“釋老志”欲暢論佛道。談佛教,又怎能少了曇曜呢?然而,《魏書》中關于曇曜開篇即言:“沙門曇曜有操尚,又為恭宗所知禮?!庇衷疲骸昂推匠?,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tǒng)。初曇曜以復佛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曇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瓡谊子峙c天竺沙門常那邪舍等,譯出新經(jīng)十四部。”[2](P3035-3037)同樣不涉曇曜身世話題。
魏收,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州)人,生于宣武帝正始二年(505),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天保二年(551),魏收奉敕編撰《魏書》,4年后書成,此時距曇曜太和十年(486)最后一次露面隔70余年。按理說,魏收有條件也有能力找到關于曇曜的一些線索,為什么不去做呢?
有感于“僧史荒蕪,高行明德,湮沒無紀”,唐代丹徒人釋道宣對慧皎《高僧傳》進行了補苴增賡。道宣生于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十月卒,歷隋、唐佛教全盛期。當時南北已經(jīng)一統(tǒng),不存在地域之困、交通之阻。道宣本人用力至勤,遍訪郊郭碑碣,博覽南北國史,編成《續(xù)高僧傳》,除了敘述梁、陳、周、齊以來的高僧以外,還補敘北魏高僧曇曜、曇鸞、道辯、道登等人,緝成正傳。其中《譯經(jīng)篇》列“魏北臺石窟寺恒安沙門釋曇曜傳”,其云:“釋曇曜,未詳何許人也。少出家,攝行堅貞,風鑒閑約。以元魏和平年,住北臺昭玄統(tǒng)。綏縎僧眾,妙得其心。住恒安石窟通樂寺,即魏帝之所造也。”[1](第50冊,P427)一句“未詳何許人也”,宣告曇曜身世終成歷史沉謎。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大慈恩寺始建,釋僧靖邁受玄奘之請,為撰《古今譯經(jīng)圖紀》四卷,其中有“曇耀”稱名,文云:“沙門釋曇耀,恒安石窟通樂寺僧。自少出家,器宇崇峙。風鑒閑約,戒行堅貞?!梁推饺隁q次壬寅,曇耀為昭玄統(tǒng)??傲陱U,欣今再興,自于北臺石窟寺,對印度沙門集諸大德譯《凈度三昧經(jīng)》(一卷)、《付法傳》(四卷),凡二部合五卷?!盵1](第55冊,P360)此處“曇耀”自是“曇曜”之異寫。靖邁,梓潼人,四川簡州福聚寺僧。這段文字中新增了一些內(nèi)容,但畢竟到了靖邁的時代對曇曜已不能詳述了。
曇曜剛一現(xiàn)身,便已入涼州之境。曇曜不是涼州籍僧人,而是入華的外國人,對此學界無異議。
從西晉永嘉之亂到東晉末世的百余年間,中原大地正經(jīng)歷著紛爭擾攘的亂世,各割據(jù)政權兵燹未止,鏖戰(zhàn)方殷。涼州地接西域,南奉晉室,遠離諸王朝之爭,得以保持社會秩序安定,經(jīng)濟豐饒。西來的商人及僧侶因中原戰(zhàn)亂以此為終點,駐錫傳法;中州的儒英、世族以此為流徙避亂之地,尋一份安心。涼州自張軌以后,世信佛教,沮渠蒙遜更是“素奉大法,志在弘道”。永安十二年(421),蒙遜攻克敦煌、高昌,得譯經(jīng)大師曇無讖,此后,無讖在姑臧城主持譯場,涼州遂成為當時中國的譯經(jīng)中心及禪法流播之地。
游方弘化,是僧人宣法的主要途徑。那么,曇曜是在何時進入涼州的呢?前引慧皎《高僧傳》中如是言:
時河西國沮渠茂虔,時有沙門曇曜。
此言很值得玩味。河西國,指的是匈奴族盧水胡酋首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政權,先以張掖為都,永安二年(412)遷姑臧,稱河西王,涼州牧。公元433年,蒙遜死,其子沮渠牧犍亦即“沮渠茂虔”繼位。太延五年(439)七月,北魏攻陷姑臧,北涼滅。由此可知,蒙遜建立并統(tǒng)領北涼32年,牧犍在位僅6年。論影響,自然是開國之父沮渠蒙遜更有聲譽威望?;垧ń榻B曇曜時,不言“沮渠蒙遜”卻稱“沮渠茂虔”,或許慧皎在不經(jīng)意間已陳述了一個事實——沮渠牧犍時代,曇曜到達涼州。
北涼從蒙遜建都張掖開始,一直到牧犍歸降北魏,期間數(shù)次組織大規(guī)模譯經(jīng)活動,譯經(jīng)達82部、311卷,即便北魏大軍即將踏破姑臧城時,由天竺沙門浮陀跋摩主譯、道泰筆受翻譯的百卷《大毗婆娑經(jīng)》仍在沖刺完成。只是,發(fā)生在姑臧城的諸多譯經(jīng)活動,均不見曇曜參與。
看來,茂虔當政的6年時間里,曇曜初入涼土,年紀輕、資歷淺,又師出無門,在注重師承的禪學之地姑臧城,他能受到太傅張?zhí)兜亩Y遇,尋得個立足之地,比起此時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師賢已經(jīng)算很不錯了。同時表明,曇曜這時已具備一定的漢語交流能力。
一般認為,曇曜為罽賓人,但無直接支持的證據(jù)。
罽賓,是漢魏以前的稱名,南北朝時稱迦濕彌羅,今指克什米爾一帶。罽賓盛小乘佛教,主張恪守佛教戒律,注重比丘自身戒律修行。該地域歷史上曾為塞人所占,五世紀初,又遭白匈奴進犯,不堪侵擾的罽賓僧人,多離鄉(xiāng)東游弘法。從東晉至南北朝,入華印度僧人共55人,其中來自罽賓的就有13人。前秦時期,在長安譯經(jīng)的曇摩蜱、僧伽跋澄、僧伽提婆等都是罽賓人。罽賓國雖以小乘教法著稱,但也有大乘方等部的經(jīng)典。
曇曜,“少出家”。由于同出罽賓的弗若多羅、曇摩耶舍、師賢等人也都是少出家,故有人據(jù)此認為“少出家”是罽賓僧人的特點。事實上,“少出家”現(xiàn)象普遍見于當時各國各地:北地人釋慧義,少出家,風格秀舉,志業(yè)弘正;涼州人釋寶云,少出家,精勤有學行;臨清人釋普明,少出家,稟性清純,以讖誦為業(yè)……所以,“少出家”尚不足以成為確認曇曜藉地的依據(jù)。欲探尋曇曜身世,有一個人和一部經(jīng)不可忽視。人,指師賢;經(jīng),為《雜寶藏經(jīng)》。
師賢是罽賓國王種人,他與曇曜先時同處于涼州,后又共同活動于平城。師賢在平城做道人統(tǒng)時,曇曜可能為輔職。和平初,師賢卒,曇曜繼職。二人之間的關系,可謂于風輕云淡中見耐人尋味處。
師賢概年長于曇曜,其實他在涼州期間知名度尚不及曇曜,一生中也沒有留下一紙譯經(jīng)。徙平城初期,師賢仍默默無聞,值玄高因罪被殺后,他才一躍榮升為道人統(tǒng)。做了那么大的僧官,佛教文獻卻不載,活端端地就像生生沒此人此事!若不是《魏書》記載,師賢之名將湮滅于世?!段簳吩疲?/p>
京師沙門師賢,本罽賓國王種人,少入道,東游涼城,涼平赴京。罷佛法時,師賢假為醫(yī)術還俗,而守道不改。于修復日,即反沙門,其同輩五人。帝乃親為下發(fā)。師賢仍為道人統(tǒng)。[2](P3036)
“道人統(tǒng)”一職始置于道武帝天興元年,趙郡沙門法果為首任,明元帝時法果仍任此職,直至泰常(416-423)年中示寂。法果世壽八十余,其后由誰接替統(tǒng)領僧界,史書未載。文成復法后既稱師賢“仍為道人統(tǒng)”,說明太武滅法前他可能已出任此職。
太平真君五年(444)九月十五日,43歲的玄高在平城東隅因誣被殺,追隨他的涼州沙門、尚書韓萬德的門師慧崇一同受誅遇害。次年五月十七日,玄暢倉惶逃離平城,南奔揚州,成為玄高罹難后唯一免災南渡的弟子。
玄高,馮翊萬年(今陜西省臨潼)人,早在西秦國時就受到內(nèi)外敬奉,被崇為國師。進游涼土后,為沮渠蒙遜深相敬事。北魏滅涼后,玄高被拓跋燾的舅父陽平王杜超迎請至平城,對于魏庭來說,玄高歸之平城是一大盛事,它彌補了當年北魏與曇無讖失之交臂的遺憾。玄高既達平城,大流禪化,深受太武信重,此外,崇仰佛法的太子拓跋晃還事高為師。結果后來太子晃被讒有纂承之謀,太武帝心生疑竇,玄高既為太子師,即以教唆太子謀逆罪被羈押殺害。
玄高事件中,師賢、曇曜均不受牽連,說明他們當時處于玄高僧團勢力范圍之外。玄高死后,師賢被任命為道人統(tǒng),成為北魏佛教的領袖。“沙門曇曜有操尚,又為恭宗所知禮”,太子晃師禮曇曜,也是玄高遇害之后的事情。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關中地區(qū)爆發(fā)蓋吳起義。次年二月,太武帝親征平亂,詔令全國滅法。法難時,師賢留在平城以醫(yī)術行世,曇曜選擇去了中山,兩人分道避難,不致同滅。復法十余年后,師賢死了,曇曜接替其職。師賢既為罽賓人,曇曜與其相隨相行、相處相繼,既無師承關系,為同鄉(xiāng)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曇曜一生的光芒全部綻放在了平城,他的成就集中表現(xiàn)在文成復法后的沙門統(tǒng)任上,開窟造像、翻譯佛經(jīng)、改制寺院經(jīng)濟。他“慨前凌廢,欣今載興”,集諸眾僧,廣譯佛經(jīng),以“流通后賢”、“住持無絕”。武州山通樂寺所設的官署譯場,是中國石窟寺最早的譯經(jīng)場。曇曜譯經(jīng)僧團主要人員有吉迦葉、常那邪舍、曇靖以及負責筆錄漢文的劉孝標等。
曇曜在武州山石窟寺組織過兩次譯經(jīng)活動,一次是在和平三年(462),另一次是在延興二年(472),相隔十年。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卷第六記云:“以和平三年壬寅故于北臺石窟集諸德僧,對天竺沙門譯吉義等經(jīng)三部?!员蔽盒⑽牡垩优d二年壬子,為昭玄統(tǒng)沙門曇曜譯《大方廣十地》等經(jīng)五部,劉孝標筆受。”[1](第55冊,P539-540)又,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卷第三云:“和平元三年昭玄沙門曇曜欣三寶再興,遂于北臺石窟寺,躬譯《凈度三昧經(jīng)》一卷、《付法藏傳》四卷,流通像法也。”[1](第49冊,P43)梁·僧佑《出三藏記集》卷二并記云:“《雜寶藏經(jīng)》十三卷(闕)、《付法藏因緣經(jīng)》六卷(闕)、《方便心論》二卷闕。右三部,凡二十一卷。宋明帝時,西域三藏吉迦夜于北國以偽延興二年,共僧正曇曜譯出,劉孝標筆受。此三經(jīng)并未至京都?!盵1](第55冊,P13)
《魏書》記載的“曇曜又與天竺沙門常那耶舍等,譯出新經(jīng)十四部”,此“新經(jīng)十四部”,應包括以上兩次譯經(jīng)的內(nèi)容。
曇曜與吉迦葉在譯經(jīng)上關系甚密。
吉迦夜,又稱“吉弗煙”,西域人,“游化戒慮,導物在心”。他與曇曜共同翻譯了《方便心論》、《雜寶藏經(jīng)》、《大方廣菩薩十地經(jīng)》,重譯了曇曜于和平三年獨立翻譯的《付法藏傳》四卷(今已不存)。關于重譯《付法藏傳》一事,陳垣先生說:“據(jù)現(xiàn)存大藏經(jīng)《付法藏因緣傳》六卷,題‘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梢娂纫巩敃r系以曇曜所譯者為底本,而從新改譯,又在目上加‘因緣’二字也。自吉迦夜譯本行,而曇曜譯本遂廢。以今存曇曜譯《大吉義神咒經(jīng)》推之,曇曜所譯較為樸僿,不如吉迦夜譯之文采,亦未可知。此與筆受人極有關,吉迦夜譯筆受人為劉孝標,孝標固南朝著名文學家也?!盵3]
吉迦葉作為西域譯師,精通梵文是毫無疑問的,至于漢語的文采倒不一定好于曇曜多少。曇曜屢與他合作,看中的正是他強大的梵文譯讀能力。他們的合作是由吉迦葉口誦梵語,曇曜作為雙語翻譯,把吉迦葉講的胡語口譯成漢語講給劉孝標聽,轉錄漢文。之所以要重譯《付法藏傳》是曇曜譯經(jīng)時尚未遇到吉迦夜,他拿到的譯本不是梵文原本,內(nèi)容不完整。而此時,不但有吉迦葉帶來的梵文原文,還天賜劉孝標這等筆受良才。
劉峻,字孝標,本名法武,平原(今山東平原縣)人,本是東漢皇室膠東康王劉寄之后,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卒于梁普通二年(521)。他歷宋、齊、梁三朝,是著名學者和駢文家,以注《世說新語》揚名后世。陳垣先生說:“以今日觀之,孝標之注《世說》及撰《類苑》,均受其在云岡石窟寺時所譯《雜寶藏經(jīng)》之影響。印度人說經(jīng),喜引典故,南北朝人為文,亦喜引典故?!峨s寶藏經(jīng)》載印度故事,《世說》及《類苑》載中國故事。當時談佛教故事者,多取材于《雜寶藏經(jīng)》,談中國故事者,多取材于《世說新語注》及《類苑》,實一時風尚?!盵3]皇興三年(469)北魏攻陷青州,這是南北朝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時年8歲的孝標被擄至中山,后又轉徙平城。11歲時,迫于生活,他在武州山石窟寺出家為僧,因其才華出眾,被安排參與譯經(jīng)活動。這一年是延興二年,正值曇曜第二次譯經(jīng)期?!峨s寶藏經(jīng)》是吉迦夜與曇曜此次共譯的重點經(jīng)目,由劉孝標筆受。年僅11歲的孝標能勝任翻譯工作嗎?對此,陳垣先生早有置疑,認為孝標最多不過是“筆錄”。太和十年(486)二月,因仕途不得意,孝標逃往江南,但他在云岡石窟寺譯經(jīng)的這段經(jīng)歷,對以后的著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雜寶藏經(jīng)》梵文原本今已散失,它是一部雜集抄聚分散在北傳四阿含經(jīng)以及各部派律藏中的因緣、譬喻及本生故事的小乘經(jīng)集,全書共十卷,計121則故事,入梁后又增補為十五卷。全卷故事大致分為孝養(yǎng)、慈悲、業(yè)力、諂偽、誹謗、行施、教化、諍斗等八類,勸人作福、持戒、出生死、成菩提。該經(jīng)譯成后首先被用于云岡第9、10窟中,反映了沙門統(tǒng)曇曜作為佛教領袖地位的影響力。長廣敏雄先生說:“第9、10雙窟后室南壁充斥因緣故事浮雕,而且其多出典于《雜寶藏經(jīng)》,這即便不是沙門曇曜直接籌劃的結果,也不能否定他所起的某些作用(況且無法斷然排除他直接籌劃的可能性)?!盵4](P206)
《雜寶藏經(jīng)》中的許多故事發(fā)生地都是在罽賓。卷九“難陀王與那伽斯那共論緣”中的難陀王即指希臘人大夏王彌蘭陀(或彌蘭)王,“那伽斯那”則指那先比丘,他們的年代約在佛滅后二百年頃;卷八“月氏國王與三智臣作善親友緣”中的言月支王名栴檀罽尼咤,其第一智臣是馬鳴尊者?!皷钐戳Y尼咤王即迦膩色迦王,與馬鳴尊者關系深厚,馬鳴應為公元二世紀初人(A.D.100-160),與迦膩色迦王的時代相當。因此本經(jīng)可視為在公元二世紀之時完成?!盵5]經(jīng)中提及的彌蘭陀王、迦膩色迦王均曾統(tǒng)治過西北印度,說明《雜寶藏經(jīng)》梵本應出自罽賓一帶。
罽賓地區(qū)流行撰集譬喻類經(jīng)典,是與該地區(qū)較完整地保存了小乘佛教“根本說一切有部”分不開的?!罢f一切有部”,簡稱“有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稱之為毗曇宗,又稱因緣宗。罽賓僧人精修毗曇學,毗曇經(jīng)是來華僧人所攜經(jīng)卷中最多的一種。將譬喻故事與佛、菩薩、弟子傳記結合在一起再去教化信眾,通常會產(chǎn)生更強感染力的釋法效果。[6]
曇曜選譯《雜寶藏經(jīng)》不是偶然的,這意味著他作為罽賓人對經(jīng)中所反映的罽賓社會生活以及佛學理念所持有的與生俱來的興趣與親近感。
曇曜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經(jīng)歷了太武、文成、獻文、孝文四朝,期間險象環(huán)生,略有疏忽,必以生命為代價。北魏伐涼時,他守待姑臧城豪賭魏軍對他的善待,后至平城如日中天;入魏不久,他以不介入僧團,不介入政治派系的政治智慧與經(jīng)驗,輕松規(guī)避了玄高案;太武法難時,雖“誓欲守死”,終逾滅法之劫;文成復法,經(jīng)舉薦,“被命回京”,自導自演了一場“馬識善人”的情景劇,得蒙重任,官至沙門統(tǒng)職;獻文時,完美避染帝后宮闈之爭,在異常復雜的政治交鋒縫隙中獨善其身;孝文時,游刃于馮氏、孝文“二皇”之間,將沙門統(tǒng)職權進行到底,牢握至終。針對太武滅法時的“胡本無佛”論,他主持營建的象征北魏五帝的“曇曜五窟”(第16~20窟),依靠皇權勢力,既贏得統(tǒng)治者的首肯,又廣聚沙門、同修定法,傳達了讓佛法流通后世、永存無絕的三世佛思想。每一生死攸關時刻,高僧曇曜都無不閃爍其卓越的佛教智慧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
北魏僧官制度在道武帝一朝就設立了全國最早的僧務管理機構“監(jiān)福曹”,“道人統(tǒng)”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全國最高僧官,法果、師賢均曾擔此要職。文成帝時調整了僧署及僧官制度,改“監(jiān)福曹”為“昭玄曹”,“道人統(tǒng)”為“沙門統(tǒng)”,曇曜為首任沙門統(tǒng)。北魏國家政權通過這一僧官體系控制和處理日常僧務工作。僧官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表明北魏政權以佛治國,“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的政治態(tài)度。和平初,曇曜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設立僧祗戶、佛圖戶制度,解決了災民賑濟、救危急難的問題,取得了極好的社會效果。
據(jù)《魏書》記載,延興二年夏四月,山東濟州東平郡發(fā)生了一件奇異的事情,“靈像發(fā)輝,變成金銅之色。殊常之事,絕于往古;熙隆妙法,理在當今。有司與沙門統(tǒng)曇曜令州送像達都,使道俗咸睹實相之容,普告天下,皆使聞知?!盵2](P3038)這也是曇曜在《魏書》中的最后一次露面,當時仍為沙門統(tǒng)。
道宣《廣弘明集》卷24“帝以僧顯為沙門都統(tǒng)詔”載:“近得錄公等表,知欲早定沙門都統(tǒng)。比考德選賢,寤寐勤心,繼佛之任,莫知誰寄?;蛴械栏吣曜?,理無縈紆;或有器玄識邈,高挹塵務。今以思遠寺主法師僧顯,仁雅欽韶,澄風澡鏡,深敏潛明,道心清亮。固堪茲任,式和妙眾。近已口白,可敕令為沙門都統(tǒng)。又,副儀貳事,緇素攸同,頃因輝統(tǒng)獨濟,遂廢茲任。今欲毗德贊善,固須其人?;示怂路◣熒x,行恭神暢,溫聰謹正,業(yè)懋道優(yōu),用膺副翼,可都維那,以光賢徒?!盵1](第52冊,P272)詔文的發(fā)布時間不詳,由文意知是孝文帝與眾臣商議擬定思遠寺寺主僧顯繼任沙門統(tǒng)、皇舅寺法師僧義任副職之事?!案眱x貳事”是前道人統(tǒng)所設的僚屬,不知何因,過去由曇曜一身兼任,相當于廢棄了此職。昭文表明,此時的沙門統(tǒng)曇曜已經(jīng)卸職或者已經(jīng)亡故?!八歼h寺,即方山(在今大同城北25公里)思遠浮圖,實為文明太后馮氏陵墓守靈之寺。太和三年(479)建寺,十四年(490)九月太后崩。孝文帝先后多次駕臨方山,僧顯為帝知賞,當在此間;擢任沙門統(tǒng),當在此后。分析詔書,顯統(tǒng)受任時,曜統(tǒng)已過世良久。”[7]
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jīng)目錄》卷1記:“《大吉義咒經(jīng)》一部四卷。右,后魏太和十年曇曜譯?!盵1](第55冊,P377)這是史籍中有關曇曜的最后可考時間記錄。概譯罷此經(jīng),曇曜已壽終正寢,其卒年不晚于文明太后,約當487-489年間。
永平二年(509),沙門統(tǒng)已更由惠深出任。永平四年(511),尚書令高肇奏言:“故沙門統(tǒng)曇曜,昔于承明元年,奏涼州軍戶趙茍子等二百家為僧祇戶,立課積粟,擬濟饑年,不限道俗,皆以拯施?!盵2](P3042)宣武時僧祇戶制度仍在沿用,曇曜早化為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