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子
自然界的時令輪回是以春夏秋冬來劃分的,而中國古代哲學向來有天人合一的說法,認為人的一生也是與自然界相契合的,懵懂無知的孩提時代、蓬勃向上的青春歲月、平和淡定的中年時光、沉靜睿智的夕陽晚景與四季十分吻合。
人生是另一種形式的一種旅行,當行程到了中年,也就如大自然輪回到了秋季,這個時候的所思所得,也與其他季節(jié)自然大相迥異。
人生之旅,既是在觀景賞物,也是在讀人閱事。人到中年,即使不能做到人情練達,但一定會有某種程度的世事洞明,心胸大多變得通透豁達。雖沒有了青春的放任張揚,但獨坐靜思更有一種心靈的徹悟通透,生命的天空豁然開朗,有了“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的曠達平淡,明白了愛情、親情、友情、家庭這些構成人生的重要元素的意味和分量。
原來,愛情不過是一場風花雪月的往事,被時光河流帶走,如滿地落葉隨風而逝。那些沒有結果的情感,不會再說誰辜負了誰,不會再說誰空耗了誰,所有的悲歡離合都成了一場愈來愈模糊的夢幻,愛過或者被愛過,都不過是人生長河中一個短暫的流程而已,我們需要萬分珍重的只有那個與自己白首相牽的枕邊人,那是修了千年才有的一世塵緣。
原來,友情是上天賜予的另一種緣分,是一路相知相伴的溫暖。人生之旅難免會有孤寂苦寒,有好友一路相隨實在是幸福之事。懂你,賞你,愛你,困境時能給予扶持,人生一世,若能遇此一友便是大幸。
原來,親情是滲入血脈、難以割舍的骨肉感應,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阻隔,與生俱來與生俱去,擁有的時候,就像人的手足一樣平常,不覺得有多么值得珍惜,可一旦失去,才知道那是深入心髓的痛。親情是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情感財富和最堅實的精神倚仗。
原來,家庭是港灣,是暖巢,這些看似俗不可耐的字眼,只有到了中年之后才明白其中的含義。人性的深處都有求安逸、求穩(wěn)妥、尋找歸屬感的愿望,而家庭便是這個世界上能讓我們棲息身體、放松精神的溫暖一隅。人到中年,對家庭的渴望眷戀尤其強烈,當我們倦了累了、傷了痛了,無論走多么長的夜路,都會把家窗前那一束燈火當作閃耀在心頭的暖陽。
人到中年,明白了,明白了。明白了生命中哪些值得珍若拱壁,哪些可以棄之如草芥;明白了哪些是該得到的,哪些是生命中的過眼云煙。人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在做一次由加法向減法的轉(zhuǎn)換,年少時什么都想索要,把自己的人生加上了一個又一個砝碼,人到中年后才懂得了放棄,做起了減法,減去的是負累,留下的是最本真最重要的,也是與我們?nèi)松腋V笖?shù)息息相關的東西。人生由此變得簡單,其實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豐富與深刻。
人到中年,因為經(jīng)歷,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包容。包容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胸襟。因為包容,才有了心態(tài)平和;因為平和,才有了內(nèi)心的清歡。春華秋實是指春天的繁花錦簇和秋日的碩果豐盈,身在秋季的人們在遙祭自己遠逝的青春時,應該對年輕人的輕狂無拘、天馬行空多一些理解包容,畢竟那也是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足印。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亦是人生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在這個季節(jié),人生所有的故事都有了大致的結局,所有的夢幻都已蘇醒,所有的淚水業(yè)已干涸,所有的絢爛漸入平淡。一顆素靜之心,面對著后半世的歲月風景,淡隱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