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實
(中國人民大學(xué) 國學(xué)院,北京100872)
長孫全義的墓志發(fā)表于胡戟、榮新江主編《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志》,長孫全義作為一代名臣長孫無忌的長房嫡孫,《長孫全義墓志》對于了解長孫家族的世系提供了最新的資料。而一代功臣之家的沉浮,也成為唐前期政治史引人注意的話題。
《長孫全義墓志》核心內(nèi)容如下:
高祖無忌,皇朝尚書右仆射,太尉,揚(yáng)州都督,趙國公。曾祖沖,駙馬都尉,金紫光祿大夫,秘書監(jiān)。祖延,都水監(jiān),亭山縣開國公。父元翼,云麾將軍,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上柱國,趙國公?!豕?以門蔭參調(diào)……以長安四年五月廿日,卒于睦州之官舍,春秋廿有八。……即以開元九年二月廿五日,與兄故新豐縣丞全節(jié),并窆于萬年縣南鳳棲原,之禮也?!刚昂醢?父哭之慟。[1]402-403
墓志正文之外,志石的左側(cè),大字寫作“大和八年八月廿八日孫朝議郎、行河中府河?xùn)|縣尉、上柱國鈞于城東啟舉合祔大塋,故書銘記”。
長孫家族,以長孫無忌為代表,在貞觀、永徽年間達(dá)到興盛的巔峰,隨后在著名的“廢王立武”事件中,長孫無忌最終與唐高宗發(fā)生根本沖突,開始走向政治下坡路,并最終被趕出朝廷,死在遙遠(yuǎn)的貴州。隨著長孫無忌的政治失敗,其子孫和家族受到牽連,直到很久以后,朝廷才表現(xiàn)出寬宏大量不再計較的態(tài)度。一個家族的沉浮,如同隨風(fēng)飄萍,風(fēng)雨無常。
長孫全義墓志顯示,全義個人很年輕便去世了,二十八歲的年齡實在可惜,“母瞻乎哀,父哭之慟”,證明當(dāng)時父母尚在,這是一個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慘故事。長孫全義墓志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印證了傳世史籍的記載,另一方面又有彌補(bǔ)之功,讓我們獲得這個家族世系的新資料。
長孫無忌的子孫,兩《唐書》長孫無忌傳中都著墨很少?!杜f唐書》在顯慶四年長孫無忌“流黔州”之后言及家族所受波及,“其子秘書監(jiān)、駙馬都尉沖等并除名,流于嶺外”。[2]卷65此外,還有長孫無忌的侄子長孫祥,因與長孫無忌通信被殺?!缎绿茣犯匾暭易鍤v史,在長孫無忌死后,記載到“沖免死,殺族子祥,流族弟思于檀口,大抵期親皆謫徙?!盵3]卷105有關(guān)長孫無忌其他子孫等,多未涉及。
記載長孫無忌子孫事比較詳細(xì)的是《新唐書》的“宰相世系表”。長孫無忌之下,第二代“沖,秘書監(jiān)、駙馬都尉”,第三代“延,通事舍人”,第四代“元翼,宣州刺史”,第五代“訓(xùn),寧州刺史、陳留縣公”,第六代“釗,福昌尉”,第七代“守貞,鴻臚卿”,第八代“全緒,寧州刺史”,第九代“燧,涇原營田判官、試太子通事舍人”,第十代“紹先”。[3]卷72
長孫無忌以下到長孫元翼,《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記都獲得《長孫全義墓志》的證實,無一差錯。不僅如此,通過墓志我們還知道,長孫全義有一個哥哥名長孫全節(jié),他們都是長孫元翼的兒子。而“宰相世系表”中,長孫元翼的兒子寫作“長孫訓(xùn)”,無疑,他是長孫全義、長孫全節(jié)的兄弟。但名字似有不同,長孫訓(xùn)是名,而全義、全節(jié)也是名,因為墓志寫得清楚,長孫全義,“諱全義,字幼成”。為什么同胞兄弟,取名有所不同,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
《長孫全義墓志》書寫的時候,長孫無忌引發(fā)的家族問題已經(jīng)成為歷史,而通過該墓志,長孫無忌一家的政治起伏,依然隱約可見。
長孫家族在長孫無忌一代達(dá)到家族發(fā)展的頂峰,因為“廢王立武”事件,長孫無忌與皇帝唐高宗發(fā)生直接沖突,并以失敗宣告結(jié)束,長孫家族迅速急轉(zhuǎn)直下,長孫無忌和他的兒子都因此付出生命代價。
長孫無忌是唐朝的功臣,最終能夠跟高宗皇帝構(gòu)成正面沖突,也是因為政治勢力足夠強(qiáng)大。綜合長孫無忌的歷史,作為唐朝的功臣,他的功勞來自幾個方面,首先是擁戴唐太宗獲得皇位,他以功臣身份第一次出現(xiàn)在歷史的鏡頭前正是玄武門事變之后不久。唐太宗即位之后,公布的第一次功臣名單中,長孫無忌就名列第一。對此,《唐會要》記錄如下:
(武德)九年九月二十四日,詔曰:“褒賢昭德,昔王令典,旌善念功,有國彝訓(xùn)。吏部尚書上黨縣公長孫無忌、中書令臨淄縣侯房玄齡、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兵部尚書建平縣男杜如晦、左衛(wèi)將軍全椒縣子侯君集等,或夙預(yù)謨謀,綢繆帷幄,竭心傾懇,備申忠益?;蛟鐝娜问?契闊戎麾,誠著艱難,績宣內(nèi)外,義冠終始,志堅金石,誓以山河,實允朝議。無忌封齊國公,玄齡封邢國公,敬德封鄂國公,如晦封萊國公,君集封潞國公,其食邑各三千戶?!鼻彩讨嘘愂暹_(dá)于殿階下唱名示之。上謂曰:“朕敘公卿勛勞,量定封邑,恐不能盡,當(dāng)各自言?!睆氖甯富窗餐跎裢ㄟM(jìn)曰:“義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房玄齡、杜如晦等,刀筆之人,功居第一,臣竊不伏。”上曰:“義旗初起,人皆有心。叔父雖得率兵,未嘗身履行陣。山東未定,受委專征,建德南侵,全軍陷沒。劉黑闥翻動,望風(fēng)而破。今計勛行賞,玄齡等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所以漢之蕭何,雖無汗馬,指蹤推轂,故得功名第一。叔父于國至親,誠無所愛,但以不可緣私,濫與勛臣共賞耳。”初,將軍邱師利等,咸自矜其功,或攘袂指天,以手畫地,及見淮安王理屈,自相謂曰:“陛下以至公行賞,不私其親,吾屬何宜妄訴。”[4]卷45:功臣
從唐太宗回答淮安王李神通的言辭中,我們可以看到封賞功臣首先重視的不是戰(zhàn)功,而是決策之功,所謂“夙預(yù)謨謀,綢繆帷幄”。唐太宗還提及西漢之初封賞功臣蕭何功第一的典故,當(dāng)初劉邦的說法更形象,有功人與功狗之說?;窗餐跎暝V中,點名房玄齡、杜如晦,但位列第一的長孫無忌卻沒有提及,當(dāng)有所忌憚。或者長孫無忌的貴戚身份在發(fā)揮作用。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的功勞,其實是擁戴唐太宗上臺,具體所指,當(dāng)為玄武門事變的成功。武德之初,唐朝初定功臣,以秦王李世民為首,而具體所指則以太原起兵為主要事跡,高祖詔書很清楚地證明這一點,其詞如下:
武德元年八月六日,詔曰:“朕起義晉陽,遂登皇極。經(jīng)綸天下,實仗群材。尚書令秦王、右仆射裴寂,或合契元謀,或同心運(yùn)始,并蹈義輕生,捐家殉節(jié),艱辛備履,金石不移。論此忠勤,理宜優(yōu)異,官爵之榮,抑惟舊典,勛賢之議,宜有別恩。其罪非叛逆,可聽恕一死。其太原元謀勛效者,宜以名聞?!盵4]卷45:功臣
高祖的這個詔書,是唐朝第一次表彰建國功臣,而這批功臣的名單,在《舊唐書·劉文靜傳》中有更全面的記錄:“文靜初為納言時,有詔以太原元謀立功,尚書令、秦王某,尚書左仆射裴寂及文靜,特恕二死。左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右驍衛(wèi)大將軍劉弘基、右屯衛(wèi)大將軍竇琮、左翊衛(wèi)大將軍柴紹、內(nèi)史侍郎唐儉、吏部侍郎殷開山、鴻臚卿劉世龍、衛(wèi)尉少卿劉政會、都水監(jiān)趙文恪、庫部郎中武士彟、驃騎將軍張平高、李思行、李高遷、左屯衛(wèi)府長史許世緒等十四人,約免一死。”[2]卷57
其中,最可注意的代表人物,秦王李世民因為玄武門事變成為唐朝第二代皇帝,劉文靜在武德二年(619)被殺,作為功臣只有裴寂一人獨(dú)存。秦王李世民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發(fā)動玄武門事變,八月即位成為唐朝皇帝。九月討論表彰功臣,長孫無忌為首,房玄齡、尉遲敬德等隨后,而此前的太原起兵功臣不在討論之列。至于淮安王神通的申訴,則被唐太宗駁回。長孫無忌作為唐太宗的第一功臣,從此屹立不變。
但是,太原功臣畢竟是唐朝第一批功臣,唐太宗是否因為玄武門事變,只是表彰新一代功臣,而置太原功臣于不顧呢?武德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的詔書,其實是在太原功臣基礎(chǔ)上在新增功臣而已。據(jù)《劉文靜傳》記載,唐太宗主持的功臣名單,確實以秦王府故舊為主,但并沒有舍棄太原功臣,而是合二為一,制作了統(tǒng)一的功臣名單及其序列。其文如下:
武德九年十月,太宗始定功臣實封差第,文靜已死,于是裴寂加食九百戶,通前為一千五百戶,長孫無忌、王君廓、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五人食邑一千三百戶,長孫順德、柴紹、羅藝、趙郡王孝恭等四人食邑一千二百戶,侯君集、張公謹(jǐn)、劉師立等三人食邑一千戶,李勣*李勣即李世勣,是以后名代前名的寫法。、劉弘基二人食邑九百戶,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寶、程知節(jié)四人食七百戶,安興貴、安修仁、唐儉、竇軌、屈突通、蕭瑀、封德彝、劉義節(jié)八人各食六百戶,錢九隴、樊興、公孫武達(dá)、李孟嘗、段志玄、龐卿惲、張亮、李藥師、杜淹、元仲文十人各食四百戶,張長遜、張平高、李安遠(yuǎn)、李子和、秦行師、馬三寶六人各食三百戶。[2]卷57
在這個名單中,裴寂依然名列第一,長孫無忌屬于第二等第一名。但貞觀三年,裴寂受沙門法雅的牽連離開長安歸養(yǎng)蒲州,不久被流放終死外地。于是,唐朝功臣,至少在貞觀時期,一直以長孫無忌為首。
貞觀十七年,在著名的凌煙閣功臣圖像中,我們看到,依然是長孫無忌為首?!短拼笤t令集》有《圖功臣像于凌煙閣詔》*此詔書也見《唐會要》卷四五《功臣》(第937-938頁);《冊府元龜》卷一三三《帝王部·褒功第二》(鳳凰出版社,2006年,第1466-1467頁);《舊唐書·長孫無忌傳》(第2451-2452頁)等。《舊唐書·太宗本紀(jì)》記載為貞觀十七年正月戊申日,《新唐書·太宗本紀(jì)》、《資治通鑒》記為二月戊申(二十八日),正月無戊申日,所以應(yīng)為二月戊申。,其文如下:
自古圣王,褒崇勛德,既勒銘于鐘鼎,又圖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閣著其美;建武功臣,云臺紀(jì)其跡。司徒、趙國公無忌,司空、揚(yáng)州都督、河間王孝恭,故司空、萊文成公如晦,故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文貞公征,司空、梁國公玄齡,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申國公士廉,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敬德,特進(jìn)、衛(wèi)國公靖,特進(jìn)、宋國公瑀,故輔國大將軍、揚(yáng)州都督、褒忠壯公志玄,故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弘基,故尚書左仆射、蔣忠公通。[5]卷65:錄勛
所以,認(rèn)為長孫無忌是貞觀時期功臣領(lǐng)袖,是功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有根據(jù)的。
長孫無忌不僅是貞觀功臣領(lǐng)袖,在唐太宗繼承人問題上,長孫無忌堅決擁戴晉王李治,甚至不惜與太宗發(fā)生分歧,而最后是唐太宗妥協(xié),從而影響了唐朝的未來政治。從唐高宗的立場上看,長孫無忌無疑又是第一功臣。整個貞觀時期,長孫無忌雖然作為功臣之首,是三公之一的“司徒”,但長期并不參與實際的政治運(yùn)作,沒有出掌實職。這個情況,隨著貞觀后期的繼承人安排發(fā)生改變,從李治被確立為太子之后,長孫無忌逐步開始執(zhí)掌實職權(quán)力,最終成為唐朝中央政府的最高負(fù)責(zé)人。
貞觀十七年四月乙酉(六日)太子承乾被廢,第二天丙戌(七日),李治被立為太子。己丑(十日),詔以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傅,蕭瑀為太保,李世勣為詹事,瑀、世勣并同中書門下三品。十八年三月壬辰命長孫無忌攝侍中,楊師道攝中書令。二十一年,“六月,癸亥,以司徒長孫無忌領(lǐng)揚(yáng)州都督,實不之任”。二十二年正月,長孫無忌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省事。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駕崩。六月,癸未(十日),以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無忌固辭知尚書省事,帝許之,仍令以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以上任職信息,皆據(jù)《資治通鑒》。
唐初實行三省制,中書、門下和尚書省是協(xié)助皇帝決策和行政的最高政府部門,而在太宗去世之后,長孫無忌一度被任命為三省最高負(fù)責(zé)人,雖然辭去了尚書省事,但主管中書、門下兩省,依然是朝廷的最高實權(quán)人物?!杜f唐書·長孫無忌傳》對此記載:“高宗即位,進(jìn)拜太尉,兼揚(yáng)州都督,知尚書及門下二省事并如故。無忌固辭知尚書省事,許之,仍令以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盵2]卷65長孫無忌集功臣領(lǐng)袖、第一重臣、皇帝元舅以及托孤大臣眾多特殊身份于一身,在阻擋武則天晉升為皇后的政治斗爭中,成為皇帝意志的反對派核心,最終與唐高宗分道揚(yáng)鑣,并為此斗爭失敗付出慘重代價。*參見作者另文《永徽政治論》,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六輯,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196-210頁。
歷史文獻(xiàn)有時會強(qiáng)調(diào)這種人生轉(zhuǎn)變,不惜使用文學(xué)筆法?!短普Z林》有如下記載:
趙公宴朝貴,酒酣樂闋,顧群公曰:“無忌不才,幸遇休明之運(yùn),因緣寵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貴,可謂極矣。公視無忌富貴何如越公?”或?qū)椴蝗?或謂過之。曰:“吾自揣誠不羨越公,所不及越公一而已。越公之貴也老,而無忌之貴也少?!盵6]344
越公是指隋煬帝時期的楊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史書載,楊素雖然幫助隋煬帝奪取太子位功勞甚大,最后還是遭遇煬帝的猜忌。長孫無忌在這里自比楊素,甚至認(rèn)為有過之無不及,史書之言,是沒有顧忌到盛極而衰的規(guī)律。
廢王立武事件發(fā)生在永徽六年十月,經(jīng)過一番較量,皇帝一派取得勝利,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宰相集團(tuán)宣告失敗。宣布武則天為皇后之前,十月庚午,“貶(褚)遂良為潭州都督”,擁戴武則天一派的許敬宗、李義府晉升宰相,直到顯慶二年八月,原來的宰相集團(tuán)才被悉數(shù)趕出朝廷。《資治通鑒》記載到:
(八月)丁卯,(韓)瑗坐貶振州刺史,(來)濟(jì)貶臺州刺史,終身不聽朝覲。又貶褚遂良為愛州刺史,榮州刺史柳奭為象州刺史。[7]卷200
長孫無忌作為這一派的領(lǐng)袖,直到顯慶四年(659)四月唐高宗才對他動手。
對長孫無忌的這次打擊,可以看作是廢王立武事件的后續(xù)故事,政治清算是基本原因,而史書都把許敬宗看作是這次事件的主導(dǎo)性人物。記錄此事比較詳細(xì)的史料有新舊《唐書》的《長孫無忌傳》,這里,且以《資治通鑒》文字為主,分析許敬宗如何羅織長孫無忌的罪名,完成此案。《資治通鑒》記載:
會洛陽人李奉節(jié)告太子洗馬韋季方、監(jiān)察御史李巢朋黨事,敕敬宗與辛茂將鞫之。敬宗按之急,季方自刺,不死,敬宗因誣奏季方欲與無忌構(gòu)陷忠臣近戚,使權(quán)歸無忌,伺隙謀反,今事覺,故自殺。上驚曰:“豈有此邪!舅為小人所間,小生疑阻則有之,何至于反!”敬宗曰:“臣始末推究,反狀已露,陛下猶以為疑,恐非社稷之福。”上泣曰:“我家不幸,親戚間屢有異志,往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今元舅復(fù)然,使朕慚見天下之人。茲事若實,如之何?”對曰:“遺愛乳臭兒,與一女子謀反,勢何所成!無忌與先帝謀取天下,天下服其智;為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若一旦竊發(fā),陛下遣誰當(dāng)之?今賴宗廟之靈,皇天疾惡,因按小事,乃得大奸,實天下之慶也。臣竊恐無忌知季方自刺,窘急發(fā)謀,攘袂一呼,同惡云集,必為宗廟之憂。臣昔見宇文化及父述為煬帝所親任,結(jié)以昏煙,委以朝政;述卒,化及復(fù)典禁兵,一夕于江都作亂,先殺不附己者,臣家亦豫其禍,于是大臣蘇威、裴矩之徒,皆舞蹈馬首,唯恐不及,黎明遂傾隋室。前事不遠(yuǎn),愿陛下速決之!”上命敬宗更加審察。明日,敬宗復(fù)奏曰:“去夜季方已承與無忌同反,臣又問季方:‘無忌與國至親,累朝寵任,何恨而反?’季方答云:‘韓瑗嘗語無忌云:“柳奭、褚遂良勸公立梁王為太子,今梁王既廢,上亦疑公,故出高履行于外?!弊源藷o忌憂恐,漸為自安之計。后見長孫祥又出,韓瑗得罪,日夜與季方等謀反?!紖Ⅱ炥o狀,咸相符合,請收捕準(zhǔn)法?!鄙嫌制?“舅若果爾,朕決不忍殺之;若果殺之,天下將謂朕何!后世將謂朕何!”敬宗對曰:“薄昭,漢文帝之舅也,文帝從代來,昭亦有功,所坐止于殺人,文帝遣百官素服哭而殺之,至今天下以文帝為明主。今無忌忘兩朝之大恩,謀移社稷,其罪與薄昭不可同年而語也。幸而奸狀自發(fā),逆徒引服,陛下何疑,猶不早決!古人有言:‘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安危之機(jī),間不容發(fā)。無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馬懿之流也;陛下少更遷延,臣恐變生肘腋,悔無及矣!”上以為然,竟不引問無忌。戊辰,下詔削無忌太尉及封邑,以為揚(yáng)州都督,于黔州安置,準(zhǔn)一品供給。[7]卷200
案件結(jié)果宣布是在顯慶四年四月戊辰日,而決定自然是在此之前。以“明日”為界,許敬宗與唐高宗就長孫無忌案件討論了兩天,最后才確定下來。第一天,許敬宗找到了打倒長孫無忌的機(jī)會,就是利用“洛陽人李奉節(jié)告太子洗馬韋季方、監(jiān)察御史李巢朋黨事”,把長孫無忌牽引進(jìn)來,因為韋季芳自殺未遂,許敬宗認(rèn)為有機(jī)可乘,于是把罪名確定為“構(gòu)陷忠臣近戚,使權(quán)歸無忌,伺隙謀反”,即長孫無忌的奪權(quán)陰謀。許敬宗用大段話語說服高宗,主要不是罪證問題,而是長孫無忌的巨大危險性。高宗認(rèn)真對待的也不是證據(jù)問題,而是如何向天下交代。之所以高宗讓許敬宗“更加審察”,其實就是許敬宗的說法有漏洞,在長孫無忌的犯罪動機(jī)上不能自圓其說。當(dāng)天夜里,許敬宗工作重點就是解決“無忌與國至親,累朝寵任,何恨而反”的問題,其實這自然也是天下人心的疑點。于是,許敬宗以太子廢黜為著力點,因為太子李忠被立為太子,是長孫無忌等宰相集團(tuán)集體努力的結(jié)果,而高宗一直不同意,直到長孫無忌出面,高宗才不得不同意?,F(xiàn)在,太子廢為梁王,長孫無忌感到危機(jī),于是秘密謀反。這樣一來,邏輯通順了,長孫無忌的謀反動機(jī)找到,案件因而成立。史書強(qiáng)調(diào),當(dāng)高宗認(rèn)可了許敬宗的說法之后,“竟不引問無忌”,也就是沒有當(dāng)面詢問長孫無忌,直接宣判。其實,高宗一直擔(dān)心的僅僅是說辭問題,并不擔(dān)心長孫無忌是否冤枉。
可以說,唐高宗對于長孫無忌的司法打擊,是一種政治防范動作。然而,在唐朝的政治史上,類似的政治動作并不罕見?;仡櫶瞥@類政治斗爭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類似的邏輯十分強(qiáng)大,一直是主宰此類高端政治斗爭的基本方向,即政治斗爭從來不選擇一般性的犯罪品種,一定選擇最高級的犯罪類別,即十惡不赦之類。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置人于死地,而當(dāng)事人原有的特殊權(quán)利即喪失保護(hù)功能。
唐朝功臣政治犯罪,最早可以從劉文靜案件算起。武德二年八月,太原元從功臣劉文靜以謀反罪名被殺。劉文靜與裴寂都是太原功臣,但因為劉文靜不滿高祖重用裴寂,與裴寂展開朝廷斗爭。案件爆發(fā)于劉文靜在家中酒后的談話,發(fā)狠說要?dú)⒌襞峒?結(jié)果被他的妾告發(fā)。對于劉文靜案件,朝廷多數(shù)人認(rèn)為沒有犯罪證據(jù),但裴寂主張殺劉文靜。當(dāng)時是李淵稱帝第二年,李淵感到劉文靜的怨氣,或者為了樹立新皇帝的權(quán)威,最后以謀反罪處死劉文靜。當(dāng)時秦王李世民不認(rèn)為劉文靜有罪,并因此案與皇帝發(fā)生分歧。貞觀三年,唐太宗為劉文靜平反。*《舊唐書》卷五七《劉文靜傳》記載劉文靜臨刑說:“高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第2294頁)。用漢初韓信例證說明李淵是殺功臣。其實,當(dāng)時的唐朝初建,敵國尚眾,正是功臣建功立業(yè)之秋,根本不存在殺功臣的背景。劉文靜案件成為秦王李世民與高祖朝廷裂痕發(fā)生的開始,這是黃永年先生的看法,甚有道理,見黃永年《六至九世紀(jì)中國政治史》第四章《李唐創(chuàng)業(yè)與玄武門之變》,其中第二節(jié)“裴寂與劉文靜之爭”表達(dá)了這層見解。(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第122-128頁。)
裴寂也是太原功臣,是武德時期最重要的宰相。貞觀之初,唐太宗應(yīng)該是從政治穩(wěn)定的立場出發(fā),讓裴寂繼續(xù)擔(dān)任宰相,但到貞觀三年,利用法雅案把裴寂驅(qū)離長安,轉(zhuǎn)年又因信行事件流放靜州。當(dāng)時,唐太宗歷數(shù)裴寂之罪有四項,強(qiáng)調(diào)“我殺之非無辭也”,最后還是流放沒有動用死刑,還是考慮到功臣以及朝廷的多數(shù)意見。[2]卷57裴寂所涉案件,都是可以使用“十惡”罪名的,但是因為唐太宗的朝廷沒有殺機(jī),所以沒有利用這些罪名。
此類案件還有永徽四年初宣布的房遺愛謀反案。案件由高陽公主引起,讓主審官長孫無忌抓到了機(jī)會,于是擴(kuò)大化審案,把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都牽連進(jìn)來。以李恪而言,他不是功臣,但是唐太宗的親兒子,是當(dāng)今皇上的長兄,雖然沒有功臣的護(hù)身符,但他有另外的法寶。
“八議”之條首條為“議親”,“謂皇帝袒免以上親及太皇太后、皇太后四緦麻以上親,皇后小功以上親”。第五條為“議功”?!短坡伞芬?guī)定功就是“有大功勛”,疏議注釋為“謂能斬將搴旗,摧鋒萬里,或率眾歸化,寧濟(jì)一時,匡救艱難,銘功太常者”。那些名列詔書的功臣,自然屬于這個行列。第六條為“議貴”,規(guī)定及為“謂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8]卷1:17-18以吳王李恪而言,既符合議親,又適用議貴。
在其他罪名中,擁有“八議”特權(quán)者,是無法置于死地的。所以,只有具備了“十惡”罪名,才可能突破“八議”之條的庇護(hù)?!短坡墒枳h》說明十惡條款的特殊性,為“五刑之中,十惡尤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特標(biāo)篇首,以為明誡”。而第一條為“謀反”,疏議中引用《公羊傳》,指出“謂將有逆心,而害於君父者,則必誅之?!盵8]卷1:6吳王李恪之死,正是在這個邏輯指導(dǎo)下實現(xiàn)的。*參見作者另文《論吳王恪之死——以<李恪墓志>為中心》,《文獻(xiàn)》2014年第3期,第52-62頁。
“八議”條款,體現(xiàn)的是皇帝的最高裁判權(quán)?!短坡墒枳h》進(jìn)行了充分解釋: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也。其應(yīng)議之人,或分液天潢,或宿侍旒扆,或多才多藝,或立事立功,簡在帝心,勛書王府。若犯死罪,議定奏裁,皆須取決宸衷,曹司不敢與奪。此謂重親賢,敦故舊,尊賓貴,尚功能也。以此八議之人犯死罪,皆先奏請,議其所犯,故曰 “八議”。[8]卷1:16-17
其實,李恪之死,反映的不是唐高宗的意愿,而是長孫無忌的意愿,史書記載分明,史論也不乏確論,因為當(dāng)時主管唐朝的名義上是唐高宗,實質(zhì)上是長孫無忌。
總之,“十惡”與“八議”之間,并沒有“十惡”一定壓倒“八議”的必然性,其實當(dāng)權(quán)者的意志才是最終的方向。唐太宗沒有置裴寂于死地,他并非“無辭”,是他不愿意。太子承乾謀反事件發(fā)現(xiàn)之后,承乾也沒有被處死,是因為唐太宗不愿意落個殺子之名,如來濟(jì)所謂“陛下不失為慈父,太子得盡天年”。[7]卷197:6193但同案的侯君集,唐太宗雖然稱其功,最后還是斬刑以死。對于長孫無忌,唐高宗開始僅僅是“黔州安置,準(zhǔn)一品供給”,還保留一品高官的待遇。這很像太宗初對裴寂。但是,長孫無忌終于還是被逼死,不如裴寂自然死亡,那是因為在唐高宗心目中,長孫無忌的威脅更大,而裴寂絕對不能給唐太宗帶來同樣的威脅。長孫無忌遷居黔州是在四月份,至七月,朝廷繼續(xù)追查長孫無忌案件,長孫無忌在黔州自縊而死。
一代功臣長孫無忌,就這樣從政治巔峰跌落低谷,直至死亡。他的家族和故舊親密同僚,也遭到類似結(jié)局?!缎绿茣酚涊d:“無忌投繯卒,沖免死,殺族子祥,流族弟思于檀口,大抵期親皆謫徙。”*《新唐書》卷一百五《長孫無忌傳》,第4022頁?!杜f唐書·長孫無忌傳》:“其子秘書監(jiān)、駙馬都尉沖等并除名,流于嶺外”?!盁o忌從父兄安世,仕王世充,署為內(nèi)史令,東都平,死于獄中。安世子祥,以文德皇后近屬,累除刑部尚書,坐與無忌通書見殺”。(第2456頁。)而柳奭、韓瑗跟長孫無忌一樣,“籍沒三家,近親皆流嶺南為奴婢?!盵7]卷200:6316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錄了長孫無忌的諸多兒子,即與長孫沖同輩兄弟的另外十一人,他們分別是長孫渙,鴻臚少卿、上黨郡公;長孫濬,常州刺史、安康伯;長孫淹,長水令、安城縣公;長孫溫,尚衣直長;長孫澹,太子洗馬;長孫凈,尚衣奉御;長孫溆,成州刺史;長孫湛,襄州刺史;長孫津,尚衣奉御;長孫澤,左千牛衛(wèi)長史;長孫潤,太常少卿、金城縣子等。[3]卷72:2413-2417長孫無忌的這些兒子,一定都受到長孫無忌的牽連,但顯慶四年時很多人年齡太小,無法處理,所以史書都沒有記錄。
永徽五年,為了立武則天為皇后,唐高宗曾經(jīng)攜武則天“幸太尉長孫無忌第,酣飲極歡,席上拜無忌寵姬子三人為朝散大夫,仍載金寶繒錦十車以賜無忌。”[7]卷199:6287《資治通鑒》沒有記下這三子名,但一定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列這個名單之中。
長孫無忌的子孫再次出現(xiàn)在歷史的視野中,是唐高宗龍朔三年(663)的李義府案件中。李義府是唐高宗“廢王立武”的功臣,事后很快成為宰相,但為人淺薄,貪贓狼藉,終于被唐高宗棄用。《資治通鑒》記載李義府的最后行為如下:“望氣者杜元紀(jì)謂義府所居第有獄氣,宜積錢二十萬緡以厭之,義府信之,聚斂尤急。義府居母喪,朔望給哭假,輒微服與元紀(jì)出城東,登古冢,候望氣色,或告義府窺覘災(zāi)眚,陰有異圖。又遣其子右司議郎津召長孫無忌之孫延,受其錢七百緡,除延司津監(jiān),右金吾倉曹參軍楊行穎告之。夏,四月,乙丑,下義府獄,遣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與御史、詳刑共鞫之,仍命司空李勣監(jiān)焉。事皆有實。戊子,詔義府除名,流巂州;津除名,流振州;諸子及婿并除名,流庭州。朝野莫不稱慶?!盵7]卷201:6334-6335
李義府索賄受賄,對象是長孫無忌的孫子長孫延,受賄金額是七百緡,而長孫延所獲官職為司津監(jiān)。司津監(jiān)即都水使者,共二人,正五品上,執(zhí)掌是負(fù)責(zé)川澤、津梁之政令。龍朔二年改為司津監(jiān),咸亨元年復(fù)為都水使者。[9]卷23:598-599此時,距離長孫無忌之死只有四年時間,看來形勢已經(jīng)有所緩和,無忌的嫡孫可以正常謀職。需要向當(dāng)政者行賄,地位自然不能與當(dāng)年可比。
唐高宗時期,朝廷幾次提及功臣問題,引人注意的是皇后武則天父親武士彠,而長孫無忌從未提及,肯定是有意忽略了他。
永徽五年二月“庚申,加贈武德功臣屈突通等十三人官”。*《資治通鑒》卷一九九,第6283頁?!短茣肪硭氖濉豆Τ肌?第938頁。《冊府元龜》卷一三八《旌表第二》,第1541頁。其中,《冊府元龜》此條記載比較詳細(xì)。根據(jù)《唐會要》的記載,總章元年又有類似政策,詔書內(nèi)容如下:
總章元年三月六日詔:“太原元從,西府舊臣,今親詳覽,具為等級,贈司徒士彟,贈司空開山,贈司馬、淮安王神通,并州都督劉弘基,贈并州都督劉政會,并州都督唐儉,左衛(wèi)大將軍竇琮,荊州都督長孫順德,涼州都督史大奈,贈幽州都督龐卿惲,潭州都督錢九隴,贈華州刺史柴紹,贈潭州刺史張平高,贈工部尚書裴寂,洪州都督李思行,洪州都督秦行師,贈靈州都督許世緒,涼州都督李高遷,齊州刺史劉義節(jié),贈太尉高士廉,贈司空屈突通,贈太尉房玄齡,贈司空杜如晦,贈司徒尉遲敬德,揚(yáng)州都督段志玄,益州都督程知節(jié),徐州刺史秦叔寶,涼州都督宇文士及,荊州都督張公謹(jǐn),荊州都督杜君綽,荊州都督公孫武達(dá),荊州都督李安遠(yuǎn),代州都督鄭仁泰,荊州都督李孟嘗,幽州都督獨(dú)孤彥云,始州刺史劉師立等,并立為第一功臣。”時皇后欲褒崇其父,特在功臣之上故也。*《唐會要》卷四五《功臣》,第938-939頁。同見《冊府元龜》卷一三○《延賞》,第1428頁,更詳細(xì)。
這里,貞觀功臣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等都在列,有裴寂而缺少長孫無忌。這個名單,是朝廷對此前功臣的法定確認(rèn),長孫無忌顯然被取消了功臣名譽(yù)和相應(yīng)待遇。很簡單,在唐高宗的朝廷里,長孫無忌不是國家功臣,而是國家的罪人。
長孫無忌及其家族的狀況改善發(fā)生在上元元年?!顿Y治通鑒》上元元年“九月,癸丑,詔追復(fù)長孫晟、長孫無忌官爵,以無忌曾孫翼襲爵趙公,聽無忌歸葬,陪葬昭陵?!盵7]卷202:6373癸丑,為七日?!短茣吩谟涗浾蚜昱阍崦麊沃?寫道:“初,長孫無忌自于昭陵封內(nèi),先造墳?zāi)?至上元元年九月七日,許歸葬?!盵4]卷21:陪陵名位
是什么契機(jī)讓唐高宗改變了從前的政策呢?根據(jù)《新唐書·徐齊聃傳》的記載,這項新政是因為徐齊聃的建議。其文曰:“長孫無忌以讒死,家廟毀頓,齊聃言于帝曰:‘齊獻(xiàn)公,陛下外祖,雖后嗣有罪,不宜毀及先廟。今周忠孝公廟反崇飾踰制,恐非所以示海內(nèi)。’帝寤,有詔復(fù)獻(xiàn)公官,以無忌孫延主其祀?!?《新唐書》卷一九九《徐齊聃傳》,第5661頁。參見劉子凡《唐代徐氏家族及其文學(xué)傳家》,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十七卷,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第287-304頁。
徐齊聃在高宗時期,與皇室關(guān)系密切,一方面他的姑姑是皇帝的婕妤,同時他不斷地?fù)?dān)任皇子們的老師,所以地位很特殊?!案咦跁r,為潞王府文學(xué)、崇文館學(xué)士,侍皇太子講,修書于芳林門。時姑為帝婕妤,嫌以恩進(jìn),故求出為桃林令。召為沛王侍讀,再遷司議郎,皆不就。累進(jìn)西臺舍人。”從教育后世的角度看,高宗對于長孫無忌的政策,不是恰當(dāng)?shù)男⒌辣憩F(xiàn)。因長孫無忌牽連到長孫晟,而長孫晟也是高宗外公、長孫皇后的父親。這個時期,距離長孫無忌之死已經(jīng)十五年了,高宗的皇子們都接近成年,而長孫無忌一派的政治影響早就無影無蹤了。于是,恢復(fù)長孫晟、長孫無忌的官爵,允許長孫無忌陪葬昭陵。這不是平反,而是皇恩的寬宏大量表現(xiàn)。*吳縝《新唐書糾謬》引證《徐齊聃傳》指出這是《新唐書》“長孫無忌傳漏事”。見王東、左宏閣《新唐書糾謬校證》卷一一,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第394頁。
上元元年的改變,對于長孫家族而言,是最重要的恢復(fù)。趙國公爵位的恢復(fù),重新確定繼承人:長孫無忌的曾孫長孫翼,再次成為趙國公。長孫家族再次恢復(fù)了原有的政治地位,其歷史貢獻(xiàn)再次被承認(rèn)。從此以后,長孫無忌漸漸回歸歷史的本來狀態(tài)。
不過,我們在很久以后的唐朝文件中,才找到了長孫無忌的名字。代宗大歷十四年(779)六月一日,皇帝下令:
武德已來宰相及實封功臣,子孫沈翳者,量與一人正員官。同年七月二十六日,吏部請委史館精加檢勘,審定名跡。至建中元年九月五日,史館奏:“武德已來,實封陪葬配饗功臣名跡崇高者,十一人第一等:司空、魏國公裴寂,納言、魯國公劉文靜,太尉、趙國公長孫無忌,尚書左仆射、衛(wèi)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績,中書令、漢陽王張柬之……”史館奏:“按史傳考詳事實,約為三等,具列如前?!彪分?“宜付尚書省百寮,與史官對定奏聞?!?《唐會要》卷四五《功臣》,第943-944頁?!杜f唐書·德宗本紀(jì)》載:(建中元年十二月)“丁酉,令詳定國初以來將相功臣房玄齡等一百八十七人,據(jù)功績分為三等?!钡?27頁。
包括裴寂、長孫無忌等老一代功臣,曾經(jīng)的沉浮都宣布結(jié)束?!缎绿茣らL孫無忌傳》載:上元元年,追復(fù)官爵,以孫元翼襲封。初,無忌自作墓昭陵塋中,至是許還葬。文宗開成三年,詔曰:“每覽國史至太尉無忌事,未嘗不廢卷而嘆。其以裔孫鈞為猗氏令。”[3]卷105:4022史家把上元元年看作是長孫無忌沉浮的轉(zhuǎn)折點,看來是沒有問題的。至于文宗的感嘆,已經(jīng)屬于歷史讀后感了。
《長孫全義墓志》形成的時候,長孫家族已經(jīng)回歸平靜,但長孫全義之死,難免給家庭再次帶來悲傷。長安四年(704),年僅二十八歲的長孫全義去世,到開元九年(721)他的哥哥也去世,前后不過十七年。從長孫無忌算起,長孫全義的父親長孫元翼是第四代,長孫全義、長孫全節(jié)跟長孫訓(xùn)是一代,而《新唐書》有長孫訓(xùn)的記錄,沒有長孫全義和長孫全節(jié)的記錄。
《長孫全義墓志》的側(cè)面,有“大和八年八月廿八日孫朝議郎、行河中府河?xùn)|縣尉、上柱國鈞于城東啟舉合祔大塋,故書銘記”三行字,顯然不屬于墓志內(nèi)容,是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所記。這是“合祔大塋”時的記錄,原來的墓志依舊保留,不過加幾行字進(jìn)行說明而已。
開元九年的時候,長孫全義的墓已經(jīng)打開過一次,大和八年,這是第二次重新打開。長孫鈞正是《新唐書·長孫無忌傳》提及的文宗讀史感覺長孫無忌的冤枉,于是“以裔孫鈞為猗氏令”的長孫鈞,當(dāng)時是大和三年?,F(xiàn)在,五年過去了,長孫鈞現(xiàn)在官職是“朝議郎、行河中府河?xùn)|縣尉、上柱國”。不知道為什么從縣令反而變成了縣尉。
那么,長孫鈞的附記為什么寫在長孫全義的墓志之側(cè)呢?按理,長孫全節(jié)是長孫全義的哥哥,一定也有自己的墓志。還有,根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長孫家族代有人焉,一直到第十代長孫紹先。注意《新唐書·長孫無忌傳》說到長孫鈞的時候,使用的是“裔孫”一詞,可能不是長房長孫之類。長孫全義也不是長孫,長孫全節(jié)、長孫訓(xùn)可能都是他的哥哥。但是到了唐文宗的時代,長孫家族看來就剩下長孫全義這一支脈,而長孫鈞正是長孫全義的后代,最終成為長孫無忌后代的代表。
從唐高宗到唐文宗,唐朝的皇帝按照輩分沒有超過十代,但長孫家族卻超過了十代,看長孫全義、長孫全節(jié)的壽命都不長久,是否正因為如此才會代際過渡頻繁呢?不得而知。
參考文獻(xiàn):
[1]胡 戟,榮新江.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志[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2012.
[2]劉 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王 溥.唐會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宋敏求.唐大詔令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8.
[6]王 讜.唐語林[M].周勛初,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7]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95.
[8]長孫無忌.唐律疏議[M].劉俊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9]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