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嬌
摘 要: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壇上著名短篇小說家,新思潮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蜘蛛絲》描述了三段因果關系,深刻刻畫了人性的丑陋面,揭露了人性的利己主義,提倡勸善懲惡。
關鍵詞:因果報應;利己主義;勸善懲惡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5--01
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多關注社會的陰暗面,用犀利的語言來剖析社會及人性的丑惡。本文以他的著名短篇小說《蜘蛛絲》為例,著重剖析小說中體現(xiàn)的人性善惡,從而達到勸善懲惡的目的。小說中“極樂—地獄—極樂”三個場面巧妙轉換,對比強烈,將人性的丑惡描寫得淋漓盡致。
一、因果報應
小說中有三處體現(xiàn)了因果報應的思想。第一處:某日清晨,釋迦摩尼在極樂世界的蓮池附近散步時偶然看見很多罪人在地獄的血池中苦苦掙扎著,其中有一個叫做犍陀多的。而這些罪人無一不是生前殺人放火的強盜,所以死后便落入幽暗凄慘的地獄飽受痛苦的折磨。這些罪人生前作惡多端是因,死后落入無底的地獄便是果;第二處:釋迦摩尼想到犍陀多生前在樹林中救過一只蜘蛛,哪怕僅僅是這樣一個小善之舉,也還是想把他從地獄中救出來,于是釋迦摩尼向地獄中投下了一根蜘蛛絲。犍陀多生前救過蜘蛛是因,釋迦摩尼為了救他投到地獄的蜘蛛絲是果;第三處:犍陀多看見了頭頂的蜘蛛絲喜出望外,心想如果能順著它爬上去便可得救了,于是開始攀爬。中途他無意向下看時,發(fā)現(xiàn)有無數的罪人在自己后面也一心向上爬來,他擔心這么細的一根蜘蛛絲無法承受這么多人的重量,所以對罪人們大喊不許他們爬上來。這一剎那蜘蛛絲斷裂,犍陀多再次墜入到地獄的無底深淵。犍陀多為了獲救而剝奪了其他人生存權利的私心是因,他再一次落入地獄是果。
二、利己主義
罪人犍陀多生前作惡多端,死后落入地獄,卻又因生前的一次善舉獲得了離開地獄的機會。但是當他面對重生的機會時,他首先想到的卻是自己,只顧自己能趕快脫離地獄的苦海。犍陀多忘記了自己生前的所犯下的罪惡,在求生面前,他一心只想將這根細細的蜘蛛絲占為己有,對他人毫無憐憫慈悲之心,最終又落回原來的地獄。這是犍陀多人性的泯滅與利己主義的充分暴露。小說結尾處“這事從釋迦菩薩的眼光看來,一定覺得陋劣可驚罷!”這一描寫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性中利己主義的絕望。作者也著重描寫了犍陀多的心理活動,犍陀多自私地認為只有自己才能獲得求生的機會,其他罪人不應抓住這根蜘蛛絲到達極樂世界獲得新生,任何人都不能阻礙他通往極樂世界。在生存機會的面前,犍陀赤裸裸地表現(xiàn)出了人性上的自私。
但是犍陀多這樣的人在世上并不是少數,他不過只是這一類人的一個縮影、一個典型代表。絕大多數人的骨子里都存在著利己主義,在利益面前大部分人會選擇從私欲和貪念出發(fā),無心顧及他人,這是大多數的人類在人性上的弱點。并且這種弱點早已深入骨髓,很難改變。這種利己主義的弱點不僅有害身心健康,最終也會導致人性的崩塌、自我的毀滅。犍陀多的選擇對他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毀滅,選擇不同,結果也不同。犍陀多的下場也暗指了眾多本著利己主義出發(fā)的人們的命運。
三、勸善懲惡
犍陀多雖然生前犯下的罪惡無數,但是這樣的惡人偶爾也會心生慈悲之念,作出善舉。釋迦摩尼為此都心生憐憫,想要救他一次。作者通過這個情節(jié)表達了他內心對人性善良面的追求及渴望。同時也提倡心存善念,多做善事,這便是所謂的“勸善”。
但是生前罪大惡極的罪人們死后落入地獄;以及鍵陀多面對重生時非但沒有表現(xiàn)出慈悲之心,反而因為自己迫不及待的求生私欲去剝奪他人求生的機會,他的自私自利使得他再一次墜入地獄。通過這二段情節(jié)的描寫,又體現(xiàn)了作者“懲惡”的觀點,世事輪回,惡人終究會遭到惡報。犍陀多看似因蜘蛛絲不堪重負而斷再次落入地獄,實際上卻是犍陀多本性中的自私葬送了他獲得新生的機會。面對誘惑時,人性中隱藏著的利己主義就會被激發(fā)出來,而這種利己主義百害無一利,最終只會限制個人的發(fā)展,甚至走向毀滅。而這一情節(jié)表面上看似在說“懲惡”,實則也通過犍陀多的命運進一步提倡“勸善”。這兩處情節(jié)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小說中的極樂世界之美與地獄之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強調了“善”“惡”不同行為帶來的結果天壤之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引導人們去惡向善,即“勸善懲惡”。
《蜘蛛絲》情節(jié)各個緊密相連,使得“因果報應”“利己主義”“勸善懲惡”三種思想相輔相成、相互支撐。作者通過描述三段因果關系,深刻刻畫了人性的丑陋面,揭露了人性的利己主義,達到勸善懲惡的目的?,F(xiàn)實生活中,世人面對選擇時多本著向自己有利的一面出發(fā),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但是這些人最終都逃不過命運的安排,所以希望人人能以鍵陀多為戒,時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克服人性中的利己主義,多做善事,終有善報。
參考文獻:
[1]芥川龍之介,思潮中心-近代日本文學[M].東京堂,1961.
[2]元金香,從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看利己主義[J].安徽文學.
[3]福田清人、笠井秋人,芥川龍之介—人和人品[M].清水書院昭和57年版.
[4]周紅敏,淺談俯角的因果報應論[J].科技信息,2010.
[5]郭林秀 試論芥川龍之介小說《蜘蛛絲》中的思想內涵[J].
[6]葉渭渠 日本文學思潮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11月第二次印刷.
[7]石夢星 《蜘蛛的絲》中的因果循環(huán)思想[J].文史 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