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 要: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總干渠C2標菜子沖渡槽50m跨基本跨高都在30~54m之間,單跨槽身混凝土總重達1134.4t,且渡槽多處于山脊上,無法進行預制吊裝,采用常規(guī)鋼管柱滿堂支撐,撤卸麻煩,費工費時,所需材料較多,不經濟,且安全穩(wěn)定性差。本文借鑒成功的類似高速公路連續(xù)箱梁貝雷桁架支撐方法,進行菜子沖渡槽跨高30m以上、跨度50m的渡槽槽身混凝土澆筑。澆筑采用貝雷桁架支撐,兩側距支墩排架15m處加桁架柱支撐,支墩上放置工字鋼,工字鋼上放置貝雷架,貝雷架上鋪工字鋼橫梁,橫梁上鋪設模板,立模澆筑。
關鍵詞:貝雷桁架 支撐 高跨度
中圖分類號:TU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c)-0035-02
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總干渠C2標菜子沖渡槽1737m,最大跨高54m,縱比降1/1750,多為高大跨,上部槽殼為簡支或簡支預應力結構。進口底板高程1292.631m,出口高程1291.589m,渡槽槽身為矩形,尺寸4.4m×6.65m,混凝土全部采用現(xiàn)澆。
由于渡槽沿沿山脊穿梭,施工場地狹窄,地形起伏延綿,施工難度主要集中在槽殼上,常規(guī)施工方法不能滿足施工安全及進度要求,因此,擬采用常規(guī)施工方法與特殊施工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菜子沖渡槽50m跨度槽殼采用收折式貝雷桁架支撐,其余采用碗扣式鋼管滿堂腳手架支撐。
菜子沖渡槽跨度較大(50m),最大跨高54m,施工支撐措施較為復雜,支撐結構安裝撤卸麻煩,耗工耗時,成為施工重點及難點被受關注。
1 基本地質概況
菜子沖渡槽沿線無較大地質構造,跨越無水沖溝、埡口、山頭,沿線基巖零星出露,巖層產狀平緩,傾角9°~16°,粘土覆蓋層厚一般0~2m,沖溝底部及埡口較厚,達3m左右。位于沖溝內的柱基,做好排水設計,避免山洪對基礎的沖刷破壞??偢?7+848~總干18+910出露地層為Tg1-2與 Tg1-1薄至中厚層泥質白云巖夾泥頁巖及泥質灰?guī)r,巖體強風化厚度2~6m,由于占主體的白云巖所含泥質成分相對較少,巖體整體強度較高,介于軟質巖與中硬巖之間。據(jù)鉆孔揭露,該段巖溶發(fā)育弱,僅鉆孔ZK7在3.1~4.1m遇小溶洞??偢?8+910~總干19+858出露地層為薄至中厚層T1yn2-2白云巖、泥質白云巖、溶塌角礫狀白云巖夾泥巖、灰?guī)r,強風化厚度2~8m,地基巖石軟硬相間,強度介于軟質巖與中硬巖之間,靠近山頂邊緣且地形較陡部分強度酌減(如ZK14與ZK15處),溶塌角礫狀白云巖部分,因空隙較大,強度相對較低,考慮地基處理。據(jù)鉆孔揭露,該段巖溶發(fā)育弱,部分巖芯有溶蝕風化現(xiàn)象,鉆孔ZK13在10.0~10.5m遇小溶穴,鉆孔ZK19在2.4~3.4m遇小溶穴。
2 不良地質條件的應對方法和技術措施
(1)邊坡開挖前,施工人員詳細調查邊坡巖石的穩(wěn)定性,包括設計開挖線以外對施工有影響的坡面和岸坡,設計開挖線以內有不安全因素的邊坡,采取相應的處理和防護措施,山坡上所有危石及不穩(wěn)定巖石及時撬挖排除。開挖自上而下進行,高度較大的邊坡分層開挖。
(2)在陡坡下施工時,先仔細檢查邊坡的穩(wěn)定性,如遇孤石、崩坍體等事先做好妥善的清理和支護。
(3)按照施工圖紙和監(jiān)理人的要求做好邊坡的排水工作。及時排除坡底積水,保護邊坡坡角的穩(wěn)定,截水溝距邊坡開挖線距離不小于5m,溝底縱坡不小于3%。
(4)及時清除浮石、浮渣,必要時設置安全標志、防護欄、防護墻。
(5)在邊坡開挖過程中,如出現(xiàn)裂縫或滑動跡象,立即暫停施工或采取應急搶救措施,迅速將人員和設備撤至安全地點,必要時設置觀測點,安排專人進行監(jiān)視,及時觀測邊坡變化情況,并及時通知監(jiān)理人,按監(jiān)理人指示進行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
(6)對出現(xiàn)集中滲水的邊坡,在開挖前,對滲水采用水管集中引排法,邊坡開挖后重新設置好引排水管,避免滲水直接從土坡上流出,確保邊坡安全穩(wěn)定。基礎底板積水采用在基礎邊部設置小型集水坑,用小型潛水泵(2.2kW)抽排。
(7)基礎底板地質缺陷部位采用人工用風鎬或液壓反鏟直接挖裝。如需鉆孔爆破時,采用手風鉆造孔,小梯段小孔徑微藥量爆破,爆破方向控制與斷層走向一致。
(8)施工過程中如遇巖溶地質段,采取加固洞穴、清除充填物、回填夯實、換置、設置人工基礎跨越、對充填物注漿加固等措施進行處理。
3 貝雷桁架支架設計
貝雷支架結構主要由基礎、桁架支墩、支墩橫梁、貝雷桁架組成;貝雷支架安裝主要采用塔吊安裝,局部地方采用吊車安裝。
支架布置結構主要傳力途徑為:模板→方木→工字鋼橫梁→貝雷架縱梁→貝雷架下部橫梁→U型托→桁架支架→擴大基礎→地基。
渡槽槽身混凝土澆筑采用厚5cm的定型剛模板,模板底部縱向骨架采用10cm×10cm方木,間距50cm,橫向采用I14工字鋼,間距100cm。貝類與骨架之間采用U型托調整標高,具體布置見圖1。
渡槽槽身混凝土主要承重結構采用貝類桁架,貝雷桁架縱向根據(jù)渡槽跨度分為3跨,其中15m兩跨,18m一跨;貝雷架采用三排單層貝雷片,間距23cm。
在渡槽每跨距兩永久邊墩15m處,架設臨時鋼管排架支墩,臨時鋼管排架支墩采用φ600,δ=16mm的鋼管,鋼管支墩與貝雷架之間采用4排I40a工字鋼作為分配梁。
支架設計采取先布置好貝雷桁架、工字鋼分配橫梁、臨時鋼管支墩。由于實際地形復雜,鋼管支墩地面高度不一致,計算時對每一聯(lián)結構采用簡支梁和連續(xù)梁最不利情況進行驗算,如驗算結果達不到要求,則增加貝雷縱架或鋼管支墩,使之達到控制要求。
如表1可知,貝雷架桁架最大容許彎矩和剪力如下:
三排單層:[M]=2246.4kN·m,[Q]=698.9kN。endprint
C50鋼筋混凝土密度取:26kN/m3。
4 貝雷桁架支撐結構的安裝與撤除
(1)材料控制。
①貝雷片桁架、桁架連接銷及保險銷、加強弦桿、弦桿螺栓、桁架螺栓等均應采用合格廠家生產的合格標準集,并持有產品合格證。
②鋼管、工字鋼、槽鋼等材料必需采用合格廠商生產的合格材料,并持有產品合格證,使用前進行材料的抗壓、抗剪實驗,保證材料的質量。
(2)支架架搭設施工流程。
貝雷桁架支架采用塔機配合人工安裝,搭設工藝流程為:場地平整、夯實→基礎承載實驗、材料配備→基礎混凝土澆筑→鋼管立柱安裝→焊機連接工字鋼→桁架支座安裝→貝雷片標準集吊裝→橫向工字鋼梁安裝→縱向工字鋼梁安裝→滿堂腳手架找平支架→模板安裝→澆筑混凝土。
(3)施工措施。
①地基處理。鋼管立柱地基先進行開挖平整,如是石質基礎,直接澆筑40cm厚C15混凝土,預埋0.5m×0.5m,10cm厚鋼板,如為土質基礎,開挖平整后進行夯實,換填50cm厚級配沙礫,壓實度96%以上,再澆筑基礎C15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80%以上時,安裝立柱鋼管,立柱鋼管焊接于鋼板上。
②排水措施。在基礎四周挖寬30cm以上排水溝,防止基礎浸泡塌陷。
③立柱搭設。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2m,立桿的橫距為2m;立桿采用φ219,δ=7mm鋼管,單立管;橫桿步距3m,橫桿與立桿連接采用I10工字鋼焊接;焊接應盡量避免破壞鋼管立柱。立柱頂部采用4根I25a工字鋼正壓鋼管柱,保證鋼管軸心受壓,再在工字鋼上部平鋪一厚10mm的鋼板,鋼板上鋪4根[36a槽鋼作為貝雷桁架的支座。
④貝類桁架安裝。貝雷桁架放置于鋼管立柱支座上,桁架有三排單層貝雷片組成,貝雷片間采用連接銷、螺栓連接,每片貝雷片間隔23cm,單榀寬70cm,每4片連接為塊,安裝時采用塔機吊裝,人工配合連接。
⑤桁架上部工字鋼梁格安裝。梁格由縱橫向工字鋼組成,搭設于貝雷桁架上,橫向工字鋼采用I16工字鋼搭設,工字鋼間距1.0m,縱向工字鋼采用I10,間距70cm,縱橫向工字鋼與剛性腹板焊接牢固。
⑥找平排架及防護設施。找平排架在工字鋼梁格上進行,排架采用腳手架要滿掛布置,間排距0.7m×0.5m,步距0.9m。梁格兩側掛全封閉式密目安全網,密目網用網繩綁扎在腳手架上。作業(yè)層下部密鋪5cm厚木板作為施工人員操作平臺,木板用8號鐵絲綁扎在工字鋼上。
(4)拆除方案。
支架拆除前對架子工程進行全面的檢查與簽證確認,建筑物施工完畢,且不需要使用時,支架方可拆除。
①拆除時設置警戒,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員通行,并有專人負責警戒。
②拆除順序為:安全網→滿堂架→工字鋼→貝雷桁架→鋼管立柱,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作業(yè)。
③如遇強風、雨、雪等氣候,不能進行外架拆除。
④拆卸的鋼管與扣件分類堆放,嚴禁高空拋擲。
⑤吊下的材料運到地面時及時按品種規(guī)格堆放整齊。
5 結語
菜子沖渡槽跨度大,跨高高,施工支撐措施較為復雜,支撐結構安裝撤卸麻煩,耗工耗時,施工地質條件復雜,給工程施工帶來了難度。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不同的施工要求進行充分的研究及分析,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參考文獻
[1] 田博,鄒勇,劉洪海,等.標準貝雷架在頂模體系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5(S1):273-274.
[2] 張冰,徐關堯,張良.貝雷支撐結構體系的設計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8).
[3] 徐關堯,沈愈峰.高架貝雷桁架支撐體系的設計探討[J].鋼結構,2016,31(11):65-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