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文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標志,是一個人生來就銘刻著的信仰。我們之所以對本民族的文化感到熟悉、親切,是因為從一開始,這種文化便深深地扎根在我們心底,流淌在世世代代的血脈之中,讓人無法割舍,無法忘卻。
就像花草樹木不能沒有雨露的滋潤,人也不能缺少文化的滋養(yǎng)。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潤物細無聲”,千百年來一直默默地浸潤著每一個生長于這片肥沃土地的中國人。
就這樣,在我們的青春花季里,傳統(tǒng)文化像三月的春風,像和煦的陽光,帶著那沉淀了千古滄桑后的溫存與風華,裝點著情懷,浸潤著心田……
以上所有的感受,都源于那場精彩絕倫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識競賽。
漫步于古老的長廊,追溯著曾經(jīng)的世世代代。賽場上,孫立權老師耐心地引導著選手,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們一起重溫了那或嚴肅或詼諧的千古事。無論是臺上比賽的選手,還是參與其中的觀眾,都收獲了知識,開闊了視野。
“三多福壽子,四詩風雅頌”,何為“四詩”?即《風》《大雅》《小雅》《頌》?!叭粲邢嗨級?,殷勤載八行”,何謂“八行”?古代指書信。我們不僅了解了傳唱至今的戲曲《馬前潑水》的歷史背景和它的主人公朱買臣的故事,還領略了彈奏“弦徽不具”之琴的魏晉隱士陶淵明的恬然白安、瀟灑淡然,還有那句廣為流傳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道出了多少沉浸在溫柔鄉(xiāng)的紅塵過客的心聲!
蘇軾云:“腹有詩書氣白華?!背P凶哂趥鹘y(tǒng)文化殿堂之人,其精神土壤一定更肥沃、更富饒。
有一句歌詞寫得很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賽場上,同學們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盡顯風采。在這次競賽巾,我看到了許多文化底蘊深厚的才子才女,看到了自己學習的榜樣,他們在臺上的那份自信與灑脫令我敬佩。
“榜樣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塞·約翰遜如是說。我想,榜樣的力量在于激勵我們完成心態(tài)與人格的升華,促使我們改進不足,從而邁向更好的未來。我愿翻開那本承載著中華千年文化與歷史的大書,和他們一起,捧讀那煥發(fā)著人類智慧光輝的每一頁,感受那無法言說的厚重與內(nèi)涵。
在開闊的視野中找到能夠感染自己的榜樣,激勵自己不斷前進。從某種層面上講,這才是本次競賽最大的意義吧。
除了對個人的影響,我認為,本次競賽還有更深遠的作用——向大眾傳播知識和文化。
商品需要宣傳,才會映人消費者的眼簾,使其產(chǎn)生消費欲望;知識同樣需要傳播,才能讓更多的人感悟“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之美,鼓勵那些徘徊在傳統(tǒng)文化知識殿堂之外的人,去尋找那意想不到的典雅與輝煌——穿過時間的隧道,和薄霧后面的身影傾心交談,滿足那渴求會心一笑的愿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場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識競賽告訴我們學海無涯,人一輩子也無法游遍知識海洋的每一個角落。這就需要我們在“活到老,學到老”的漫長路途中,虛心請教,不斷采集知識的果實,充實自己,學以致用。
愛上傳統(tǒng)文化的韻美,在以后的日子里,毅然選擇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把那些屹立于歷史長河中的名人的人生經(jīng)歷變?yōu)樽约旱呢敻?,走過千山萬水,走過一生一世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