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滿千 朱坤 劉佳佳
摘要:2015年3—8月在新疆伊犁新生源公司巴彥岱牛場為研究大提琴、小提琴、低音提琴演奏的輕音樂對泌乳牛免疫機能的影響,選取體質(zhì)量、年齡、胎次、泌乳量接近、健康狀況良好、飼養(yǎng)管理水平完全一致的荷斯坦泌乳牛36頭,隨機分成2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18頭。每期40 d,試驗當天起(0 d),每20 d采集血樣并測定單產(chǎn)。結(jié)果表明,大提琴演奏的音樂能在20 d和40 d顯著提升奶牛牛乳中乳糖含量,降低體細胞數(shù)含量;小提琴演奏的音樂整期能夠顯著提升奶牛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低音提琴演奏的音樂整期能夠顯著提升總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大提琴演奏的音樂能有效提高奶牛免疫力水平。
關(guān)鍵詞:輕音樂;泌乳牛;乳糖;體細胞數(shù);免疫
中圖分類號: S823.4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15-0139-04
動物會對音樂刺激產(chǎn)生聲應激,并對自身生產(chǎn)性能產(chǎn)生影響。近年來,已有有關(guān)音樂對奶牛產(chǎn)奶性能影響的研究報道[1]。國外學者Harsha Panicker等發(fā)現(xiàn),音樂刺激能夠促進動物聽覺中樞神經(jīng)的發(fā)育和結(jié)構(gòu)的分化[2-7],也能夠?qū)?nèi)臟活動及情緒等起到協(xié)調(diào)作用,同時通過神經(jīng)中樞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分泌,減緩疲勞,降低焦慮情緒。據(jù)Mara等報道,給小鼠連續(xù) 8 d、每天持續(xù)5 h播放音量較低的某德國樂曲,結(jié)果7~12周齡小鼠T細胞數(shù)量增長[4]。國內(nèi)相關(guān)報道表明,優(yōu)美和緩的樂曲可顯著緩解應激并提高產(chǎn)奶量,本研究的前期試驗結(jié)果也表明,適當?shù)囊魳纺軌蛱岣吣膛.a(chǎn)奶量[8]。不同類型的樂器可演奏出不同音色不同風格的音樂,檢索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對奶牛免疫性能影響的深層次、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未見報道,可進一步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設計與動物選擇
試驗于2015年3月20日至2015年8月1日在新疆伊犁新生源公司巴彥岱牛場進行,均選取年齡為5~6歲、胎次為3胎、體質(zhì)量為550~600 kg、泌乳量接近、健康狀況良好、飼養(yǎng)管理水平完全一致的荷斯坦泌乳牛36頭,隨機分為2組,即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8頭,試驗分3期進行,3期試驗皆選用不同牛群,每期40 d,每期之間間隔7 d。試驗前先測定各組奶牛生長環(huán)境的背景音分貝數(shù),測調(diào)后將背景音控制在65~75分貝。預試驗開始在試驗組奶牛欄中播放音樂,試驗組在擠奶前04:30—06:30、12:30—14:30及18:30—20:30 進行每天3次、每次2 h的音樂播放;音樂選用唱片播放經(jīng)典提琴曲《Mother》,本試驗前期試驗中,輕音樂可在一定時間內(nèi)促進奶牛泌乳,《Mother》屬于輕音樂,所以選用其作為試驗音樂。首期試驗采用大提琴播放的輕音樂《Mother》,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別采用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同首曲目《Mother》,播放全程保持音量恒定。對照組與試驗組的飼養(yǎng)管理完全一致但無音樂播放。
1.2日糧與飼養(yǎng)管理
日糧參考NRC(2001)配制,對照組和試驗組日糧組成見表1。
3期所有試驗組與對照組樣本牛均選用年齡為5~6歲、胎次為3胎、體質(zhì)量為550~600 kg的荷斯坦奶牛,分別置于相距200 m以上且隔音效果良好的2個半開放散欄式牛舍內(nèi)飼喂,牛舍內(nèi)臥床長、寬、高分別為2.1、1.2、1.1 m。試驗組牛舍內(nèi)墻壁與運動場墻壁每隔3 m安裝1個小喇叭,牛舍與運動場內(nèi)的音量均衡,奶??呻S意進出運動場。3期試驗均在[CM(25]每天09:00給料1次,牛群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所有飼養(yǎng)管理水平完全相同。
1.3樣品采集與指標測定
試驗0、20、40 d測定試驗牛日單產(chǎn),日單產(chǎn)需用分流式擠奶機采測06:30—08:30、14:00—16:00、20:30—22:00的3次產(chǎn)奶量,采樣前將重鉻酸鉀加入奶樣瓶中作為防腐劑,使用分流器采樣時棄頭道奶并取乳樣100 mL,以4 ∶3 ∶3的比例收集奶樣,采樣后置于4 ℃冰箱保存,送至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營養(yǎng)實驗室使用乳成分分析儀(UL80BC)和FossomoticTM Minor體細胞分析儀分別檢測乳成分和體細胞數(shù)。
血清指標試驗在0、20、40 d,09:00即喂料前將2組試驗牛進行尾靜脈采血10 mL,常溫促凝,4 ℃平衡30 min后,3 500 r/min 離心15 min取上清,1.5 mL離心管分裝,-20 ℃保存?zhèn)溆谩Q鍢颖舅椭帘本┤A英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進行測定(測定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等31個指標),本試驗中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活性、總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比色法在日立7170全自動生化儀上測定;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含量采用放免法在r-911全自動放免計數(shù)儀上測定。
1.4數(shù)據(jù)的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首先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整理,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獨立t-檢驗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以α=0.05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2結(jié)果與分析
2.1大提琴、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音樂對乳糖和體細胞數(shù)的影響
表2數(shù)據(jù)表明,在整期大提琴組乳糖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40 d,大提琴組乳糖含量分別較對照組高19%、14%,差異極顯著(P<0.01)。在0、40 d和整期,小提琴組乳糖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小提琴組乳糖含量較對照組高17%,差異極顯著(P<0.01)。在0、20、40 d和整期,低音提琴組乳糖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
在0 d,大提琴組體細胞數(shù)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40 d和整期,大提琴組體細胞數(shù)含量分別較對照組低49%、51%、39%,差異顯著(P<0.05)。在0 d,小提琴組體細胞數(shù)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40 d和整期,小提琴組體細胞數(shù)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0、40 d,低音提琴組體細胞數(shù)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和整期,低音提琴組體細胞數(shù)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endprint
2.2大提琴、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音樂對免疫指標的影響
由表3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期試驗中,在所有時間點,大提琴組GSH-PX、T-AOC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所有時間點,大提琴組MDA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和整期,大提琴組SOD含量分別較對照組高13%、9%,差異極顯著(P<0.01);在40 d,大提琴組SOD含量較對照組高6%,差異顯著(P<0.05);在40 d和整期,大提琴組T3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大提琴組T3含量較對照組高14%,差異顯著(P<0.05);在20、40 d和整期,大提琴組T4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
第二期試驗中,在0、40 d,小提琴組GSH-PX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小提琴組GSH-PX含量較對照組高8%,差異顯著(P<0.05);在整期,小提琴組GSH-PX含量較對照組高9%,差異極顯著(P<0.01);在所有時間點,小提琴組T-AOC、SOD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0、40 d,小提琴組MDA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和整期,小提琴組MDA含量分別較對照組低23%、12%,差異顯著(P<0.05);在 20 d,小提琴組T3含量較對照組低32%,差異極顯著(P<0.01);在40 d,小提琴組T3含量較對照組高25%,差異顯著(P<0.05);在整期,小提琴組T3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所有時間點,小提琴組T4含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
在所有時間點,低音提琴組GSH-PX、SOD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0、20、40 d,低音提琴組T-AOC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整期,低音提琴組T-AOC含量較對照組高5%,差異顯著(P<0.05);在0、20、40 d,低音提琴組MDA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整期,低音提琴組MDA含量較對照組低10%,差異顯著(P<0.05);在0、40 d,低音提琴組T3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和整期,低音提琴組T3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20 d和整期,低音提琴組T4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在 40 d,低音提琴組T4含量較對照組低7%,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3.1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對乳糖和體細胞數(shù)的影響
乳腺是哺乳動物機體中以合成和分泌乳汁作為主要功能的特有腺體,乳糖是乳汁中主要的糖類,牛乳中的糖類 99.8% 是乳糖[9]。在乳腺發(fā)育中,葡萄糖供應、激素調(diào)節(jié)等因素都與乳糖的合成有關(guān)。泌乳期乳腺對葡萄糖的攝取量占血液供應葡萄糖含量的60%~85%,故血糖供應總量及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乳糖合成與產(chǎn)奶量[10]。本試驗中,在20、40 d,大提琴組乳糖含量均極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聽大提琴音樂能夠刺激促進奶牛乳腺中乳糖的合成,這或許是因為大提琴音樂刺激了奶牛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11],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釋放的甘氨酸、神經(jīng)肽Y等神經(jīng)遞質(zhì)對奶牛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中雌激素、孕酮、胰島素、促卵泡素、黃體生成素、催乳素、生長激素等內(nèi)分泌激素得到調(diào)控,而這些激素影響了能量代謝時血液中葡萄糖的供應,以至于大提琴音樂促進了奶牛的乳腺對葡萄糖的攝取,使乳糖含量顯著升高。
體細胞數(shù)(somatic cell count,SCC)是1 mL牛奶中體細胞的含量,是動物及生物體中最小的功能單位[12]。已有科學研究表明,牛奶中SCC的含量與乳房炎有關(guān)[13-16],而一般情況下,乳糖情況和乳房炎水平呈負相關(guān)。本試驗中,在20、40 d 和整期,大提琴組SCC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在 20 d 和40 d,大提琴組乳糖含量極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大提琴音樂能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炎的產(chǎn)生,一般情況下,SCC與乳糖率呈負相關(guān),奶牛乳中乳糖含量上升會使SCC水平降低,這可能是由于在大提琴音樂對奶牛神經(jīng)中樞的刺激下,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得到良好調(diào)控,奶牛血液中能量供給充足,從而提高了奶牛免疫水平,故血糖、乳糖含量升高,而SCC水平降低。在20 d,小提琴組乳糖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而SCC含量低于對照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
3.2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對免疫指標的影響
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總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動物機體主要的抗氧化酶。其中,SOD是生物體內(nèi)催化氧自由基發(fā)生歧化反應最重要的酶,能夠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第一期試驗中,在20、40 d和整期,大提琴組SOD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SCC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大提琴組奶牛血液中SOD水平提高的同時,機體免疫能力增強,則乳成分中SCC含量降低。
GSH-Px是一種過氧化物分解酶[17-18],而丙二醛(MDA)是機體脂質(zhì)過氧化的分解產(chǎn)物之一[19],MDA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細胞氧化程度,機體抗氧化能力越強,則分解產(chǎn)物MDA含量越少[20-21]。第二期試驗中,在20 d和整期,小提琴組GSH-PX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MDA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而此時小提琴組SCC含量均略低于對照組(但不顯著),說明小提琴音樂組奶牛機體能夠通過提高GSH-PX含量來減少機體中過氧化物的含量,使得氧化代謝減弱,從而脂類的氧化分解產(chǎn)物MDA減少,奶牛機體免疫能力增強。
總抗氧化能力(T-AOC)的高低程度是衡量機體抗氧化系統(tǒng)功能狀況的綜合指標[22]。第三期試驗中,在整期,低音提琴組T-AOC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MDA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低音提琴音樂能通過提高T-AOC水平來增強奶牛抗氧化能力,使奶牛氧化代謝減弱,從而MDA含量降低,但20、40 d和整期,低音提琴組SCC含量略高于對照組(但不顯著),說明低音提琴音樂對奶牛免疫性能的提高無明顯影響。endprint
甲狀腺分泌的T3和T4是動物機體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重要激素,對物質(zhì)代謝和能量代謝、生長發(fā)育、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進細胞代謝、增加氧消耗、刺激組織生長、成熟和分化等都有重要作用。本試驗中,第一期試驗在20 d時,大提琴組T3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第二期試驗在20 d時,小提琴組T3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40 d時顯著高于對照組;第三期試驗在40 d時低音提琴組T4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試驗可見,T3、T4含量水平波動不定,無法說明大提琴、小提琴、低音提琴演奏的音樂對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影響情況。
4結(jié)論
大提琴演奏的音樂能夠在20、40 d顯著提升奶牛牛乳中乳糖含量,降低體細胞數(shù)含量,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小提琴演奏的音樂整期能夠顯著提升奶牛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低音提琴演奏的音樂整期能夠顯著提升總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大提琴演奏的音樂能有效提高奶牛對乳房炎的免疫力水平。
參考文獻:
[1]桑萬邦. 古典音樂有助于提高奶牛產(chǎn)奶量[N]. 四川科技報,2001-12-18.
[2]余如瑾,郭霞珍. 角調(diào)、羽調(diào)對正常小鼠及慢性應激模型小鼠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1999,6(10):28-30.
[3]Faverjon S,Silveira D C,F(xiàn)u D D,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enriched environment following status epilepticus in immature rats[J]. Neurology,2002,59(9):1356-1364.
[4]Mara J,Paula M,David L,et al. Music,immunity and cancer[J]. Life Sciences,2002,71(9):1047-1057.
[5]王增賢,朱繼明,王懷經(jīng),等. 音樂對大鼠海馬NMDA受體表達的作用[J]. 解剖學雜志,2003,26(4):356-359.
[6]Panicker H,Wadhwa S,Roy T S. Effect of prenatal sound stimulation on medio-rostral neostriatum/hyperstriatum ventrale region of chick forebrain:a morphometr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J]. Journal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2002,24(2):127-135.
[7]Peiffer A M,Rosen G D,F(xiàn)itch R H. Rapid auditory processing and MGN morphology in microgyric rats reared in varied acoustic environments[J].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2002,138(2):187-193.[HJ1.78mm]
[8]劉佳佳,易海波,余雄. 輕音樂對奶牛產(chǎn)奶量及血液激素水平的影響[J]. 中國畜牧獸醫(yī),2014,41(10):100-103.
[9]宗燦華,李慶章. 荷斯坦奶牛乳腺發(fā)育中的乳糖變化研究[J]. 乳業(yè)科學與技術(shù),2013,36(1):5-7.
[10]李文清,王加啟,南雪梅,等. 奶牛乳糖合成及泌乳相關(guān)基因和細胞信號通路的研究進展[J]. 中國畜牧獸醫(yī),2012,39(11):104-111.
[11]查滿千. 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對奶牛泌乳性能的影響[D]. 烏魯木齊: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6.
[12]金雙勇. 體細胞數(shù)變化規(guī)律及對產(chǎn)奶性狀和乳品質(zhì)的影響[J]. 現(xiàn)代畜牧獸醫(yī),2013(4):25-28.
[13]范開,孫艷爭,趙德明. 奶牛臨床型乳房炎與炎區(qū)微循環(huán)障礙的探討[J]. 中國獸醫(yī)雜志,2005,41(11):60-61.
[14]儲明星,石萬海,鄺霞,等. 淺談奶牛乳房炎[J]. 中國奶牛,2001(3):39-41.
[15]孫福先,王恩滿,趙德龍,等. 奶牛乳房炎綜合防治技術(shù)的試驗[J]. 中國奶牛,1996(1):36-37.
[16]單志貴,孫駿. 奶牛隱性乳房炎的綜合監(jiān)控技術(shù)[J]. 中國奶牛,1996(3):39-40.
[17]Macpherson A S. Vitamin E and biological oxidation[M]. nottingham: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1994:3-30.
[18]Levander O A,Ager A L,Beck M A. Vitamin E and selenium:contrasting and interacting nutritional determinants of host resistance to parasitic and viral infections[J].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1995,54(2):475-487.
[19]黃克和,陳萬芳. 硒對雛雞T淋巴細胞轉(zhuǎn)化和自然殺傷細胞活力的影響[J].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9,22(2):76.
[20]阿明古麗·牙生,余雄,李勝利. 丁酸鈉對圍生期奶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飼料研究,2015(5):30-34.
[21]趙月,曹志會,王冰,等. 生化法處理后的鏈霉素廢水出水對斑馬魚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響[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8):348-351.
[22]辛杭書,雒國斌,趙洪波,等. 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硒對圍產(chǎn)后期奶??寡趸芰兔庖邫C能的影響[J].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16(4):95-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