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國新聞話語的態(tài)度意義分析
——以《每日郵報》央視女記者掌摑工作人員新聞報道為例

2018-02-09 06:26:56李春芳
關鍵詞:評判新聞報道語篇

李春芳

(蘇州科技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9)

1 問題的提出

話語是權力的表現形式之一,對新聞話語的控制,向來是政治關注的焦點[1]。當今世界風云變幻,世界各國都試圖通過新聞話語,發(fā)出屬于自己的聲音,并在新聞事件中爭奪話語權。正因為如此,新聞話語的研究越來越為學者所重視。英國新聞報紙在國際社會和英語文化國家中影響很大,經常扮演輿論權威的角色[2],但迄今為止,國內基于英國新聞話語語料的研究尚顯不足,現有研究多集中在傳播學、社會文化分析、批評話語分析、生態(tài)語言學分析等領域。如王國鳳、邵培仁[3](2015)從傳播學視角,楊希[4](2007)從批評話語分析視角,薛婷婷[5](2014)從社會文化分析視角,袁穎[6](2018)從生態(tài)語言學視角分別對英國《衛(wèi)報》、《泰晤士》報和BBC等相關新聞報道語篇進行分析,部分揭示了英國媒體新聞報道的話語特征、語篇內在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媒體報道的生態(tài)取向。綜合來看,研究英國新聞話語的視角相對廣泛,研究方法相對豐富,但是缺少基于評價理論的系統(tǒng)分析,語料來源相對狹隘,尤其缺少對英國第一份日銷量達到百萬的報紙——《每日郵報》新聞報道語篇的分析和探討。鑒于此,本文以功能語言學評價理論為基礎,對 《每日郵報》2018年10月1日和3日“央視女記者掌摑工作人員”新聞報道的態(tài)度資源進行分析,探討語篇表現形式及深層的態(tài)度意義。

2 評價理論

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的功能千變萬化,可以抽象概括為三大純理功能:概念、人際和語篇功能。人際功能指的是“語言具有表達說話者身份、地位、態(tài)度、動機和他對事物的推斷、判斷和評價等功能”[7],它通過語氣和情態(tài)系統(tǒng)來體現,以揭示人際之間的關系?;诖?,Martin和White經過深入探討和研究,從人際意義中擴展出評價理論系統(tǒng)。Martin認為,“評價理論是關于評價的,文本中語言手段共同作用而表達的各種態(tài)度,所涉及的情感強弱,價值觀念的來源方式以及如何使作者與作者意見保持一致的方式”[7],包括三個方面:態(tài)度、介入和級差。態(tài)度系統(tǒng)是整個評價理論的核心,指人們參照情感反應或文化和制約下的價值體系對參與者和過程進行主體間性評價的意義資源,包括三個子系統(tǒng):情感、判斷和鑒賞。情感系統(tǒng)表達語言使用者對事件或現象的情感反應,并從情感角度對其進行評價;判斷系統(tǒng)是指根據一系列制度化的規(guī)范對人的行為做出評價的意義資源;鑒賞系統(tǒng)是對事物、過程和現象等進行評價的意義資源[8]。下文主要基于態(tài)度評價下的三個子系統(tǒng)對所選語料進行評價分析,以期揭示出語篇背后的態(tài)度意義。

3 語料收集和分析

3.1 語料收集

本文語料來源為英國 《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的官方網站(www.dailymail.co.uk)。《每日郵報》創(chuàng)刊于1896年,屬于英國保守類報紙,目前屬于聯(lián)合報業(yè)集團,是英國最早的現代報紙,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是英國第二大受歡迎的報紙,也是第一份日銷量達到百萬的報紙,目標群體為普通大眾。該報既有知識性文章,也有趣味娛樂的內容;既有嚴肅呆板的政治話題,激情澎湃的熱點追蹤,也有輕松自在的日常事件報道。自十月份以來,該報頗為關注中國大陸熱點新聞,其中對央視女記者掌摑工作人員(以下簡稱“記者摑人”)事件多次進行報道,為更好地探究該報涉華新聞報道的話語特征以及語篇涵蓋的態(tài)度意義,筆者截取了10月1號和4號的新聞報道,對其態(tài)度資源進行分析。

3.2 新聞語篇的態(tài)度意義分析

根據統(tǒng)計,《每日郵報》“記者摑人”2則新聞報道語篇中,態(tài)度評價資源數量相當豐富,其中情感資源、判斷資源、鑒賞資源交互出現:情態(tài)評價9個,判斷評價19個,鑒賞評價7個。在所有態(tài)度資源中,判斷資源所占比例最高,為百分之五十四;情態(tài)資源次之,占比百分之二十六以上,鑒賞資源占比為百分之二十左右。情感資源中則出現許多屬于負面情感范疇的詞匯,如unacceptable、indignantly、shame、shocked等;判斷評價的表現中,多選用消極的評判詞匯,如 inappropriate、liar、ridiculous 等。 判斷評價的比例明顯高于情感評判和鑒賞評判。這些都說明,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報道者不斷選用社會評判,有意識給讀者描繪出一幅立體、生動的新聞圖畫,突出了新聞語篇的語言特征,同時也說明了新聞報道中更少地摻入報道者心理、情感方面的主觀態(tài)度,突出了報道語篇的客觀性。

兩則新聞報道了同一事件,涉及到的參與者分別為:Kong Linlin(央視女記者)、保守黨人權委員會主席Mr.Rogers(伯明翰保守黨關于香港人權會議發(fā)言人)、Enoch Lieu(伯明翰保守黨關于香港人權會議服務生)、CCTV (中國中央電視臺)、Chinese Embassy(中國大使館)、中國大眾、中國網民以及參會觀眾。新聞報道內容是以陳述式、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言形式呈現的,基本上體現了新聞報道客觀公正性的特點。但是在報道語篇的不同部分,作者使用的評價資源完全不同。不同的評價體系體現了怎樣的態(tài)度意義和價值傾向?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評價理論認為情感是人們用來抒發(fā)和表達情緒的,即面對某一行為、事件以及現象,所表現出來的積極肯定或消極否定的情緒反應,只有人的情感受到影響之后,才會對他人行為或事物進行判斷和鑒賞。鑒賞是對事物和現象價值的評判,包含正面和負面評判,屬于美學范疇,包括三個方面:反應、組成、價值。反應是面向讀者、聽者情緒上的影響。新聞報道開篇選用大量屬于反應范疇的積極類鑒賞 詞 匯 ,如 : “hailed a hero”、“highly praised”、“heroic”、“excellent”、“good”等,然后選用欲望范疇積極類情感詞匯,如孔的行為受到國民“outpouring support”,因其行為“maintain the country’s reputation resolutely”、中國政府“do award her handsome-ly”,展示了中方民眾對此事件的強烈反響:捍衛(wèi)祖國主權,給予當事人堅決支持和高度贊揚。報道看似客觀,但豐富的情感資源詞匯更多地體現了語言使用者的主觀態(tài)度意義和意識傾向,報道者只借用轉述形式,不摻雜個人主觀評判,描繪出中方民眾態(tài)度如此狂熱,實際上是缺少理性、客觀的表現。

判斷系統(tǒng)屬于倫理范疇,是依據道德準則對行為進行評價,運用明確或模糊語言來評判語言使用者行為正面或負面的含義。在判斷系統(tǒng)中,人類行為被評價為道德或不道德、合法或不合法、接受或不接受、正?;虿徽5萚8]。報道在描述中國官方對此事件態(tài)度和回應時,更多地選用判斷資源,使用直接和間接轉述方式表現出來。如CCTV發(fā)表聲明力挺自己的員工,“urged”英國政府采取行動,阻止此類“ridiculous incidents”的發(fā)生。中國大使館在其網頁上發(fā)文聲明 “her ejection was completely unacceptable”,在一個“boasts freedom of speech”的國家里,發(fā)生此類事件確實令人“puzzling”。報道者采用消極判斷詞匯 “ridiculous”、“unacceptable”、“puzzling”表明中方立場和態(tài)度:驅逐央視記者離開會場的行為是不正當、不道德、不為社會所接受、不合法的行為。報道者看似選用直接客觀的報道手段,其社會判斷詞匯的密集使用,暗示了中方只是在不斷進行評判,對事件本身的客觀性根本沒予以考慮。

而在報道英方對此事件回應時,報道者主要是通過香港觀察對參會觀眾描述來呈現的,如:“Hong Kong Watch said the audience remained?calm despite the row.There was a great sense of unity and sympathy for our speakers,for the volunteer who was assaulted,and for the people of Hong Kong,as well as a sense of shock that this woman behaved in this way.”從上述例句看出,報道者連續(xù)使用 3個情感品質評價詞匯“sympathy”、“calm”、“shock”,1 個積極鑒賞評價詞匯 “a sense of unity”,形象描述了參會觀眾對女記者打人行為感到震驚,對會議發(fā)言人和受害者充滿同情,并表現出極大的團結精神,在嚴重事態(tài)面前依然保持冷靜、客觀和中立的態(tài)度,報道者對這種團結精神給予很高的鑒賞。

報道者同樣使用直接引述方式來報道英方會議舉辦方的反應,如 “The individual concerned was removed from the conference centre and has had their pass revoked.”發(fā)言人話語中沒有出現態(tài)度評價詞匯,僅僅使用被動表達形式,比較客觀地陳述了事件結果。因為語言中缺少心理、感受、情感的表現,更能說明英方對此事情表現出了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

4 結語

本文基于評價系統(tǒng)理論,從態(tài)度系統(tǒng)的三個子系統(tǒng):情態(tài)、判斷和鑒賞出發(fā),對該新聞語篇進行評價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報道者報道該事件時沒有聚焦事件發(fā)生的詳細過程,而是選用直接和間接陳述表達方式,大量選用態(tài)度資源詞匯,態(tài)度資源的表現在報道的不同部分完全不同。報道中方對孔琳琳行為的反應時,大量選用積極類鑒賞詞匯和情感資源詞匯,而描寫對會議組織方反應時,更多選用消極評判詞匯和情感詞匯,說明中方在此事件的解讀過程中更多地體現了心理、情感、感受等主觀因素,缺少客觀色彩。報道英方時則很少使用態(tài)度評價詞匯,對英方與會觀眾反應的描述中,積極類情感評價和鑒賞評價資源占絕對比例,說明英方在事件反應和處理方面持有更加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綜上所述,在新聞語篇中建構評價體系,有助于揭示語篇中深層的態(tài)度意義,同時有利于提高讀者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猜你喜歡
評判新聞報道語篇
交流與評判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基于學習的魯棒自適應評判控制研究進展
自動化學報(2019年6期)2019-07-23 01:18:18
詩歌評判與詩歌創(chuàng)作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2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新聞傳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
新聞傳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語篇特征探析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
阜平县| 大港区| 开原市| 伊金霍洛旗| 湖口县| 突泉县| 定结县| 呼伦贝尔市| 平昌县| 上杭县| 祁阳县| 白朗县| 元阳县| 永寿县| 绿春县| 弥勒县| 会东县| 盐亭县| 中山市| 资阳市| 麻栗坡县| 惠水县| 津市市| 嘉定区| 布尔津县| 桂平市| 嘉荫县| 桐梓县| 万荣县| 澄江县| 巨野县| 肥乡县| 封丘县| 晴隆县| 银川市| 敖汉旗| 柘荣县| 临沂市| 新干县| 平湖市|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