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云
★作者通聯:甘肅甘谷縣金山鎮(zhèn)常家廟學校。
在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大,科學與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前,合作創(chuàng)新因為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成為了每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換句話說,要想在今后的社會中得以生存,就必須要具備合作創(chuàng)新的基本素質。同樣的,中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意識。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中學語文課堂中的合作交流學習不斷顯現出它的優(yōu)勢,給中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可否認的是合作學習對中學生的學習確實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1.有利于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群體中自如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在和諧團結的良好氛圍中,學生之間互相信任,建立并維持良好的交際圈。人際交往在生活和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影響對自我的定位和自身的發(fā)展方向,在與其他同學合作交往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身自信、落落大方的氣質自然而然會吸引別人的注意,能使自己更好地融入集體中。
2.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合作的價值和力量是無限的,大家奔著共同的目標齊心協(xié)力,在互相的鼓舞激勵下施展跟多的潛力和才能,更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在集體中,所有人都不再只是一個個體,更多的要為集體利益出發(fā)考慮,自身的集體意識也會更加強烈。合作中營造的溫情友愛的環(huán)境,讓學生彼此之間感到溫暖,精神世界得到充盈。
3.有利于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赡軐σ恍┩瑏碚f,課堂是枯燥乏味的,聽課的狀態(tài)也是有氣無力。但是,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同學之間既是競爭關系又是合作關系,面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之間共同討論,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每位同學都參與其中,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互動性,使課堂的氛圍呈現出極大的活力。
4.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開放性思維能力。在一個集體中,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明確分工來發(fā)揮自身作用,大家最終共享的成果是所有人思考的結果。學生在這種互補互助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同時也借鑒學習同伴的優(yōu)勢,所以合作學習同樣也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途徑。合作學習的新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是一種組織團體活動,是學生承擔各自責任進行的互助學習。合作學習需要老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更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與響應,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更能讓大家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重要性。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中必然少不了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學習是一個互相競爭比拼的平臺,大多數學生往往只注重了自我表現,而忽視了與同學互相請教互相幫助,缺乏與群體的溝通交流。那么,學生應該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呢?
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育一直處于“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學生的求知欲日漸下降,更甚者發(fā)出了學語文無用的看法。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模式出現了偏差,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教育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改革,應尋求更好的教與學的方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而合作學習不僅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學生與老師的合作,為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心思。教師憑借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和豐富的教學知識有效運用到教學方式中,對于在合作學習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改進。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指導必不可少,及時的監(jiān)督提醒能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不足。
大部分學生將學習僅僅作為一項任務,缺少學習的興趣,缺乏自主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制約了學生自身素質和人文修養(yǎng)的發(fā)展,教師和學生之間更是缺乏交流與合作,這就導致教師對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了解少之又少,從而便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對應的弊端。對于新興的合作學習教育模式,學生更應該積極參與其中,逐漸意識到學習不是一種任務,主動增強對語文學習的求知欲。
學生合作學習觀念與意識缺乏。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使學生只看重成績結果,而忽視了學習的過程,學生認為只要聽講和記憶就可以掌握知識,便疏于思考和探究。其實這是對學生智慧和個性的扼殺。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合作學習的真正含義,取其精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結合課堂的實際情況,即使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避免僅僅將其作為烘托氣氛的活動形式。
合作學習作為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育模式被應用在中學語文課堂中,無疑是個明智的舉措,它使原有的單一古板的學習模式變身為更有效、更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嶄新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了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激發(fā)了對學習的興趣,自身的學習能力也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