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麗
(山東省寧陽第六中學)
目前,我國教育改革得到了進一步深化,教育部門號召全體學校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培養(yǎng)個性化人才,保留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主要教學目的,為社會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在歷史教學中運用討論式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要在現在的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討論式教學方法,做到與時俱進。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但是在死板的學習內容面前他們也缺乏學習興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在討論問題中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探索心理,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形成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從而形成一種情感認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有利于學生以史為鑒
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意識到歷史的重要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采用討論式教學,讓學生能用自己的看法去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同時在討論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能用正確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向學生展現歷史事件的多面性,從各種角度看待歷史性問題,讓學生將歷史事件與現下生活環(huán)境作對比,以史為鑒。
1.制定討論要求
在學生對教學問題進行討論時難免會出現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這時就要制定討論要求。要爭取在討論中求同存異,不同意見可以保留,以免出現破壞課堂紀律的情況。討論要求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商定。
2.分配討論小組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制定多個問題,也可以制定一個問題,這些問題的討論需要分配討論小組,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討論。每個學生都要參與討論,并且參與發(fā)言。每個小組有一位組長帶領討論,比如組長決定誰第一個發(fā)言,或者共同商定誰為發(fā)言者。做好分工,共同討論。
3.設置討論內容
討論內容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置。設置前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考能力,不要制定與學生思維能力不符的討論內容。要符合學生現在的學習水平,不能提出低于學生學習水平的問題,也不能提出高于學習水平的問題。
1.引導學生打破討論尷尬氣氛
學生在對一項問題進行討論時,難免會出現冷場,互相意見不統(tǒng)一不繼續(xù)討論的情況。這時教師不能隨意打破這種尷尬的氣氛,要引導學生自己改善尷尬氣氛。教師可以聽取他們的意見順著他們的思維提另一個問題,引發(fā)他們對下一個問題的思考,根據他們的思維進行判斷和評論,維護和諧的討論氣氛。
2.引導學生討論問題主題
初中學生的想象力較強,有很多無厘頭的想法。他們在討論一個歷史事件的過程中會引申到其他問題上。比如討論、討論著就說到了中午吃什么,或者討論到了老師身上。這些都不符合討論問題的主題。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回到主題中去,如果學生的討論只留在淺層不深入研究,那么在討論中肯定出現偏離主題的情況。
3.制止學生討論中的爭吵行為
很多歷史事件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情緒,如九一八事件、很多起義事件都會調動學生的愛國情緒。他們很有可能因為其中一個細節(jié)展開討論,討論過激就會演變成爭吵。這時教師應當制止學生的爭吵行為,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意識到如果研究同一個細節(jié)會影響整個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考慮對方的感受,同時也要換角度思考這一問題,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多角度看待問題。
4.要適當引導、合理引導
在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要根據情況考慮是否要參與學生討論或制止學生討論。教師要聆聽雙方的言辭,根據他們思考方向做深入探究,按照他們的思維角度做出評價。評價不能過于總結性,主要是要理解學生思維角度,如果出現錯誤情況就要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從而討論問題。如果學生的討論角度有偏差,教師也不能對此進行批評,要用引導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討論教學法主要在于教師,開展討論教學法主要目的就是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并且按照他們的學習情況制定討論內容。討論教學法既能夠凸顯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又能保證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變。教師在優(yōu)化討論教學法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用正確思維和多方面的角度思考問題,這種討論教學法如果能得到優(yōu)化,對于初中歷史課堂和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