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 要:目前,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對于學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各個高校的發(fā)展,民辦高校如雨后春筍迅速發(fā)展起來,但是發(fā)展的背后卻出現了種種問題,本文就借助于分析河南省民辦高?;I資現狀,并且找出在籌資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并指出多渠道籌資方案,促進我國民辦高校又好又快發(fā)展。
關鍵詞:河南省;民辦高校;高等教育;籌資渠道
一、河南省民辦高?;I資現狀
河南省民辦高等教育歷經30多年的努力發(fā)展,很多民辦高校整體發(fā)展態(tài)勢很不錯,學生和學校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學校的辦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還有很多民辦學校的發(fā)展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校的學生招生情況嚴峻,學生存在嚴重短缺的情況,硬件設施也不夠完善,學校的規(guī)模也不是很大,資金上也存在短缺問題。種種問題的出現嚴重阻礙了河南省民辦高校的不斷發(fā)展。
二、河南省民辦高?;I資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對民辦高校的扶持力度小
雖然我國教育支出也在逐年的增加,但是總體還是相對較小。國家政府的投入有限,政府財政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政府投資不能使所有高校受益。河南省經濟水平不高造成河南省財政收入也不高,財政收入不高也會造成教育支出較少。在本來財政撥款就不足的情況下,河南省政府的財政撥款也存在一定的趨勢,對于211 工程院校的撥款較多,對于普通本科學校和公立大專學校的財政支出依次減小。對于民辦高校,對其財政支出更是少之又少。這造成河南省民辦高校從政府手中拿到的撥款微乎其微。
(二)以學生的學費收入為主
民辦高校缺少政府的扶持,但是學校需要發(fā)展,只能依靠學生的學費來發(fā)展學校。很多民辦學校的學費價格昂貴,和公辦學校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甚至是公辦學校的三到四倍之多。例如鄭州大學等公辦學校的學費大概在三到四千左右,而例如黃河科技學院這樣的民辦學校學費高達一萬五千元左右。學生要想在民辦高校上學,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支出至少三萬元左右。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沒有明顯的提升態(tài)勢,那么高昂的學費肯定會給學生和家長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并且對于民辦學校的需求下降,使很多民辦學校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三)校辦企業(yè)收入微薄
民辦高校為有效的緩解資金短缺的問題,開設了校辦企業(yè),希望能夠從校辦企業(yè)中獲得資金收入來彌補學校資金不足的問題。但是很多校辦企業(yè)的收入卻相當微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夠解決民辦學校的燃眉之急,一些河南省民辦高校通過建立附屬醫(yī)院增加學校收入,或者建立校辦企業(yè)獲得利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緩解民辦高校資金緊張的情況,但是還是不能完全解決民辦高校的生存危機。
(四)銀行貸款難度大
目前,河南省民辦高校辦學還不夠規(guī)范,很多制度都還沒有完全完善,學校的辦學質量也相對較低,投資收入制度和籌集資金的法律法規(guī)更是不夠健全,這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也制約著民辦高校的再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辦高校貸款的難度。目前各省市民辦高校貸款仍以擔保貸款為主,需要利用民辦高校相關業(yè)務單位或特殊擔保公司擔保貸款。這嚴重制約了中國民辦高校的融資渠道和融資額度。
(五)社會捐贈少
河南省內很多民辦高校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高校辦學水平較低,畢業(yè)生就業(yè)率不高,知名度不高,聲譽不高等情況都使得社會對于該大學的關注度降低,很難吸引大量的社會捐贈。即使有些民辦高校收到了一些社會捐贈,和公辦學校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就是國家也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也使得很多社會捐贈缺乏意識。
三、河南省民辦高校籌資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民辦高校的投資力度仍然不夠。重視程度仍然不及公辦學校。其次,即使民辦高校的社會捐贈特別少,很多社會人士和團體更傾向于向知名大學進行社會捐贈,而對于一些不太知名的民辦高校則不太愿意捐贈資金。
(二)自身原因
學校的辦學質量不太好,學校校風混亂。學生就業(yè)率較低,學校本來就沒有知名度,再加上教學質量一般,政府自然不會提高教育資金的投入。社會團體也并不會對這類學校進行捐贈項目。另一方面在學校硬件設施方面,校舍面積,校園規(guī)劃,教學所用的器材和設備等都不如其他學校。自身不占優(yōu)勢,在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的競爭中經常處于劣勢地位。在學校軟件方面,教師隊伍水平不高,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學校有時候也請不來資歷深的教師。學生自然不會選擇這樣的學校,會造成生源的下降。
四、河南省高校籌資解決方案
(一)提高辦學質量,重視科研能力
民辦高校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辦學質量,才能提高學校本身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學校的生源,更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會對其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河南省民辦高校更應該重視學術上的成就,隨著“雙一流高?!钡陌l(fā)展,國家對于學校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政策,公辦學校面臨很大的科研壓力,那民辦高校也不應該落下,應該不斷提升該校的科研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提升自身辦學質量和水平,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學子來學校就讀。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校的融資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二)呼吁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力度,完善政策上的支持
政府對于學校的投入資金無疑給河南省民辦高校的發(fā)展帶來新的契機。政府給民辦高校的資金投入有利于緩解民辦高校的財政壓力,降低了民辦高校的運營成本,很多民辦高校的學生也收到了和公辦學校一樣的資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吸引更多學生。
政府的資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獲得。間接資助在民辦高校學習的學生。眾所周知,政府的公共財政來自于普遍征稅。因此,對于所有的納稅人和他們的孩子,無論其在大學學習是私人或公共,有權享受教育基金。
(三)積極吸收社會捐贈
河南省民辦高??梢晕丈鐣蛡€人捐贈,來緩解資金短缺問題。通過偶爾的社會籌款活動和學校的定期慶?;顒樱S褧O立一個特殊的募捐部門,并由學校的高層負責。第一,校友會可以加強與校友的聯系。通過為每堂課建立優(yōu)秀畢業(yè)生檔案跟蹤系統,學校可以隨時與他們保持聯系,以加強校友之間的溝通。 第二,設立專門的資助機構,負責社會捐贈活動。金融機構努力取得可用資金額度最高在融資成本最低的融資計劃和融資技術的發(fā)展研究。第三,建立一個基礎。的名義建立了一定的基礎,吸收特定的個人或組織。
(四)積極爭取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考慮到信貸風險,并經常要求貸款人提供擔保。政府應制定政策,加大對民辦高校的貸款支持力度。法律上,社會力量辦的學校作為法律實體,需要獨立承擔財產責任。民辦高校只能承擔法律責任獨立如果他們承擔的責任與學校的所有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因此,政府應允許民辦高校以學校財產為抵押物獲得貸款,但對處分財產的權利應加以限制。此外,政府還應調查貸款高校的實力和發(fā)展?jié)摿?,并加以區(qū)別對待,以促進民辦高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五)爭取股份化運作
股份制化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首先,可以使民辦高校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股權變化可以使私立大學由學校董事會和行長分離,董事會和校長,有利于學校的科學管理。第二,股份制更有利于資本的吸收.由于投資于教育等行業(yè),風險低,穩(wěn)定性強。因此,國家應采取更加開放的政策,一方面鼓勵國內民辦高校利用外資發(fā)展自身教育,另一方面采取上市、稅收優(yōu)惠、合理回報等措施,鼓勵低的國內資本對教育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畢振力.民辦高等教育的財政資助:現狀、障礙與突破[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10)
[2]黃藤.中國民辦教育思考與實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09)
[3]查顯友.中國高校融資結構優(yōu)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