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茜
(重慶西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重慶 402460)
貓瘟熱也能夠稱為貓泛白細胞減少癥、貓傳染性腸炎、貓細小病毒感染,此病主要是由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引起的,并且發(fā)病的大多是幼貓,這是一種具有發(fā)熱性、高度接觸性以及致死性的病毒[1]。
貓白血病是由貓白血病病毒以及貓肉瘤病毒(FeSV)造成的一種淋巴瘤病,這個病癥屬于惡性的病癥[2]。它感染的主要生物是貓,但也可以感染其他類型的貓科動物。這種病毒的傳染不具有性別以及種族差異。FeLV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屬于腫瘤病毒形式中的一種。它有3種亞型,分別是FeLV-A,F(xiàn)eLV-B以及FeLV-C。
貓免疫缺陷病毒(FIV)屬于反轉錄病毒中的一種,它還是一種慢性病毒,也是唯一一種具有這兩個病毒群的病毒。FIV病毒的形狀為球形或者橢圓形,它的直徑大約為105~125 nm,其中包括了囊膜、衣殼以及核芯,是一種特殊的具有囊膜的病毒。
貓傳染性腹膜炎(FIP)的發(fā)生是因為該炎癥的病毒造成的傳染。它主要感染貓科動物,具有慢性、進行性以及致死性這幾個方面的特征。它和貓腸道冠狀病毒均為貓冠狀病毒,并且它還屬于其他類別的病毒,例如,套式病毒目。
臨床診斷主要是根據(jù)胃腸炎、頑固性嘔吐(嘔吐物顏色為黃綠色)、體溫呈雙相熱、白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等進行初步診斷,這個病癥的診斷需要利用實驗室試驗的檢測結果。實驗室試驗方法一般為病毒分離鑒定、血凝試驗(HA)與血凝抑制試驗(HI)、電鏡與免疫電鏡檢查、動物感染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核酸探針檢測等。
這種病癥在實驗室檢測血常規(guī)之后,會得到白血球增多、貧血、紅細胞、血細胞以及其他血液中的細胞含量減少的結果。血小板數(shù)量大幅度減少,更嚴重的出現(xiàn)觀察檢測中不能發(fā)現(xiàn)的情況。但是白細胞的含量卻大大提升。并且伴隨著血清總蛋白、膽固醇和血鈣下降等情況,可以認定為發(fā)生了FeLV感染。
FIV的病狀在表現(xiàn)上與貓白血病癥狀十分相似,都表現(xiàn)為淋巴結腫大、結膜炎以及腹瀉等,但是FIV造成的貓艾滋病以及齒齦炎在病情上看更加嚴重。為了對這些病癥進行診斷,就需要利用病毒分離以及抗體檢測的方式[3]。
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和貓腸道冠狀病毒(FECV)臨床癥狀相似,利用RT-PCR技術也可能出現(xiàn)假陽性,健康貓也帶有陽性抗體和少量的冠狀病毒,目前貓傳染性腹膜炎唯一確診的方法是組織病理學檢查。
FPV感染的特征是病癥的出現(xiàn)時間比較短,并且會迅速的惡化。常見的一些治療方法,例如:特異性療法。特異性療法是在病癥早期時注射高免血清,這能夠提高貓的心臟活躍度,并且能夠抗菌消炎,還能補充貓的體液,可根據(jù)貓的情況添加其他的藥物。一般情況下是在糖鹽水中添加VC或者其他具有消炎作用的藥品[4]。
目前,臨床上并沒有能徹底治愈FeLV的方法,且人類的抗病毒藥物對于清除FeLV幾乎沒有作用。在對FeLV造成的貧血或者其他一些病癥時,只能夠利用對癥的非特異性治療方式,并且沒有不良反應。這需要獸醫(yī)根據(jù)貓的癥狀來制定針對性的方案。
貓免疫缺陷病利用現(xiàn)如今醫(yī)療技術并不能夠進行有效治療,只能夠控制之后的細菌性感染。一般會利用嘧啶脫氧核酸來進行皮下的注射,必須2次/d才能夠減少病毒的繁殖。這也能夠提高貓的生活品質。很多的試驗能夠證明給患有貓免疫缺陷病的貓服用小劑量α干擾素(每天10 IU/kg),能夠高效的增強生命力,改善它的身體活性。
貓傳染性腹膜炎預后較差,許多研究者分別用抗菌素、抗炎癥制劑、抗癌藥物、免疫抑制劑及營養(yǎng)劑等藥物治療,也有的用上述藥物混合治療,只能起到一定程度上延長生命的效果。該病的防控主要在于限制病毒傳播、減少接觸和降低應激,注重預防FCoV感染或預防從FCoV感染發(fā)展到FIP。目前,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有一種FCoV疫苗,該疫苗通過鼻腔給藥,可針對溫度敏感性FCoV突變毒株。
病毒性傳染病是引起貓死亡的重要原因,貓一旦感染上病毒性傳染病,大多治療效果不佳,預后不良。因此,防止健康貓和患病貓接觸、注射疫苗、限制病毒傳播、減少接觸和降低應激等措施,是防控貓病毒性傳染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