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茜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景德鎮(zhèn)333403)
珍珠釉,是高溫顏色釉中的一個品種,淡雅素靜、珍珠形的顆粒,有凸起的藝術效果,嵌在陶瓷的表面,一般是無光澤,手感粗糙,有細小顆粒,釉粒從上至下以顏色分成2~5層上深下淺,且只有釉粒著色,而釉粒間的間隙仍是底坯原色,經高溫1300℃燒成。
珍珠釉在眾多陶瓷著述中也鮮有記錄,可能出現(xiàn)于清中晚期,流行在清末民初,之后日益淡出。而珍珠釉墨彩山水畫是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山水墨畫精髓的基礎上,結合陶瓷珍珠釉的特點,運用其獨特的繪畫工具和材料,在燒制好的珍珠釉胎上進行再創(chuàng)作,經過二次燒成。珍珠釉墨彩山水畫因施于瓷胎之上,工具和材料都與紙本、絹本繪畫不同,以及其嚴格的工藝要求、豐富多變的筆法和料法的靈活運用,所以珍珠釉墨彩山水畫的藝術表現(xiàn)力也不同。
珍珠釉墨彩是以瓷胎為珍珠釉的基底上繪以彩繪增加裝飾效果的一種裝飾手法。而珍珠釉一般多是無光澤,觸感粗糙,附著于坯體表面的一種細小如珍珠且顆粒感強的高溫亞光高白釉。珍珠釉料的制備過程大概分為三步:干法稱量配料;濕法快速球磨;除鐵過篩。珍珠釉的釉料配方含有仙游長石、石英、石灰石、高嶺土以及MgCO3。而珍珠釉彩中“彩”部分所用到的顏料是陶瓷顏料,是一種需要用乳香油和樟腦油調和的無機顏料。
在制作珍珠釉墨彩作品時,首先要在光滑的胎面上施一層珍珠釉,配制好釉料之后,在素胎上施以1.5-2mm的厚度,經高溫燒制成瓷,燒成后形成一層無光澤且質感粗糙的釉面,然后使用陶瓷特殊的油性顏料在這層燒制好的珍珠釉面上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描繪完成后,再經800度左右的溫度進行二次燒制,便完成了珍珠釉墨彩的作品。在初次燒成珍珠釉的釉面上繪畫,需要借鑒國畫與水彩畫的技巧,根據(jù)釉上繪畫的經驗,使用陶瓷無機顏料進行創(chuàng)作繪畫。珍珠釉墨彩山水畫在工藝技術上也大有講究,若存在著差異會直接影響到畫面的效果。在燒造工藝上,若珍珠釉料成分中放入過多灰釉,釉面出現(xiàn)青藍色,則顯濃艷俗氣。不同的燒成溫度也會產生各自的色相。因此其燒成溫度一般在1320度~1340度為宜,超過此溫度范圍,則發(fā)色蘭灰,釉面蒼白,灰暗。
珍珠釉墨彩的作品題材內容多是風景。創(chuàng)作珍珠釉墨彩山水畫時,主要借助于珍珠釉和水墨偶然暈化的特點。珍珠釉寫意水墨畫是筆與料色的藝術,也是用水的藝術,因為釉料離不開用水,通過水和釉料、色的滲化、融合、流動構成富有韻味的畫面。靈活運用釉料的干、濕畫法,描繪出中國山水畫中的近實遠虛、山實水虛的特點,使畫面產生虛實空靈、氣脈融合的特殊效果。在釉面上進行彩繪與在紙張、素絹上繪畫不同,產生的藝術效果也不同。其中筆法和料性的把握與運用是將藝術家創(chuàng)作構思化為藝術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中的用筆主要有:皴、擦、點、染、勾、勒以及行筆的提按、快慢,下筆的濃淡干濕等,通過筆和料的運用不但可以塑造出姿態(tài)各異的物象形態(tài)更可以畫面虛實融合,意境悠遠。
珍珠釉墨彩畫以其多層次、多變化有韻味的料色更天異彩,若所描繪的物象失去了濃淡、虛實、枯潤這些變化,也就失去了該畫種具有的特色。國畫創(chuàng)作中筆法料色是構成畫面效果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這段箴言同樣也適用于珍珠釉彩的創(chuàng)意筆料之中。珍珠釉繪畫主要靠行筆來表現(xiàn),不但要看畫面的整體效果,更著重于筆觸的運用。由于珍珠釉的工藝特性,一旦下筆便無法更改、修補,所以下筆要筆料兼施,準確干脆,行筆需疾遲交替,輕重有別,不是毫無章法的胡亂涂抹而是調控有度、落筆穩(wěn)妥、一氣呵成,像行云流水般揮灑自如。中國傳統(tǒng)繪畫講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以氣統(tǒng)力、統(tǒng)韻,將水墨畫的“墨分五色”,變成“料分五色”。通過焦、重、濃、淡、清不同色階的料色,表現(xiàn)出物象的層次感、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
珍珠釉墨彩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形式實際上是直接從傳統(tǒng)繪畫中而來,自然其筆、料的運用方法與國畫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不同于國畫是在平面上進行構圖畫作,并且完成后立刻便知藝術效果。珍珠釉墨彩山水畫是在立體面上進行構圖作畫,且不論立體面構圖作畫需進行多方免得觀察揣摩,還要再經過窯火的燒造,最后所呈現(xiàn)出來的作品早已是另一番光景?!肮び破涫卤叵壤淦鳌?,珍珠釉特殊工藝的性質,使得創(chuàng)作者們必須經過千萬次的練習和嘗試才能很好的駕馭材料、工具。往往是經歷千錘百煉而后方能成就雋永,這樣的藝術品才更美。珍珠釉墨彩山水畫借助筆料的充分運用,呈現(xiàn)出來的是濃濃的生活氣息;借助窯火而永遠定格,則更加能夠體現(xiàn)瓷胎的特色美與畫的形式美。
在陶瓷工藝方面,早期珍珠釉的興起有著諸多的毛病,比如顆粒不均勻、暗淡無光、容易積塵等特點。如今,通過陶瓷工藝大師賴德全的不斷努力,開發(fā)出的珍珠彩打破了傳統(tǒng)的工藝和技法模式,成為陶瓷綜合裝飾的一個新的領域。
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先在毛坯上噴繪一層其特制的釉料,待其陰干后,充分利用珍珠釉料的吸附性和流動性,運用噴、灑、澆、畫的手法,讓釉與釉料之間相互摻化融合,豐富其色彩表現(xiàn)力。其表面噴涂的珍珠彩點降低了光的直接反射而產生的刺眼高光點,光的快反射產生啞光效果,使人感到整體畫面清新、典雅、柔和的材質美與周圍的環(huán)境氣氛相協(xié)調,不但具有高溫色釉裝飾的質感美,釉料之間相互交融的肌理美,而且具有大片潑彩所形成的的西洋畫厚重、明快效果和中國風韻味。
賴德全大師在繪制珍珠彩作品時會根據(jù)所畫內容交替使用德國的松節(jié)油和傳統(tǒng)的樟腦油。其中松節(jié)油是油畫繪制所用的油,由于其揮發(fā)的快,更易與新彩料融合,不會有沉淀的效果,樟腦油不易干,多用于需要顏色相互摻雜的潑彩繪畫中。珍珠釉釉料在傳統(tǒng)的釉上彩釉料配制基礎上添加氧化硼、氧化鉛,調整基料和溶劑的比重,目的是將其燒成溫度降到800度,并保證釉面的啞光感和顆粒度,這種配置方法也是賴德全大師獨創(chuà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