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蘇琴
摘 要:近年來,各地區(qū)都在著眼于建設規(guī)模較大的公共圖書館。具體在涉及到全面構建公共圖書館的有關舉措中,應適當融入當地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傳統(tǒng)文化底蘊以及文化內涵,有利于促進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因此,在創(chuàng)建公共圖書館的實踐中有必要融入傳統(tǒng)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建設多種多樣的文獻資源。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 公共圖書館 文獻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02
在現階段的圖書館建設有關實踐中,桐城市圖書館是政府主辦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事業(yè)單位,是首批“安徽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也是全國桐城派研究資料中心,一直以來著眼于逐步構建自身特有的文獻資源模式,而與之相關的文獻資源建設舉措也實現了全方位的優(yōu)化。從根本上來講,文獻資源建設應當被涵蓋在公共圖書館現有的體系架構內,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來健全現有的經費投入模式與其他館藏機制。目前桐城市針對現有的文獻資源建設已經構成了多層次的文獻流通體系,上述的文獻流通模式分別建立于區(qū)域服務網絡、總分館以及基層圖書服務的前提下。由此可見,不同種類的文獻資源館藏模式的公共服務體系也呈現突顯的差異性。因此在現階段中,圖書館應當秉持以人為本的宗旨來健全現有的特色文獻資源體系,從而將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融入現有的圖書服務中。
一、在建設圖書館文獻資源中全面融入傳統(tǒng)文化的必要性
桐城市本身擁有著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根基和獨特的人文魅力。近些年來在致力于建設與開發(fā)的同時,忽視了某些珍稀文化的保護。雖然很多部分珍貴的傳統(tǒng)文化已經被納入了保護體系中,但政府及有關部門也不應忽視傳統(tǒng)文化,反之針對當地傳統(tǒng)文化應給予更多積極重視。此外,當地民眾也很難真正意識到保護傳統(tǒng)文明對于推動該區(qū)域全面進步以及綜合發(fā)展的必要性。由此可見,當前階段亟待關注傳統(tǒng)文化的全方位普及,其核心舉措就是要全面建設當地特色的公共圖書館,呼吁傳播傳統(tǒng)文化知識。
相比于其他種類的圖書館而言,特色公共圖書館并非側重于獲取利潤,建設此類圖書館的根本目標應當落實于公益性。在此前提下,當地民眾就會傾向于來到圖書館獲取自身必需的文化滋養(yǎng)。因此可以得知,當地針對公共性以及公益性的圖書館有必要為其配備各項必需的文化設施,同時也要在現存的文獻資源中融入更多的特色傳統(tǒng)文化要素。在緊密結合文獻資源建設以及傳統(tǒng)桐城文化融入的前提下,建設自身優(yōu)質的服務體系實效性。
二、公共圖書館建設文獻資源涉及到的具體模式
公共圖書館應當緊密結合自身在各個階段表現出來的真實狀況,從而選擇適用于當前文獻資源建設的可行舉措。依照文獻資源建設的不同分類來看,針對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將其分成如下的文獻資源建設具體模式:
1.區(qū)域網絡的文獻服務模式
建立于區(qū)域網絡前提下的新型文獻服務模式,是指憑借區(qū)域網絡來緊密銜接各地現有的文獻資源以及圖書資源。在此基礎上,圖書館本身就可以擁有更高水準的圖書服務實效性。近年來,信息化手段正在全面滲透于現階段的館藏建設中。因此對于具備公益屬性的公共圖書館來講,要更多關注于建成綜合性的區(qū)域網絡。由文化委主辦,圖書館承辦的“文都講壇”是展現文都桐城的一張名片,成為我市公共文化服務的品牌項目。也是圖書館一項重要業(yè)務拓展工作,據此就可以實現綜合性的優(yōu)質文獻資源分享。[1]
與此同時,受眾也能夠憑借區(qū)域網絡的途徑與方式來查找自身所需的文獻資源,以此來顯著提升自身在現階段能夠達到的傳統(tǒng)文化境界,并且逐步培育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在局域網絡的輔助與配合下,讀者就可以隨時聯(lián)系圖書館員,對于實時性的文獻資源動態(tài)予以全方位的關注。由此可見,網絡化措施在根本上增添了圖書服務能夠達到的便捷性以及實效性特征。
2.桐城市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建設模式
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閱讀需求,根據《安徽省文化廳關于開展市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通知》精神,桐城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總分館建設方案并順利實施,以市圖書館為總館、1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文廣站為分館,集中市圖書館、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的圖書采購計劃和資金,由總館實施統(tǒng)一采購、統(tǒng)一編目、統(tǒng)一配送流轉;建立相對完善的總分館圖書配送體系技術平臺,統(tǒng)一技術規(guī)范,開通各分館用戶端,共同形成一個圖書流通借閱網絡,在全市范圍內實現通借通還,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通過總分館的建設,有效解決城鄉(xiāng)居民特別是偏遠地區(qū)民眾看書難、種類少等問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此外,館里還為當地讀者辦理總分館通用性的借書證,方便讀者實現便捷的書籍借閱。總分館模式是桐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好地促進了統(tǒng)籌城鄉(xiāng)協(xié)調發(fā)展和公共圖書館事業(yè)。使我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3.縣域公共圖書服務一體化建設模式
為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互聯(lián)網時代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功能和服務范圍,建立基層導向的文獻建設模式,秉持就近服務讀者原則,實現圖書館網絡服務到移動終端服務的無縫對接。桐城市開展縣域公共圖書服務一體化建設,將縣、鄉(xiāng)圖書總分館建設延伸到村,建立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總館、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農家書屋為服務點的縣域圖書資源建設、流通、服務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并可流轉、可監(jiān)測,提升建管用水平,滿足農民群眾閱讀需求。該市2016年底將全市198個行政村農家書屋所需圖書管理軟件安裝到位,并依托實地農家書屋基點,在近三年內完成198個數字農家書屋的建設,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有效結合,充實群眾的精神生活,同時也為基層文化事業(yè)增添一份助力。
公共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性、長期性的文化惠民工程。桐城市總館近年來在鄉(xiāng)鎮(zhèn)分館、村級圖書服務點及館外圖書流通服務點的運行維護、圖書增量購置配送、培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證服務一體化工作的順利運行。因此,就近服務優(yōu)勢的基層圖書館建設模式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應予以相應的推廣。[2]
三、桐城市公共圖書館特色化建設對策建議
目前全面創(chuàng)建多層次的圖書館服務機制,其關鍵性與核心性的舉措就在于全面建成館藏特色文獻資源。從根本上來講,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文獻資源能夠決定現階段的圖書服務實效性。公共圖書館已經擁有了完整度更高的文獻資源體系,而與之有關的服務體系也在逐步達到優(yōu)化與完善。因此還需在文獻資源建設上滲透桐城傳統(tǒng)文化,其中包含如下的建設舉措:
1.健全現有的文獻資源服務機制
在文獻資源建設相關舉措中,公共圖書館要著眼于健全當前的館藏模式,落實館內文獻資源的優(yōu)化與完善,將中心館作為必要的支撐,從而致力于共享館內現有的各類信息文獻資源。同時也要將自身的關注點全面轉向集中編目、統(tǒng)一圖書采購、整合數字資源以及妥善配送各類文獻資源。這是由于公共圖書館在客觀上必須依賴于總館,而總館在整個圖書服務體系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多年來我館堅持節(jié)假日對外開放,增加開放時間,在“安徽省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聯(lián)盟”的指導下做好本館各項工作,圖書館采編部認真做好圖書、資料的分類編目,外借處認真做好圖書借閱、整理、修補、上架工作,閱覽室、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認真做好報刊登記、編目上架、裝訂成冊以便讀者借閱。公共圖書館在擁有優(yōu)質文獻資源的同時,才能全面提升自身能夠達到的公共服務綜合水平。圖書館應當緊密結合桐城當地特有的傳統(tǒng)文明,將更多文化要素滲透于館藏建設中,從而增強桐城市圖書館的特色。
2.全面明晰責任主體
目前,當地有關部門未能全面明晰建設文獻資源的各方職責。由此可見,作為現階段的公共圖書館來講,其有必要構建覆蓋范圍更廣的全新服務體系,針對其中多層次的責任主體都應當予以明確,從而優(yōu)化當前現有的資源建設布局,針對各類特色文獻資源著眼于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
例如,桐城市在嘗試探索適用于自身的責任建設模式,對于鄉(xiāng)鎮(zhèn)以及街道層次的文獻資源建設職責予以適當的轉移處理。每年五月的最后一周是全國“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今年我市圖書館將活動送到老年大學,舉辦了一場“六世書香 百年家風——安徽東至周氏家風文化”圖片展,圖片展在老年大學展出結束后在市圖書館大廳布展,展期兩個月;并為老年大學圖書流通服務點增加圖書300冊。
3.投入更高比例的資金與資源
近年來,桐城市公共圖書館已全面轉向了特色文化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構建。繼續(xù)發(fā)揚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建設,申請上級各部門必需為建設提供資金扶持與支撐,針對當前的文獻資源建設給予全方位的關注。實質上,圖書館的建設離不開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還需各部門投入更多資金和資力,來全面扶持建設全方位的文獻資源體系,確保將獨特的特色文獻資源全面納入現有的服務體系中。
在建設文化資源的實踐中,針對專項性的建設經費應當盡早設立,通過設置專項資金的途徑與措施來建成共享數據庫,并且開發(fā)網絡設備與其他類型文獻資源。在各時間段內,圖書館都能夠獲取有關部門提供的各類專項經費,在此前提下建成專門性的數據庫。運用調撥專項資金的方式在源頭上化解現階段的資金短缺弊病,從而保障了當地圖書館始終可以擁有綜合水準更高的圖書服務體系。
結語
對于現階段的整個文化體系來講,公共圖書館構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性要素。桐城市擁有悠久的傳統(tǒng)文明,近些年來在全面施行特色館藏建設的各項舉措中,應當將關鍵點全面轉向于建設特色文獻資源,并致力于全方位的延續(xù)與傳承來突顯更多的文化要素。針對公共圖書館服務已經給出了更高層次的服務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尤其需要側重于建設多種多樣的特色文獻資源。在相關領域實踐中,還需有關部門緊密結合當地現有的真實狀況,全館上下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通過運用全方位的舉措來提升特色文獻資源建設,整體達到理想狀態(tài)。[3]
參考文獻
[1]王寧.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資源建設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5,37(10):9-11.
[2]肖希明,張新興.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文獻資源建設探討[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37(06):4-10.
[3]全勤,張?zhí)旆f.江蘇省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現狀及發(fā)展研究[J].圖書館,2014(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