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章麗
摘要 目的:探討鋁碳酸鎂輔助三聯(lián)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潰瘍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三聯(lián)療法治療,觀察組采用三聯(lián)療法+鋁碳酸鎂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和潰瘍面積均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的VAS評分、潰瘍面積和總有效率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鋁碳酸鎂輔助三聯(lián)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鋁碳酸鎂;三聯(lián)療法;胃潰瘍
胃潰瘍是指胃部的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潰瘍。誘發(fā)胃潰瘍的因素多樣,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排空障礙、長期服用非甾體抗感染藥、飲食不規(guī)律、吸煙等。發(fā)展中國家食品安全問題突出,加上人們生活壓力加大,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tài),胃潰瘍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若不及時治療,遷延不愈的胃潰瘍可能導致穿孔、胃癌等惡性疾病。殺滅幽門螺桿菌、抑酸護胃是治療胃潰瘍的主要治療手段,本文探究了鋁碳酸鎂輔助三聯(lián)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胃潰瘍患者80例,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體征結合胃鏡等檢查診斷為胃潰瘍。排除標準:①存在消化性潰瘍嚴重并發(fā)癥者;②合并十二指腸潰瘍者;③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④存在心、肝、腎功能異?;驉盒阅[瘤等嚴重疾病者。將入選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9-63歲,平均(41.94±5.69)歲;病程1個月~9年,平均(2.12±0.64)年。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0-65歲,平均(42.62±5.23)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2.01±0.89)年。兩組患者性別例數(shù)、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給予三聯(lián)療法進行治療:克拉霉素500 m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3次/d;奧美拉唑20mg/次,3次/d;均于餐后以溫水口服給藥。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鋁碳酸鎂咀嚼片治療:給藥劑量100 m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8周。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上腹疼痛評分及潰瘍面積。上腹疼痛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進行評估,采用0~10 cm刻度代表疼痛劇烈程度,對應0~10分,由患者根據(jù)自我感覺進行評定,0分為無疼痛,10分表示疼痛劇烈;潰瘍面積根據(jù)胃鏡下潰瘍表現(xiàn)進行測量、統(tǒng)計。
療效評定標準: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胃鏡檢查結果等進行療效評定。①顯效:患者上腹疼痛、腹部壓痛等癥狀基本消失,潰瘍面積縮小>75%以上;②有效:患者上腹疼痛、腹部壓痛等癥狀明顯緩解,潰瘍面積縮小>50%;③無效: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潰瘍面積縮小<5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均由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分析數(shù)據(jù)資料,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潰瘍面積比較: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和潰瘍面積均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的VAS評分和潰瘍面積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顯效17例,有效16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2.50%;觀察組顯效29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5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論
近年來,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胃潰瘍等內科疾病發(fā)病率不斷提高。胃潰瘍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具有易復發(fā)、病史長的特點,給患者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帶來極大影響。胃潰瘍病因較為復雜,涉及多種因素?,F(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胃潰瘍的發(fā)病機制主要包括胃酸分泌過多,對胃黏膜造成損傷,胃黏膜屏障保護作用下降;外來病原菌感染或藥物因素的侵襲;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作息時間及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fā)展為胃穿孔、胃癌等嚴重疾病,威脅患者生命。中老年群體是胃潰瘍的多發(fā)人群,由于自身器官與免疫力出現(xiàn)變化,愈合能力減弱,胃潰瘍潛伏性強,且患者往往合并多種疾病,臨床癥狀不具有典型性,因此難以診斷,一旦暴發(fā),常具有嚴重危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臨床治療時,除了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門螺桿菌來消除外部影響因素外,還需提高胃黏膜保護能力,從抵制侵襲、加強防御兩方面入手治療疾病。三聯(lián)療法是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先進治療手段,聯(lián)合應用抑制胃酸藥物(質子泵抑制劑包括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組胺H2受體拮抗劑包括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抗菌藥物(包括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滅殺幽門螺桿菌的作用,促進潰瘍的愈合。鋁碳酸鎂是新型抗酸藥,能夠保護胃黏膜,具有中和胃酸、吸附和結合胃酸蛋白酶、促進前列腺素E2合成及內表皮生長因子釋放的作用,能增強胃黏膜屏障作用,促進損傷胃黏膜自我修復。
本次研究中,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和潰瘍面積均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兩種治療方式均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觀察組VAS評分和潰瘍面積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鋁碳酸鎂提高多種修復因子合成、釋放,調和胃內酸性環(huán)境及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能進一步促進潰瘍愈合,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癥狀,促進疾病治療進程,減少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7.50%,明顯比對照組的82.50%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以往研究結果相符,說明加用鋁碳酸鎂能夠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痊愈,對潰瘍治療有重要價值。由于胃潰瘍具有病史長、易復發(fā)的特點,對于病情復發(fā)者可考慮適當延長治療時間,囑咐患者重視復查,同時還應指導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盡量減少外部因素對疾病的誘發(fā)。
綜上所述,鋁碳酸鎂輔助三聯(lián)療法治療胃潰瘍具有理想的實際臨床療效,能改善患者疼痛癥狀,促進潰瘍面愈合,提高療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在給予患者科學治療的同時,醫(yī)師還應對患者的生活習慣給予指導,包括戒煙戒酒、少食油膩與辛辣食物、飲食與作息規(guī)律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