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惠
摘要 目的:探討NB-UVB照射療法、鹵米松以及他卡西醇三聯療法治療尋常性銀屑病的效果。方法:收治尋常性銀屑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NB-UVB照射療法治療,觀察組給予NB-UVB照射療法、鹵米松以及他卡西醇三聯治療。結果:治療后4周及8周,觀察組患者PASI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明顯比對照組少(P<0.05)。結論:在尋常型銀屑病的治療中,運用NB-UVB照射療法、鹵米松以及他卡西醇三聯療法的安全性高,臨床效果好。
關鍵詞 三聯療法;尋常性銀屑??;療效
銀屑病是臨床上非常多見的一種皮膚疾病。這一病種一般可劃分為尋常性銀屑病以及特殊性銀屑病。前者在青少年中非常多見,而且和遺傳因素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NB-UVB照射治療尋常性銀屑病也比較常見。然而,通過臨床上的大量病例可以看出,單獨將NB-UVB照射療法用在尋常性銀屑病的治療中療效并不十分明顯,因此,非常有必要對這一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和分析。
資料與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尋常性銀屑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17~56歲,平均(31.09±1.16)歲;病程1.5~28個月,平均(10.59±3.28)個月。對照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18~59歲,平均(30.68±1.16)歲;病程2~31個月,平均(11.57±3.14)個月。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病種等基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進行對比。
方法:①對照組:以NB-UVB照射療法進行治療。儀器為NB照射治療儀,照射強度3.18 MW/cm2,峰值310 mm。在照射過程中,要把NB照射治療儀和病變部位對準,隨后再將NB照射治療儀打開,對照射劑量進行調整,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進行照射治療,照射劑量逐次遞增。在對患者進行NB-UVB照射治療時,患處如果有紅斑或者水瘢形成,要立刻停止治療,進行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3次/周。②觀察組:以NB-UVB照射療法、鹵米松以及他卡西醇三聯合進行治療。NB-UVB照射療法的治療方法和對照組相同。選擇一定量的鹵米松,在病患處進行涂抹,以1次/d為宜,睡覺前涂抹。選擇一定量的他卡西醇,在患者的皮損處進行涂抹,以1次/d為宜,早晨起床之后使用。
觀察指標:完成治療后,對兩組治療前后的PASI評分以及所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對比。如果患者的PASI評分比較高,那么患者的皮損面積就比較小,損傷的程度就比較輕。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PASI評分對比:在治療前與治療2周時,兩組在PASI評分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以及治療8周后,兩組在PASI評分上有非常明顯的提高,且觀察組PAS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在治療結束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尋常性銀屑病在臨床中的發(fā)病率是非常高的。本病臨床表現為患者皮膚表層的細胞出現過度增殖,而且呈異常分化,患者真皮淺層中的毛細血管出現擴張。
NB-UVB照射療法的治療原理是指通過對NB治療儀,讓紫外線照射皮損部位,使皮損部位中的T細胞逐漸凋亡,進而減輕病患部位的炎癥。鹵米松是一種糖皮質激素藥物,抗感染作用非常好。他卡西醇的抗感染效果也是比較好的,沒有任何激素,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皮膚的免疫力進行調節(jié)。除此之外,據相關研究可以看出,他卡西醇和鹵米松聯合使用時,有助于皮膚萎縮和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等方面的不良反應較小。
在本次研究中,對于NB-UVB照射療法、鹵米松以及他卡西醇的三聯合使用,觀察組在治療4周后和治療8周后的PASI評分比對照組高,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也少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在尋常性銀屑病的臨床治療中,將NB-UVB照射療法、鹵米松與他卡西醇進行聯合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應廣泛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