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明琴
一、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本單元相關的單詞、句型。
2.能聽懂Story time的故事并表演。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的表達能力。
4.展示英語學科與核心素養(yǎng)的內在關聯(lián),體現(xiàn)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1.對本單元所學句型、單詞進行深層次的鞏固練習。
2.訓練培養(yǎng)閱讀、理解、分析的能力。
3.聽懂會表演Story time。
三、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是語言表達能力有些欠缺。在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掌握了單詞和句型,且喜愛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他們學習起來會比較有興趣。
四、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為故事教學,要求學生能運用學過的單詞和句型,能看懂聽懂小故事所描述的內容。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學過程通過各種活動設置情境貫穿整堂課,讓學生自然愉快地運所學知識,拓展學生的語言交際,讓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感受用英語表達的樂趣。
五、教學過程
(一)熱身
1.Lets sing.
2.Review.
Introduce family pictures.
(設計意圖:鞏固本單元所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二)新授
1.Introduce actress:Zhao li yin and Fan bingbing.
(設計意圖:出示明星的照片,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后面所學內容做好鋪墊。)
2.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模仿老師運用新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對學生的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再引導學生贊美他們的媽媽,增強他們對媽媽的愛。)
3.創(chuàng)設情境,巧引新句型。
(設計意圖:故意利用自己的疏忽創(chuàng)設出適時、恰當?shù)那榫骋鲂略~組,讓學生自然、愉快地接受新知識。)
4.學習Story time.
(1)Free reading.讓學生了解故事大意。
(設計意圖: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讓學生邊朗讀邊進行自我檢測,并找出不會的句子及時尋求幫助。)
(2)Free reading again.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朗讀,引導學生找出答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
(3)播放動畫,探究新知: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聽錄音,感受錄音中不同角色所說語言的語音語調和情感特點,更好地體會真實情景中是如何運用語言來表達出自然的情感的。)
(4)打開書本,教師帶讀。
(設計意圖:通過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技能。)
(三)Practic
1.Role reading in group.(Help each other)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體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2.Lets tell this story.(Teacher and students play roles.)
(設計意圖:師生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Can you make the story more complete?(讓提出補充故事的同學不僅要提出補充的內容,還要表演。)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的英語語言,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4.Lets act.
(設計意圖:調節(jié)課堂氛圍,使學生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5.Can you make a dialogue like this story?(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照片運用所學句型進行介紹)
(設計意圖:語言源于生活,有應用于生活。讓他們介紹照片,是使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運用,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Extension
多媒體播放Lets sing Father and mother的歌曲,但動畫卻變成了一幅幅感人的照片,希望學生通過聽賞,能感悟家人對自己的愛和自己對家人的愛。
(設計意圖:通過聽賞,既愉悅了學生的心情,又讓學生有所感悟,凸顯了Story time的思想性和價值性。)
(五)Homework
Say this story to your parents.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向家長匯報學習成果的習慣,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知識。)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將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整個教學過程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方法,通過道具、動作、表情等教學手段,讓學生掌握了語言,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最后的表演,是整節(jié)課的亮點,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表演很投入,模仿很到位,仿佛在真實的情境中。
當然,本節(jié)課也有失誤。一是我的獎勵性機制不夠到位,幸好還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積極性;二是由于時間的原因,在小組活動時沒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后就要嘗試利用小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互助的好習慣。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