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 侯 凱
(武漢大學(xué) 簡帛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2)
2009年1月,敦煌市文物普查工作隊在玉門關(guān)西南65公里的西湖灣窖盆地的一棵樹烽燧遺址采集到簡牘16枚,其中有字簡9枚、無字簡7枚,有字簡中漢簡7枚、晉簡2枚。楊俊先生于《敦煌研究》2010年第4期發(fā)表論文《敦煌一棵樹漢代烽燧遺址出土的簡牘》,以簡報的形式初步公布了這批簡牘。隨后,李正宇、李巖云、石明秀、趙寧、李明曉以及業(yè)師陳偉等先生對簡牘記載的內(nèi)容進(jìn)行了詳細(xì)的考證*參看李正宇:《敦煌一棵樹烽燧新獲漢簡初識》,《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學(xué)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57~161頁;李巖云:《敦煌西湖一棵樹烽燧遺址新獲簡牘之考釋》,《敦煌研究》2012年第5期;石明秀:《敦煌一棵樹烽燧新獲簡牘釋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6期;趙寧:《散見漢晉簡牘的搜集與整理》,吉林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4年,第420~425頁;李明曉:《敦煌一棵樹烽燧漢代緝令簡集注》,武漢大學(xué)簡帛網(wǎng)2014年12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20);陳偉:《敦煌一棵樹烽隧漢簡09dh-2校讀》,武漢大學(xué)簡帛網(wǎng)2014年12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22)。,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簡牘中的個別詞句仍然沒有得到通暢的解釋。筆者試對其中的09dh-2簡“田博一姓王氏”一句進(jìn)行討論。不當(dāng)之處,請方家指教。
簡文摘錄如下:
寬中客美陽不審里男子田博,一名譚,字子真,一姓王氏。*簡文自發(fā)布以來,因其釋讀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故筆者根據(jù)理解抄錄簡文,特予說明。
一姓王氏,李正宇先生釋作“一姓平氏”,指出:“謂田博本姓田,又姓平。按:古人偶有二姓?!盵1]157李巖云先生釋作“庸平氏”,認(rèn)為“庸平氏:庸,受雇于人者。庸平氏,謂受雇代平氏戍邊。平氏,或指平姓某人;或指地名,《漢書·地理志》南陽郡有平氏縣”[2]。石明秀先生釋作“一姓王氏”[3]。李明曉先生釋作“一生(姓)王氏”,但同時認(rèn)為:“只是如此釋字,文意還需斟酌?!彪S后在其所做的譯文中將“一姓王氏”解釋為“或說姓王”[4]。
按:石明秀先生釋作“一姓王氏”,良是。李正宇先生認(rèn)為“古人偶有二姓”,尤其值得注意。眾所周知,在上古時期,姓、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姓是族的標(biāo)志,其目的是為了辨別婚姻。而氏是姓的分支,用來表示宗族譜系,區(qū)別貴賤等級。姓產(chǎn)生后,世代相傳,一般比較穩(wěn)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等情況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因此會出現(xiàn)父子不同氏、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者多個氏的現(xiàn)象。以《左傳》《國語》等典籍記載的晉國氏族為例:士氏,其得氏源于杜隰叔,為晉國士官,其嫡子士蒍世襲此職,是為士氏。士蒍之孫士會為晉國正卿,初封于隨,又封于范,故又稱隨會、范會,因而產(chǎn)生了隨氏、范氏。荀氏,其得氏源于原黯,晉武公滅荀,以荀地賞賜給原黯,其后遂為荀氏。原黯之孫荀林父曾任中軍將,稱中行桓子,其后即為中行氏。同為原黯之孫的荀首被封于智邑,稱智莊子,其后則為智氏??梢娫诖呵镆郧?,氏并不穩(wěn)定,由于一定條件的變化,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兩個甚至多個氏。到了戰(zhàn)國尤其是秦漢時期,姓與氏開始合而為一,即姓可以稱為氏,而氏也可以稱為姓。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分析說:“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5]9顧炎武《原姓》云:“自秦以后之人,以氏為姓,以姓稱男,而周制亡,而族類亂。”[6]12又《日知錄》卷二十三“氏族”云:“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jì)于秦始皇則曰姓趙氏,于漢高祖則曰姓劉氏?!盵7]527顧炎武認(rèn)為自司馬遷著《史記》時開始將姓、氏混而為一,并不完全準(zhǔn)確,實際上,戰(zhàn)國時期姓、氏混用就已出現(xiàn)*《左傳》昭公十年:“姜氏、任氏,實守其地?!倍蓬A(yù)注:“姜,齊姓。任,薛姓。齊、薛二國守玄枵之地?!?孔穎達(dá):《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470頁)《國語·周語》伶州鳩曰:“我姬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牽牛焉,則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逢公之所憑神也?!表f昭注:“姬氏,周姓?!?《國語》,士禮居黃氏叢書本,廣陵書社2010年版,第358頁)《韓非子·孤憤》:“人主所以謂齊亡者,非地與城亡也,呂氏弗制而田氏用之。所以謂晉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專之也?!?韓非:《韓非子》,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9頁)《韓非子·忠孝》:“今夫上賢任智無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為治。是故田氏奪呂氏于齊,戴氏奪子氏于宋,此皆賢且智也,豈愚且不肖乎?”(韓非:《韓非子》,第1187頁)按“姜”、“姬”、“子”原本皆為“姓”,但到了韓非子等人所處的戰(zhàn)國時期,都已可與“氏”連用(即以姓為氏),用來代指一個國家的王族或公族。又《戰(zhàn)國策·趙策一》:“知過見君之不用也,言之不聽,出,更其姓為輔氏,遂去不見?!?《戰(zhàn)國策》,士禮居黃氏叢書本,廣陵書社2010年版,第546頁)《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zhì)文》:“故天將授舜,主天法商而王,祖錫姓為姚氏……天將授禹,主地法夏而王,祖錫姓為姒氏……天將授湯,主天法質(zhì)而王,祖錫姓為子氏……天將授文王,主地法文而王,祖錫姓姬氏。”(董仲舒:《春秋繁露》,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84頁)可見以氏為姓,在司馬遷之前已出現(xiàn)。,到了漢代,姓、氏混用的現(xiàn)象變得極為普遍,司馬遷不過是將其反映到《史記》中而已。
姓、氏混用后,春秋時期一個人有兩個或多個氏的情況,逐步演變?yōu)橐粋€人可以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姓。例如,《漢書·高帝紀(jì)》云:“遇剛武侯?!睉?yīng)劭注:“《功臣表》棘蒲剛侯陳武,武一姓柴?!盵8]17-18《漢書·谷永傳》云:“御史大夫繁延壽聞其有茂材?!鳖亷煿抛ⅲ骸凹蠢钛訅垡病R恍辗?。”[8]3443陳武一姓柴,李延壽一姓繁,說明一人同時擁有二姓,在漢代尚屬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又如《史記·酷吏列傳》云:“周陽由者,其父趙兼,以淮南王舅父侯周陽,故因姓周陽氏。”[9]3781《漢書·田千秋傳》云:“車千秋,本姓田氏,其先諸田,徙長陵。”顏師古注:“劉敬所言徙關(guān)東大族者?!盵8]2883周陽由本姓趙,因其父趙兼作為淮南王之舅而被封為周陽侯,于是就改姓為周陽,車千秋本姓田,因其晚年經(jīng)漢昭帝特許,入宮朝見時可以乘坐小車,號“車丞相”,于是就一姓車,亦可證漢代人的姓氏可以因一定條件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
下面來看一則與09dh-2簡文中“田博一姓王氏”相似的記載,劉向《古列女傳》卷三“晉羊叔姬”云:
叔姬者,羊舌子之妻也,叔向、叔魚之母也,一姓楊氏。[10]3706
叔姬之所以一姓楊氏,是因為其子羊舌肸(即叔向)之采邑在楊,故叔姬亦一姓楊氏*春秋時期,母隨子氏的例子,又如夏姬,鄭穆公之女,陳國大夫御叔之妻,夏征舒之母。夏征舒的祖父是陳宣公之子公子少西,字子夏,根據(jù)春秋時期孫子以祖父之字為氏的通例,故征舒姓夏氏,與其父公子少西不同,而夏姬沒有隨其夫公子少西之氏,而從其子征舒之氏,故稱夏姬,與羊叔姬隨其子叔向姓楊氏的情況相似。?!蹲髠鳌氛压迥暧涊d:“晉韓宣子如楚送女,叔向為介……楚子朝其大夫曰:‘晉,吾仇敵也,茍得志焉,無恤其他。今其來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吾亦得志矣,可乎?’……薳啟疆曰:‘……晉人若喪韓起、楊肸……’”[11]4433-4435前文說韓起、羊舌肸,后文說韓起、楊肸,可知羊舌肸即楊肸,楊當(dāng)為羊舌肸之采邑,故羊舌肸又稱楊肸。陸德明釋文云:“楊肸,叔向,本羊舌氏,食菜于楊,故又號楊肸也。”[9]4435叔姬一姓楊氏,與09dh-2簡文中的田博一姓王氏,在結(jié)構(gòu)上十分相似。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09dh-2簡文中的田博一姓王氏,“一”當(dāng)解釋為“又”,是說田博又姓王氏(一人而有二姓),而非李明曉先生所說的“或說姓王”。退一步講,如果確如李明曉先生所譯,則簡文當(dāng)作“一云姓王氏”,而不會作“一姓王氏”,可見這種解釋是不夠準(zhǔn)確的。那么,田博為什么又姓王氏呢?
考《漢書·元后傳》云:“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謂黃帝之后,其《自本》曰:黃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媯汭,以媯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媯滿于陳,是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齊,齊桓公以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齊國,二世稱王,至王建為秦所滅。項羽起,封建孫安為濟北王。至漢興,安失國,齊人謂之‘王家’,因以為氏?!盵8]4013從王莽的自述來看,王姓的一支出自田姓,在齊被秦滅和漢朝興起的時候,部分田姓改為王姓,兩姓同為齊王后裔,皆為舜后。09dh-2簡文中的“田博一姓王氏”,一人之所以有二姓,是因為田、王二姓同源,皆為齊王后裔,二姓在漢代尚未完全分離,故田博又姓王氏。
據(jù)09dh-2簡文記載,田博為美陽人,身為齊王后裔卻居住于陜西美陽,這應(yīng)與漢初的大規(guī)模移民運動有關(guān)?!妒酚洝⒕戳袀鳌罚骸?劉敬曰:)‘今陛下雖都關(guān)中,實少人,北近胡寇,東有六國之族,宗強,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臥也。臣愿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后,及豪桀名家,居關(guān)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shù)也?!显唬骸??!耸箘⒕瘁闼躁P(guān)中十余萬口?!彼抉R貞索隱引顏師古云:“今高陵、櫟楊諸田,華陰、好畤諸景,及三輔諸屈、諸懷尚多,皆此時所徙也?!盵9]3276漢高祖聽從劉敬的建議,將六國大族遷入關(guān)中,作為齊王后裔的諸田正在其中,而且人數(shù)眾多,從顏師古的注解可知,齊王后裔田氏至唐初已遍布高陵、櫟楊等地。09dh-2簡文中田博所屬的田氏,應(yīng)當(dāng)也是在漢初移民運動中遷入關(guān)中地區(qū)的。
:
[1] 李正宇.敦煌一棵樹烽燧新獲漢簡初識[C]∥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學(xué)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李巖云.敦煌西湖一棵樹烽燧遺址新獲簡牘之考釋[J].敦煌研究,2012(5):119-124.
[3] 石明秀.敦煌一棵樹烽燧新獲簡牘釋考[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6):50-57.
[4] 李明曉.敦煌一棵樹烽燧漢代緝令簡集注[EB/OL].(2014-12-30)[2015-01-01].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20.
[5] 鄭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華書局,1995.
[6] 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M].香港:中華書局,1976.
[7] 顧炎武.日知錄集釋[M].黃汝成,集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8]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9]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0] 劉向.古列女傳[M].文選樓叢書本.揚州:廣陵書社,2011.
[11] 孔穎達(dá).春秋左傳正義[M].十三經(jīng)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