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波
(盤錦市大洼區(qū)西安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6)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課堂互動,學生會感到無聊,上課可能會分心,所以老師應該巧妙地提問,增加課堂互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提出的問題,還會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必要分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問題的有效性。[1]
提問是為教學服務的,教師提出問題,并不是沒有目標。在教學中,要把握好教材好教科書中的重點和難點,為教學做好工作。只有有效設置教材的重點,才能突出重點;在教材的難點中提出問題,便于突破難點。例如,在教授“分數的初步知識”時,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讓學生知道分數是什么。[2]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熟悉的生活場景:分享月餅。把一個月餅分給2個學生,問學生:你認為如何公平合理?一石激起千浪,學生表示要“平均分”。老師把月餅切成兩塊大小相等的蛋糕,每人分一半。然后老師問:“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呢?”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從感性學習“平均分”,初步學習了分數,并為教學幾分之一鋪平了道路。與此同時,學生們明白了“我為什么要學習分數”。把“我要學習”改成“我想學習”。由此可見,我們必須明確提問題的目的,就能引導教學思路,讓學生更積極、更自主的探索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學獲得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是教師、學生和教科書之間的紐帶。“提問”最重要的不是得到某種答案,是讓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fā)散思維,提高智力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此,當我們在課堂上提問時,必須設置一個梯度,一層一層的,逐漸的,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3]例如,在推導教學用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時,在上課前向學生提供平行四邊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進行探索。并提出一個明確的要求:“請從老師提供的材料中選取一、兩種,同學之間互相拼寫、切割或折疊,看看是否可以將三角形轉換成我們所學的圖形。想想變換后的圖形和三角形有什么關系?如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老師把問題扔了出來。學生們認為他們對要求很清楚,因此積極采取了行動。然而,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們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已經學過的圖形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被忽略了。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學生們回顧三角形的面積,但收效甚微。課后,我對教學進行了反思,并分析了原因。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教學問題過于寬泛,沒有梯度,層次感不強。學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無所適從,教學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在第二階段的教學中,我梳理了這些問題,將它們分為兩個層次。首先,學生可以通過拼寫、切割和折疊等實際活動,將他們想要學習的圖形轉換成學習過的圖形。然后讓學生們思考變換前后圖形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到計算三角形面積的公式,這樣就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由此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提問的層次,遵循提問的原則,真正明確“問什么,問誰,怎么問”,使學生的思維從最近的發(fā)展區(qū)域走向真正的發(fā)展區(qū)域,避免走彎路和走錯路,使學生學習得快,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心理學研究表明,問題,尤其是微妙的問題,對學生最有吸引力,最能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在教學中,數學老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有效提問的教學情境,并掌握好提問的時間,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在課堂上能夠進行充分的思考,而且要對學生的多種理解方式表示尊重和鼓勵,從而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4]如,當教學“圓的認識”時,筆者在上課初始,用多媒體播放了一個小動物進行“自行車比賽”的視頻。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一年一度的動物王國的“自行車比賽”在廣袤的草地上拉開序幕,四只可愛的動物磨拳擦掌
他們各自騎的輪子是分別是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圓形的和橢圓形的。請猜猜哪輛車跑得最快。為什么?比賽開始時,學生們饒有興趣地觀看了比賽。他們看見那只白兔輕快而穩(wěn)定地騎著車,一路領先。另外三只小動物累得大汗淋漓,但他們就是追不上小兔子。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屏幕上的白兔表情輕松愉快。另外三只小動物夸張幽默,引起大家大笑。學生們在笑的過程中發(fā)現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白兔的車跑得又快又穩(wěn)?為什么其他三個小動物的車跑得又慢又顛簸?教師留給學生思考空間,獨立探索,這樣一個巧妙的問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圓知識的興趣和情感,教學效果不言而喻。[5]
總之,有效的提問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深刻,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希望老師能把課堂上的每一個問題都變成學生智慧的光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