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平
摘要:閱讀一本好書可以給學生帶來審美愉悅和藝術的滋潤,一本優(yōu)秀書籍的魅力可以如春風化雨,使學生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一種共鳴,這種共鳴又往往會影響他們一生,這就是讀一本好書的感召力。閱讀的書籍要做到“買”和“借”并舉,并形成做筆記、記心得、搞摘錄、寫簡評的良好讀書習慣。這樣,閱讀就不會停留在消遣、憑興趣、“鍍金”的層面上,才能真正取得名實相符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心得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06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痹趥鹘y(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一步一步地實施自己教案的過程,而學生的任務就是配合教師順利地實施教案,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說出教師所預定的標準答案,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這樣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基本局限在教師的設計中,這樣的閱讀只會泯滅學生的個性,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天賦。因此,教師要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致力于充滿個性的閱讀課堂。
一、閱讀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首先強調教師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這種個性化解讀是指教師對作品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理解,讀出作品的精神與魅力,讀出自己的個性感悟與思想。同時,學生是個性化閱讀的主體,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教材中的作品發(fā)表他們與眾不同的見解,使他們有決定“如何讀”的自由。閱讀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所讀書籍既區(qū)別于教輔讀物,也不能游離太遠,應該是通過廣泛的閱讀,汲取豐富的知識營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見解,使閱讀成為“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相得益彰。教學中,課文是“例子”,是傳授課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進行人文教育、培養(yǎng)審美情趣的主要憑借。閱讀材料雖然重在課外,但是課外材料的難易度與課內相當。課文的學習正是幫助我們形成閱讀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上課認真聽講,勤于做筆記,認真學好課本,練好扎實的基本功,是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的助推器。將課文學習好的標志不是學會一等于一,應該是舉一反三,即學會了閱讀課文,并將閱讀能力運用到課外。此外,對于課本上的名言佳句、精彩片斷,要注重背誦,集腋成裘,必有大用。其實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正如人們所說“試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可見,學好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是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的手段。
二、閱讀與生活閱歷相輔相成
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完全是個形式技術問題,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閱讀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生活閱歷的豐富及認識水平的提高,分析歷年中考閱讀試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考閱讀試題可以說是社會變遷的晴雨表。它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語文水平,更是學生對生活的評判能力。對于這類試題,只有那些熱愛生活關注時代的學生才能交上滿意的答卷。因此,閱讀能力提升要靠多讀生活這部無字之書。報刊短文、中外名家美文可以讀,新聞可以看,專題電視片等也可以觀看,一切有益的課外書籍都可以當作我們提高閱讀能力的教材。我們不僅僅要走出課本、走出校門,而且還要對世界大事、社會焦點、身邊變遷進行廣泛深刻討論。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當然,這要做到循序漸進,適合初中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有針對性選擇讀物,既不能滯后,也不必超前,盡量不要過于淺顯或過于深廣。淺顯的閱讀收益不大。深廣的閱讀一方面由于過深而不能消化吸收,為我所得,為我所用;另一方面興趣過于廣泛,恐怕造成主次不分,忽視課內知識的學習鞏固。因此,選取課外讀物要把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融為一體,有計劃地進行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家長應擔負起引導和指導的重任。
三、閱讀與強化訓練珠聯(lián)璧合
要提高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就必須進行強化訓練。從閱讀行為來看,既要訓練積累性閱讀、理解性閱讀,又要訓練鑒賞性閱讀、比較性閱讀;從閱讀題型來看,既要訓練客觀題,又要訓練主觀題;從文體上看,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實用文都不可偏廢。要做好強化訓練,還應當正確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時間安排上要講究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九年級現(xiàn)代文閱讀,則應針對學習中的疑難點進行重點解決。如大部分學生綜合概括能力、求同比異能力較差,應作為閱讀訓練的重點。各人還要針對自身的弱點加強訓練。二是題型的典型性與科學性相結合。如果過量訓練,反而會過猶不及,因為“題?!蓖鶗蜎]自己的才華。最好的辦法是選擇歷年的閱讀試題作為訓練的材料。因為試題更具指導性、典型性、前瞻性,無論題目的設計還是答案的準確性,都比那些“模擬題”好得多。所以,做好歷年考試題可以省時、高效地提高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
四、閱讀與合作探究相得益彰
現(xiàn)代教學方式?jīng)Q定了個性閱讀課堂離不開合作與探究。所以,個性化閱讀品質的高低與合作程度的高低密切相關。合作程度高,則個性化閱讀品質越高,反之則越低。教學實踐中,仍有為數(shù)不少的教師沒有真正轉換教學思維,對新課標的理念停留在表面,貌似“合作、探究”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合作、探究”表象化、形式化。如要求學生用“三分鐘”或“五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文,隨即就開展討論和探究;如讓個別學生做“小先生”分析講解課文,教師幕后操縱,學生成為教師“滿堂灌”的代言人;如用多媒體展示替代學生的自主閱讀,所謂的“網(wǎng)上點擊討論”其實只是擺擺樣子而已。凡此種種,課堂看似熱鬧非凡,實則把學生置于于被支配的地位,使“合作”成為沒有根基的表演形式,“探究”成為沒有根基的脫離文本的胡思亂想。這種沒有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令人壓抑的閱讀教學的課堂,違背新課標理念,違背了閱讀教學規(guī)律,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是一種阻礙,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是一種傷害。我們應當認真研究新課標,給學生以廣闊的舞臺,充裕的時間和機會,讓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真正得以展開,在合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合作與探究,學生才能真正愛上閱讀,閱讀才能真正體現(xiàn)他們的個性并有助于他們個性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西省河曲縣教學研究室 036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