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 妥志利 葛京 閆保國 王旭旭
摘要: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在人工繁殖、標志放流、科學實驗等操作中需要使用麻醉劑。為找到麻醉的最佳藥物及安全有效劑量,試驗采用三氯叔丁醇、苯氧乙醇、丁香油3種麻醉劑不同的劑量分別對虹鱒、細鱗鮭、青海湖裸鯉三種魚進行麻醉。試驗結果表明:三氯叔丁醇入麻和恢復所需時間都較長,苯氧乙醇入麻和恢復時間都較短,丁香油入麻時間短但恢復時間長。對虹鱒、細鱗鮭、青海湖裸鯉來說,相對于三氯叔丁醇和丁香油,苯氧乙醇是較安全有效的麻醉劑,適合的劑量為0.2‰。
關鍵詞: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三氯叔丁醇;乙二醇苯醚;丁香油
麻醉劑在魚類苗種生產和科學實驗中廣泛應用[1-3],如魚類催產、授精、運輸、標志放流、疫苗注射及性腺鑒定等方面,以免操作中魚劇烈掙扎導致體表和內臟不同程度受傷,造成傷亡。
三氯叔丁醇(Chlorobutanol)又名氯丁醇、三氯丁原醇、克勞喘通,分子式:C4H9ClO,無色結晶。
丁香油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的干燥花蕾經蒸餾所得的揮發(fā)油,暖胃、溫腎。苯氧乙醇(PhenoXyaethanolum),又名乙二醇苯醚C8H10O2,為無色稍帶黏性液體,微香,味澀。略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
本文研究了3 種麻醉劑對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麻醉劑量和麻醉效果(入麻時間、恢復時間),以便找到不同種類魚的最佳麻醉藥物和適宜劑量,應用于生產和試驗,減輕對魚體的機械損傷,降低傷亡率。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用水為泉水,水溫14~15 ℃,pH 7.4,DO 8.02~8.06 mg/L;麻醉容器是3個矩形泡沫箱(容積約50 L);試驗魚為淶源昌源魚場(保定)所養(yǎng)的虹鱒(體重1.5~1.7 kg/尾)、細鱗鮭(體重1.5~1.7 kg/尾)、青海湖裸鯉(體重0.5~0.7 kg/尾)。試驗所用藥劑三氯叔丁醇、苯氧乙醇均由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三氯叔丁醇為化學純,苯氧乙醇為分析純。丁香油是常熟尚齒有限公司生產。三種藥劑均用酒精1∶8溶解后使用。
1.2試驗方法
根據劉長琳等對入麻時間和恢復時間的時期劃分(表1、表2)[7],入麻時間分為5 個階段,恢復時間分為4 個階段。入麻時間是從試驗魚被放入麻醉劑開始,直到魚體完全失去反應能力,鰓蓋張合微弱,魚腹部朝上為止; 恢復時間是麻醉的魚從放入清水開始,到身體恢復平衡,鰓蓋張合有規(guī)律,并恢復到對外界的剌激產生反應為止[8]。
試驗前先將試驗魚放入便于撈取暫養(yǎng)池,停食24 h[8]。隨機撈取9 尾分別放入3 個含有不同濃度梯度的麻醉劑(表3)的泡沫箱內,立即開始計時,達到深度麻醉后,記錄入麻時間,并根據繁殖生產需要設計空氣中暴露時間間隔(本實驗定為3 min),達到要求后,撈出實驗魚放入微水流的水泥池中,記錄恢復時間。使用秒表對每條魚分別計時,作為同一濃度的平行實驗。
在空氣中暴露約180 s后放入輕微流水的水泥池中。
2結果
在不同麻醉劑、不同濃度的藥液中試驗魚的反應不同,但基本上是這樣一個過程:魚應激發(fā)應強烈,呼吸加快,偶爾劇烈掙扎→反應變慢,逐漸喪失觸覺,鰓蓋張合頻率減弱→直至觸覺完全喪失,但此時鰓蓋張合幅度略小,且無規(guī)律→失去平衡,腹部朝上,鰓蓋仍有小幅度張合,魚此時進入深度麻醉期。將麻醉后的魚在空氣中暴露3 min后放入微流水的水泥池,魚側臥水中或腹部朝上,呼吸逐漸加快→鰓蓋張合頻率規(guī)律均勻,尾鰭開始擺動,背部朝上,不能完全維持平衡→魚體反應逐漸恢復,恢復平衡,并開始游動→呼吸正常,能夠迅速調整身體保持平衡,完全恢復游動正常。
3種成魚在不同麻醉劑、不同濃度中入麻和恢復時間如表4-表8。
虹鱒采用三氯叔丁醇進行麻醉,入麻和恢復所需時間都較長,苯氧乙醇入麻和恢復時間都較短,丁香油入麻時間短但恢復時間長,所以對虹鱒來講3種麻醉劑中苯氧乙醇最為理想,適宜濃度為0.2‰。青海湖裸鯉采用三氯叔丁醇進行麻醉,入麻和恢復所需時間都較長,用苯氧乙醇入麻時間較三氯叔丁醇短但比丁香油長,用苯氧乙醇恢復時間最短。綜合比較,青海湖裸鯉采用苯氧乙醇麻醉效果較好,適宜的濃度為0.2‰。細鱗鮭采用三氯叔丁醇進行麻醉,入麻和恢復所需時間都較長,乙二醇苯醚和丁香油入麻時間相近但恢復時間乙二醇苯醚較短。權衡利弊,細鱗鮭采用苯氧乙醇麻醉安全有效,適宜的濃度為0.2‰??傊?,對虹鱒、細鱗鮭、青海湖裸鯉來說,三種麻醉劑中苯氧乙醇最安全,適合的劑量為0.2‰。
3討論
不同麻醉劑、同種麻醉劑不同劑量對同種魚的麻醉效果不同。生產中應盡量選擇入麻時間短、恢復快且對魚鰓、皮膚等器官刺激小的麻醉劑,盡量避免在使用麻醉劑降低機械損傷的同時卻增加了藥物損傷的現象發(fā)生。使用低濃度的麻醉劑時,魚雖然恢復快,但入麻時間長,會對魚造成缺氧。不同魚的需氧量不同,生產中使用麻醉劑時還要考慮魚的需氧量,不能因為使用麻醉劑造成魚因缺氧而死亡。另外,虹鱒在使用麻醉劑過程中應激反應激烈,選用麻醉劑的種類和劑量都需謹慎。
參考文獻:
[1]任潔.MS-222 在活魚運輸中的應用研究[J].淡水漁業(yè),1993,23(6): 29-32.
[2] 劉長琳,何力,陳四清,等.魚類麻醉研究綜述[J].漁業(yè)現代化,2007,34(5):21-25.
[3] 黃洪貴,黃柳婷,胡振禧,等.丁香油對倒刺鲃幼魚麻醉效果的研究[J].水產科技情報,2009,36(4):157-160.
[4] 莊越,曹寶成,蕭瑞祥.實用藥物制劑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232-235.
[5] 安麗娜,董在杰.魚類麻醉及其方法[J].科學養(yǎng)魚,2008(6):52-54.
[6] Hseu J R,Yeh S L,Chu Y T,et al.Different anesthetic effects of 2-phenoxyethanol on four species of teleost[J].J Fish Soc,1997,24(3):185-191.
[7] 劉長琳,李繼強,陳四清,等.丁香油麻醉半滑舌鰨成魚的試驗研究[J].海洋水產研究,2007,28(3):50-56.
[8] 楊貴強,王占全,袁丁,等.3種麻醉劑對哲羅鮭親魚麻醉效果的比較[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37(5):898-902.
(收稿日期: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