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三廠初中 季海榮
中學的音樂教學和小學的音樂教學相比相對困難。因為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發(fā)育的同時,在性格方面也會有所變化。青春期的學生比較叛逆,不愿意聽從安排,喜歡自己做主,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喜歡挑戰(zhàn)。如此敏感的時期,也給音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為在教學過程中,一串串的音符會讓學生們“暈頭轉(zhuǎn)向”,不能很好的對樂譜進行熟識,從而降低教學質(zhì)量。而為了讓中學生更好的對音樂理解,對于識譜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讓中學生喜歡上識譜是當今音樂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音樂識譜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提出識譜教學的重要性,并給出相應措施。
對于中學生來說,在音樂方面,他們更喜歡聽一些當下的流行音樂,喜歡哼唱流行曲目。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時,可以先對當下流行音樂的旋律和特點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對樂譜感興趣。
對于音樂的教學,“聽音樂”是很關鍵的一步。聽在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聽也是學習樂譜的基礎。通過課上教師反復的對聽力的練習,讓學生們對音樂的整體有所了解;進行對音樂分解,讓學生們感受到音高,音低。通過課上課下的反復練習,讓學生們在大腦中對音樂的“音”產(chǎn)生一種感覺,通過掌握音高,然后再讓學生們練習簡譜,學生們就可以輕松接受這些簡單的譜子。
音樂課程的學習,最主要的兩個因素就是音準和節(jié)奏。音準是中學生最難入門的一個因素,而節(jié)奏入門要比音準容易得多。對于中學生的教學,可以先從節(jié)奏抓起,通過讓中學生聽相關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讓中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練習或者演唱,讓中學生對節(jié)奏有大致的把握,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具體的音樂節(jié)奏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們充分了解音樂節(jié)奏。從而為學習樂譜奠定基礎。
對于在咿呀學語時的孩子們,當聽到音樂后就會隨著音樂舞動哼唱;而對于有著較強理解力的中學生們,聽到音樂后更是會快速記憶音樂歌詞、音樂旋律。所以為了讓中學生們更好的對樂譜進行學習,可以讓中學生們先熟悉音樂的相關歌詞,讓學生先唱詞后唱譜。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很強,在對音樂聽過幾遍之后,中學生們就會很快的對相關歌詞進行記憶,然后在對中學生們進行樂譜的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們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對音樂有著很好的感知力,而且還會發(fā)現(xiàn)學習樂譜是一件很輕松容易的事情。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對樂譜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們親自動手創(chuàng)造旋律,從提升對樂譜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分組,讓每個組的同學分別自行創(chuàng)造一段音樂,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學生們在創(chuàng)造音樂的過程中,會查閱各種資料,從而對樂譜有一個基本的理解,通過對音樂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們對相關音符有更好的理解,在提高課堂趣味性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對樂譜的記憶力。
動手創(chuàng)造旋律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教師可以給學生幾個固定的音符,用固定的幾個小節(jié)來進行創(chuàng)造,還可以把創(chuàng)造放在學生學唱簡譜之前,也可以放在新歌學習之后再進行創(chuàng)造。無論對這些音符進行如何的創(chuàng)造,必須得有一個總體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并且參加到音樂當中,只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樂譜的樂趣,從而提升音樂識譜能力。
對于學習樂譜的初學者,面對陌生的音樂符號,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此刻再進行呆板的教學,那么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會大打折扣。如果我們采取游戲教學的方法,把音樂教學的相關因素和游戲緊密結合,把音樂當中那些枯燥復雜的音符融入到游戲當中,化難為易,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們在玩中學,樂中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音樂無處不在,音樂可以改變一個人,成就一個人,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的。音樂可以給人們帶來愉悅感,可以讓人們修養(yǎng)身心,可以讓人們生活積極向上,可以讓人們充滿正能量……音樂是生活中的另一種語言,而樂譜是音樂中的語言。必要的識譜技能是提高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工具和基礎,同時也是拓展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主要因素之一。識譜教學作為一項知識技能傳授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認識樂譜,讓每個學生都有良好的音樂基礎。